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误入一六三七-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汪三江言毕,袁小英便轻启丹唇,婉转地说道:“白先生所言,只是那黑龙江一省的风光。那北庭一省之秀丽,更是不可言之,南北自喀尔喀蒙古三府,直至北方万里之地,东西绵延亦有万里之遥,其地多野人部落,风俗迥异,而那风光自是千变万化,非语言可以名状。
”
袁小英语毕,徐霞客好不向往,又听姜敏说道:“北庭一省,南边为喀尔喀三部,其地水草丰茂,多有湖泊遍布,东侧有斡难河,克鲁伦河河蜿蜒而过,形成了捕鱼儿海,而最终流入了黑龙江水系。
喀尔喀部之西侧,阿尔金山之北麓,河流,湖泊十分众多,最终流入了月亮湖而进入中北江流域,一路浩浩荡荡的向北流去,与长江,黄河也不遑多让。”
姜敏言毕,林月月又说道:“北庭省还有一条东江,也是十分的广阔,流经千山万壑,茂林草甸,最终进入北边的大洋之中,其下游之地,常年冰雪堆积,鲜有开河之时,而那里有大半年的黑夜,而另外半年则是永昼。”
徐霞客听四人轮流说来,已是向往不已,又听林月月说那半年黑夜,半年白天的所在,更是好奇不已,但想到自己垂垂老矣,而其又患有腿疾,便长叹一声,“哎,子曰,朝闻道,夕死也矣。但学生为这副残躯所限,而不能身临其境,游目骋怀,可谓终身憾事一件,岂可瞑目矣!”
汪三江见徐霞客听后长吁短叹起来,正中下怀,便说道:“我东夏对术业有专攻者,往往来者不拒,而求贤若渴。而今专门设有一笔款子,又将成立集贤馆,而由学生招贤纳士,老先生既然有意前往一游,何苦于腿有恙而不能成行。
学生可为老先生写一纸荐书,并提供川资若干,待老先生邸临舟山本岛之时,便有人迎接,而北山永宁,也有船只经过。
老先生邸临东夏之后,便会有东夏两院悉心照顾,而赐以美宅美物,男女仆从自是必不可少,届时老先生游历东夏,并留下游记几篇,便是有大功于东夏,故而老先生每月将有薪俸千金,并由东夏两院派出兵士一千,随老先生游历东夏。
如此以来,老先生即可大慰平生,而又能获取一笔薪资颐养天年,再者军士随行,或许能深入无人之地,以窥造化最神奇之所在,不知老先生之意如何?”
徐霞客听后满脸激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过了好长一会儿,在汪三江的殷殷期盼之下,这才缓缓说道:“先生高义,学生感激不尽,只是此事可由学生深思一番?”
汪三江一直紧紧盯着徐霞客的脸色,生怕他拒绝了这个提议,此时见徐霞客说要考虑一番,便强做开心的说道:“此事与老先生半生际遇有关,理当深思一番。”
徐霞客听后起身说道:“学生这就暂且回屋,少时便可做出决定,还请先生稍等。”
。。。。。。
汪三江看着那徐霞客回到那几杆修竹背后的房子之后,就连那火烛也不点着。急切的等待了近一个时辰之后,徐霞客才缓缓地走了出来。
布袋汪三江想问,那袁小英就急切地问道:“徐老先生做了那般决策。”
徐霞客听后,一脸笑意的说道:“吾生有涯,而心中一点痴念甚炽,学生只能随心所欲,去东夏一游。但学生家中尚有不孝之子孙,待学生回家一趟,携一子而北往东夏。”
“老先生说得极是,此乃人之常情,令郎陪伴在身,总强过他人。学生这就为先生写一份荐书,届时先生只要携上此封书信,则东夏各地衙门总要为先生给予方便的。”汪三江说道
“如此就有劳白川兄了!”
“此乃分内之事,老先生不必客气。”汪三江说着便站起身来,对徐霞客坐了一个请的手势而说道:“老先生屋内请!”
“白川兄请!”
少时,几人在一间较为宽大的屋子内此地入座,由汪三江口述,袁小英捉笔,不一会儿便有一封书信写好,又用上了由袁小英保管的资政院副印,并交于汪三江签字,由于这东夏行政之规定,一切文书不但要有宝印,还须官员亲笔签名,所以汪三江也只好暑上了大名。
待汪三江签上名字之后,将这份书信交给徐霞客手中之时,徐霞客定睛一看,只见信的末尾,俨然写着汪三江三个大字,便又惊讶不少。
第337章 孙承宗号哭含章苑()
徐霞客仔细一想。才知刚才所言白川者,实乃百川也,料这个年轻公子便是那东夏资政院汪三江无疑了,所以又重新行了礼,而上下打量着这个名扬四海之人。
由于真实身份被徐霞客所知觉,二人自然少不得一番寒暄,最后汪三江再三叮嘱徐霞客不能将自己来到江南的消息泄露出去,那徐霞客自是答应了下来。
。。。。。。
一夜无话,第二天起床之后,汪三江几人又少不得四处闲逛,打听这嘉兴府上,那里有正在出售的院子。
及至中午时分,才有工作人员前来禀报,说是在小北门处,寻找到了一座三进院落,其房屋众多,而宅院宽阔,正好可以作为嘉兴公司之地,所以汪三江四人欣然前往,见此处果然商贾与贩夫走卒摩肩擦踵,而货物南来北往不绝于此,又见房屋虽破败一些,但也甚是高大,便立即将此院买了下来,又吩咐水手们将两艘盖伦帆船停泊在了小北门的码头之处。
接下来,商务部与定海公司随行人员便忙了开了,汪三江四人看着这里渐渐的有了公司的模样,便放下心来,商量着明日便留下嘉兴公司的工作人员,而驾船北往那姑苏古城。
俗话说七月流火,此时天气越发的热了,今年的秋老虎更是厉害,汪三江仅仅在甲板上站立了一刻多种钟,便被烈日曝晒的微微发晕,故而躲进了船舱,从那小小的圆形窗户中远眺苏州这座名城。
只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遍地都是,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两艘盖伦帆船停泊在阊门码头之时,更兼舟楫拼凑,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唐伯虎有七言律诗一首,说的极为恰当“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是画师描做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姑苏古城于吴越争霸之时,便是吴国都成,这阊门曾名为破楚门,纪念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成而命名。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抛父进京,弃舟登岸之地就为这阊门所在,又赞誉苏州“乃红尘中第一等富贵风流之地”。
汪三江一行在这阊门处下的船来,又进入了城去,只见满城烟柳葱葱郁郁,而那粉墙黛瓦临河矗立着十万人家,人杰地灵,佳人与青年才俊缓缓而行,更有沿街叫卖声此起彼伏,纤夫们喝着嘹亮的号子,临河浣纱的女子咯咯的笑着,此处风光旖旎,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水乡之韵,几人不知不觉间已是陶醉其间。
因为这苏州乃是三吴都会,江南大埠,因此汪三江等人打算寻找一处很大的院落,以作为即将成立的苏州公司之所在,料想实难一蹴而就,马上找到称心如意的院落,故而暂且在这阊门附近的寻找了一间客栈,住了下来,而四处打听好的院落。
。。。。。。
却说大明中枢自得知八大王张献忠重新造反以后,经过多番谋划,最终一面让内阁首辅杨嗣昌以首辅之尊贵之身前往中原及汉滨,主持剿寇事宜,一面去信让高阳伯孙承宗游说于东夏两院,使其出兵襄助。
而孙承宗收到来信之时,已经到了六月初,由于张献忠等人的复反早在意料之中,故而孙承宗并不惊讶,但对那向张献忠索贿之官员之多,很是痛心疾首,又得知那兵部大案水落石出,而群蠹竟然如此胆大妄为,这人孙承宗深感大厦将倾,而独木难支。
作为一个垂暮之年的老者,在永宁城住了近两月之久,他深感东夏政局平稳,百业兴旺,而如日中天,民心所向,亦或终成入主中原之局,但身为大明臣子,他心中好不难受。收到书信之后,孙承宗反复斟酌,最后还是将书信内容告诉了宁德长公主朱徽婧。
这两个月以来,朱徽婧渐渐清楚了东夏政事的运作,对自己身为东夏国主,而并不能左右东夏政局之事,有了清楚的认识,所以当孙承宗告诉她大明王朝中枢希望东夏出兵之事时,也是忧心忡忡,千思万想之后,还是对自己的男人,东夏国外交部尚书石为经诉说了此事。
石为经听后,深知这是军国重事,不敢怠慢,将明廷之意向暂时处理资政院政事的周召南详细说明了一番,而周召南便马上召集在永宁城内的穿越者们,就此事专门召开了会议。
那是一个春雨蒙蒙的早晨,当周召南乘着家中马车要前往资政院之事,正要出发,就见那宁德长公主撑着一柄油纸伞,满脸忧愁的迎了上来,对他说道:“宁德已为东夏之人,就此事原本不该多嘴,但无奈大明乃是母国,而庙堂亦为祖宗之基业,又怎能袖手旁观,还请御史大夫以大明与东夏宗藩之谊计。千万要派兵襄助一番才好。”
周召南见朱徽婧满脸的忧愁,早已不复往日那天真烂漫的模样,本来心中不支持出兵的他,更不看那朱徽婧的脸色了,连忙摆手说道:“此事要全体资政人员投票决定,召南也不敢断言结果,只能等今日会议结束,便知端倪,还请公主保重身子要紧,回府休息去吧!”
朱徽婧听后,正要开口,就见周召南已经猫着身子,钻进了马车,那车夫扬鞭之后,马车早已向西而去,朱徽婧大失所望,只好驻足在鹿鸣苑门口,见那交通部尚书余漫兮大步流星的走了出来,便又迎了上去。
周召南来到那含章苑门口之时,就见那高阳伯孙承宗在小栓子搀扶下早已站在那里,看着周召南下车,马上走上前来,连哭带嚎的说道:“大明内忧外患,去年刚刚打退来势汹汹之东掳,而今又有逆贼张献忠等作乱与汉滨,请御史大人以宗藩之谊计,派兵剿贼,朝廷当有厚赏焉!”
周召南看着孙承宗老泪纵横,也很动情,只是这流寇不同于鞑子,至于出兵之事,他是不赞同的,因为大明王朝吏治腐败,早已失掉了下层民心,李自成等抓住明朝官员后,点天灯,下油锅之举,就说明了老百姓对朝廷的不满,对贪官污吏恨不能亲噙其皮而食其肉,东夏若出兵剿杀,定会对心向东夏的难民产生恐惧心理,而对东夏有所失望的。
第338章 赵四海的算盘()
周召南虽在心中不支持出兵之举,但看着那孙承宗以耄耋之年还痛哭流涕的样子,深深地感慨了一番,他上前搀扶着孙承宗说道:“春秋之时,那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郢都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奔赴秦国,于宫门之外嚎哭了七日七夜,方使秦王出兵汉滨,一战而复国,莫非高阳伯要仿效此段往事吗?”
“御史大夫谬赞了,那申包胥乃是春秋名臣,实乃前辈先贤,学生岂能与之并论哉!
而秦楚原本婚姻兄弟之国,但大明与东夏有宗藩之别,今日之事又怎能与之一般。还请御史大人以宗藩之谊计,出兵援助,朝廷当有厚望矣。”
周召南听后,看了孙承宗一眼而说道:“东夏行的是那上古三王之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