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小侯爷-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厉害吧,夺取了幽州后,至今,也一直无法夺取辽东。”
“因为从幽州进入辽东,一则是天气,二则是地利。”
“要攻克辽东,非常困难。”
“如果我们有了海军,能够直接从长江出发,然后航海北上,直达辽东。如此一来,便可以选择在最合适的天气,直接攻打辽东,会省去很多麻烦。”
刘修叹息道:“只是目前来说,这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航海的船,得经得起颠簸。
目前来说,显然是没有这种大船的。
刘修组建海军,就是为了让陆逊从这方面入手,增强水上作战的能力,加强航海的能力。
陆逊听完后,心中也是热血沸腾。
陆逊热血沸腾的,不是在大海上航行多么多么的激动人心。
他热血沸腾的,是一旦他组建起海军,如果能够从海上直接抵达青州,就能为刘修一统全国立下汗马功劳,这才是最令人激动的。
至于遥远的,陆逊并未考虑。
陆逊作为江南土生土长的人,作为吴国曾经的大将,他熟悉吴国的战船情况。
陆逊道:“大王,目前的船只,是不能在海上航行的。只是要造船,恐怕不是一日之功,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有所成就。”
刘修说道:“你要人,本王给你人。”
“你要钱,本王给你钱。”
“你要时间,本王也给你时间。”
“总之,本王最后要结果,要看到楚国的大船,在辽阔的大海上航行。”
刘修眼中有着期待的神色。
陆逊道:“臣遵命,臣定不负大王厚望,自当全力以赴。”
刘修从案桌上,拿起了一封诏令和印绶,沉声道:“这是给你的任命书,自今日起,你为楚国骠骑将军,位同六军主将,独领海军。海军之中,暂时不配军师。海军编制人数暂定三万,驻军太湖。”
“喏!”
陆逊接过诏令,心中颇为激动。
刘修说道:“伯言,关于北伐曹操之事,本王会再等一段时间,你得尽快组建海军。希望攻伐曹操之时,你麾下的海军能够派上用场。”
陆逊说道:“大王放心,臣必定会参战的。”
攻打曹操之战,是最重要的战事。
能否在以后的楚国有一席之地,就看攻打曹操之战的功劳。
所以,陆逊不能缺席。
刘修和陆逊又说了些其他的事情,陆逊才恭敬退下。
至于太史慈等,刘修暂时没有封赏,要封赏,也是班师回到襄阳后再进行。
如今太史慈抵达,所有的军队都驻扎在吴县。
黄忠、太史慈等人都在,可以说,如今的吴县才是真正的固若金汤。纵然曹操亲自带兵来,刘修也丝毫不惧。
刘修坐镇吴县,任由张昭和陆绩处理吴县的政务。
在两人的联手安排下,一切尽展很快。
时光匆匆。
一晃年关已过,便进入春天。
这一年已是公元215年。
刘修在吴县又过了一年,但这几个月的时间,却令扬州无人敢轻举妄动。
官员的调整,有序的进行了下去。
一批一批的官员调整了,楚国大批的官员进入扬州。
渐渐的,都换上了楚国的县令。
如此一来,才让扬州大换血,彻底打上了刘修的标签。
这一日,一名锦衣卫迅速来到邓展身边,禀报了一则消息。邓展得知了消息,然后便直接进入吴县的楚王宫。
所谓的楚王宫,其实就是孙权曾经的吴王宫。
吴国覆灭,吴王宫自然变成楚王宫。
邓展来到刘修的身旁,道:“大王,襄阳方面传来消息,曹操又派遣了使节杨修,再一次要讨要荀攸和张辽。”
刘修眉头一挑,道:“这过了几个月,曹操见没动静,终于按捺不住了。”
邓展道:“蒯大人和伊大人,都催促您早日回襄阳。”
刘修想了想,道:“如今陆绩在扬州,一切都上了正规。加之陆逊海军也在,扬州足够安全,差不多该回去了。传令,召法正、张昭、太史慈、黄忠、陆逊、陆绩、顾雍等人来议事。”
“喏!”
邓展得令,当即就下去安排。
第788章 老谋深算()
时间不长,刘修麾下的所文臣武将都聚集到大殿中。
众人行礼后,分别落座。
刘修环视众人,道:“如今的扬州,已经趋于稳定。江上有陆逊麾下的海军坐镇,魏军无法南下。一切都进入正规,本王便准备启程返回襄阳。临行前,再做一定的调整。”
众人闻言,都神情肃然。
陆绩、陆逊等人各自都有安排,不会有所修改的。
张昭、顾雍、朱治等人,要跟着刘修一起返回襄阳的,也不用调整。
真正需要调整的,反而是军队的安排。
黄忠此前一直驻扎在交州,负责交州的稳定。
如今,黄忠却是不愿意再回去。
原因无他,黄忠想要参与接下来的一战。
刘修知道黄忠的想法,看向黄忠,吩咐道:“黄忠。”
“末将在!”
黄忠站起身,心中有些忐忑。
刘修道:“吴县距离太湖很近,有陆逊麾下的海军驻扎,吴县安全无虞。你再率军驻扎在吴县,也是多余的。”
“再者,交州也需要军队坐镇。”
“你率领第二军的军队,退往会稽郡驻扎。”
“一来,为以后攻打魏国做准备;二来,也能遥控交州的局面。”
刘修直接做了安排。
黄忠的心中,顿时就松了口气:“末将遵命!”
只要不退回交州,还能为以后攻打曹操做准备,黄忠就觉得是值得的。
刘修挥手,黄忠退回坐席。
刘修的目光,又落在太史慈身上,道:“太史慈。”
“末将在!”
太史慈跟着站起身,抱拳行礼。
刘修正色道:“调集第四军的所有士兵,准备撤回江夏。”
“喏!”
太史慈抱拳应下。
刘修微微颔首,太史慈回到坐席上。
两支军队安排妥当后,刘修又看向陆逊,道:“陆逊。”
“末将在!”
陆逊起身,恭敬的行礼。
这几个月的时间,陆逊大部分都在海军营地,一方面是整顿士兵,另一方面是督促工匠造船。
要组建真正的海军,得有真正的大船。
没有船,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陆逊现在最关注的,便是工匠造船的事情。
刘修说道:“造船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使有困难,但也不能放弃。”
“本王还是那句老话,你要什么,本王给什么。你缺什么,本王补什么。”
“最后,一定要有名副其实的海军。”
“不过训练海军时,也得注意扬州的平稳。”
刘修说道:“原本你叔父担任扬州刺史,而你不可能留在扬州的,应当入襄阳为官的。但本王相信你,也相信你的能力,望你不负厚望。”
陆逊揖礼道:“末将定不负大王厚望。”
刘修的话,陆逊也明白。
陆绩和陆逊都是陆家的人,扬州的政事由陆绩说了算,而扬州的军事由陆逊说了算。
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形成一家独大。
只是目前的情况,陆逊是最合适的人选。
另一个原因,是刘修能够掌控陆家,只要刘修在,不论是陆逊,还是陆绩,都不可能反叛。
至于以后,刘修自然要调整的。
陆逊心中犹如明镜,他回到坐席上,也是暗暗告诫自己,要谨记刘修的提点。
刘修又和陆绩等留在扬州的官员,一一说了各项事情。
最后,刘修才下令启程。
随着刘修一道命令下达,驻扎在吴县的军队开始拔营。
刘修也带着法正、马谡、张昭、朱治、顾雍等人,全部一并启程,离开吴县往襄阳行去。这一次返回襄阳,刘修走的是水路,而非陆路。
大军沿着长江,浩浩荡荡西进,直奔襄阳。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广陵县。
曹丕得了消息,便传回了邺城。
曹操得知了刘修撤回襄阳的消息,也在等待着杨修的谈判,能否夺回张辽和荀攸,就看杨修的。
这一日,曹操召见了孙权。
大殿中。
宾主落座。
曹操看向孙权,道:“仲谋,本王刚刚得到消息,刘修已经彻底稳定了吴县的局面。现在,沿着长江顺水西进,往襄阳去了。如今本王得了消息,估摸着刘修已经回了襄阳。”
孙权脸色有些惨白,神情郁结。
吴国兵败的消息,孙权之前就已经知道。
如今听到曹操的消息,孙权更是如遭雷击,怔怔的坐着,表情有些失神。
他主动作为人质,就是为了换取吴国的一线生机。
没想到,最终失败了。
孙权回过神来,道:“魏王,昔日刘修和魏国联盟攻打吴国。可最终,却是刘修独占扬州,吞并了吴国。刘修如此欺辱魏王,魏王能咽下这口气吗?”
曹操一听,表情冷了下来。
对于攻打吴国的战事,曹操也颇为不爽。
不过,曹操也并不是怪刘修撕破脸,撕裂了联盟,而是怪魏国军队没能取得成功。
刘修暗藏吞并吴国的心思。
而魏国,也是如此。
只是张辽和荀攸的兵败,导致曹操很被动,这才使得魏国步步维艰。
曹操说道:“本王和刘修之间,自有一战。”
孙权心思转动,道:“魏王现在,是想要换回张辽和荀攸吗?呵呵,恐怕是不可能的。刘修奸诈无比,不是一个轻易会交出荀攸和张辽的人。尤其是这两人相当关键,刘修更是不可能交人的。我倒是建议,魏王直接开战。”
曹操是有个人想法的人,不会轻易受人蛊惑。
孙权的意图,是让魏国和楚国早日交战。
只是,曹操却有自己的想法,他笑了笑道:“何时开战,本王自有分寸。只是仲谋啊,本王倒是在想一个问题,刘修在意你的死活吗?”
孙权一听,心中咯噔一下。
曹操这是什么意思?
孙权道:“魏王这是何意?”
曹操捋着颌下花白的胡须,笑了笑道:“如果刘修没有娶孙尚香,你在本王手中,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可是,刘修恰恰和吴国联姻。”
“既然联姻,刘修和你就是姻亲关系。”
“刘修在政治上,在行军打仗上,是一个狡诈阴损的人,但不可否认,刘修为人却颇有大丈夫之风。”
“有孙尚香在,本王要夺回荀攸和张辽,还是有机会的。”
曹操笑眯眯的说道:“现在,就看杨修的了。”
孙权顿时明白了过来。
曹操的意图,是把他作为筹码,然后和刘修谈判。
孙权颓然瘫坐在地上,他心中更是失落。刘修狡诈,而曹操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曹操的手中,反而成了曹操和刘修谈判的筹码。
曹操挥手,便有侍从进来。
曹操吩咐道:“带吴王下去休息,好生伺候。”
“喏!”
侍从应下,带着孙权离开了。
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