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齐叶能有个官身,哪怕是县令而不是知县,都意味着身份的巨大变化。齐叶对此心知肚明,不过他毕竟已经三十多岁,深知那些外地‘流官’的辛苦。让他抛下富裕的生活拼命去当官,齐叶是真的提不起兴趣。他答道:“我这年纪已经不求做官,跟着赵兄弟已经不错。不过若是有机会,我一定会照顾家里人。”

    见儿子对家族如此有责任心,齐叶的老爹感觉颇为欣慰。

    十月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到了下旬,泉州城先是出现了州里面的人,他们带着地方官府写的身份证明文书前来仁通快运的所在。这些都是被夺佃的农民,为了寻找新的东家而来。赵嘉仁很欢迎这些人前来,有官府证明这些人都是良善之辈,再与赵嘉仁签了合同。登记造册之后,这些人开始一船一船的向济州岛运。

    与这帮佃农们同船而来的胡月莲在济州岛的码头上见到了现任‘岛主’刘猛,就见码头附近支起了大锅,散发着大米粥的香味。刘猛满脸真挚的笑容,带着部下迎接佃农。在船上感觉还不太明显,下了船之后胡月莲就觉得一阵凉风她打了个哆嗦。同样是海边,济州岛的海边感觉干燥凉爽,至少远没有泉州那边的湿热。

    见到有准备好大米粥,佃农们的心里也暖暖的。先是让他们分队,接着给他们吃饭。然而这里提供的只有大米粥和咸菜,胡月莲连吃了三碗粥,才觉得不饿。扭头看了身后的一众随从,八名倭国人倒是很习惯的模样。大宋的人等脸色都不是非常好看。

    将这帮人暂时安顿下来,刘猛就请胡月莲他们到港口边修建的要塞里面。要塞是石头修葺,正在挖地基,不少石头地面被炸药炸的坑坑洼洼,只有一小段城墙修起。进城之后见到到处都是临时的帐篷,其中一个大概能用半帐篷半木屋来形容的则是现在的‘衙门’。

    进到衙门里面,立刻闻到香味。那是烹调鱼类和肉类的味道,虽然三碗大米粥下肚,胡月莲等人立刻就感觉肚子又饿了。

    刘猛笑道:“让你们吃粥是因为刚下船,胃口弱。也担心你们水土不服。晚上咱们就吃顿好的。胡姑娘,你这次是来帮我的忙么?那可就太好啦!”

    “刘大哥,我不是来帮忙的。我是前往倭国去。”胡月莲连忙答道。

    刘猛的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原来是去倭国。”

    把胡月莲的随从安排好,刘猛请胡月莲到他办公室,“校长怎么会让你去倭国?”

    “校长讲,我们要到北边就得从倭国西边走,自然要在倭国西边占据一些岛当补给点。刘大哥你该去占那些岛就继续占。我去倭国就是和倭国高官联络,万一起了冲突,也好有人说话……”胡月莲解释了自己的行动。

    刘猛听着,觉得自己的思路是真的跟不上赵嘉仁。在赵嘉仁的计划里面,的确有北上的意思。可那是去赵嘉仁所指的辽东半岛,听胡月莲的意思,这还要往更北的地方走。刘猛觉得赵嘉仁未免太过于激进。

    两人简单介绍了情况,胡月莲告诉刘猛,马尾造船厂所有船台都占满了。此时赵嘉仁的船队范围北到济州岛,南到交趾,两端之间相隔万里。仅靠赵嘉仁现在手里的百十条船,就跟锅里撒了把盐一样。

    “校长这跑的也太远了。”刘猛忍不住叹道,看得出这个岛上的诸多事务让刘猛压力山大。

    “我是没想到跟着校长能跑这么远。”胡月莲也忍不住叹道,不过她的叹息中倒是有随遇而然的从容。

    感受到了刘猛的压力,胡月莲问:“刘大哥,这么多人你准备怎么管?”

    “从明天开始,他们的所有所需都得靠干活来换。你大概也看到了,我们这里有干不完的活。若是他们肯静下心来干,别说吃饱,就是发笔小财都不难。”刘猛说的倒是挺有信心。

第33章 使者团抵达日本() 
什么叫水土不服,胡月莲很快就知道了。她到了济州岛的第二天就开始腹泻,很快就上吐下泻。医生给她开了点阿芙蓉,比绿豆粒还小的一粒。服下之后很快就止住了病状,但是不舒服依旧。过了好几天才算是缓过来劲。

    “这算是过了头道关吧。”刘猛看着走路不再晃荡的胡月莲,狭促的笑道。

    胡月莲翻了翻眼睛,没好气的说道:“刘大哥这么壮实,想来是不用过这头道关。”

    “要是我没这样过,我怎么知道只给你们熬粥喝?”刘猛苦笑道,“我们一开始还不知道,后来有几个兄弟竟然没能撑过去,才知道校长告诉大家的吃东西太硬会划破肠子竟然没错。唉……”

    得知这是用生命换来的经验,胡月莲登时没了发火的心思。然后就听刘猛继续叹道:“阿芙蓉是个好药,靠这个救了好些兄弟的性命。”

    假如赵嘉仁听到这话,他的心情大概非常非常复杂。各种管制药品在医生们眼里都是非常好的药物,在针对性治疗上都有奇效。那些没效又有极大副作用的药物早就被淘汰了。但是作为中国人,赵嘉仁对吸毒深恶痛绝。如果不是真的没办法,他不会偷偷引进种植并且采集阿芙蓉熬制药膏。

    胡月莲与刘猛都对药物没什么依赖,随便提了一下之后,两人就谈起了第二道考验。刘猛问道:“你会用火枪么?”

    “火枪是什么?”胡月莲不解的问。

    刘猛见火枪的保密执行的不错,就不再多说。剿灭蒲家之后,从蒲家抄出不少书信,都是蒲家派去赵嘉仁那边的探子们留下的,这帮家伙数量不大,但是有些已经混到了中级职位。铲除这帮祸害之后,也让刘猛觉得保密事项需要注意。火枪属于核心机密,胡月莲不知道火枪就意味着这轮保密搞的不错。

    赵嘉仁让胡月莲带来的文件里面用暗语告知刘猛,得用火枪来武装胡月莲的队伍。刘猛也不多讲,就把胡月莲和她的队伍一起带往济州岛内部。与福建那种山区地形相比,济州岛就平坦的多,相当一部分土地有开垦成平坦良田的可能。

    胡月莲觉得北方的天气与南方就是不同,十月的南方还是郁郁葱葱,北方就已经金色的秋天。一些已经习惯当地水土的人员正在山坡上砍芦苇,割茅草,应该是在做过冬的准备。还有些人则是在山坡上修建灯塔一样的玩意。

    “那些灯塔准备修多高?”胡月莲看着粗大的石头墙体,讶异的问。

    “那不是灯塔,那是风车。”刘猛答道。

    “风车?”胡月莲对此无法理解。

    就如刘猛不知道赵嘉仁‘曾经到过济州岛’一样,刘猛也不知道赵嘉仁为何会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只是有了丰富的造灯塔经验,在这个不缺乏石头的济州岛上造个更厚重的风车还在工程队能力范围内。

    再向前走,是开采石料的采石场。越过不时轰轰响的采石场。终于到了不见人迹的内部,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光秃秃黑黢黢的圆形山头,据说那是济州岛上的最高峰。

    队伍停下来,刘猛的部下打开随身木匣,从里面掏出细长的木杆。胡月莲和她的部下们不解的看着这些火绳枪,不解的看着刘猛的部下开始操作火绳枪。呯呯呯呯的枪声很微弱,包括采石场的人都没注意到。这也是刘猛要带队到这里的理由。

    十一月初一,胡月莲和她的三十名部下上了船。此时的他们已经习惯了济州岛的水,上船的时候胡月莲笑道:“也不知道能否习惯倭国的水土。”

    “大伙都保重自己。”刘猛对众人说道。

    众人纷纷应了。有过在济州岛上的水土不服体会,众人都增加不少经验。船只离开码头,胡月莲眺望港口城市,就见原本只是开挖地基的小城已经出现城墙的基线。看来新到的几千人的确起了不小的作用。船只逐渐离开济州岛,就能看到在海里暗礁上正在建设的灯塔,还能看到正在测量海边地形的小船。

    看似荒凉贫瘠的济州岛已经开始变得有了活力,让胡月莲觉得很开心。这个岛属于赵嘉仁的事实,让胡月莲觉得这个岛更有归属感。

    三艘船组成的船队向东北方向而去,三天后终于抵达神户港。佐助就是神户当地人,这位当地人几年后重返故乡,也忍不住抱怨起来,“真该在濑户内海建立灯塔。”

    没有灯塔,在濑户内海航行就不得不小心翼翼。若是没见过灯塔也就罢了,有过在福建路那边只要看到灯塔就可以在海上大摇大摆尽情飞驰的爽快经历,佐助对家乡真的是心生抱怨。

    胡月莲并没有抱怨倭国没灯塔,她只是吁了口气。觉得紧张的心情终于得到舒缓。这不是她心胸宽大,在福建的时候遇到那些不敬业的灯塔守护人忘记点灯,胡月莲也会跟着大家一起骂。然而这里是倭国,到了别人家,再不高兴也是别人家的事情。这是最起码的礼数。她只是命道:“换衣服!”

    不等船队靠岸,立刻就有不少小船靠上来。一身红色锦衣卫飞鱼服的胡月莲警惕的问佐助,“这些小船不会是歹人的船吧?”

    穿着黑色飞鱼服的佐助有些不好意思的答道:“这些是官船。”

    “官船?”胡月莲瞅着这些小小的官船,心里面真的颇为讶异。自打赵嘉仁造出了内河作战船只之后,福州与泉州的引水与稽查的官船已经是那种20人划桨的船只。这种四人划的小船居然是官船,两边相差的未免太多。

    众人在官船的‘护送下’靠岸,看到一家伙从船上下来了三十多人,人人衣裳华丽,造型不仅与日本大大不同,与宋国水手也大大不同,这可把神户当地港口管理人员给吓得不轻。一般来讲,到神户宋国商船上总人数往往不到三十人,因为要留下看守船只的人员,每次下船的也就几个人而已。这一家伙下来三十几个复式华丽的汉人,到底是要闹哪样?

    上前一交流,当地官府得知这些人竟然是大宋当今皇帝的堂弟派来的人员,拥有某种官方身份。港口那些人哪里还敢自作主张,他们立刻派人去当地守护那里禀报。没多久,当地守护兼地头就派来人员,穿着倭国服装,衣料看着都比较体面。

    佐助把他们说的话翻译给胡月莲,大意就是神户当地守护欢迎宋国福建奉行兼东北奉行赵嘉仁殿下的使者,并且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此行来意。

    胡月莲盯着充当翻译的佐助,对这厮对倭国地方衙门的介绍很是讶异,队伍来倭国之前接受过培训,知道倭国还是类似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各地的封建领主类似大宋的那些土司,有很大的独立权。镰仓幕府类似曹操,挟天子以令诸楼。没想到佐助竟然把大宋的官职给套到倭国体制内,貌似那帮倭国人还听懂了。

    宋国与倭国之间并没有正式外交关系,所有的关系都是民间往来。看得出赵嘉仁这种官方身份给倭国地方上不小的冲击。

    该说啥早就有准备,月莲说道:“我等此来为的是想面见征夷大将军九条殿下,递交我国赵殿下的问候以及书信。”

    官员见一众穿黑衣的人中间只有胡月莲一个身穿红衣,有身为女子,明显是众人的首领。这就完全搞不清楚情况。交流一番之后,胡月莲姿态很高,也不说具体要做什么,就是把级别往大宋皇室使者与倭国征夷大将军相见的级别上拉。搞的当地守护也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