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小侯爷-第5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绍摇头道:“能往哪里走,走不了了。”
此刻的孙绍,心中开始绝望。孙权去魏国请降,换来魏国出兵的机会。如今魏国军队正南下,吴县就破了,这还怎么抵挡?
孙绍看向宦官,道:“你自己逃命去吧!”
他站起身,便往后宫行去。
他的母亲,以及祖母等人都在后宫,他得守在后宫中。
官宦最终没有跟着孙绍去后宫,直接跑了。
孙绍来到后宫。
他见到了大乔,恭敬道:“母亲,儿子无能,吴县破了。”
如今的大乔,三十出头,风韵无双。
岁月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任何的痕迹,虽然大乔衣着简单,可依旧风姿绰约,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成熟的韵味,仿佛是熟透了的苹果一般。
大乔神色镇定,道:“破了就破了,这也不能怪你。”
事已至此,大乔也无可奈何。
不多时,吴国太以及其余后宫的人全都来了。
这些人当中,有孙权的女人,也有孙权的儿女。
许多人哭哭啼啼的,份外的惶恐。
吴国太环视众人,呵斥道:“都闭嘴,谁再哭哭啼啼的,老身一杖打死她。”
在吴国太的威严面前,哭啼的女子都闭上嘴。
“报!”
忽然,慌慌张张的声音传来。
一名士兵跑来,单膝跪地,禀报道:“大王,不好了,王城被攻破了。楚国大将太史慈,正率军朝宫内杀来。”
此话一出,顿时一片哄闹。
一个个后宫女子,全都慌了神,神色紧张。
王城破了,她们怎么办?
孙绍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颇有胆气,他看向吴国太和大乔,道:“祖母、母亲,有绍儿在,不会让楚军伤害你们的。”
虽然孙绍的眼中,也有惊慌和惶恐。
然而,他咬牙压下心中惊愕。
随着一个个士兵不断冲进来报信,楚军距离后宫已经越来近。
孙绍并未突围,因为楚军包围了吴县,掌控了吴县的要道。他想要突围离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能做的,便是驻足等待。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不多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太史慈率众而来。
太史慈身边,还跟着陆逊、张昭、陆绩等人。
太史慈是认识吴国太的,他上前抱拳,道:“见过老夫人。”
吴国太黑着脸,拄着拐杖,正色道:“太史慈,你还有脸来。伯符器重你,拔擢你于微末之中;仲谋器重你,任你为大将,你就是这般报效我孙家的。”
大乔、孙绍等人,尽皆站在吴国太身后。
吴国太先骂了太史慈,目光又转向张昭、陆逊,冷笑道:“看样子,你们也归降楚国了,真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啊。”
张昭老脸皮厚,笑了笑,不急不缓的道:“老夫人,时移世易,如今的吴国,已经抵挡不了楚军。莫非,老夫人要让我等陪葬不成?”
吴国太道:“吴国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吗?”
“没有!”
张昭直接回答。
只是,张昭却说道:“但是,我们又有对不起吴国的地方吗?”
“在其位,谋其政。”
“老夫在吴国,殚精竭虑,为吴国添砖加瓦,可曾有半点懈怠。”
“反倒是这些年,张家处处遭到打压,不复往昔。”
“老夫人,老夫有愧吗?”
张昭正色道:“吴国没有亏待老夫,但老夫也不曾对不起吴国。莫非,老夫和吴国上下的臣子,就该是孙氏一门的奴才,就该跟着孙氏一门覆灭吗?”
吴国太闻言,顿时哑然。
张昭的话也有道理。
这些年,张昭对孙家尽心竭力,未曾有半点懈怠。
如今吴国抵挡不了,凭什么让张昭跟着孙家一起去死呢?
孙绍昂着头道:“张公,忠臣不事二主。你既然是吴国的臣子,就该为吴国效忠。”
张昭一听,顿时笑了。
这话真是刚愎自用啊。
张昭道:“绍公子,老夫也曾听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老夫虽是吴国的臣子,但吴国大厦将倾,而你绍公子,不过是有伯符余威,除此外,你可有德行,可有能力?你拿什么来坐稳吴国,拿什么来守住吴国。”
刷!
孙绍脸色顿时就惨白。
在张昭的面前,他连半点反驳的余地都没有。
张昭辩驳吴国太和孙绍后,然后长揖了一礼,正色道:“老夫人,你们说老夫投降变节也罢,或者憎恨老夫也罢。如今局面,已经不可能再改变。老夫人,为孙氏一门着想,降了吧。”
孙绍握紧拳头,愤怒不已。
吴国太作为最有话语权的人,她环顾左右,看到了一群老弱。
这些都是孤儿寡母的。
不投降又能怎么办呢?
吴国太无奈道:“好,我们投降。”
此话一出,孙权的一众妃子和儿女,各个都松了口气。唯独孙绍闷闷不乐,他才刚刚当上吴王,就成了阶下囚,心中很不舒服。
张昭微笑道:“老夫人不会为你的决定后悔的,去了襄阳,也能和亲人叙旧。”
这一提,吴国太才想起孙尚香在襄阳。
张昭看向太史慈,道:“太史将军,接下来的一切便交给你了。”
太史慈点头,手一挥,便有士兵上前。
这些士兵把吴国太、大乔、孙绍,以及孙权的儿女妻妾全部带走单独安置。
这都是必须妥善处置的,不能马虎。
做完这一切后,太史慈才率军离开王宫,然后回到军营,把吴国的群臣召集起来议事。
吴国群臣。
上至张昭、陆逊、陆绩、顾雍等人,下至普通官吏。
所有人,全部聚集。
太史慈看向众人,正色道:“诸公归顺我王,立本将欢迎之至。不过关于诸公的任命和官职,得由大王安排。目前,诸公各司其中,官职不变,等待大王下令后,再行调整。”
众人闻言,都送了口气。
至少暂时不会将他们羁押起来。
太史慈又和众人说了其他的政事,一切安排妥当后,便遣散了官员,留下张昭、陆逊和陆绩,这三人才是核心。
接下来的事情,得和他们商议。
第771章 心思()
太史慈端坐在主位上。
他目光看向张昭,询问道:“张公,如今吴国的国库,有多少钱财和粮食?”
张昭说道:“江东地处东南,商业发达,府库中的钱财不可计数。至于粮食,因为连年的征战,加之一直对山越用兵,库存的粮食总数量所剩不到一千万石。”
太史慈道:“有这么多的粮食,足够了。”
一千万石,不是一个小数目。
虽说每天都要消耗无数的粮食,但这足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太史慈继续道:“大王还没到吴国,暂时来说,吴国的一切都不变。所以,请张公尽力维持。尤其吴国刚刚归顺,危机暗藏,可能有忠于孙氏的人存在。张公,你和陆公纪联手,尽快安抚百姓,平息议论。”
“一定!”
张昭和陆绩点头回答。
两人都清楚在这个时候把事情做好,能在刘修面前留下印象。
政务方面的事情,有张昭和陆绩负责,太史慈不操心。
军队方面,才是最关键的。
军队不稳,便容易出现动荡。
太史慈的目光转向陆逊,说道:“伯言,你麾下的吴国士兵,得谨慎处理。”
陆逊停止了背脊,正色道:“将军,末将麾下的士兵,任由收编,末将绝无二话。”
归顺了刘修,他麾下的士兵被收编是理所应当的。
太史慈却摇了摇头,说道:“本将在吴国时,也知道你。你文能治国,武能统军,有治国安邦之才。”
“你有能力,能掌控军队。”
“尤其是,你一早就归顺了大王,是大王的人,本将放心你。”
“故此,你麾下的士兵本将不予收编。”
“所有的吴兵,依旧由你统帅。”
“只是数万的吴军当中,只能由一个声音,那就是认可楚国的声音。决不允许,有对抗楚国的士兵存在。”
“这里面的工作,你来安排。”
太史慈眼中神色,有着信任和不容置疑。
作为楚国镇守一方的大将,他知道陆逊在攻打吴国当中起到的作用。
先是俘虏张辽、荀攸。
再是里应外合拿下吴县。
再加上陆逊早就和楚国有联系,是刘修很早就注意的人。
陆逊的未来,必然平步青云。
太史慈提携陆逊一把,给陆逊一点便利,相当于是提前投资。尤其是,他和陆逊都是从吴国归顺刘修的,都属于江东系。
在某种程度上,双方是一个阵营的人。
陆逊肃然道:“将军,末将一定处理妥当,绝不会让军营动荡。”
太史慈点头,一副满意神色。
陆绩看在眼中,也为陆逊感到高兴,更为陆家的未来感到高兴。
陆家付出这么多年,终于有了回报。
太史慈把重要的事情吩咐妥当,便各自散去。
陆绩和陆逊回到陆家。
两叔侄坐在一起,面前的案桌上,摆放着酒和可口的小菜。
陆绩自斟自浊,呷了一口酒,神色欢愉。他才刚刚喝酒,但脸上竟有了一丝红晕,似是有些醉了一般。
陆逊看在眼中,轻笑两声。
酒不醉人人自醉!
今天的陆绩,是因为太高兴,所以才有这一副情形。
陆逊端起酒樽道:“叔父,伯言敬你。”
陆绩道:“请!”
他端起酒樽遥敬陆逊,便仰头一饮而尽。
陆绩感慨道:“伯言,叔父今天很高兴,是真的很高兴。昔年,孙家嚣张跋扈,包围庐江,威风不可一世。我陆家,被孙家逼得仓皇逃窜,家破人亡。如今大仇得报,我心中畅快啊!”
陆逊沉默片刻,郑重道:“叔父,这些年辛苦你了。”
陆绩摇头道:“不,你更辛苦。”
“我名声不限,而你早早成名,一直在孙权身边任职。”
“面对仇恨,你得强颜欢笑,只能忍辱负重。”
“要忍着他的猜忌,要忍着他的敲打。”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陆绩看着陆逊,情绪很激动,说道:“伯言,你是最辛苦的人。来,叔父敬你,我们再饮一杯。”
“叔父请!”
陆逊斟满酒,仰头一饮而尽。
想着过去的一幕幕,想着现在,陆逊的眼眶中,竟也有些湿润。
他有些想念叔祖陆康了。
可惜,回不去了。
陆绩搁下手中的酒樽,看着陆逊,继续道:“伯言,叔父给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今天抓住了孙家的人,我恨不得杀光她们,屠尽孙氏一门。”
“只是孙家有个好女儿,呵呵,竟然嫁给了楚王。”
“我只能压下心思。”
“再者,你早早进入楚王的眼界,必然得到楚王的重用。”
“如果我招惹孙家的人,对孙家的人不利,不仅是给陆家惹麻烦,也会影响到你在楚国的前途。”
“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