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叹口气,牛富从回忆中挣脱出心思。他捏着自己的鼻子,端起血水大大的喝了一口。虽然血腥味还能感受到,这办法让血水已经到了能够忍耐的程度。这办法还是赵嘉仁部队前来援救的时候教给城内守军的小技巧。喝完之后,牛富就把盛了水的头盔递还给裨将王福。王福也不多话,他也捏着鼻子给自己灌了一大口,又把头盔递给了旁边焦渴的军人。

    到了此时,大家也没什么好说的,血水的量也不足让众人畅饮。每人都捏着鼻子喝了些,分吃了干粮,就在战场中稍微休息了一下。这也不能说他们心大,只能说他们此时大概陷入了哀兵的状态。没有了对死亡的恐惧,特别是没有了对自己死亡的恐惧。此时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下一场厮杀做准备。现在只是时间不允许,若是允许的话,他们大概是能够在这激烈的战场睡一觉,以最大限度的恢复体力。

    休息了片刻,就有哨兵几乎是连滚带爬的冲过来。远远见到牛富,他就哭喊起来,“将军,将军,鞑子开始屠城了!他们开始屠城了!”

    牛富原本已经毫无波澜的心境被打动了,他腾的站起身,拎着朴刀对哨兵说道:“带我去!”

    到了几个街口之外,就见蒙古军抓了许多樊城百姓出来。将他们用绳子绑成一排,使长枪的蒙古人就从背后把百姓戳死。牛富回头看了看身后,那些一直跟着他厮杀到现在的宋军都跟了上来。

    转回头,牛富举起朴刀,声音嘶哑的喊了一声,“杀!”便向着屠杀樊城居民的蒙古军冲去。

    指挥屠城的是蒙古军张弘范。到了晚上,基本靠屠城消灭民众和宋军的张弘范接到消息,前后派去了三个千人队剿灭的那股宋军居然还在负隅顽抗。这下张弘范也有些惊了,他知道守襄阳的都是宋军精锐,可没想到还有一支如此精锐的宋军坚持到现在。

    抬头看天,日头马上就要下山。樊城对蒙古军是个陌生的战场,假如这支宋军再突破蒙古军的包围潜入城内躲起来,蒙古军的这个晚上可就不好过啦。没办法,张弘范只能亲自前去战场,看看到底面对了什么样的敌人。

    刚赶到这里,就得知了令他七窍生烟的消息。这支宋军竟然突破了蒙古军的包围,护送了几百号樊城百姓往城墙那边突围。上前给了千户一个大嘴巴,张弘范吼道:“为何不追?”

    千户大概是觉得自己的确没用,挨了这一嘴巴后倒是站直了身体答道:“宋军甚是奸猾,他们放火烧了这一带的房屋,我们从两边追不过去。”

    “他们派了多少人断后?”张弘范直入主题。

    “三十几人。”千户也爽快的答道。

    “哈哈!”张弘范大笑一声,接着推开千户大步向前。他也懒得废话,只想去看看这三十几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到了街口,就见两边的房屋熊熊燃烧,蒙古军们也不敢靠近。街口地上是大片的蒙古军尸体,其间也有很多宋军尸体。打了一白天,蒙古军也颇为疲惫,不过见到元帅张弘范亲自赶来。为首的千户没敢废话,他命令他手下最悍勇的百十人冲上去。

    张弘范也没去干涉,他登上一堆樊城百姓尸体堆成的高坡上居高临下观看。果然在街口有那么二三十名宋军列成一个单薄的阵列挡在蒙古军面前。看着各个摇摇欲坠疲惫不堪的模样,也不知道他们在这里坚守了多久。这些进攻蒙古军大概是已经歇过劲来的,他们呐喊着冲上去。

    两边阵列一交手,那些宋军们手中的长枪就被挑起。张弘范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么虚弱的宋军怎么可能拿不下来。接下来果然如此张弘范所料,蒙古军的长枪纷纷刺如前排宋军的身上。

    “好!”跟在张弘范身边,扶着他在樊城居民尸体堆上站稳的亲兵忍不住喊道。

    下一瞬,那些被刺中的宋军并没有倒下,他们放开手中的长枪,探手抓住蒙古军的长枪。第一排有个穿着华丽战甲的军官,蒙古军第一排第二排不少人都以他为目标,八九支长枪都刺在他身上。就见这名宋军军官没有伸手去抓,而是俯下身把长枪都抱在怀里。后排的宋军趁此机会对着蒙古军一通猛戳,十几名蒙古军中枪,忍不住纷纷惨叫起来。而他们后面的蒙古军见到这十几名疲惫不堪宋军居然如此悍不畏死,他们也再没了之前的凶悍,拖着伤兵退了下来。

    张弘范叹了口气。他现在能够理解为何攻打不下来,哪怕是身为元帅,此时的张弘范也觉得背后有些发凉。以命换命的时候,胜券在握的蒙古军完全没有送死的打算。不过这已经是宋军的极限,看那些还活着的宋军摇摇欲坠的模样,这一轮战斗大概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的气力。只用等他们跌坐在地,蒙古军就可以上去把他们轻松杀光。

    将军牛富身中九枪,他两腿不听使唤,整个人跌坐地。那些沉重的甲胄挡住了很大的伤害,他受了重伤,可他知道自己此时还是死不了。

    抬起头,牛富想对着蒙古军笑骂,‘你们真是些没用的东西,让你们杀都杀不了我。’然而一张嘴,他就喷出口血,什么都说不出来。

    牛富又想对对部下说,‘你们都去逃命吧’。不过这次他并没有尝试说出这话,因为牛富觉得对能到这里的部下说这个,对大家是种侮辱。

    他吃力的从面前捡起一根折断的半根长枪,折断枪杆抵着前面的蒙古军尸体,枪尖顶在自己的咽喉上。既然已经尝试过让蒙古军把他刺死,此时的牛富就不想再给蒙古军第二次机会。他用尽体内最后一丝气力把身体后仰,接着猛力前扑,长枪的枪尖深深刺入他的咽喉。

    见牛富将军自尽。同样精疲力竭的裨将王福用长枪撑起身体摇摇晃晃的站起身。也不知道是畏惧死亡,又或者是给自己打气,裨将王福喃喃说道:“将军死于国事,吾岂宜独生!将军死于国事,吾岂宜独生!……”自言自语的同时,王福向着旁边烧的如同火窟般的临街木质小楼蹒跚走去。

    在尸体堆上矗立的张弘范呆呆的目睹宋国将官自尽,又呆呆看着宋国军官竟然像是去投火的模样。他觉得眼前的场面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那些之前在围攻这支宋军的蒙古军也呆呆的看着,虽然这些人死掉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然而蒙古军心中已经没有丝毫的喜悦。

    他们就看着宋国军官蹒跚的走进火窟,身上的衣服被烈火引燃。他们就看着宋国军官如释重负般放下长枪盘膝端坐烈焰当中。

    然后,火窟堪塌了,无数燃烧的木料将这名宋国军官埋葬。堪塌造成的焚风卷起无数的火花向着黑漆漆的夜空冲天而起。

第169章 江南巨变() 
襄阳与樊城隔着汉水相望,吕文焕在两城之间修了铁索浮桥,结果被蒙古人用炸药包给炸了。樊城城破,吕文焕和众将士们在城头急的眼角都要瞪裂,然而却没办法前去相助。

    不过这痛彻心扉的感受在确定樊城完全陷落之后就开始被恐惧逐步替代。蒙古接连数次派遣使者劝降。吕文焕最初还坚决拒绝,然而又等了两个多月,朝廷援军始终没有踪影。而且蒙古明确表示,若是吕文华肯降,襄阳以及城内军民都可以得以保全。若是不降,蒙古就只能全力来攻打,并且屠城。

    无必救之兵,无必守之城。吕文焕见到援军始终没有踪影,心中就不得不动摇。蒙古这边为了给襄阳压力,对使用炸药包对襄阳进行了一番攻击。这次攻击不仅是城头受损,新型的回回炮射程超过250步。爆炸的气浪直接炸塌许多民房。这下城内众将都无再战的意志,纷纷前来请求吕文焕为了大家投降。

    在强大的压力下,吕文焕不得不写了一封要价很高的信给蒙古军。他心中也在希望蒙古最好能拒绝。这样的话他就可以让众将消停一段。没想到蒙古军阿里海牙元帅不仅答应了所有条件,还表示愿意与吕文焕折箭立誓,保襄阳太平。这下吕文焕再也挡不住众将,不得不在十月初投降蒙古。

    襄阳陷落,蒙古军就打开了通往南方的大门。阿术元帅为先锋,统领蒙古军顺汉水南下。从沼泽地间的狭窄水道绕过汉水上另一座防御重镇郢州,阿术率领蒙古军快速占领了汉阳。当地军队此时根本没接到襄阳陷落的消息,完全被蒙古人的奇袭快攻打懵,很快就被蒙古攻克。汉阳失守,曾经挡住忽必烈亲征的鄂州再无丝毫屏障,刘整的水军在江上彻底击破夏贵的水军,在回回炮与炸药包的攻击下,鄂州很快失守。

    此时临安朝廷才知道襄阳陷落,蒙古大军已经接连突破了数道天险,杀进长江了。这下朝廷整个完全陷入失声状态。原本攻击贾似道的那些人全部不再废话。当年贾似道守鄂州,打退了忽必烈,大宋才得到平安。现在鄂州都被攻下,所有人都知道此时不是互相攻讦的时候,大家都要求贾似道率领大兵前去打败蒙古军,重夺回鄂州,再次获得对蒙古作战的胜利。

    令众人讶异的是,贾似道竟然玩起了称病的把戏。于是朝廷里面的众臣就愤怒了,大家能理解贾似道这是又准备要挟大家。到了此时要什么就直说呗,哪里有时间玩这套啊!

    如果此时让称病不上朝贾似道说什么的话,他大概想说‘悔不该当初等了这么久’!

    从道理上讲,贾相公一年前的日子可远没有现在这么糟糕。财政角度上,每个月棉务有十二万贯铜钱的收入。因为免除了各路和籴,国家经济也从滥发货币的状态下开始逐渐恢复。除了这些因为公田改革引发的效果,赵嘉仁卓越的能力让福建路与广南东路税收大增。大宋的航海行会控制海上贸易,铜钱外流的口子被彻底堵住。不管官员和士绅们怎么群情激奋,贾相公治理的大宋其实正在欣欣向荣进发。

    然而人类就是如此,只要有选择就会开始求全责备。贾似道贾相公现在心中充满了悔恨。其实就算那时候让赵嘉仁带兵去援救襄阳,顶多给他加个执政而已。赵嘉仁虽然奸猾似鬼,却不是个不懂权衡之辈。实际上真的返回头看赵嘉仁到现在的努力,他哪次又不是相忍为国。

    就是求全责备的心思害了贾似道!正因为想把一切都理顺,正是想一切都尽在掌握,这才导致贾似道没能提早调动赵嘉仁。此时再调动就晚了,诏书发到广州就需要大概一个月。赵嘉仁接到命令,准备军队,开赴前线,没有半年是不可能的。

    贾似道是打过鄂州之战的,当年他手下有高达,曹世雄、向士壁、吕文德、赵嘉仁、刘整。现在刘整叛国,曹世雄被流放,向士壁瘐死,吕文德病死,吕文焕投降,高达赋闲,赵嘉仁远在岭南。贾似道已经是光杆司令。

    唯一两次击败蒙古军的赵嘉仁至少得半年才能赶到。半年意味着什么?那时候蒙古大概都打到临安城下啦!贾似道作为失败的负责人只有下台一途。

    可不出击也没办法。贾似道现在选择称病也是他考虑出来的最佳办法。命令赵嘉仁率军前来临安的公文已经发下去,贾似道如果能靠称病熬到赵嘉仁率军赶到临安,那时候一切还有机会。

    不过贾似道想的再好,也只是他一厢情愿。官员们有些担心贾相公会提出什么过份要求,暂时没有逼迫他。太学生们就不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