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误入一六三七-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如是伸手说“小弟弟,让姐姐帮你打开吧。”那小孩急忙把罐头藏在身后,又跑到那老妪身后,躲了起来。

    那老妪推搡着孩子说道:“小孩子不懂事,小姐不要见怪。”

    柳如是知道这是饿怕了,见这一家人惨烈的景象,心中便隐隐作痛,擦了擦已经发酸的鼻子说道:“老妇人,不妨事的,家中再有其他人么。”

    “全都饿死了,只有我们祖孙二人了。”说着便哽咽起来:“我们原是陕西渭南人,几年大旱,连树皮都吃光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便投了闯王,剩下的人听说海州外海有人召集难民,吃穿不愁,全村人便背井离乡,为了一口吃食,投奔东夏,一路上死的死,伤的伤,在河南的时候我老头子与儿子与人争夺一只麻雀,竟被活活打死。

    走到徐州的时候,这孩子的娘又得了伤寒,无药可医,就慢慢地死了,老身带着孩子历经苦难,才来到淮安府,十方集团的人在哪里熬着大锅粥,我们祖孙这才活了下来。”

    柳如是听后留下了滚滚热泪,鼻子酸的难受,想到把她买与妓院的父母,也都不怎么恨了。极力控制着情绪,柳如是说道:“老人家你们要去哪里安家呢。”

    “听衙门的人说,我们这些人都要前往兴凯湖湖畔安家呢。”

    “这怎么可以呢,去哪里都是种地的,你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怎么开垦呢,晴雯,把管事的招来。”

    晴雯是柳如是的贴身丫鬟,十四五岁,汪三江见他生的伶俐,脾气又倔,便唤作了晴雯。晴雯听后,连忙跑向河边,说道:“这里谁管事呢,部堂大人有请!”

    正在此处组织移民的是民政部移民司的林处长,闻听柳如是叫他,便火急火燎地说道:“部堂大人在哪里?,姑娘带路。”

    林处长跟着晴雯来到柳如是跟前便说道:“下官林万里见过部堂大人。”

    柳如是怒目而视,见一个穿着黑色长袍的中年男人,留着络腮胡子,长得五大三粗,正是那移民司的林万里,说道:“林处长,你看这家人,还有周围的这些,你把他们安置在兴凯湖一带,他们能开荒种地吗?”

    林万里转着头四处查看了一番,说道:“属下有失察之罪,请部堂大人治罪!”

    “你倒是干脆,但这并不是什么失察之最,以本部堂看来,你是目无法纪,心中也没有老百姓,如此做法,与草菅人命有何不同。”柳如是高声呵斥道。

    林万里见柳如是动了怒气,又说他草菅人命,便分辨到:“属下凡事亲力亲为,但诸事繁杂,难免挂一漏万,还望部堂大人理解。”

    “什么亲力亲为,不过表面文章,本部堂早有言在先,全家无青壮的难民皆要安置在海参崴城内,寻找一些力所能及的差事,衙门也要送去救助资金,你就是这般糊弄本部堂的喻令的吗。

    你们这些官员心中毫无仁义之心,本部堂留你何用!”

    林万里眼见乌纱帽就要不翼而飞立刻下跪求饶:“部堂大人息怒,看在小人日日勤政,未曾辍政一日的分上,暂且放过属下一回,让下官戴罪立功吧!”

    柳如是红着眼睛说道:“你虽日日勤政,但却不曾爱民,像你这等官吏,岂能为百姓谋福,本部堂今日便要杀鸡儆猴,罢了你移民司安置局局长一职。不然本部堂将要向都察院检举你为官不仁,草菅人命之罪。”

    。。。。。。

    处理了林万里,柳如是便乘马车来到了知府衙门。

    衙门占地四五十亩,外墙全为青砖漆成,墙上贴着各种告示,大门漆成大红色,进入院中,便见一三层小楼,有着四五十间办公室,柳如是进入办公室,便对秘书李香君说道:“通知下去,马上开会!”

第91章 柳如是微服私访() 
李香君原本为永宁学院助教班的学员,柳如是苦苦哀求,周召南才放了李香君,作为了柳如是的秘书。

    此刻李香君里面穿着白衬衫,外面穿着黑色西装,梳着马尾辫,显得精明干练,大约十四五的年岁,洋溢着一股朝气,跑着小碎步前去通知各部门。

    柳如是的办公室足足六十平米,向阳的一侧开着落地大窗,窗户两边束着窗帘,西边的墙边,立着巨大的文件柜,从玻璃橱窗上便可看见整整齐齐的各种文件,北边开着一扇门,有一套沙发茶几,盖着碎花桌布,东边是一大案,此刻柳如是正在大案前的太师椅上思虑开会内容。

    九点整,海参崴知府衙门的会议室里,柳如是苦口婆心的说:“今天,本部堂罢了林万里的官,至于什么原因,尔等早有耳闻。今日,本部堂召集尔等,便是要再次申明,为官一任,要问心无愧,要有仁心之心,要急百姓之急,万万不可尸位素餐,更不能鱼肉百姓,明太祖曾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孔夫子也曾言:“为政以德,犹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官要爱民,当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有孟夫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慈悲心肠。。。。。。”

    下午,柳如是一身碎布拼凑而成水田衣,青丝梳成一个发髻,没有任何首饰,一副村姑的打扮,丫鬟晴雯同样如此,二人像姐妹一样来到移民居住区,走街串巷。

    虽是村姑打扮,但也分外妖娆,美丽与往日不同,引来行人一阵阵的目光。

    前文说道海参崴港地形犹如一个巨大的笔架,凹凸之处,临海修了宽阔的环海大道,突出去的半岛中间也有一条中央大道,从南边凹进去的部分,绥芬河的出海口到北边的海湾是中华路,这里大多是林立的工厂,整齐的民居。

    而半岛上皆是商铺,酒楼,宾馆,仓库等建筑,也有一些高档的建筑。

    柳如是带着晴雯在中华路路上查看民情。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各色马车川流不息,很多工厂已经开工,从门口望去,里面皆高墙大屋,马车上拉着各种原料及成品井然有序。

    一些工厂有着高高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直上云霄才慢慢散去。一队队的移民在衙门官吏的带领下前往新家,一些工厂的管理人员为这些新员工家中送去了各种生活物资,街边的店铺,多是一些杂货铺,售卖着各种货物。

    五月的海参崴,艳阳高照,瓦蓝的天空不见一丝云彩,早上吹面不寒的风也不见了踪影,此刻柳如是与晴岚主仆二人已是大汗淋漓,二人热的不行,便在街边的一处水果摊上做了下来,水果摊摆在一颗大树底下,树冠高大,藴阴青翠,这次有了一丝凉爽。

    见有客来到,小贩连忙招呼:“二位姑娘喝点南洋的椰汁,还是吃几块大明的西瓜?”

    柳如是笑着漏出浅浅的酒窝说道“天气炎热,大叔来块西瓜正好消暑。”

    那小贩说道:“正是如此,我为姑娘挑上一个好瓜,保证又甜又沙!”

    小贩轮流拍打着一车西瓜,听着梆梆的声音,一会儿便嬉笑着说:“就是他了”,用抹布擦了擦水果刀,一刀切了下去,未没刀身,西瓜便裂了开来。

    丫鬟晴雯双手拿着一块西瓜,咬了一口,便觉清凉香甜,满口生津。柳如是便和小贩聊了起来,说道:“大叔原来是哪里人氏,眼下可好。”

    那小贩本就是人来熟,而柳如是又是难得一见的美女,便也愉快的聊了起来:“我们家本是凤阳人氏,于今年三月举家迁往这海参崴,贷着银行的款子,买了房子,儿子被选进了玻璃厂做工,儿媳选进了纺织厂做工,老婆子在家带着孙子,小老儿无事可做,便摆起了这个水果摊。姑娘哪里人氏。”

    柳如是微笑着说道:“我们姐妹本是江南苏州府人士,家里贫穷,也就来到了这里。”

    晴岚见她胡诌,便噗嗤的笑了出来,满嘴的西瓜喷了一身。

    柳如是瞪着她说道:“如此美味,还堵不住你的嘴吗。”

    晴岚便尽力压着着,小脸瞥的通红。

    那小贩却并不知道柳如是瞒着他,说道“人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连苏州府也活不下去了吗?”

    “那里是有钱人的天堂,管我们穷人何事,你们凤阳府不还是大明中都吗。”

    “也是啊,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叔,你家买的房子还好吧,贷款还的上吧。”

    “东夏国就是好啊,我家贷了三十万元,买了一座小四合院,一水地青砖大瓦才花了二十五万元,又买了一应家具,我儿子儿媳的工钱每月就有一万多元,如此下去,不出两年,我们便能还清贷款。”

    “确实不错,那大叔你摆着这个小摊,每月能挣多少?”

    “也有两三千元呢,姑娘你们准备做什么呢?”

    “我们今日就要去哪纺织厂做工哩,听你一席话,我们也有了盼头呢。”

    “这就好,我看你们姐妹二人长得像花朵一样美丽,到时候纺织厂的那些技术员看上了你们,那日子才叫滋润呢。”

    晴雯听后又笑的不行,柳如是也压抑不住,捧着肚子笑了起来。

    离开水果摊,二人继续在中华路上信马由缰的散步。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时间便彤云密布,电闪雷鸣。

    眼看就要下雨,二人便在路边的公共马车站台上焦急等待着车辆,一会儿便有一辆六匹马拉着的大车停了下来,二人赶紧上车。上车之后发现坐着一车棚的乘客,柳如是又与大伙聊了起来,才知这些都是那港口半岛上的商人,前来此地工厂进货。

    还未回到水晶宫背后的家中,刚刚下了马车,倾盆大雨便泼了下来,只有这几步距离,柳如是与丫鬟晴雯便提着衣服奔跑了起来,柳如是心里想着肯定会淋成落汤鸡的,但一台头就看见汪三江撑着一把雨伞,咯吱窝夹着一把正在焦急的四处瞭望。

    一股暖流涌进柳如是的心间,她大声地呼喊:“夫君,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汪三江回头一看,二人虽是村妇打扮,但那漂亮的脸蛋,白皙地皮肤,亭亭玉立的身材,分明就是爱妻柳如是,马上迅速地迎了上去。分别只有一月而已,但此刻已有千言万语诉说,汪三江一只手撑着雨伞,另一只手越过柳如是瘦削地肩旁将那纤纤玉指攥的紧紧的,相拥着往家中走去。

第92章 幸福家园() 
汪三江夫妇在海参崴的家,位于水晶宫后面的一座样板小区里,名为幸福家园,全为钢筋水泥建造的楼房。

    这个小区有十二栋楼,全都有三个单元,七层房屋,他们的家就在五号楼一单元的六零一。

    小区内遍布花园,亭子,池塘,修着弯弯曲曲地石子小路。三人沿着五彩的石子小路而行,雨急风骤,雨伞边上雨水哗哗直流。

    进入屋中,柳如是与晴雯衣服有些潮湿,便进屋换衣。汪三江坐在沙发上,细细打量着屋子。

    这房子是模仿后世的商品房,南北通透,是一个三居室,南面的阳台,是一整排的落地大窗,扎着丝绸纱幔,沙发前是一黄花梨茶几,对面的博古架上排着精美的瓷器,珊瑚等物,阳台便种着柳如是喜爱的兰花,此刻几盆蕙兰开着黄绿色的小花,花色纯正,瓣形似荷花,散发着幽香,靠近南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