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嘻的在旁边看。秦玉贞的pose终于摆不下去,她心中娇羞,本想转头溜回屋里。但身为母亲,那股子理直气壮的感觉很快驱散了娇羞。秦玉贞接着感到自己方才的心态的确有令人害羞的成份,她忍不住捂着嘴笑出声来。

    赵嘉仁也不能这么继续看下去,就在他迈步前往妻子身边准备拉着妻子的手说些体己话的时候,外面有人进来禀报,“知州,宗室长老派人前来相邀。”

第47章 泉州宗族会议() 
大宋赵氏分为太祖一脉与太宗一脉。南渡之前,北宋只有太祖一脉中只有太祖赵匡胤当过皇帝,其他的皇帝都是太宗一脉。南渡之后,太宗一脉里只有高宗当过皇帝,其他的皇帝都是太祖一脉。

    后来赵氏宗亲从临安迁移到福建,太祖一脉在泉州,太宗一脉在福州。赵嘉仁对于泉州赵氏长老为何要邀请自己很是奇怪,大宋的宗族不比明清那种,只要考上进士,社会地位就完全不同。这种特质哪怕是在赵氏宗亲里面也是一样。

    不过看着老丈母娘端坐在饭桌边,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赵嘉仁夫妻两人,赵嘉仁就没心情谈及这个大概和人情比较密切的问题。赵嘉仁觉得自己老娘赵夫人已经够强势了,没想到和秦夫人一比,根本不算事。这位老丈母娘来这里并非是照顾女儿,而是来监管女儿女婿。任何被她认为不合适的做法都会被点出并且数落一番。以赵嘉仁的娇生惯养,他是没办法接受。

    哪怕心里面很不爽,赵嘉仁也得忍着。家里面没人照顾的话,他的确不安心。于是沉默的吃完饭,赵嘉仁把这些事情给自己消化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秦玉贞开口问道:“三郎,你又怎么惹到宗族长老啦?”

    如果夫人关心的是赵嘉仁真心在意的事情,他大概就会感觉自己的领域受到侵犯。现在谈论的是宗族长老这种私事,赵嘉仁就愿意和夫人聊聊,他无奈的答道:“我怎么知道。说来说去大概还是钱的事情。”

    秦玉贞听赵嘉仁抱怨过宗室的不长进,于是问道:“那些人又找官府借钱么?”

    宗室里面的人也是正常人,赵嘉仁自然见过非常有上进心并且非常认真的成员。大部分宗室成员也是正常人,知书达理。哪里都会有渣渣,赵嘉仁对此那些人并不在意。宗室成员们也懒得搭理那帮渣渣。

    但是个人的清明不等于整个宗室的清明,赵氏宗亲中总会出现以宗室们最近如何如何,所以向官府借钱的人。到了这时候,赵氏宗亲们顶多是不帮腔,却不会出来反对。哪怕是再聪明的人都不会主动站出来放弃利益。或者说,正是因为够聪明,所以才会坚持利益。出言反对断的是赵氏宗亲的财路,聪明人可不会干。

    他们的确不犯法,也没有什么罪大恶极的行为。可赵氏宗亲已经习惯了不劳而获的生活,于是一个整体开始堕落,至少赵嘉仁认为这帮人已经越来越堕落。

    “官府已经给了该给的钱,其他的钱根本拿不出来。”赵嘉仁试图用平和的语气说道。

    “三郎……”秦玉贞轻轻拉住赵嘉仁的手,赵嘉仁感觉老婆的手温度很高。

    秦玉贞有点不安的说道:“最近有些宗亲的人讲,你不给他们钱,是因为钱都留给你自己了。”

    “嗨……”赵嘉仁长叹。他早就料到会出这等事,但是没想到这等事居然弄到这样。反正宗室们不用费力去组织生产,他们自然也没能挣到那些钱,说三道四不可避免。作为被攻击的一方,赵嘉仁对宗室更加失望起来。

    第二天先简单处理了一下工作,赵嘉仁就前去拜访宗室长老。他自己带了礼物,先派人去联络长老。原本想着就是几个宗室里面管些日常事务的老头子,没想到宗室那边竟然出来了许多比较头面的人物。

    大宋宗族与其他朝代的宗族不同,明清时代土地流转受到很大限制,宗族长老们得以控制宗族的公田、学田、祠堂以及祠堂周边的土地。掌握了如此巨大的实权,宗族长老杀个宗族成员也就杀了。

    大宋不禁止兼并,素来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说法。宗族长老手里并不掌握属于宗族成员的资产,自然就对宗族成员没什么发言权。顶多是宗族里面出了什么事情,宗族长老领头来开个会解决一下。有点类似互助会的性质。面对这种宗族,正牌进士出身的赵嘉仁并不畏惧,哪怕这次的阵仗稍显的比较大了些。

    “嘉仁,朝廷下旨。让咱们泉州赵氏上贡上等蜡烛与香胰子。”长老的声音里面终于抓到你小子的欢欣情绪。

    赵嘉仁没有回答,他的第一想法是‘这是哪里的刁民想害朕’!

    简单的把旨意给讲了讲,长老带着不怀好意的微笑问道:“想来这上等蜡烛与香胰子又是嘉仁所造吧。”

    这个‘又’字真的是意味深长。赵嘉仁的军船已经让朝廷上下都知道这位赵氏宗亲精于造船与机括。送给官家做贺礼的大型孔明灯更是震动了泉州与临安,也再次强化了这个印象。至于玻璃镜和玻璃器皿的流行,光看那些销售的商家,就能知道是谁造的。

    见赵嘉仁脸色难看,长老的声音里面更有了些开心,“官家用了你造的上等蜡烛,直言他也极少见到这种上品。听闻是嘉仁你造的,就让咱们赵氏将此作为贡品。我们赵氏还从来没有如此荣耀,真的不易。”

    赵嘉仁已经能确定这是有人在针对赵嘉仁,而且还选了个非常不错的切入点。正因为统治阶级有能力享受,所以他们很清楚什么是享受。身为赵家人,赵嘉仁两世里面大多数时间也在点油灯。连赵家人都不能随意点蜡烛,蜡烛的价格和紧俏程度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这时代的蜡烛是动物脂肪熬制,里面含有甘油。甘油燃烧的时候会有很大黑烟,也有刺鼻的味道。赵嘉仁采用的是脂肪酸钙蜡烛,采用了三根棉线捻成的棉芯。只需要偶尔剪一下烛花。若是老式蜡烛,就得经常把烛花减掉才行。至于碳酸钙与大豆油制成的香胰子,更是属于奢侈品范围。

    大宋是个有法律讲制度的国家,某些商品作为地方上的贡品并非坏事,官家会给与一定的赏赐当做回报。而且这些商品也会因此而名声在外,成为畅销货物。哪怕是在唐代永州,捕蛇者们还能靠贡品过上很开心的日子,避开‘苛政猛于虎’的摧残。

    然而赵氏宗亲作为上贡对象,那只能说明两件事,第一,朝廷里面有人开始对赵嘉仁动手。第二,赵氏宗亲也希望从赵嘉仁的产业里面分杯羹。

    总结起来,赵嘉仁和一些人的矛盾激化了。

第48章 应对上贡的赵家会议() 
得意,欢喜,释然……赵嘉仁置身于各种眼光里面。他的视线扫过宗族成员,在很少的几个人脸上居然看到了同情。这倒是让赵嘉仁颇为意外。

    仔细看过去之后,赵嘉仁注意到一件事,他是所有人里面最年轻的一个,还是屋里面所有人当中官位最高的一个。认知到这个事实,赵嘉仁心中瞬间就恢复了平静。在大宋,官员拥有很高的地位,高到根本无视宗族的程度。也就是说,宗族对官员根本没有约束力。

    宗族长老本来面露微笑,等他见到赵嘉仁平静的坐在位置上,露出一副官员的表情。所谓官员的表情就是‘等着你说话’,这下,长老的微笑就消失在脸上。赵氏宗亲的真正族长就是在临安的官家,长老们只负责实际营运而已。赵嘉仁若是自己忍不住说了什么,宗族长老就方便往下说,要是赵嘉仁什么都不讲,宗族长老也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很明显,不这么想的人也是有的。某位赵嘉仁觉得应该见过,但是完全不清楚这位是什么来头的长老发话了,“此次官家要赵氏上贡,还需嘉仁出面啊!”

    听到这话,其他好几名长老跟着应和。赵嘉仁还是一副官员的表情,冷静以对。那些根本不掌握蜡烛与香胰子的长老们说了片刻,就询问起赵嘉仁,“嘉仁,你怎么不说话?”

    “在座的都是赵氏宗族,我不过是其中一人。我为何要说话?”赵嘉仁平静的反问。

    在这帮宗族长老们瞎扯淡的时候,赵嘉仁再把面对的现实给理了一番。至少赵嘉仁没找到任何必须由他一人承担的理由。诏书要是让赵嘉仁向官家送上贡品,根本就不用惊动宗室。既然惊动了宗室,除非下诏的官家有特别的想法,否则此事就是与宗室有巨大的关系。如果此事只与宗室有关,赵嘉仁跳出来就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但是明显有人与赵嘉仁的看法不同,那位明显存了刁难之心的长老答道:“嘉仁,既然上等蜡烛与香胰子都是你造的,官家要贡品,自然得你出力才行。我等根本没有出力的余地。”

    赵嘉仁实在是懒得和这位再纠缠,他爽直的说道:“官家绝不可能用刁难之心对待我等宗室。若是他只想要贡品,给我下诏,我当然只有乖乖上贡。可见官家想的是宗室,而不是我赵嘉仁。要是连这个都想不明白,你还是别当长老啦。”

    说完这话,赵嘉仁有些意兴阑珊。没想到突然听到有人开口,“嘉仁说的没错。此事乃是我赵氏宗亲的事情,没道理非得让嘉仁来承担。以官家的聪明,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有人带头支持赵嘉仁,其他支持者也纷纷表态。赵嘉仁讶异的发现至少有三成赵氏长老认同他的看法。

    最初说话的长老也没想到突然蹦出这么多反对者,他最初的想法只是让赵嘉仁把贡品给拿出来,抓紧结束此事。此时有了反对者,那位长老不解的问道:“那你等你觉得应该如何。”

    “上贡会有赏赐。两个办法,咱们先谈好怎么分赏赐,或者弄清楚官家想要做什么。”支持赵嘉仁的那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说完之后他又问赵嘉仁,“嘉仁,你觉得如何?”

    这下赵嘉仁觉得这位比最初那个试图简单粗暴解决问题的更不招人待见。最初那位还挺好解决,这位提出的看法更合理,也就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赵嘉仁可以无视傻瓜的建议,却不能真的因为些小钱就得罪这么多人。

    “莫说这么多道理,你觉得该怎么做?”最初发言的长老有些不耐烦的问。

    “置办贡品总是需要花钱。这个钱谁来出?”支持赵嘉仁的长老反问。

    “能者多劳,自然是嘉仁喽。”最初那位答道。

    “若是官家给了赏赐,赵氏宗族怎么分?”支持赵嘉仁的长老继续问。

    面对着毫不间断的问话,最初那位悻悻的说道:“有没有赏赐还是两可的事情。”

    支持赵嘉仁的长老并没有丝毫放松,他继续问:“若是有赏赐呢?若是赏赐很多呢?”

    一谈到有可能的赏赐,宗族长老们沉默了。赵嘉仁也沉默了,他并不认为赏赐会多到让赵氏宗亲满意的地步。为了应对蒙古南侵,临安朝廷花费了巨大的钱财,还新发行了大量交钞。官家不会从赵氏那里吸血,却也不会尝试满足赵氏无底洞一样的欲望。想弄明白官家的心思,还得从临安打听消息。

    想到这里,赵嘉仁已经考虑让自己老爹帮忙。另外,找步如烟让她帮着探听一下。很多官员上了画舫之后喝多了就开始瞎嘚瑟,各种话都乱讲。虽然他们说的并不可信,听听也未尝不是个思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