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行会严禁携带铜钱出去,铁锅这种金属制品就成了对外销售的重要内容。

    会议散了之后,齐荣叫住堂弟齐叶,“五郎,今天晚上一起吃个饭吧。”

    齐叶摇摇头,“不行,我有事。”

    “……那就算了。”齐荣遗憾的说道。说完之后他还是不甘心,于是问道:“那你何时有空?”

    齐叶并非是敷衍齐荣,赵嘉仁这边工作也非常忙,仁达钱庄放出来这么多银币,目的就是要活跃整个市场。身为大掌柜,齐叶的工作忙着呢。所以齐叶说道:“大哥,有何事你就现在说。”

    “两件事,第一件是想多买些丝绸。”齐荣说道。

    看着自家大哥还是旧思维,齐叶左右看了一下,拉着大哥到了僻静之处,“大哥,你要是想赚大钱,不如抓紧弄些没地的穷人,到赵知州所讲的暹罗去开垦耕种。”

    “能行么?”齐荣忍不住用怀疑的表情问。之前他们也投入了力量在济州岛移民上,结果那帮没良心的移民到了济州岛后在当地干起了自耕农,赵嘉仁也没有给齐家土地,即便没有亏钱,也完全没达成赚钱的目的。

    “我觉得行,你信不信?”齐叶果断的说道。

    “……第二件事,现在各路人等都想着努力带赚钱多的货物。你给指个赚钱多的货物。”齐荣继续说道。

    齐叶压低了声音,“咱们家不是能弄来便宜纸么,要是我的话,除了铁锅之外,就会运一批纸过去。”

    回答完两个问题,齐叶就继续去忙自己的事情。他身为大掌柜,在投资人当中有非常高的级别,那些获利最高的商品都能吃到一份红利,所以齐叶根本就不在乎投资什么商品。整个航海行会就是他投资的对象。

    到了下午,赵嘉仁的干部们聚集在一起开集体会议。首先是分工,每个干部都要领自己的差事。分完之后,赵嘉仁提出了需要群策群力解决的问题,“第一个就是一定要弄到石炭的运输线。大家到各地之后都多留心。”

    石炭问题提出过好几年,很多问题却解决不了。大家还是和之前一样点头表示知道了。

    对这个老问题,赵嘉仁也没再多说啥,他继续说下一个问题,“明年的大豆供应会出问题。”

    “校长,咱们种大豆的地方明年未必能生产了?”探亲回来参加会议的刘勇颇为讶异的问赵嘉仁。

    赵嘉仁点点头。公田改革一起,实施公田改革的两浙两江四路中首先受到打击的是大地主们,他们的土地被朝廷强行购买。赵嘉仁之前一直租地种大豆,此次江南大地主们无法继续履约,赵嘉仁也得集思广益。

    很大一部分干部都不太清楚此事,赵嘉仁先简单介绍。“朝廷推行公田改革,大地主的土地会被分掉。等此事尘埃落定,大概需要两三年吧。而我们租来种植大豆的地,大部分都在这四路。”

    李鸿钧听了这话,眨巴了几下眼睛,然后开口问道:“咱们的牛能忍两三年么?”

    这话虽然直指问题所在,可李鸿钧说的有趣,众人一起哄堂大笑。连赵嘉仁也忍不住苦笑起来。笑完之后,众人就不得不直面这个现实的问题。之前生产出来的大豆送到济州岛榨油,榨油剩下的豆粕用来饲养济州岛上的各种牲口。正如李鸿钧所讲,牲口可撑不了多久。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开始确定明年大豆的来源。

    有人提出靠赵嘉仁现在控制的几个岛,能否生产出足够的饲料。刘猛毫不迟疑的表示了否定。这三个岛都很适合搞畜牧,但这三个岛都很贫瘠。想让牲口长得快,光吃牧草可不行,必须要给他们喂豆粕。更重要的是,赵嘉仁现在的大买卖之一就是蜡烛。为了能够满足这个需求,济州岛与隐歧岛上饲养的牲口数量早就超过了岛屿上牧草的生产上限。

    一提蜡烛这个利润极大的买卖,干部们神色更加凝重。赵嘉仁的干部们掌握了着一个利润清单,利润高达5000%的蜡烛在清单上位于头几名。现阶段利润最高的当属利润10000%的硫磺软膏。僧伽罗与天竺缺乏硫磺,这种能治疗皮癣的药物在两地受欢迎程度超出想象。而且硫磺也与脂肪密切相关,从琉球与倭国弄来的硫磺会先送到济州岛,用牛油熬制的方法进行精制。

    几个情报汇集之后,所有人考虑的问题就变成了‘咱们从哪里弄来种大豆的土地?’

    首先考虑的当然是两淮路,然而很快就被否定了。两淮路就在长江以北,虽然不是公田改革的江南地区,同样会受到很大影响。众人都觉得只能姑且尝试一下,没人敢把赌注压在上面。接着李鸿钧提出济州岛每年都要去辽东半岛大砍一番柞树,能否在荒凉的辽东半岛偷着种大豆。

    刘猛当即表示反对,“辽东半岛上有很多女直人,也有蒙古人。我们每年去砍树的时候都是趁着深秋和冬天。那时候我们穿着棉袄,有棉衣、裹脚布,还有垫在鞋里的乌拉草。那时候天气很冷,当地的女直和蒙古人大概不肯费那么大的劲在大冬天找我们。可在夏天,那些人就不会这么好打交道啦。难倒我们要在那边修建城池,和他们打仗么?”

    干部们都懂得看地图,只要一看辽东半岛的地图,大家也就没了在这里开辟的心思。蒙古的京城大都距离辽东半岛没多远。想也能想清楚,蒙古人不可能对外来势力侵入辽东半岛坐视不理。

    北方的土地靠不住,就有人问道:“那倭国如何?”

    赵嘉仁已经非常认真的考虑过倭国,过早介入倭国只怕会引发变动,对开发石见银山不利,于是笑道:“倭国容易开垦的土地都已经被开辟完了,咱们要替倭国开荒么?”

    围着地图看着各地,干部们都是眉头紧皱。沉默过了片刻,刘猛突然叹道:“天下之大,难倒就无种大豆之地?”

    噗哧,赵嘉仁被逗乐了。然而干部们大多数都没有读过诗,大家对这句话的反应可没有这么激烈。不少人其实并不理解这话有什么好笑的。

    就在赵嘉仁觉得自己貌似看着很无趣的时候,航海行会干事长袁弘杰开口了,“知州,我等与蒙古做买卖,赚取了很多钱。山东的汉军世侯都是山东各地的头面人物,现在那些蒙古官府专营的货物由大都掌控,可大豆并非专营。我们不如和山东各地的汉军世侯们商量一下。”

    不少干部们无法理解刘猛借用‘天下之大无立锥之地’的改编,对于袁弘杰这个同样读书人出身提出的文绉绉的建议,不少干部也不是很清楚。然而赵嘉仁眼睛一亮,心里面大以为然。

    虽然这种兴奋的感觉过了片刻之后就变成了某种担忧,不过赵嘉仁还是觉得袁弘杰的建议有可行之处。与人多地少的大宋相比,北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超过南方。因为此时的山东地广人稀,当地人并不缺乏用来耕种的土地。就山东当地人购买各种生活用品的热络劲,他们并不拒绝交易。

    “可行!”赵嘉仁答道,“不过得先在就去。”

    “那两淮要不要去努力看看?”李鸿钧马上问道。

    赵嘉仁忍不住轻轻摇头,如果没有公田改革,两淮的土地大概可以寻到出租土地的。但公田改革一出,人心震荡,土地买卖只怕无法进行。虽然有这样的预期,却也不能就真的坐视不理。赵嘉仁说道:“两边一起动手。现在已经八月,都去抓紧办。”

    会议开完,各路人马就各忙各的。袁弘杰安排了宋捷前去与山东的汉军世侯联络,他自己则开始准备南下的事情。刘猛前往佐渡岛,赵嘉仁向他保证,只要再干一年,就让刘猛回来。李鸿钧已经再不肯去海外,赵嘉仁就安排李鸿钧前往两淮谈论租地的事情。毕竟赵嘉仁在两淮也租了一部分土地,既然江南指望不上,那就只能指望两淮的情况别恶化。

    李鸿钧出发两淮之前就与赵嘉仁做了工作谈话,对于两淮,大家的看法比较一致。在如此动荡的时候,谁都会谨慎行事。既然不乐观,也就没那么多废话。表示了自己一定尽力而为之后,李鸿钧又说道:“校长,我去年过了四十岁生日,今年虚岁就四十二了。等这次回来,我就不想再去外地。”

    对于这样的要求,赵嘉仁立刻爽快的答道:“好,我答应你。”

    “果真?”李鸿钧喜道。

    “果真!”赵嘉仁再次确定。这时代超过40岁体力就会快速下降,跟着赵嘉仁的这些年,李鸿钧可以说是工作非常努力,贡献很大。赵嘉仁当然不会强制李鸿钧出外勤。

    先是李鸿钧谈工作,宋捷也很快前来向赵嘉仁辞行,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意气风发,对未来有很大憧憬。不过宋捷也很有些担心,“校长,那些汉军世侯会不会提出什么我们没办法答应的要求?或者他们会坑我们?”

    赵嘉仁笑道:“坑不坑,就看你让这些人怎么认识我们。”

    “怎么讲?”宋捷来了精神,他感觉能从赵嘉仁这里得到一些有用的指点。

    “一般来讲,那些没办法合作的家伙们都有个特点,他们只是想要钱。而那些能合作的,你问他们有什么能够拿出手的东西,他们一般都会给你说出些什么来。所以我不建议你到了山东之后就说我们要豆子。你先去山东看看哪里有买卖粮食的,再亲自去看看有没有卖豆子的,再顺藤摸瓜的去见那些种了豆子出来卖的。要和这些人打交道,至于汉军世侯,他们自己若是能生产出粮食来卖,我们就和他们合作。若是不行,什么都别告他们就好。”赵嘉仁仔细讲述了看法。

    宋捷也是办过事情的人,听了之后连连点头,“那我原来想带的人少了,这次带上二十几个人。分成七八队。那些汉军世侯,我们就利用他们来保护我们安全就好。”

    见宋捷的调整,赵嘉仁心中暗赞,真是孺子可教。

第113章 豆子引发的血案() 
九月初一,赵家船队到了长江口的华亭县停下。进入长江逆流而上要用平底江船,李鸿钧在华亭县换船,宋捷乘坐海船继续从华亭县北上,前往山东日照县。

    此时华亭县的土地上一片白花盛开的模样,采棉花的人都在努力工作。宋捷心中却在怀疑明年的时候这里会不会依旧这般繁荣。大规模的土地强制流转必然会引发各种问题,当地百姓有机会像现在这般努力么?

    这想法没维持太久,到了海州之后,宋捷就考虑起灯塔的问题。从广州到海州的漫长海岸线上都有灯塔群,宋捷这些年除了上学就是跑北方航线,并不知道泉州以南的模样。不过船只过了海州之后就没灯塔指路,船队不得不降低了航速,小心翼翼的向北方航行。

    好在日照并不算远,顺风一天就到了日照外海。赵嘉仁的船吨位基本都是三四百吨那种军船兼商船的通用型。这种吨位在大宋只能算是中等靠上一点,放到北方就是大船。宋捷也不敢太招摇,他换了小船前往日照港口。

    靠近岸边后,水手们将宋捷和登陆人员背上岸,接着就乘上小船向大船划去。宋捷看着远离的小船,心中忍不住生出一种惆怅与不安。整理了一下腰间的刺剑,按捺住这种不安,宋捷带领四名部下一起前往目的地,位于日照县城边上的田庄。

    庄子门前有不少农民拎着武器在附近把守,农民看向宋捷他们五个人的表情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