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宰执大宋-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强能住人,其余的馆舍早就破败不堪。看着那颓败不堪的墙壁和屋顶,钟浩是真怕一个风吹草动,这破败的馆舍再坍塌了,把自己埋在底下。

    孙立看着钟浩脸色,知道他担心什么。当下,连忙补充道:“咱们高丽馆这些虽然经费不多,这馆舍大都没有得到太好的修缮和维护,但是那接待高丽使者的那个院落,一直还算修缮和维护的不错,毕竟这也算是朝廷一点脸面。钟少监若是住下,自然是在那里住下!到时若是高丽使者来了,也可以就近交流!”

    钟浩听了孙立的话,不由的道:“这不好吧?!那毕竟是给高丽使者住的!”

    孙立笑道:“那使者住得院子也是不少,这高丽使者好几年才来一次,都闲置着也是浪费。这高丽连和大宋的宗藩关系都断绝了,他们派使者来,咱们大宋能接待他们便是不错,给他们个地方住便行了。呵呵,不瞒钟少监,咱们这高丽馆的官员文吏的也都是以这高丽使者住得馆舍当做廨舍的。毕竟咱们这高丽馆内能住人的地方,就那处院子了!”

    钟浩刚才来时见那处高丽使者住得院子内的馆舍还修缮的不错,觉得在这里住下,比起住在驿站,能免去来回奔波的麻烦,也省得担心城门关闭之后,万一有事儿出不来或是进不去的的情况。当下钟浩也就顺势同意了孙立的邀请。

    ……

    ……

第三五二章 刀鱼寨() 
高丽馆内,接待高丽使者的院落中的馆舍,还算不错的。

    院中假山池塘错落,池塘中的荷花如今开得正盛,荷叶田田,偶有红红的荷花露出头来,衬托的这院落的环境很是雅致。这院中还栽有不少花木,此时也是郁郁森森的,很是茂盛,这院中因为花木多,倒是有颇为凉爽之感,就是不知道花木多了,这大夏天的会不会蚊虫很多?!

    孙立给钟浩安排了一处上房,里外套间,还带着客厅,比之在驿站的条件,算是好多了。至于他带来鸿胪寺派给的译使李光旭,还有差役张十三和柳风,自然没资格住在上房,孙立让人给他们三人一起安排了一处很大的厢房,也算是待遇不错了。

    说起译使李光旭,和孙立聊过之后,钟浩才知道偌大一个高丽馆,到如今竟然混得连一个熟悉高丽语的译使都没有的地步了!怪不得鸿胪寺给自己派个译使跟来,以便和高丽使者打交道时用呢,怕是早就知道高丽馆的这种情况了。

    这高丽馆原先自然是有译使的,不过随着天禧年间大宋和高丽断绝了宗藩关系,双方官方交往急剧减少乃至没有了,这高丽馆自然也没什么作用。这高丽馆没什么作用了,这朝廷拨付的经费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这高丽馆为数寥寥的费用,除去给高丽馆的这些官员和文吏发放俸禄之外,连修缮和维护这馆舍都办不到,自然也不再供养这译使了。是以这高丽馆内除了只留有那几个有编制的经制吏外,其余的非经制吏和帮闲文办都遣散了。这高丽馆内的译使也都是没有编制的,自然也再遣散之列。

    这高丽馆遣散这译使之后,若是赶上那几年才来一次的高丽使者到来,这高丽馆一般都是临时找个精通高丽语的大宋商人或是在登州经商的高丽商人来充当译使。反正和高丽之间也没有什么太重大的事情,无非是些扯淡的小事儿,再说万一有重大事情,这些高丽使者自然也就进京去和朝廷谈了,到时自有鸿胪寺负责接待。

    既然高丽使者没来,那现在钟浩除了等着也没什么办法,只得在这高丽馆住下,安心等待。

    …………………………………………

    在等待高丽使者的这段时间,孙立等一众高丽馆的官员倒是尽心招待钟浩。说起来钟浩这趟也是出得钦差了,虽然他没什么仪仗和随从,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官家和政事堂安排的差事儿。

    当然,到了登州之后,去游览一下登州最有名的名胜蓬莱阁也是少不了的!

    孙立在钟浩安顿下来的接下来的几天便邀请钟浩去蓬莱阁等登州的风景名胜去游玩了。

    大宋百姓好雅,这青州有编排出的“青州十景”,这登州也有“蓬莱十大景”,其中这十大景大都是在蓬莱阁附近,其中中尤以“仙阁凌空”、“渔梁歌钓”二景令人印象深刻。

    钟浩到时切实体会了一番,大宋蓬莱阁的风情。

    蓬莱阁高踞丹崖极顶,其下断崖峭壁,倒挂在碧波之上,偶有海雾飘来,层层裹缠山腰,画栋雕粱,直欲乘风飞去。游人居身阁上,但觉脚下云烟浮动,有天无地,一派空灵。因此有“仙阁凌空”之誉。

    而蓬莱阁下海中,道道礁石高出水表,如翘如跃,名曰渔梁。时有三五老翁垂钓其上,得鱼掬水而烹,佐酒怡然自得,乐极而歌,此唱彼和,一派恬淡情韵,大似桃花源中世界。于是有“渔梁歌钓”之景色。

    这蓬莱阁建于丹崖山之上,而这刀鱼寨则是倚靠这丹崖山而建,从蓬莱阁上倒是可以看到刀鱼寨。

    钟浩觉得这接洽高丽使者的差事自然是越早结束越好,是以见到这刀鱼寨之后,便让孙立引路,一起去参观了刀鱼寨,顺便去见了一下刀鱼寨的巡检冯启山。

    钟浩在西北军中待过,也曾随西军大军南下,而且被狄青看重,招入幕府,算是有着不少的行伍经历了。随着孙立来到这刀鱼寨后,和冯启山一番聊下来,倒是也很是投机。冯启山对于钟浩这个虽然是文人,但是也曾在军中待过,对武官没有什么偏见的文官,还是很友善的。

    在听说了钟浩还曾是狄青率西军南下平叛的帅府赞画、和狄青的关系密切之后,冯启山不由的拍胸脯保证一定尽量帮忙打探高丽使者情况。狄青这个大宋“军神”在大宋行伍士兵中的威望可是无比之高的,冯启山对狄青也是很是敬仰的。听说钟浩在西军南下平叛时,做过狄帅的幕府赞画,还立过不少的战功,不由的爱屋及乌,对他很是亲近起来。

    冯启山表示一定想办法帮他们尽量去打探一下高丽使者消息。

    听冯启山的话,钟浩不禁暗道:怕是孙立以前来让他帮忙打探消息时,他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也根本没打算帮忙啊!好在从这次来看,冯启山对于帮忙打探消息还是很有诚意的。

    钟浩被冯启山拉着,在刀鱼寨里喝了一顿很是豪放的酒席后,这才回到高丽馆继续等待。

    …………………………………………

    这一等就又是十几天,刀鱼寨的冯启山那里依旧没有高丽使者的任何消息,钟浩不禁有些着急了。

    这十几天时间,钟浩只是去刀鱼寨问过一次。他也知道,这打听不到高丽使者的消息,倒未必是冯启山不尽心,毕竟刀鱼寨的主要的主要任务是防卫和屏障登州城,以及海岸浅海巡逻等。对于远海的事情,也是有些无能为力力。人家冯启山已经很尽力帮自己忙了,自己若是再去催促,那就有些显得不会做人了。

    之所以说冯启山对于这打探远海的消息的事情,也是有心无力,这要从这刀鱼寨的任务和功能说起。

    刀鱼寨之所以被称作刀鱼寨,是因为这寨子内停泊的“刀鱼船”而得名。

    刀鱼战船是大宋水军配备的一种浅海巡逻和作战的船只。这种刀鱼战船,因其船身狭长,长宽比例超过四比一,形似狭长的刀鱼,而得名“刀鱼船”。这种刀鱼战船,是被大宋朝廷选中批量建造的定型战船,每船配备百名战士,帆桨齐备,操作灵活,速度极快,适合浅海巡逻、追击和作战。

    但是这种刀鱼战船,却只适合浅海巡逻、追击和作战,并不具备进入远海作战的能力,因为这种刀鱼战船,本就是为了浅海巡逻量身打造的。这种刀鱼战船船身狭长,这样很是便于增加航行速度。

    但是有一利便有一弊,这种刀鱼战船过于狭长的虽然对增加战船的航速很有帮助,但却让其抗风浪的能力大大减小。而远海中风高浪急,这刀鱼战船并不合适航行,只是在浅海巡逻和追击中比较有优势。

    而且这刀鱼战船在浅海巡逻,自然追求的快速、机动,这战船规模都不是很大,吨位也不太重,是以携带的人员和物资等也很有限,所以不适合出海远航。

    正因为这刀锋寨的刀鱼战船没法去远海,这刀鱼寨的巡检虽然在巡逻和缉拿走私商人,很是卖力的询问高丽使者的消息,却依旧一无所获。

    钟浩见此情况不禁有些着急了!

    这差事以前他是不怎么太在意的,毕竟就是听听高丽使者的诉求,和高丽使者逗逗闷子扯扯淡,走个过场,这差事儿便算做完了。是以钟浩从东京出发时,便是优哉游哉的,这一路上没着急过。

    但是那时因为钟浩以为高丽使者在登州等着自己呢,自己来跟他们接洽一下,走个过场便算完事儿了,是以不急。

    可是如今这高丽使者却连影子都见不到,这耽误自己回青州和媳妇厮磨还是小事儿,自己这见不到高丽使者,这差事可便算是没有完成,没有做好啊。这可是自己中进士后第一次办差,还是官家亲自点选的自己,连这么个简单的差事儿都做不好,实在是太没面子了,回去实在难以交代啊。

    只是钟浩这连高丽使者到底什么原因没能准时到来,也没法谈有什么对策。

    钟浩不禁又去询问孙立,看看他有什么办法。

    孙立听了钟浩的话以后,也是束手无策。这大宋对登莱海禁,这商船都是不允许从登莱出海或是靠岸,想要从那些海商那打听,也无从打听起。

    不过孙立随后却说道,这虽然登莱海禁,但是这依旧是有走私的海商船队来往于大宋和高丽的。只是他是官场上的人,和这走私海商说不上话。

    钟浩听了孙立的话,却忽然想起崔家在登州有店铺来。

    这在登州这个地方,最赚钱的买卖,自然是对外贸易。虽然大宋实行登莱海禁,但以崔家的能量,怕是依旧会少不了做这对外走私的生意的,说不定自己就有海船做这一行。

    当下,这只是钟浩猜测,到底崔家有没有门路,他也不得而知。

    不过不管如何,钟浩还是决定去崔家的店铺问一下。

    …………………………………………

    钟浩找出崔老送给自己的那块玉佩拿了,也不带随从,自己出门去找崔家的店铺去了。

    根据崔烨给的地址,钟浩来到了位于登州钟楼大街的那家崔家的店铺。

    以崔家的实力,以及其经营涉及范围之广,崔家在登州的店铺自是不止一家,但据崔烨说,这家店铺是崔家登州店铺的总号,崔家在登州的总负责人,也是登州崔家店铺的总大掌柜,就驻在这家店铺里。

    钟浩来到的这家店铺,名字叫“恒源泰”,一副金字招牌闪闪发亮。这招牌上除了恒源泰”三个大字,上面还有“崔记”两个稍小一些的金字。显然应该是崔家的店铺无疑。

    钟浩进到店铺中时,发现这是一家布匹绸缎行,店铺规模很大,五开间的店堂非常宽敞明亮,一匹匹精美的布匹绸缎挂在四周墙壁,柜台上也摆满了一匹匹成卷的绸缎,只是看看店内展示的这些绸缎,加起来便已是价值不菲,怕是也得值几千贯上万贯,可见崔家的实力确实是很不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