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宰执大宋-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人以为朝廷的今科取士,还是依旧和以前一样,重诗赋轻策论呢!要是知道今科诗赋和策论并重的话,大概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不会像如今这么悲观。
当下二人不在去聊这科考的事情,聊起了各自的研究和发明。
钟浩和沈括之所以相谈投机,主要就是因为两人对各自的研究和发明感兴趣。
沈括说起别的一副不怎么会说话的样子,但一说起这研究和发明,立马就变得有些滔滔不绝。
若是论起沈括在科学史上的成就,那简直是一个让无数人高山仰止的人物!
而钟浩也确实佩服沈括,这个家伙在历史上可是留下无数的研究和发明的。他的那《梦溪笔谈》更是为后世在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地理等许多方面,留下无数的宝贵财富。
说起沈括的科学成就,那还真是不胜枚举。
数学上发明了隙积数,会圆数;物理上发明了湿法炼铜;天文上,发明了测量天体方位的浑,,发明了测日影的圭表,而且改进了测影方法。在地理测绘上,还编绘了《天下州县图》。另外还改进了测定时刻的仪器——漏壶。
当然这还只是其科学成就的一部分,真要说起来,其科学成就比这还要多很多。
可以说,这历史上的沈括简直就是一个百科全书似的科学家。
……
……
第二八六章 沈括()
在大宋这个崇文读经、吟诗填词的主流时代,理科被视为末学,甚至被讥为奇技淫~巧的旁门左道。
沈括却才学绝世,兼擅文理,是个文化、科技通人,一生从事的研究领域极为宏阔,用独步千古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人的这一生,能够专注的干成一样有益的事情,就很了不起了。?但沈括却干成了科学领域他想干成的一切事,可以说干啥啥成,不但博而专,而且博而精。从这一点来说,怕也是后无来者的了。
后世的那些的动辄号称“博士”的各领域人物,其实最多只是某一方面的专才而已,像沈括这样的人,应该才是真正的“博士”,其博学能让无数的人汗颜。
后世的《宋史·沈括传》中,是这样评价沈括的:“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这也是对沈括博学多才的认同。
总而言之,沈括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最闪耀的科学家,其知识涵盖天文,数学,物理学,还有化学,地质学以及气象学和地理学,就连农学、水利学和医学,也都非常的精通。
钟浩看着眼前这个沈括,简直就怀疑他是一个穿越者,还是一个后世超级厉害、各种知识都懂的无比博学穿越者。嗯,真的是应该是一个无比博学穿越者。因为就算是一个博士穿越者,也绝对没有他这么博学的才识。
若不是穿越者的话,怎么能在如此多的科学领域中,都能取得如此熠熠生辉的成就?
就沈括的成就来说,钟浩这个穿越者都难及其十一。
可以说,就以其科学成就来说,中国整个古代史几千年任何一个人物都不能跟他相提并论。
不过,沈括不是一个穿越者,钟浩现在能够确定,刚才钟浩旁敲侧击的试探过沈括。
这也更加说明了沈括的牛掰程度!
面对面前这个科学史上的牛人,钟浩在心中还是满满的敬意的
不过钟浩虽然没有沈括那样博学多才,各科都精通,但好歹也是穿越者。虽然在精深的科学研究和发明上面没有太大的能力,但是发明些跟生活相关的一点东西还是比较能办到。
钟浩也曾发明过炒菜和蒸馏酒,发明过玻璃反光镜子和望远镜,把马蹄铁造了出来。当然,在静羌寨时,他还改进过火~药技术和炼钢技术,说起来也算不错了。
现在的沈括还年轻,没有以后那么高的成就,很多研究都是感慨是涉猎,钟浩还是和他有得聊的,不至于被他全面碾压。
两人互相探讨自己的科研心得,互相倒是受益匪浅,很多时候沈括还不会不时的对钟浩表示一下佩服之情。
钟浩这时也存了请沈括这个科学界大拿帮忙改进自己的发明的一些东西的心思。
他他把自己的改进火~药和高炉炼钢的方法说出来,让沈括帮忙指点。
历史上的沈括对火~药也是做过一些改进的,还制造过一些火器,还发明了湿法炼铜,这炼铜和炼钢也都是金属冶炼,也算触类旁通,他听钟浩对火~药和炼钢有研究,也是很认真的和他探讨了一番。
沈括对于科学研究的态度还是很严谨的,懂的地方就是懂,不懂地方也不会装懂。在他精通的地方,他会给钟浩一些指点,在不懂的地方,他也会虚心想钟浩讨教,态度很是认真,因此两人倒是交流的很舒畅,两个人都感觉对方是一个非常趣味相投的人。
钟浩不禁感慨:看来这沈括能够有如此多的科学成就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只看人家这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便能看出其对待科学研究的认真劲儿。后世记载沈括十分重视调查、观察、实测、实验,并且要“原其理”,“以理推之”。他倡导“见简即用,见繁即变,不胶一法”,这也是他取得许多科学方面独创性成就的原因之一
聊完了这火~药和炼钢,沈括又想起了钟浩说得千里镜。他对这些新奇的东西,都是充满了兴趣。
沈括满眼期盼的问道:“文轩说得那能够望远的千里镜,可否让为兄一观?为兄听文轩说得着实有些心痒!”
钟浩笑道:“存中兄太客气了,这个自然没问题的!”
钟浩随西军南下平叛时,自然带着这千里镜的,随着班师回军后,自然也就带来了东京。不过,现在钟浩手头上的这千里镜,只有琉璃镜片的!他和静羌寨那作坊的老工匠们一起制造的那些千里镜中,第一批只制造了带着两只水晶镜片的。因为水晶镜片是后来研制的,而且费用比较高,所以一开始只是制造了两只。这两只水晶镜片的千里镜后来被钟浩分别送给了用上用处更大的杨文广和狄青。
当下钟浩让小桃去把自己那琉璃镜片千里镜找出来。
沈括拿着拿千里镜朝外便一看,发现远处的景物果如在眼前一般,不由的大赞:“文轩果然大才啊,此物绝对是一件好东西。用之行伍,可是一件利器啊!”沈括一眼看出这千里镜的用之作战时的大用处。
钟浩得到沈括的夸奖,不由微微有些沾沾自喜,这可是中国古代史上最牛掰的科学家,得到他的夸奖,还是让人很是有那么一点满足感的。
钟浩见沈括在那把玩那千里镜,不禁沉吟考虑沈括若是详细问自己这千里镜的原理,自己到底要不要告诉他?
自己可是本打算垄断这们技术的。以后多造出几只,给那些高官或是武将送上一只,这也是可以当做一个非常珍贵的礼物的。就算不不是用之行伍,这也是一件很稀罕的玩意儿。这能用之望远处,在别的地方也是很有用处的。
不过若是沈括问起来,自己若是不告诉他,怕是惹得他不快啊。钟浩心中还想着指望这沈括以后帮自己造别的东西呢,自己若是造改进火药武器之类的,这沈括能帮上大忙,所以钟浩还想着跟他搞好关系呢。
当下钟浩决定,若是沈括非要问的话,就告诉他吧,让他保密便是。况且钟浩其实通过这段时间的交谈,也看出来了,这沈括研究一件东西,基本上都是出于兴趣,对于其研究出来能用于赚钱,他也不是太关心。
沈括人家那么多研究成果,大概也没想过和自己一样奇货可居。人家大概对于这些研究和发明,主要是出于兴趣。这年代的文人,主要兴趣还是在仕途上,这些在他们眼中只能算是奇技淫~巧的东西,并不是太重视。哪怕沈括这样的科学天才,其实也是这样想的。
再说,沈括大概精于格物,疏于人情世事,想要他拿着研究出来的东西,用于做生意发财,他也未必办得到。而且沈括家虽然算不上那种宰执级别的高干子弟,但是父亲也是进士出身,做到级别不低文官。大宋朝的文官薪俸待遇不低,大概沈括从小也不缺钱话,对赚钱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若是没有自小比较殷实的家底做支撑,沈括也不可能整日心无旁骛的搞他的研究。
钟浩对这告不告诉沈括这千里镜的原理纠结时,显然忘了一件事儿,那就是沈括是一个科技天才!
钟浩显然有些低估沈括的本事!
人家沈括拿着这千里镜压根就没问,自己把玩了一会儿,琢磨了一下,便看明白这千里镜的原理了。
“文轩果然是聪明啊,这都让你想到了!为兄对这凸镜、凹镜也是颇为做过一番研究的,可是我怎么就没想到这凸镜和凹镜组合起来,利用小孔成像,可以造出看到更远千里境内呢?!”
钟浩大汗,自己还想着要不要告诉人家呢,没想到人家只是看了几眼,便明白原理了。天才果然是天才啊!
钟浩这时才想起沈括这家伙在物理学方面他有很深的研究的,他的《梦溪笔谈》上对小孔成像、凹面镜成象、凹凸镜的放大和缩小都有很多记载。
钟浩对这沈括的研究天赋算是彻底服了。
钟浩暗叹:幸亏自己见到沈括了!日后自己还打算投入大成本,去制作眼镜卖呢,本以为别人没人懂这眼镜的原理呢,但现在看来沈括怕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到时他要是随口说出去这眼镜的原理,怕是若是这眼镜生意好的话,很快就有很多来跟自己争生意的。现在遇到沈括了,钟浩自然会想办法把沈括不要说出去,日后自己还指望这眼镜生意赚钱的!
沈括拿着拿只琉璃镜片的千里镜,很是有些爱不释手,一副很是喜欢的样子。
钟浩微笑道:“存中兄若是喜欢,便拿去便是,也不是什么太值钱的东西,只是个稀罕玩意儿!”
沈括有些不好意思道:“不好吧!你看为兄这上门拜访,连礼物都没带,空手而来,还要要你的东西,实在汗颜啊!”
钟浩笑道:“存中兄这么说,就实在是太见外了,咱们兄弟之间还需要客气嘛!”
沈括听了钟浩的话,笑道:“那为兄就不可客气了。呵呵,等改日为兄送你一只为兄改造漏壶用!”
“漏壶?!什么东西?”钟浩心中已是大汗,听着怎么这么像夜壶啊!难道也是晚上起夜用的。
沈括见钟浩一脸懵逼的样子,不禁也是无语,只得无力的解释道:“就是能够比较准确计时的一种东西”,说着沈括又忽然有些自豪的道:“为兄改造的漏壶可比以前的漏壶准确多了,比那沙漏更是准确很多,而且非常结实又耐用。”
钟浩一听沈括的话,这才记起来漏壶是这个年代能够比较精确测定测定时刻的主要仪器。只是他一直没见过,所以一时想不起来。
据记载沈括对漏壶也进行了改革,把曲筒铜漏管改做直颈玉嘴,并且把它的位置移到壶体下部。这样流水更加通畅,壶嘴也坚固耐用多了。这漏壶经过沈括的改进,也准确了很多。看来这沈括对于这漏壶的改进已经完成了。
这漏壶是铜做得的,而且比较大而重,可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