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风雨大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主管恭声应诺,心里却不似吴克久那么乐观。“醉仙居”是从酒糟中滤酒,成本极低,“姚家正店”和官酒务还赊给他们,只怕不是那么好挤垮的。酒楼与其他生意不同,是现金交易,每日里现金流可观,不存在资金瓶颈,积攒起来非常快。“醉仙居”就是这样,两个多月的时间,生意越来越红火,哪里是那么容易挤得没生意的。这两个多月“醉仙居”花招频出,反而是挤得“其香居”难过。

    见秦主管一副为难的样子,吴克久道:“主管,你自少年时候便在酒楼里做事,什么场面没有见过?‘醉仙居’这种小本生意,也想撑起大场面,随便想个法子就让他们做不下去了!”

    秦主管拱手:“小员外放心,小的定然用心去做。只是,‘醉仙居’有我们店里没有的酒,有我们店里没有的菜,此事却是有些难办。酒楼说到底是卖酒菜的,这两样我们比不了人家,如何处?”

    吴克久烦躁地拍了一下桌子,起身来回踱步。现在“其香居”比“醉仙居”强的,就是装修得更加奢华,有精美酒具,有齐整的姐儿唱曲。现在问题是那三家酒楼联合起来,有“姚家正店”和官酒务向杜中宵借酒具,唱曲的可以到外面去叫,“其香居”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这一段时间最可恶,竟然不时有客人到“其香居”的彩楼来,叫姐儿到“醉仙居”去唱曲。这是天下间的行规,“其香居”不能制止,只能看着局面一天一天恶化下去。甚至有不少姐儿,已经到“醉仙居”门前坐着,让“其香居”的门前一天冷清似一天。再不想办法,“其香居”的客人都快被“醉仙居”抢光了。

    思索良久,吴克久猛地站住,对秦主管道:“主管,杜家如何从酒糟中滤酒,真没人知道么?”

    秦主管一惊,忙道:“小员外,那两家人小心得紧,滤酒只有自己人动手,外人如何得知?”

    吴克久面色阴沉,冷冷地道:“你用些心,找个人来。我们无非是破费些钱财,一定要把杜家滤酒的办法学来。有了他们的酒,我自有手段收拾‘醉仙居’!”

第33章 泄秘() 
“醉仙居”后院,韩练出了蒸酒的房子,擦了一把汗。抬头看外面有人影闪过,韩练对一边的杜循道:“我听人说,‘其香居’的吴家出了赏钱,要学我们蒸酒的法子。外面刚才好似有人,莫不是就是来偷学蒸酒的?这是我们生意的关键,以后尽量小心,不要被人偷学了去。”

    杜循点头:“这些日子‘其香居’甚是冷清,想这些歪门邪道倒不让人意外。此事小心些好,以后蒸酒的时候,着几个小厮四周巡视,闲杂人等赶开就是。”

    韩练连连点头称是,正合他的心意。酒楼的生意做起来了,也雇了几个小厮,并不缺人手。现在城里无业的人不少,雇佣极是简单,特别是小厮之类,极是容易。

    两人正说着话,杜中宵从蒸酒房里出来,伸了个懒腰。

    杜循看见,对儿子道:“大郎,现在酒楼的生意一天好似一天,每日只是杂事。以后日常由我和韩兄照看便好,你有闲还是读书。我前次落第,一场大病,难以再走上科举之途。子承父业,以后读书科举的担子便落在你的肩上,不要再把心思用在这些杂事上。”

    杜中宵口中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这两三个月的时间,自己这边一天比一天红火,“其香居”眼看着败落下去。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正是该加一把力,把吴家推倒,出自己一口恶气的时候,如何肯就此放手?至于读书,过了这几个月再用功也不迟。

    见儿子并不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杜循只有心中叹气。这处酒楼是杜中宵一手张罗起来,大家渐渐习惯了让他做主,别人的话越来越没有用处了。先前生活艰难,两家人全部心思都在如何赚钱上,现在日子渐渐稳定下来,杜中宵仍然在这上面用心,大家都觉得不安。

    杜中宵自己也知道该把精力放在读书科举上,只是前几个月日子过得太苦,有了机会多赚一些钱几乎成了本能,一时哪里停得下来?

    韩练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捶了捶腰道:“现在每日里蒸酒越来越多,再靠我们几个,有些忙不过来了。总要想个法子,找人来帮忙,又不让其他酒楼知道蒸法才好。”

    杜循道:“此事有些难。蒸酒如此容易,只要有人看见了,便就能够蒸出来。我们两家都是小户人家出身,哪里有靠得住的人?”

    韩练一脸愁容,也想不出办法。小门小户比不得大家族,家里人少,亲戚也少。韩练是年轻时从其他地方搬来,本地没有什么亲戚。杜循则是去年赶考,亲戚那里借盘缠,后来音讯全无,所有的亲戚都关系紧张。这两个月开始还债,关系却一时无法恢复。

    正在这时,杜中宵看见一个人影一闪而过,大喝一声:“什么人?到我家里做贼!”

    韩练和杜循两人吃了一惊,随着杜中宵跑到院墙边。

    到了墙边,杜中宵猛地一跃,双手扒住墙沿,向外面查看。

    正是清晨,天光未亮,只见一个汉子,身形甚是矫捷,沿着房后巷道飞速地跑了。

    院墙太高,杜中宵估摸了一下,怕自己翻墙出去会受伤,只好跳了下来。

    韩练着急地走上前来,问道:“大郎,真地有人么?”

    杜中宵点头:“有,一个汉子,从这里翻墙出去。想来我们蒸酒赚钱,有人眼红,前来偷看的。看样子是蓄谋已久,不知偷看了多少。唉,一个不好,蒸酒的法子便就保不住了!”

    杜循沉吟不语,过了一会才道:“动这个心思,十之八九是县里的其他几家酒楼,尤其是‘其香居’嫌疑最大。他们家的生意被我们抢了许多,一天不比一天,难保不起坏心思。”

    韩练急得团团转:“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我们全靠着这法子蒸酒赚钱,被人看了去,以后别家也蒸酒,还怎么赚钱?唉呀,这可是坏了!”

    杜中宵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安慰韩练:“韩阿爹不必着急。虽然我们是靠着蒸酒的法子开起这间酒楼来,现在却并不是全靠蒸酒。除了‘其香居’,‘姚家正店’和官酒楼一样卖我们家的酒,生意不还是远比不了我们吗?别人学去了也不怕,无非是我们少卖些酒罢了。”

    虽然知道杜中宵说的是实情,韩练还是不住地唉声叹气。这便如曾经溺水的人,抓住一根稻草上了岸,从此就不敢再放下那根稻草了。其实现在“醉仙居”的生意红火,并不是因为卖白酒,其他两家酒楼和一些脚店也能买到。真有酒楼学着蒸白酒出来,也无非是酒的利润低一些,酒楼生意不受影响。

    韩家和杜家因为秘法可能泄露忧心忡忡,“其香居”里,吴克久却大喜过往。

    一把抓住进来的干瘦汉子的肩膀,吴克久两眼放光:“你说,你看清了‘醉仙居’如何滤酒?”

    汉子笑道:“那是自然。这几日我便候在他们酒楼后的巷子里,非止一日。今日他们警醒,看破了我的行藏,再躲不下去了。不过无妨,他们的法子我已看得清楚,全在我眼里了!”

    此人是县里一个闲汉,名为滕大郎,身材瘦小,极是灵活,常做些飞檐走壁的勾当。这种人物,县衙那里都有名号,一出盗案先抓他去问话,是以也不敢在本乡做案。吴克久自起了偷“醉仙居”滤酒秘法的心思,便就放出话去找这些人,一个多月终于有了回报。

    请滕大郎落座,又上了茶,吴克久道:“大郎,你把这法子说与我,多少银钱尽管开口。”

    滕大郎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道:“小员外,‘醉仙居’从酒糟里制酒,几乎没有本钱,酒却二十文一斤,赚的钱委实惊人。酒楼里有了这法子,钱便就如流水一样进来——”

    听了这话,吴克久的脑子冷静了一些,坐到椅子上,看着滕大郎道:“明人不说暗话,现在县城里四家酒楼,只有我一家不卖烈酒。你这法子,姚家和官酒务都没有用,他们本就卖着‘醉仙居’的酒,无非是压一压价钱罢了。只有我这里,才会付银钱买这秘法。大郎,为人莫要太贪!你说个合理价钱,我这里现钱给你,神不知鬼不觉。若是不然——”

    “不然又如何?有这秘法,我哪里赚不到钱来!”

    吴克久冷冷一笑:“你去哪里赚钱?难道去其他州县开酒楼?不是我瞧不起你,以你家底,到哪里也开不起酒楼!再者说了,我既知道你盗了‘醉仙居’秘法,不卖与我,你又瞒得了哪个?”

    滕大郎看着吴克久,过了一会,展颜一笑:“小员,喝茶,何必说些丧气的话!我费了许多力气去看这秘法,本就是要献到你这里来。平时小员外对我多有照顾,怎会知恩不报?只是这法子得来不易,还望小员外可怜,多给些银钱我去买酒才好。”

    “这就好,我们各取所需,两全其美。”吴克久敲着桌子,“你先前在我酒楼里,欠的酒钱有三五贯吧?只要制出酒来,便就一笔勾销。我再与你几贯钱,跟欠的酒钱凑足十贯。十贯不是小钱,大郎,够你快活几个月了。你看如何?”

    “十贯——”滕大郎连连摇头。“小员外,我做事不易,十贯值得什么!今日出了这事,‘醉仙居’那里必然加倍小心,你再想找人去看,就不能够了。”

    听了这话,吴克久心中怒火就起来。他家在县里什么地位?若是以前,这些闲汉为自己家里跑腿办事,有酒有肉就不错了,哪个敢开口谈钱?衙门里都是吴家来往的人,抓进去打一顿板子自然老实。只是今时不同往日,衙门里的官吏走的走,换的换,新来的知县看得紧,吴家也没了往日的威风。没想到连滕大郎这些人,也敢在自己这里坐地起价了。

    强自压下心中怒火,吴克久道:“好,大郎说个价钱!”

    滕大郎伸开手掌:“小员外,五十贯钱,概不还价!不过几百斤酒,还不是很快赚回来!”

    “几百斤——”吴克久吸了一口气。“我酒楼里现在一天才卖多少斤酒!罢了,我也不与你斤斤计较,便就算三十贯钱。只要制出酒来,立即把与你!”

    滕大郎见吴克久已经发怒,顺手推舟:“好,三十贯便三十贯,只是要足钱!”

    一贯省陌常规是七百七十文,滕大郎要足钱,就接近四十贯了。吴克久一咬牙,不再与他计较,答应了下来。蒸酒之法是长久生意,总能够把钱赚回来。

    喝了一会茶,吴克久才道:“知县相公先前有话,本县的酒糟除了官酒务,全部卖与‘醉仙居’制酒。今日酒楼里已经没有酒糟,只好等明日,我们再用你的秘法制酒。今日你不要出去,便就在我的酒楼里面歇息,自然好酒好肉。单等明日凌晨,我们一起制酒!”

    滕大郎笑道:“小员外安心,我也正要准备些器具,才好让你见我手段。”

第34章 似是而非() 
已经进入腊月,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好似一把把利剑。前几日下的雪在地上被踩成了坚冰,又硬又滑,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寒彻骨髓。

    杜中宵和韩练站在“醉仙居”门口,看着小厮推着酒糟回来,面色极不好看。从“其香居”回来的几人,明显推的是一辆空车。

    小厮们把车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