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误入一六三七-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便佯装战败,往东逃窜了起来。

    这左良玉乃是农民军的老对手了,罗汝才对于左良玉的战法很是清楚,深知左良玉诡计多端,生怕中了官军埋伏,因此,当罗汝才打退左良玉之时,便不再追赶,而是将队伍迂回到了玛瑙山附近,悄悄的观察着张献忠与赵四海的厮杀。

    如果说,罗汝才与左良玉之间的厮杀,乃是心照不宣的点到为止的话,那么赵四海与张献忠之间的厮杀,便是心有灵犀的试探,而且这试探还很是激烈,都想着一战而了解对方,因此那战役便打的艰苦的多了。

    赵四海不同于杨布威,杨布威作战每每都是身先士卒,亲冒箭矢,率领大军排山倒海般的冲杀过去,在气势上先要压倒对方。而赵四海却凡事都要计算在内,要尽量做到以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获,因此看着刘国能部退到张献忠部后面之后,赵四海便命四百骑兵远远地迂回,试图攻击张献忠侧翼,而六百名骑兵却迅速的占领了一处高地,排开了三排连射的阵营,静静的观察起了张献忠的人马。

    这支人马是张献忠从八九万人中精挑细选而来,个个身强力壮,都是好的兵苗子,只是操练之法不得当,此刻他们虽然服装鲜亮,这是张献忠花了血本置办的,但是一个个端着燧石枪的样子十分滑稽可笑,此刻正在向东夏阵营疾走而来!

    一千步!八百步!赵四海在心中嘀咕着,“五百步!”他脱口而出,张开膀子挥了一下手,南北两侧迂回过去的各二百骑如脱兔一般的冲了过去,横枪立马在高地上的六百骑兵也开始三排连射,每排正好也是二百骑,也就是说,战争一开始,张献忠的火枪营便遭到了六百发燧石枪的打击。

    一时之间,“嘭嘭嘭”的枪声大作,在山谷中形成了诺大的回声,萦绕不绝,高地上的东夏骑兵,不断变换阵营,将三排连射的阵营发挥到了极致。南北两侧的东夏骑兵犹如大闸泄洪一般的冲了出去。

    张献忠自从得到了燧石枪之后,由于弹药珍贵,用一发少一发,那会舍得让士兵练习枪法,五百米的距离火枪营那是百发不中其一,而东夏国的士兵往往能够十中八九,因此以火力的激烈而论,区区一千杆东夏骑兵手中的燧石枪反而比火枪营的五千杆燧石枪杀伤力大了几十倍。

    此刻,一轮红日终于从正东方的山谷开口处升了起来,发出万道光芒,将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林照耀的闪闪发亮,而山谷中的小溪也荡起了红色的波浪,东夏士兵头上的铁盔也是闪闪发光,而张献忠的火枪营的几千杆燧石枪上的刺刀也发出了阵阵令人炫目的白光。

    这一硝二硫三木炭配成的弹药,不同于硝酸甘油脂或是硝化棉的无烟火药,霎时间,狭窄的山谷中已经是烟雾弥漫,与秋日清晨的露气混杂在一起,很是呛人!

    张献忠哪能料到,东夏士兵能在一百多丈不到二百丈的距离上十发九中,战争提前爆发,让他猝不及防,眼看着外围的弟兄们已经一一倒下,万般无奈,惊慌失措的他,连忙鸣金收兵,往玛瑙山上撤退过去。

    赵四海骑着一匹乌黑的骏马,用望远镜冷冷的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当他看到张献忠的人马乌泱泱的向玛瑙山撤了上去之后,便大喝一声:“兄弟们,跟我上!”

    赵四海语毕,便与六百骑东夏士兵蜂拥而上,虽然东夏士兵没有喊任何口号,也没有叫嚷,只有马蹄践踏大地的声音,但是张献忠部早已人仰马翻,所谓兵败如山倒,那几千败兵互相吆喝的声音,因疼痛而发出凄厉的叫声,夹杂在一起也是震天而响!

    闯塌天刘国能,或者大明朝的副总兵此刻早已进入了八大王张献忠的大营,他从山上俯视山谷,只见张献忠等人仓皇败退,场面十分狼狈,又见东夏士兵,从东,南,北三面冲了过来,又在山下汇合在了一起。

第367章 献忠大哥() 
玛瑙山的山麓非是陡峭的样子,不同于南方的山坡,反而很像东北一带的山丘,东夏士兵打马而上,火枪营节节败退,及至山腰之处之时,那山体又变得陡峭起来,所以东夏国骑兵的追击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只是那燧石枪依然“嘭嘭”的响着。

    张献忠的火枪营,不但枪法极差,弹药装填的速度也很是缓慢,此刻又疲于奔命,更加显得手忙脚乱了。

    就在张献忠连忙撤兵之时,闯塌天刘国能便帅兵前来帮忙,说是帮忙也不过只是做做样子而已。由于相对开阔的山路上聚集了众多的张献忠的人马,刘国能等站在高高的山体上,只好向山路之外滚着大石头,而山上那茂密的丛林便阻挡了起来,山上石头的重力势能根本就无法转化成为杀伤力极大的动能而已。

    但就是这样,也令张献忠很是感动。当火枪营走出摆在山腰的大炮射程后,那一千门大炮便轰隆隆的响了起来,虽然张献忠火炮营的士兵掌握不好大炮的发射角度,但千炮齐鸣,赵四海也不敢继续冲击,他见这追杀刘国能的大戏已经演完,目的已然达到,这便撤兵,于是一千骑兵完好无损的,调转马头,向山谷东面的左良玉部飞奔去了。

    初战告捷,大破了张献忠的火枪营,这令左良玉很是高兴,他远远的将赵四海等人迎接进了正在搭建的军营当中,战士们正在埋锅做饭,张献忠的三千骑兵正在早已经在歇息,而那三万大军也已经慢慢靠近。

    左良玉选择的营地,距离玛瑙山大约三十里的样子,骑兵突袭半个小时,便会抵达西面,山谷转弯处的玛瑙山一带,而步兵出发,则需要一个半时辰的功夫。在此处扎营,一者堵截了张献忠的去路,二者兵败之后,这样的距离也能逃出生天。

    在这般合适的距离上,还有一个高高的台子,频临山谷,背靠大山,也有一个小小的山村,唤作“张家坪”,因此在此处驻扎部队,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当太阳照耀在山谷中间,如蓝色的河流一般宽的天空当中之时,左良玉与赵四海正蹲在山坡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看着士兵们搭建大帐。

    这小小的“张家坪”上有着三五十户人家,开垦着一大片耕地,此刻庄稼已经收割,所以军营便设在了那些庄稼地里,几个富户自张献忠来到此间之时,便带着细软逃了出去,而穷苦人家也将仅有的粮食藏了起来,将年轻的闺女及媳妇们打发到亲戚家里去了,只剩下老人们在守着茅屋,因此倒也不怕这些丘八们骚扰,反而还有胆子大的老人,为了几顿吃喝,而前来帮忙,与战士们一起搭建帐篷。

    左良玉看着东夏士兵们服装统一,军纪严明的样子,对正在叼着一根芦苇杆的赵四海说道:“东夏军队以一当十,闻名不如见面,良玉今日算是见识了这些东夏儿郎的厉害!”

    “将军击溃罗汝才在先,而四海险些死于张献忠大炮之下,让将军见笑了!”

    “罗汝才,张献忠这些人,全是一些草莽,就是统领十万大军,在良玉眼中,也都是一些土鸡瓦狗,昔日跟着曹文诏总兵南征北战,一千骑关宁铁骑追着三五十万流寇天南地北的剿杀,那才是大丈夫所为呢?”左良玉说道。

    “嗯,也是,所为百战之师,只有勤加苦练,装备良好,补给充足,才会有百战百胜的军队呐!

    张献忠,李自成等动辄聚集数十万人马,但往往纪律松散,补给不足,所以诚如将军所言,不过都是些土鸡瓦狗而已!”

    “先生说的乃是正论,不过大明军队,除关宁铁骑之外,也都是后娘养的,上官克扣粮饷,武备不休,军机松弛。与东夏士兵相比,也都是土鸡瓦狗而已。”

    “将军说笑了,如今张献忠在玛瑙山中,摆开了千门大炮,四海也是莫之奈何,为今之计,也只有等刘国能的动作了!”

    “哎!也只能如此了,依督师大人之意,如今,四川巡抚邵捷春与陕西总督郑崇俭正在包围这太平县,为今之计,也只能围而不打,等待刘国能的动作了!”左良玉感叹着说道。

    赵四海看着神情落寞的左良玉,笑着说道:“将军不必担心,就是刘国能不能得手,或者是真的反了。然朝廷天兵将玛瑙山团团围困,不出半年,则张献忠粮草不及,也只能坐以待毙了!”

    “哎!”左良玉听后又长叹一声,说道:“先生有所不知呐!张献忠在玛瑙山囤积的粮草十分充足,维持半年足矣,而古人云,夜长梦多,时日已久,必生那节外之枝。

    眼下朝廷财政捉襟见肘,能为官兵提供的粮草及军饷恐怕坚持不到半年的,士兵一旦哗变闹饷,形势旦夕之间便会逆转,这样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而且还不少呢!”

    赵四海听后,这才明白左良玉这些人常年剿寇,但寇愈剿愈多的原因。便说道:“其实这流寇也都是老实巴交的饥民么,为什么朝廷不赈灾呢?”

    “赈灾!眼下河南,陕西皆是赤地千里,这灾怎么振。朝廷连军饷都难以筹措,那会有比剿贼官军的军饷多成千上万倍的赈灾钱粮呢?”

    “哎!”赵四海也跟着叹了一口气,说道:“那也就只好等刘国能的动作了!”

    。。。。。。

    就在平贼将军左良玉与东夏国公安部尚书赵四海安营扎寨之时,曹操罗汝才,八大王张献忠,闯塌天刘国能正在玛瑙山上,张献忠的老营大帐内议事。

    这大帐内此刻早已屏退左右,在小几上摆着一盆猪肉,一堆篝火上挂着的茶壶正冒着腾腾的热气,三人端着精美的茶碗,正在品茗,曹操罗汝才缓缓说道:“国能兄弟,我们举义之时你不响应,为何此时举义?”

    “汝才大哥,兄弟我不同于你和献忠大哥呐!那时候献忠大哥驻守谷城,而你驻守在南阳,我却在左良玉那厮手底下做事,一直没有机会呐!”刘国能盯着罗汝才狡黠的目光说道。

    “那为何,现在就有机会了!”罗汝才装作漫不经心的说道。

    刘国能见罗汝才说着,端起了茶盏,故意将目光放在了起起伏伏的茶叶之上,不再让他盯着目光,又看着一言不发,做沉思状的张献忠的大脸说道:“还不是东夏派来了援军,左良玉也进城去为东夏统帅赵四海接风洗尘去了,小弟我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就反了!”

第368章 合兵一处() 
“那你为何不去为姓赵的接风洗尘!”罗汝才紧追不舍的问道。

    “我!为那姓赵的接风之人,上有内阁首辅杨嗣昌,下有平贼将军左良玉,小弟我没有资格呐!”刘国能装作生气的说道。

    张献忠见识了赵四海的厉害,早已经对刘国能的处境深有感触,见曹操罗汝才百般刁难,也很为刘国能不平,此时见刘国能已经有些生气,便打着哈哈说道:“老哥你还不相信国能兄弟吗?这都是昔日三十六家,七十二营之时,与高闯王一起共事的老弟兄了,你还不放心吗?”

    罗汝才被张献忠当面戳穿,有些窘迫,他连忙说道:“我只是随便问问,国能兄弟,你可不要往心里去啊!”

    刘国能连忙说道:“兄弟来的迟了,又被官军咬住了屁股,此事关乎咱义军生死,汝才大哥有此想法,也是情有可原,俺不怪你!”

    “老哥呐,你就不要问了,来来来,咱们也为国能兄弟接风洗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