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海孤狼-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式因为国内在抗战,军情如火,办在美国才最容易出产品,”李孔荣又想到了大定飞机发动机厂。“放在国内,日机轰炸不断,原材料稀缺、技工稀缺,等飞机造出来的时候,日本已经投降了。海军的思路是国外办厂、国外制造、国内使用;海军还认为,不生产别人有的东西,比如,海军不生产螺旋桨飞机,因为它十年之后就会过时。”
李孔荣微笑着阐述海军的思路,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思路,让留学生大为惊讶,李耀兹问道:“李上校,您说的螺旋桨飞机十年之后真的会过时吗?”
“对。这虽然只是我的判断,但我的判断一项正确。”李孔荣越来越有神棍派头,话语斩钉截铁。“美国基础科技发达,但军事技术其实并不如欧洲。欧洲已经有人造出了喷气式发动机,但美国还没有,欧洲有了直升机,美国也还没有。海军在瑞士的研究所有航空发动机项目,但研究不是螺旋桨发动机。”
听闻自己学的东西十年之后就要过时,几个留学生面面相觑,顾光复道:“李上校,如果现在不研究制造螺旋桨飞机,那我们怎能和日本人打战?”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以国内落后的工业基础,战争情况下的对于飞机最好的原则是造不如买。”李孔荣答道,他说话间能看到学生们眼中的失望,他不得不劝解道:“战场上只能实事求是,一腔热情并无太多用处,而且热情是士兵们的,我们这些身在后方的人必须客观实际。
现在的发动机马力大概在一千匹左右,甚至一千匹已经算很出色的发动机了,但现在,就在曼哈顿对岸的莱特公司工厂内,十四缸的r…2600型发动机功率最低端的型号都到了一千六百马力,而在惠普公司,十八缸的双黄蜂发动机也已经出来了,初始型号马力达到一千八百匹,后续型号马力肯定将超过两千五百匹。
只要动力足够强,板砖也能飞上天!什么机动外形、流体力学,这些全是次要问题,空中的战斗决胜全在动力,主只有家的发动机动力大致相当,这才讲究气动和设计,以及飞行员战术和编队。越大动力就有越快的速度、越远的航程、越强的火力、越坚固耐打的机身,海军目前招标的新战斗机已经准备装四门20mm航空机炮,而现在的飞机仅是7,7mm航空机枪。
美国人的航空发动机已经超过一千五百马力,高者接近两千马力,日本人技术虽然比不上美国,但他的航空发动机也将很快淘汰一千马力,升级到一千五百马力。面对这样一个对手,我们不借助美国的工业力量将其制服,难道还有办法?
莱特公司会将r…2600发动机技术转让给我们?惠普公司会将他的镇厂之宝十八缸的双黄蜂发动机技术转让给我们?”李孔荣对逐渐听得入神的学生发问,“这是做梦。他们只会给我们九缸一千马力左右的r…1820。这有什么价值?在和平时期或许可以说培养人才,可在战时,这种还在生产线上就过时的发动机就已经落伍了。
再就是哪怕有了航空发动机,国内拿什么造飞机?铝从哪里来?配套的仪器从哪里来?只要任何一个关键仪器没有买到,飞机哪怕造了99%,也几乎为零。国内当然是希望上飞机项目,可国内根本没有这个条件,等这些条件都准备好,战争已经结束了。所以,工厂必须办在工业基础雄厚的地方,然后生产像直升机这样美国没有的飞机,而不是螺旋桨飞机。”
李孔荣言之成理,他对航空发动机也不是两眼一抹黑,可越是这样学生们就越是失望,这等于说国内的飞机梦无法在自己手上实现,报国依旧无门。
顾光复几个是这样的心思,但钱学榘却追问道:“李上校,如果工厂办在美国,那国内拿什么来购买飞机呢?我们把工厂办在国内不正是为了节省宝贵的外汇吗?”
“直升机主要不是卖给国内,而是卖给英美各国,直升机公司所挣得的钱将投入海军航空兵的建设中,虽然要付一定的出口关税,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你挣得是美国人的钱。你想要最新式的飞机,只能从美国购买。”李孔荣继续解释道:“另外我还要介绍的是,海军项目已经全权委托给了瑞士新中防务公司,这位就是公司发动机项目负责人周茂柏先生。”
一直是李孔荣在说话,周茂柏旁观,现在李孔荣终于向大家介绍周茂柏。
“这是一家和海军在法律层面上没有任何关系的公司,虽然它的产品、它的利润以后都将无偿调拨给海军使用。我希望各位能加入这家公司,为抗日出力。公司先在有的项目是直升机研发以及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战争结束后,公司除了原有的投资者外,小部分股份将赠予对公司发展有功的技术人员,它将转型成为一家私营公司。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我能告诉大家的是,新中防务从设计到运作都是为抗战服务的,它虽然局限于海军,但如果有能力,它也会支援陆军和空军。你们加入这家公司得到的实际薪水不会太高,但抗战结束后会用股份做公平的弥补。”
对钱学榘等人来说,今天的冷水是一碰接一盆的,他们本以为海军造飞机,自己将是海军的人,像林士谔那样,有正式的军衔。不想说来说去这仅仅是一家私营公司。或许股份什么的对有些人有吸引人,但对他们这些满腔热情的报国者来说,这就好像进入了市侩的市井,赤。裸裸都是铜臭的味道。
李孔荣直言不讳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按照计划,他最终要脱离海军,甚至在极端的时候还要放弃中国国籍,以避免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国府带来外交压力——他要做的事情太邪恶太邪恶了,简直是天地不容。在这种情况下,他非常担心国府一旦训斥,整个新中公司和研究所会方寸大乱、军心不稳,如果国府一道命令要这些人回国如何是好?所以在忽悠完支秉渊之后,他开始对中下层人员修正新中防务公司的形象和定位,说辞就是‘这就是一家私人公司,公司在抗战中将全力以赴建设海军、打击日寇’
钱学榘等人默默不语,在这些人身后的一个女生居然说话了,她道:“请问李上校,为什么是私人公司而不是国府的公司呢?这样是不是说我们的努力都是在给资本家积累财富?”
女生一口京腔,应该是北方人,她如此提问场面有些难堪。李孔荣毫不在意道:“从实际上说,新中防务公司所花的每一分钱都不是来自国府拨款,而是来自私人,所以它不可能是一家国营公司。从操作层面说,任何国营公司都是低效的,很多人其实是政府官员,或者七大姑八大姨是谁有谁,能力太差也不能开革,只能养着;私营公司不同,虽然大家都是公司的一员,但如果能力太差就马上换人,实在不行就扫地出门,不留任何情面。
至于是不是给资本家打工,这就见仁见智了。抗战当中,公司的利润全部用于抗日,抗战后利润归于投资者和对工厂有功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不想留任的人可以请辞,这样就不会给资本家积累财富了。”
李孔荣说道最后笑了起来,在他的感染下,学生也轻笑了几声。他看着眼前本想一锅端的学生,很坦陈的道:“实话说吧。海军要的是马上出成果,你们行那就你们上,你们如果不行,海军不会抱着培养人才、留些情面的态度继续让你们掌握项目。规定的时间如果没有完成,只会聘请白人继续完成项目。这就像空军不会等国产飞机造出来、而是先驾驶进口飞机作战一样。我个人希望你们能试试,就算失败了,也积累一些项目经验。”
钱学榘等人是越听心越凉的,可李孔荣的坦诚却是一种激将,顾光复问道:“李上校,请问这是在说直升飞机吗?您说的规定时间是多久?”
“半年必须看到希望。”李孔荣略作思考后答道,这是是否投资西科斯基的最后截止时间。(。)
第六十五章 时间2()
外面的李孔荣与留学生等人会面,客厅外的小阳台上,支秉渊正与林士谔商议液浮陀螺的研发事宜。与第一代机械陀螺仪不同,液浮陀螺仪是通过液体浮力减少陀螺马达高速旋转时的摩擦力,进而提高精度,缩小漂移角。
话虽简单,但液浮陀螺却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一个需要有合适的液体,其密度、粘度、比热、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等都要极高的要求。解决了浮液,第二个就是恒温装置,陀螺马达要在十分之一度的恒温条件下工作,这应该需要双层恒温装置,即外面一层保持一度左右的恒温,里面一层保持十分之一度左右的恒温,最后则要有一个高精度陀螺马达以及高精度轴承。整个陀螺仪要实现零点一度以下的漂移角,才能达到战术精度,如果提高到零点零零一以下,则可达到战略精度。
世界上第一个液浮陀螺仪194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诞生,由德雷珀博士研制的,目的不是为了导航,而是装在枪炮上提升其射击精度,等德国人v2导弹上的惯性平台出来后,此款陀螺仪才改进到战术精度,五十年代增加了天文星象导航,以实现战略精度,装备美军所有导弹。
李孔荣所知道的除了简单的液浮陀螺仪原理外,再就是陀螺仪组合而成的惯性导航平台——由两个陀螺仪和一个加速度计组成,一个陀螺仪稳定导弹航向和翻滚,另一个陀螺仪控制并稳定导弹的俯仰角,它使俯仰角按照预定的时间程序偏转,从而控制推力的方向。导弹上的电解积分加速度计将测算出导弹的角度,当导弹偏转到预定的俯仰角和速度达到预定值时,电解积分加速度计便发出关闭发动机的指令,导弹开始俯冲冲向目标。
这就是v2导弹上的惯性平台装置,它的精度取决于两个仪器:其一是控制航向和俯仰角的陀螺仪,其二是电解积分加速度计。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陀螺仪的漂移角过大,航行中就会产生角度偏差,实验室内这种偏差只有几厘米,但当导弹飞行几百公里后,实际的偏差将达到几公里;电解积分加速度计实则是一个利用舒拉摆原理的简易机械装置,重力是既定参数值,但地球不同地区重力值有不同的差异,所以先天上存在一些误差。重力值误差不是当下惯性平台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对比高达百分之一(误差值/距离值)误差的陀螺仪来说,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知道一件东西即便清楚原理,要做来也是很艰难的,眼下的林士谔半年时间还被拦在第一步浮液上,他找不到合适的浮液来制造陀螺仪,也缺少足够精度的陀螺马达,所以在报告最初,他感觉有些惭愧,因为目前的工作仅仅开了一个头。
“那么现在你在用红糖水试验了?”虽然毕业时间相差近十年,可支秉渊和林士谔都是交大的,两个校友间倒不显陌生。
“是。暂时在用红糖水模拟实验,合适的浮液实在太难找,红糖水虽然密度不高,但黏度是较为合适的。我主要是想先了解液浮陀螺仪的原理,实验的同时也在找更好的浮液。”林士谔说起红糖水又是一阵尴尬,学校仪表实验室的人几乎被他弄疯了,可他小时候喝过红糖水,他能想到密度大于水的合适浮液就这么几种。
“效果如何?通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