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太尉从来不吝于借用别人的智慧。这样的对话是他所习惯的军队口号,也是他认为最适合的军队口号。即便是生搬硬套,赵太尉也强行命令部队执行。另外,从私心上讲,赵嘉仁无论如何也得避免无意义的麻烦。万一部队情绪激动下脑子一热高喊什么太尉万岁的胡话,赵嘉仁也就只能黄袍加身。赵嘉仁现在认为黄袍加身的时机并不成熟。

    李云师长站的很从容,静静的等待着赵太尉经过他的阵前。作为战功显赫的师长之一,李云对自己确定的以火炮火枪牵制杀伤敌人,等敌人阵型混乱之际用长枪兵彻底摧毁或者击溃敌人的战术非常有信心。从赵太尉的资料调集频率当中,李云能够感受到太尉对此事的重视。也就是说,李云的战术很可能成为未来宋军的核心战术。

    心中想法翻涌,等李云注意到的时候,赵太尉已经到了他的方阵前。内心一阵紧张,李云下意识站的笔直。这下李云就看到赵太尉神色中出现了讶异。李云也是出色的军人,对于站立行走非常熟练,太尉的视线所到,都是李云那些有问题的地方。

    到了此时,李云先是一阵惶恐,身体站的笔直本来就显得僵硬。紧张之下,身体更是不由自主的更显僵硬。发觉了自己的丑态,李云心中沸腾着后悔与沮丧。可事情到此已经无法重来,强行收拢心情,李云让自己恢复到该有的状态。身体放松却不松弛,精神集中却不亢奋。看完了李云完全调整好状态,赵嘉仁才喊道:“同志们好!”

    “太尉好!”李云与战士们一起喊道。

    “同志们辛苦了!”赵嘉仁的声音没有变化。

    “为人民服务!”李云和战士们也异口同声的应道。方才李云觉得自己的脸因为羞愧而滚烫,随着和大家一起喊口号,他心里面有些自暴自弃的想,反正已经丢了那么大的人,全被太尉看在眼里。之后可别继续丢人才好。

    年轻的李云有些自暴自弃,他并不知道赵嘉仁没有认为李云不能干。谁都会犯错,赵嘉仁上辈子甚至犯下大方向的错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不是他不会犯错,而是他会不会一直向前走。既然李云靠自己调整过来,那就意味着他已经战胜了自己。揪着之前的错误不放,并非是赵嘉仁的爱好。

    检阅完了全部队伍,赵嘉仁就到会场召开会议。一众指挥员坐围绕方桌坐的整整齐齐。“同志们,我知道有人不习惯这个称呼,有人说这个称呼有些轻佻。我不这么看,咱们新的军队就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国家的脊梁,保家卫国的骨干。我所求的就是新的军队所求的,咱们志同道合,当然就是同志。而且我们的军队和以前的军队不同,以前的军队动辄被称为贼配军。因为只有走投无路的人,还有罪犯才会当兵。现在来当兵的都是良家子,我若是不称呼大家为同志,那怎么能扭转以前的旧印象呢!”

    赵太尉的话让一众指挥员都连连点头,有些情绪敏感的甚至忍不住热泪盈眶。即便赵嘉仁这个做法只是口惠,可在大宋,愿意尊重军队本身的太尉,赵嘉仁大概是第一个。即便只是一个‘同志’的称号,也能够表达赵太尉的立场。

    “接下来就是军队建设。最近大家在各地都经历许多战斗。对于炮兵、火枪兵、长枪兵都有很多新的认识。我准备成立各个地方的军校,这些军校就是在各个地区教授班长和下级指挥员。在临安组建兵部下的军校。这个军校就是教育中高级指挥员,并且对军队的战略战术进行研究和开发。除此之外,各个部队都要建立教导部队,各师要建立教导营。各营要有标兵连。这些部队要承担起各种新战术的演练……”

    如果把军队单纯当成一个生产组织来看待,它和这种组织就没什么不同。要是有所不同,也只是军队生产的是毁灭与死亡。包括作战训练,军事研究和教育,以及人员的升级等工作。赵嘉仁最后讲道:“另外,军队要建立学社组织。各个连队里面都要有学社组织。”

    前面的内容对于懂行的军人来讲很容易理解,即便是不懂行的军人也感觉不出要反对什么。然而一提学社,这帮军人都起了反应。所有指挥员脸上都是不解,第八师师长徐永辉爱说话,他说出了大家心里的疑惑,“太尉,军队里面不是有随军的学校了么。为何要建设学社?”

    “学校教给你们的是知识。也就是说,这边教什么,你们就要学什么。学社则是要帮助大家来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说大家遇到什么问题,学社来领着大家来解决问题。”

    听了赵嘉仁的解释,徐永辉和大家一样还是无法理解,他迟疑着问道:“那和学校不是一样么?”

    “学社要和大家一起面对根本性问题。譬如,简单的讲,我们学习的时候要讲预习、学习、复习。打仗则是备战、作战、总结。行政则是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总结计划。你们觉得这些是不是很像?

    听了介绍和回答,这些军官们中间比较灵光的纷纷表示赞同。以前他们并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现在一对比才发现做事的规律其实也就这么多。

    “学社解决问题。它怎么解决?那就是找到规律。我虽然反对理学那种天下道理皆归我所讲的胡来,但是我可是相信世界上有道理的。那我问大家,如果一个道理放在军队里面是行不通的,那么它算是一个完整的道理么?”

    徐永辉觉得好像明白了什么,他连忙接过话头,“太尉,这世界上真的有完整的道理么?”

    赵嘉仁笑道:“我现在想讨论的是人类的道理。如果同样的事情,你站在马的角度考虑,那肯定和咱们人类不同。我可不是主张众生同等的人。”

    这话说完,大家也哄堂大笑。

    徐永辉笑完之后继续追问,“那对于人类有完整的道理么?”

    “若是完全一致也不至于。不过我可以举几个例子。譬如我们的军歌里面唱,不要拿百姓一针一线。大家肯定会问,这是为什么不行。爷爷我枪在手,一个百姓凭什么敢不让我拿他的东西。而官员们则会不解,我乃官员,牧守一地,谁家的老婆好看,谁家的钱多,我为什么不能拿了。如果是朝廷的太尉,他大权在握,很可能会想,我想让下面的人给我死战,下面的就得去战死。你们觉得呢?”

    大家都年轻,听了第一例子之后觉得有趣,加上貌似攻击了约束大家的纪律,众人听了纷纷笑出声,都颇为高兴。到了第二个例子,不少人可就笑不出来了。到了第三个例子,众人更是脸色难看或者尴尬。想到面对毫不讲理的上司可能带来的结果,大家实在是笑不出来。

    看自己的话起到了效果,赵嘉仁总结性的说道:“学社就是让大家,让指挥员与作作战员们都能够理解到问题在哪里的组织。这种东西没人情况不同,而且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所以才设立的。至于学校,讲述的是对大家都相同的东西。这就是学社和学校的区别。”

    赵嘉仁讲到这里就准备下面的议题。没想到徐永辉竟然继续问道:“太尉,你前面所说的这些事情仔细想起来很是吓人。我觉得像是共通,又好像不同。可否请太尉稍微讲讲?”

    赵嘉仁本来不想在学社建立上牵扯太多,可看徐永辉的表情,再看其他指挥员的表情,大家竟然都是很有兴趣的样子,反倒让赵嘉仁觉得有些震动。他更习惯的是学校模式的教育,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学习之后自己思考,自己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尝试理解。所以对这种讨论性质的内容并无经验。

    现在他突然有些理解前辈为何能做到“组织建到连队上”。这不是前辈有大能,而是人民已经有了想理解世界的需求。

    “更具体的我以后讲,我现在先举一个例子。我们大概都被父母责骂责打过。若是父母自己坚持某种理念,因为我们违背了这个理念,所以被打被骂。我们即便不认同父母的理念,但是我们对这件事会认命。但是,若是有什么事情是我们想起来就不舒服的,那就是父母责骂责打我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自己那会儿不高兴,所以就通过责打责骂我们而撒气。你们觉得呢?”

    如果之前的话让很多人还没能明白的话,这个解释显然得到了大多数年轻人的共鸣。

第59章 扬州军事会议(下)() 
赵嘉仁本以为在扬州只用开七八天会,没想到这一开就开了半个月。讨论军事内容的有六七天,其他时间就是赵嘉仁给这两千号人进行学社教育。

    20世纪末,美国文化还很上进。那时候有一部情景剧叫做《成长的烦恼》,这部电视剧不仅风靡了美国,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都有极高的口碑。赵嘉仁发现新的宋军中人人都有成长的烦恼。

    想凭借赵嘉仁一个人之力为大家解惑,从现实层面来看明显不可能,如果是强行灌输又会被人有意无意的给弄成宗教式的玩意。赵嘉仁不得不要求大家在这方面稍微等等。把主要精力放到西征上。毕竟有太多大宋同胞正在敌人的蹂躏下痛苦的等待大宋的子弟兵去解放。

    当然,子弟兵们也不是简单的就可以出征的。表现出色并非只有李云一个师长,每个师长都希望自己能够展现才华,其中有五个表现很亮眼。李云以长枪兵为摧毁敌人的最后一击,徐永辉和他参谋长的作战训练,郑捷在火炮上的应用,洪宋臣的队列调动,还有一名叫做耶律明的师长在绘图以及行军计划上的长材。

    耶律是辽国的姓氏,要是赵嘉仁转生在北宋初年而不是南宋末年,他就得态度坚定的与耶律家进行残酷战争。然而时过境迁,现在耶律氏投奔到赵氏麾下,与孛儿只斤氏进行着不死不休的战斗。在政审报告里面,这位耶律明对恢复大辽并没有有什么兴趣。他甚至以为耶律是非常正常的汉人姓氏。

    先凑齐基本盘,赵嘉仁就成立了五个局,以这五个局为核心搞出一个实际上的枢密院。从战争理念、战术、作战训练、绘图、参谋进行一次联合运作。除了实际枢密院人员之外的两千多人编成两个营的教导团,对教导团进行了整套的演练。

    每个步骤都很好,不等于凑到一起都会好。炮兵、火枪兵、长枪兵,都想以自己为核心来进行战斗。赵嘉仁召集军事会议的目的是把军队捏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让这群混账小子们争风头的。哪怕是原本计划被打乱,赵嘉仁还是继续坐镇在扬州继续军事工作。

    又过了一个月,到了四月初十,赵嘉仁发现自己面对一个更可笑的结果。一位名叫完毕归的年轻营长经过大量学习,率先弄清楚了这些师长都没错,只是师长们以为单靠他们所精通的战争技巧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当然,赵嘉仁认为这些师长未必不懂借鉴的道理。但是他们太在意‘主导者’的名分。对于年轻人来讲,这口气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咽下去的。

    更有趣的是,虽然这位完营长的报告里面填写他是汉人,可赵嘉仁知道这位来自淮西的营长是完颜家的后人。知道此人出身,赵嘉仁心里面也不是一点没有芥蒂。不管如何,大宋与金国有深仇大恨。如果赵嘉仁是回到北宋末年,那必然要竭尽全力将金人杀尽。

    可看着这位在赵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