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风雨大宋-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折继长道:“这周围数百里之内,处处养得好马,何必从北国来贩!这是周围蕃落的马,我们恰好遇见了,自然买过来。若不是北国劫掠,马还要多一些。”

    其实耶律不花和耶律元佐自己都以小蕃落的名义,向唐龙镇贩了一些马来,这种事情不让白涣这种身份的人知道罢了。周边以百计的蕃部,很多并不受契丹控制,禁令对他们没有用处。不过陈勤和折继长买马的小王子,部落正是契丹管下,大家不说破罢了。

    白泽身份太低,没法跟他谈与契丹合作的事宜,又不好冷落,浪费了杜中宵不少时间,心里着实有些烦他。看见陈勤带来的马,杜中宵心中一动,对白涣道:“左右无事,我与主管赌个东道如何?”

    白涣心中也有气,随口道:“怎么赌?”

    杜中宵指着陈勤身后的马:“我们各选一匹好马出来,让骑士骑了,在这台地上跑一个来回,先回来的胜。不多,便赌十贯钱好了,赢了今夜为小衙内接风。”

    白涣不屑地道:“你们南国哪里来的好马!若是用我自己马,便就赌了!”

    杜中宵道:“小赌怡情,凑个热闹而已。主管用你自己的马,这里我随便选一匹就好。”

    听了这话,白涣便就有了兴致,契丹仅国马就有数十万匹,哪里是宋朝这样到处捡漏可比的。搓着手对杜中宵道:“好,那便赌!只是十贯太少了些,要赌就赌一百贯!”

    杜中宵怔了一下,一百贯可不是小钱,真输了自己掏腰包也觉得肉痛。看了看陈勤,陈勤轻轻点了点头,显是很把握。杜中宵不再犹豫,对白涣道:“好,那便一百贯。赢了请小衙内!”

    白涣只觉得出了一口恶气。这两天自己在唐龙镇,顶着耶律元佐偌大的名头,却无人奉承,过得憋屈无比。连连搓着手,让随从去把自己的马牵来。

    杜中宵对陈勤道:“你随便选一匹,让小衙内骑了,陪白主管玩乐一番。”

    陈勤应诺,从买的马里挑了一匹,对折继长道:“这马有些灵性,会自己惜力。衙内上马,尽管催着它跑就是。初时落后一些不要紧,记住戒焦戒躁。”

    折继长的心里没底,小声对陈勤道:“那位契丹商人必有好马,输了我们面上不好看。”

    陈勤拍了拍马的嘴巴,告诉折继长尽管放心。人都有特长,饲养牲畜就是陈勤的特长。从永城县到现在做了几年,对马的脾性熟悉无比。特别是他照顾牧场要选种马,眼光精准,信心十足。

    白涣牵着自己马,从随从里选了个身手敏捷的,再三叮嘱,让他一定要赢了宋朝的马匹,不然回来有他好看。一百贯钱,若是输了,白涣这一趟唐龙镇就白跑了。

    那边一众人紧张地准备着,有人小心饲候马匹,有人到台地的另一边立下标志。

    杜中宵负着手,看着这一片台地,心中盘算着未来的规划,对赛马的事情充耳不闻。不是他不在乎一百贯钱,而是自己对赛马的事情一窍不通,看了也白看。之前杜中宵并不是一时兴起跟白涣赛马,而是真地要这里建处赛马场,地址就选在这里。

    这里是大宋的特区,特区有的一些东西就要学着搬过来。名义上这里是藩镇之地,不行宋法,行的是蕃法。蕃法实际上没有法律,只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出了事大家商量,首领决断。这里名义上的首领来中平没有任何势力,只是木偶,现在还不是杜中宵说了算。

    对于朝廷,对于官府来说,唐龙镇除了赚钱之外,最核心的问题,一是要把繁荣商业产生的巨额利润尽可能多收一部分上来,还有就是要培育跟草原游牧互通有无的核心产业。

    马和羊的贸易,甚至是毛皮贸易,都不足以担负培育草原产业的重任,那本来就是游牧的产品,是传统产业,商业化程度不高。杜中宵的规划里,担负此重担的是羊毛产业。只是招募熟练的羊毛工人比较困难,一切都刚刚开始,火山军那里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是战略产业,不可能跟契丹分享,唐龙镇只能做一个羊毛的中转站,现在都没有开始。

    从商业中分享利润,除了金融手段之外,最立竿见影的就是娱乐业了。这一大片台地,便是杜中宵选中的娱乐城,核心是博彩业。赌马、骰子、铜钱,各种各样的赌博手段,在这里都要开起来,建一处赌城起来。这里远离中原,也不怕荼毒了百姓。

    以赌城为中心,饮食、旅馆等行业也会发展起来,未来说不定还能发展起旅游业来呢。

    这种灰色行业是杜中宵要与契丹行享利润的。这种钱不好赚,更不要说赚的本就是蕃落和契丹人的钱,没有他们参与,进行配合,事情很难做起来。很多大宋不允许的事情,契丹人可以,他们的法律本来粗疏,又蕃汉分治,无数地方可以动手脚。

    而对一些契丹贵族来说,只怕他们也更乐于赚这种钱,来钱又快,又没有风险。在一片虚假繁荣的掩护下,把从并州到火山军与草原配套的工商业发展起来,才是最终的目的。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119章 小火慢炖() 
烟柳楼二楼的小阁子里,杜中宵举杯,对白涣道:“多谢主管,赢你一百贯钱,恰好为小衙内接风洗尘。这酒楼里好酒好菜,主管尽管点来吃。”

    白涣黑着脸,并不说话,只顾低头吃菜。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那匹好马,怎么就比不过杜中宵随便买的一匹马。甚至有些怀疑,今天是不是杜中宵做套,来赢自己钱的。

    却不知今天陈勤和折继长把小王子的两百多匹马全部买下来,精挑细选那几匹马给杜中宵送去,原意是让杜中宵选匹合意的当坐骑。白涣的就是一匹普通好马,怎么能够比得了这样挑出来的。陈勤的眼光又毒,看出白涣的马骑起来更加舒服,短时冲刺一下还可以,几里路长跑肯定不行。

    白涣是个仆人身份,杜中宵以礼相待已是礼遇,其他的没人在乎。

    喝了几杯酒,折继长感叹道:“今日清晨我初到唐龙镇,还以为走错了地方。没想到这边陲之地竟然如此热闹,城中店铺林立,行人如织,就是比府州也不差了。”

    杜中宵笑道:“城里的店铺,是南边几处寨里的生意人家,挑那些做得好的,衙门贷钱,来这里开店的。要是他们不赚钱,我就要背上苛待百姓的骂名。好在天意垂怜,终于等到生意好的时候。”

    这些店家不是凭空来的,都是董家寨、营田务和军城几处大地方的店铺,专挑那些生意好有自己特色的,到这里开分店。本钱是柜坊贷出去,衙门免三个月店铺租金。大多数店铺是强制到这里开分店,如果最后血本无归,杜中宵必然被许多诅咒。好在这两天开门红,所有人都放下心来。

    输了一百贯钱,白涣的心情极差。酒楼里又没有人跟他说话,喝了几杯酒,吃了个肚圆,便就讪讪离去。他已经看出来,自己身份所限,杜中宵不会谈合作事宜,是时候回去了。

    白涣一走,陈勤连喝几杯酒,吃了几口菜,起身拱手:“官人、衙内,你们且做,我还要去看看今日买的马,这便告辞。”

    杜中宵知道陈勤有分寸,怕在这里打扰了自己和折继长谈事情,笑着对他道:“今日辛苦。这桌上的酒菜,你让店家依样再备一份,你带回去与手下分享。”

    陈勤大喜过望,连连道谢。烟柳楼定位是高端场所,就是陈勤,不是随着杜中宵也不会来,更不要说他那些手下。拿这样一桌酒菜回去,手下面前有面子,能让他们吹好久了。

    看着陈勤离去,折继长道:“今日我到马市去看了一圈,里面着实不少好马。周边蕃户这几年屡被劫掠,哪里还有这种好马?依我看来,当是不少北地的人贩来的。”

    杜中宵点头:“不错,我托人打听过了,大多数马贩都是来自北边契丹三州。这几年契丹年年对党项用兵,对治下蕃户刻剥过甚,人心不稳。他们是借着这个机会,给蕃户些好处,安抚人心。”

    折继长叹了口气:“这是好事,我们能补些战马,只是不能长久。在我想来,等到契丹退兵,必然会把这漏洞堵住。可惜了,山外面的北边草原,马匹以十万计,却不肯卖给我们。府州连年用兵,境内凋弊,同样缺少战马。夏国那边又不卖,只剩唐龙镇这么一处买马之地。”

    杜中宵道:“事在人为。这一带群山连绵,蕃落迁来迁去,哪里能够防得住?以前跨国贩马的商人少,还是无利可图。赶马穿过这一带山路,自带粮秣,到了地头卖二三十贯,无大利息。商路通了,只要路上有住的地方,无喂马的草料,价钱再高一些,还怕没人贩马吗?”

    折继长摇头:“只怕是难。契丹人管得也紧,贩马并不容易。”

    杜中宵笑了笑,也不跟折继长争论。以前为什么没有人贩马?从契丹的产马地,到火山军就有数百里之遥,由于都是大宋弃地,人烟稀少,贩马过来成本太高。贩马的越少,大量马匹经过边境越容易被发现,契丹防起来并不费力。如果商路通了,路上的成本降下来,那就不好说了。以前贩马过来,要跟这一带本地的马竞争,也卖不上高价。杜中宵用各种手段,把本地的马收上来,提高马价,也是一个办法。

    喝了几杯酒,折继长又道:“自丰州被西贼攻破,诸寨堡皆废。家兄意思,意欲重修保宁寨,与唐龙镇互为犄角。只是钱物不及,还须从长计议。这些寨堡,向来都是由蕃官镇守,现在也无人选。”

    杜中宵道:“唐龙镇这里,按道路离火山军更近,朝廷和经略司的意思,暂隶火山军之下。府州到这里,或走保德军到火山军,或走安丰寨渡河到火山军再来这里。丰州一带几无人户,暂时不去管它。自与夏国议和,他们又与契丹打起来,没几年结束不了。他们对战,我们这里就是安全的。用几年时间细细经营这一带,人户多了,钱粮充足,再重建堡寨。此事急不得,当小火慢炖。”

    对于唐龙镇,折家的心态有些复杂。从丰州到这里,本来都是他们家的势力范围。自丰州失陷,这里便就跟折家无关了。麟丰府三州,居民以党项人为主,折家是党项大部之一,跟拓跋世仇,不归附元昊的党项人,很多都听他们号令。党项未叛之前,朝廷对这里的去藩镇化已经开始,加上折家前几代的首领不行,权力慢慢被朝廷收回。直到元昊反叛,折继闵崛起,才慢慢双稳定下来。从理智上,折家的人也知道朝廷不会让自家扩大势力范围,但彻底脱出掌控,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折家的人提议重建丰州及附属堡寨,有重新把势力延伸到这里的意思。但他们也很清楚,没有朝廷的支持,他们什么也做不成。而朝廷出面,怕不是会再藩镇化,所以折继长也就一提。

    杜中宵还有一个身份是经略司判官,一说是经略司的意思,折继长便就闭口不再提。

    两人谈了一会周围的形势,折继长道:“数月前知军到京城演示火枪火炮,朝廷非常重视。相州那里依样制了些,也有送到府州。只是此物与以前的兵器不同,众人都不知如何使用。知军若是能派个熟悉此物的人,前去教导一番,感激不尽。”

    杜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