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小侯爷-第4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个人,曹操不可能轻易舍弃。

    刘修坐在营帐中,思考着如何处理张辽和荀攸。

    把两人监禁在蕲春县,是下下之策。

    上策是收降两人。

    将两人收为己用,才是最好的计策。

    刘修吩咐道:“来人!”

    邓展进入营帐中,行礼道:“大王!”

    刘修道:“把张辽带上来。”

    “喏!”

    邓展下去安排,不多时,张辽被带入营帐中。

    张辽没有被捆缚双手,他站在营帐中,看到刘修,神色波澜不惊,没有一丝的变化。

    刘修摆手道:“张将军,请坐!”

    张辽拱了拱手,便在营帐中坐下。

    刘修道:“张将军,可愿意为本王效力?”

    这话是试探的话。

    刘修可不相信,他一开口,张辽就直接归顺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辽正色道:“一臣不事二主,末将是魏王的臣子,不能为楚王效力,请楚王见谅。”

    刘修听后,却是冷笑两声。

    张辽抬头看了刘修一眼,却并未发问。

    刘修冷笑,或是有所指?

    只是他没兴趣。

    刘修盯着张辽,目光如炬,沉声道:“本王如果记得不错,张将军一开始是并州牧丁原麾下的将领,可对?”

    张辽眉头皱起。

    刘修是什么意思?

    要翻旧帐吗?

    张辽心中坦荡荡,道:“在下的确曾为丁原效力。”

    刘修继续道:“丁原被吕布杀死,丁原麾下的军队,尽数归于董卓。然后,张将军便为董卓效力,可对?”

    张辽说道:“是有此事。”

    他心头更是沉重。

    刘修这些话,都是他经历过的事情,他难以反驳。

    刘修继续说道:“吕布杀死董卓后,张将军便又替吕布效力,可对?”

    “是!”

    张辽直接回答。

    替吕布效力,张辽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他是军中的将领,并未曾背叛过谁?

    刘修说道:“曹操杀了吕布后,张将军就归顺了曹操。如今,将军落到本王手中,为什么却要说一臣不事二主,不愿意归顺本王呢?”

    他的眼中,有戏谑神色。

    张辽是一个人才。

    他要看看,张辽要怎么回答。

    不过如今的张辽,虽然也深受曹操器重,也屡立战功,事实上,还未达到历史上巅峰时期。

    历史上,张辽归顺曹操后,助曹操招降昌豨,攻破袁绍,屡立战功。

    然而,张辽的巅峰之战,是在公元215年。

    当时,曹操正在攻打汉中,和刘备僵持。孙权趁机出兵,调遣十万大军攻打合肥。

    孙权足足十万大军,合肥的总兵力却只有七千人。

    双方实力悬殊,不在一个层面。

    按理说,孙权是稳胜的,可结果却是张辽取胜。

    为了扭转局面,张辽定下了先削弱吴军士气,再坚守消耗吴军士气的策略。

    张辽亲自征募八百死士,悄然出击。

    张辽的突袭,吴军毫无准备,竟被攻破了阵型,而张辽还斩杀了东吴大将陈武等人,令吴军阵型大乱。张辽甚至逼近孙权的营帐,险些斩杀孙权。

    面对吴军包围,张辽最终突围出去。

    张辽突围后,又有李典带人接应,和吴军厮杀,导致吴军伤亡惨重,士气大挫。

    此战过后,吴军士气被挫,张辽的第一步计划顺利完成。

    之后孙权攻城十余日,却始终没能破城,不得不带兵撤退。而吴军撤退的时候,孙权又犯了大错,他带着少数将领在逍遥津的北岸巡视,恰巧被魏军的探子发现。

    张辽果断出击,突袭孙权。

    幸好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拼杀,才让孙权逃走。

    一战后,张辽威震天下。

    如今的张辽,还没有到历史上的地步。

    张辽盯着刘修,沉声道:“楚王,在下虽然曾效力于丁原、董卓、吕布,但从未背叛任何一个人。”

    “在下只是一个军人,只负责带兵打仗。”

    “主帅亡故,在下带兵归顺,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如果楚王能覆灭魏国,诛杀魏王,在下为楚王效力,也并无不可。”

    “只是魏王尚在,张辽便不会投降。”

    “一臣不事二主,并非是一辈子就效忠一人,而是在下在其位谋其政。在下拿了魏王的俸禄,就为魏王效力尽责。”

    张辽言辞侃侃,掷地有声的道:“魏王尚在,张辽决不投降。如果楚王要杀,在下也没有话说。”

    “好!”

    刘修听完张辽的话,忍不住鼓掌叫好。

    张辽的这番话,刘修也忍不住佩服,说得的确在理。

    越是如此,刘修越是欣赏张辽。

    刘修原本是想要刁难张辽,想要在言语上压制张辽,可是听完了张辽的话,便放弃了打压张辽的心思,也熄了招揽张辽的心思。

    曹操尚在,要招揽张辽,绝无可能。

    刘修道:“张将军是个英雄,本王甚为佩服。本王如果再提招降的话,便是侮辱张将军了。你便留在军营,该吃吃该喝喝。”

    张辽盯着刘修,忽然道:“楚王,在下是军人。既然楚王不再招降,何不释放了在下,我们在战场上一较高下。”

    刘修听完,哈哈大笑了起来。

    张辽道:“楚王笑什么?”

    刘修正色道:“张将军,本王欣赏你,也不在招降你。但并不意味着,本王会纵虎归山,让你回到曹操麾下。战争不是儿戏,是你死我活,本王不可能释放你。”

    张辽听后,轻叹了口气。

    他本想激将刘修,让刘修释放他。

    只要刘修放任,那么曹操就不会耗费心思营救他和荀攸。

    可惜,刘修根本不放人。

    刘修正色道:“张将军,多余的话,本王也不说了,张将军且留在营地休息。”

    当即,刘修喊来士兵,让人带着张辽退下。

    没能招降成功,刘修也不气馁,而且这也在刘修的意料中。刘修当即又吩咐士兵,派人去请荀攸到营帐中来。

    荀攸智谋出众,是曹操的心腹。

    昔年,刘修在许昌时,曾和荀攸见过面。

    如今再见面,却是物是人非,刘修已经不是昔日的处境了。

第735章 荀攸的失落() 
荀攸到了军营,昨天晚上洗漱一番,又换了一袭黑色长袍。

    休息一晚,人已经恢复过来。

    如今的荀攸,是五旬开外的人。虽然上了年纪,风度却丝毫不减,在沧桑岁月洗礼下,他更见风度,气度更是儒雅。

    荀攸在营帐中站定,微笑道:“见过楚王。”

    刘修道:“荀先生,坐!”

    “谢楚王!”

    荀攸一撩衣袍,在营帐中落座。

    刘修根本不提招降的事情,道:“荀先生可愿意入我楚国鹿门书院,教书育人?”

    荀攸眉头一挑。

    刘修的话太令人意外。

    荀攸脑中已经思虑过,如果刘修招降,他是不会同意的,宁死也不降。

    被刘修杀了,反而不让曹操掣肘。

    可刘修一开口,竟是询问他是否去鹿门书院?

    对于楚国的鹿门书院,荀攸自然是知道的。

    鹿门书院,是楚国官方的书院,相当于朝廷的太学。不过鹿门书院教书的,都是当世大儒,都是有才学的人。

    思绪一转,荀攸竟是笑了起来:“楚王真是睿智,知晓在下不会背叛魏王,竟是另辟蹊径,让在下前往鹿门书院。”

    刘修道:“所以说,本王了解先生啊。”

    对于荀攸这一类人,他们就和诸葛亮相差不多。

    诸葛亮不愿意为刘修效力。

    因为,刘备给予他太多,诸葛亮不愿意出山。

    同样的,荀攸也是一样。

    曹操给予了荀攸太多,再者,荀家是魏国世家,荀攸的出身,也让荀攸不能投降。否则,偌大的荀家,又当如何自处?

    荀攸摇头道:“大王好意,荀攸心领了。短时间内,在下并不想入鹿门书院。”

    刘修道:“荀先生等曹操来救吗?”

    荀攸正色道:“在下相信魏王。”

    刘修说道:“本王也不瞒你,曹操的确派遣使节来了。这一次来的人是杨修,他已经进入荆州,不久后,就会抵达蕲春县。”

    这一消息刘修没有告诉张辽。

    在荀攸面前,没有必要隐瞒。

    张辽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只知道领兵打仗。

    可是荀攸不同。

    荀攸是一个战略家,更是一个政治家,在他的面前,隐瞒这些反而不妥。让荀攸知道,刘修和荀攸才能更深入的交谈。

    荀攸听到杨修来了,心中也松了口气。

    杨修的才华,他是知道的。

    杨修能言善辩,心思敏捷,应变出众,他作为使节,是合适的人选。

    刘修说道:“荀先生认为,杨修能给出什么条件?”

    荀攸摇头道:“在下不知。”

    刘修道:“在下可以告诉荀先生我的底线。”

    荀攸抬头看向刘修,他表情思索片刻,问道:“楚王释放在下和张辽的底线是什么?”

    刘修道:“曹操割让豫州、兖州、徐州三州之地。”

    轰!!

    荀攸脑中,仿佛有炸雷响起。

    三州之地,换张辽和荀攸两个人。

    这条件太苛刻,完全是狮子大开口。

    刘修看着荀攸吃惊的表情,微笑道:“怎么,荀先生认为不妥吗?”

    荀攸苦笑道:“楚王这样的条件,等同于直接告诉魏王,拒绝和谈。可是楚王这样做,只能把魏王逼向孙权一方。”

    “一旦魏王和孙权结盟,楚王便不可能灭掉孙权。”

    “孙权在,天下依旧三足鼎立。”

    “三足鼎立的局面不打破,楚王想要一统天下,那就绝不可能。”

    荀攸说完,脸上神色多了一抹严厉。

    在荀攸看来,刘修如果要维持楚国和魏国的联盟,就必须放人,否则曹操完全可以倒向孙权。

    刘修摇头道:“荀先生智谋过人,难道想不出针对这一情况的破解之策吗?”

    荀攸道:“在下无能,想不出破解之策。”

    刘修淡淡说道:“破解之策很简单,本王早已经准备好了。所以,荀先生放心。除非曹操割让兖州、豫州和徐州,否则本王不会放人的。”

    荀攸说道:“在下想不出楚王有什么破解之策?”

    刘修道:“荀先生拭目以待即可。”

    顿了顿,刘修又道:“荀先生才能卓越,困在本王麾下,实在是太可惜了。本王期待着有朝一日,荀先生能为楚国效力。”

    “其实,本王提出让曹操割让三州之地,条件并不过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而真正能运筹帷幄的谋士,更是万中难寻。”

    “张辽,是能够坐镇一方的大将。”

    “荀先生,是能运筹帷幄的谋主。”

    “你们两个人换三州之地,这个条件并不过分。”

    刘修看着荀攸,说道:“荀先生认为呢?”

    荀攸道:“楚王谬赞了,荀攸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夸夸其谈,有何能力?如果在下有能力,也不至于被陆逊牵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