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自然,我也会与大汗讲。”伯颜大帅表示了对郝仁万户的配合。

    得到了这样的保证,郝仁万户也觉得放下心来。不过送走了伯颜大帅之后,郝仁心里面又开始难受起来。如果没有郝仁继续主持此事,那些接管的人会怎么对付府兵制呢?只要接管的人不敢对抗忽必烈大汗,等到明年更多府兵参加校阅和训练,大汗一句“把府兵编入我的亲军”,继任者大概就会屈服了吧。然后就是府兵制完蛋。郝仁的心血就此化作乌有……

    看来自己也得如伯颜大帅这样,找一个能够让他放心的人。郝仁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若是自己这么拍屁股就走,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支持府兵制度。既然一开始就支持府兵制度,那就要斗争到底,直到竭尽全力。8)

第67章 大宋320年元旦(七)() 
    正月十二日,就在郝仁答应了伯颜的邀请第二天,朝堂上的汉臣们完成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忽必烈就对郝仁说道:“郝仁。 X过了正月十五,你便去处置水军。”

    郝仁一愣,他没想到忽必烈大汗竟然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再转头看向伯颜大帅,就见伯颜大帅依旧是冷淡的表情,虽然回望了郝仁一眼,却没有丝毫表示。

    这下郝仁被气得七窍生烟。合着忽必烈大汗与伯颜大帅两人是串通好了要夺郝仁的权力么!若是如此,那还不如在朝堂上直说呢。在恼怒之下,郝仁非常不爽的说道:“陛下,臣想推荐接掌府兵的人选。”

    忽必烈大汗说道:“便由你的副手阿米热接掌就好,他也熟悉此事。”

    郝仁被憋的说不出话来。他的副手的确熟悉府兵的事情,这位副手本人对于忽必烈大汗的态度能用诚惶诚恐来形容,只要大汗下令,阿米热大概会答应大汗的所有命令。从这个角度来看,郝仁觉得忽必烈大汗对于被郝仁顶撞的事情非常介意。

    然而事情至此,郝仁知道自己万万没办法应对。他只能应道:“臣遵旨!”

    忽必烈意味深长的看了郝仁一眼,就开始处置其他的事情。郝仁心里面念头涌动,对于之后的事情根本是听而不闻。深入研究过府兵制度之后,郝仁觉得这种制度不仅是汉制,更是国家高度制度化的产物。府兵制的核心乃是军队的军队国家化,而不是蒙古这种军队私人化。

    譬如郝仁万户自己拿一万户人,就向郝仁万户提供了五百骑兵。这五百骑兵不属于大汗,而是与一万户人口一样属于郝仁万户个人所有。如果郝仁万户要造反,这五百骑兵就会加入郝仁万户的战斗行列,向忽必烈大汗扬起叛旗。就如现在的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一样。

    府兵是各个地方按照财力与人口选拔士兵,士兵接受的训练体系和作战指挥体系分别隶属朝廷派遣的两拨廷臣。战争开始之时,府兵集结打仗。战争结束之后,府兵们则回到家乡。自始至终都只有皇帝可以通过虎符调动这些军队,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让府兵为他们所用。府兵制度越完备,府兵越强,就意味着皇帝和国家的力量越强。

    郝仁万户的确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他没想到自己的努力却遭到皇帝忽必烈为首的一众人等挖墙脚。《吕氏春秋》里面讲,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忽必烈大汗是蒙古汉化的开启人物,然而他现在的所作所为貌似正在毁灭他曾经的努力。而伯颜大帅这样的人物……

    想到伯颜大帅,郝仁心里面更加难受起来。以伯颜大帅的见识,他竟然附和忽必烈大汗的要求。这让郝仁完全想不到。

    等到下了朝,郝仁发现伯颜大帅和其他朝臣一起离开,便跟在伯颜大帅身后。出了宫门,等伯颜大帅上了马车,郝仁立刻跟了上去。伯颜大帅的马车车门根本没关,郝仁趁机就坐了进去,然后关上了车门。

    “你是要问我为何算计你么?”大帅率先开口。

    郝仁先是一怔,然后愤愤的答道:“的确如此!”

    “我乃大汗的臣子,大汗让我做什么,我就要做什么。”

    “你……”郝仁完全没想到伯颜居然这么讲,虽然质问了一个开口,后面的就说不下去。

    “不服么?”

    “……没有。”郝仁极为不服气的说道。

    “你若是不服,那何必不在朝堂上直接讲。”

    “大汗又没有说要取消府兵制度,我当时讲什么?因为大汗还没做的事情指责大汗不成?”郝仁愤愤的说道。

    “既然如此,便好好的把水师的事情办好。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事情么?”伯颜大帅下了逐客令。

    面对这样的上下级制度,郝仁完全没有可说的。既然伯颜大帅下了令,他只能下车。下车之后,郝仁见到伯颜大帅的马车关上车门,车夫驱动马匹,马车扬长而去。因为用上了从宋国买来的橡胶轮胎,伯颜大帅的马车跑的非常轻快,不久就跑的没了踪影。

    郝仁愤愤的站在春寒料峭的空地上,任由寒风吹了一阵,这才垂头丧气的乘上自己的马车。坐进车里,郝仁一拳就捶在座椅上。

    当天晚上,伯颜大帅就去见了忽必烈大汗,将白天与郝仁的交谈讲了一下。忽必烈大汗笑道:“那小子真的没有多说什么,不会是你替他说好话吧?”

    “没有。”伯颜大帅回答的简单明快。

    “便是替他说几句好话又如何。郝仁这匹小马驹虽然跑的很快,却没受过波折。他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忽必烈语气很是轻松。

    “陛下为何不把心里的话说给郝仁听。万户虽然年轻,还是能听得懂陛下的意思。”

    “这样的孩子,还得磨砺一下才能打掉他的那些想法。”忽必烈答道。

    等伯颜离开,忽必烈给自己点上了一支吕宋雪茄。从嘴里喷出一口香甜的烟气,忽必烈觉得精神一振。现在吕宋雪茄已经成为了大元最火热的几种流行奢侈品之一。每次抽了之后,忽必烈大汗就觉得自己精神一振。

    和以前一样,大汗觉得自己此时的精神也自然而然的兴奋起来。带着这股子尽头,大汗想着郝仁的事情。其实在郝仁反对把府兵变成探马赤军的第二天,忽必烈已经想通了这里面的关节。整体上,忽必烈对郝仁的全部表现很满意,在忽必烈的手下当中,如同郝仁这样能够坚持理念,毫不动摇,甚至为了正确的理念敢于和忽必烈对抗的人不多。或者说数量很稀少。

    若郝仁不是孛儿只斤家的人,忽必烈马上就会重用。然而郝仁却是孛儿只斤家的万户,这就让忽必烈的重用冲动冷淡下来。

    孛儿只斤家的万户若是在草原上,忽必烈也不会特别的提防,然而郝仁却是一位廷臣。也就是说,忽必烈若是重用郝仁,郝仁就很可能笼络起很大一批廷臣,形成巨大的派系。

    另外,忽必烈觉得郝仁缺乏危机感。府兵制度从理论上可以千秋万代,可是南边的宋国再过两三年就会继续和大元作战。这时候府兵制度就远没有直接归大汗指挥的探马赤军更可靠。

    不管是哪个理由,都让忽必烈觉得得好好的磨砺一下郝仁。磨掉让这匹小马的傲慢,这才能更好的使用。rw

第68章 大宋和大元的敌人们(一)() 
    元旦啥时候结束有很多说法,一个比较约定俗成的看法是,过了正月十五,年就彻底过完。在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之间,郝仁万户在小汤山别墅渡过。在朝廷受了这么大的气,他当然要跑到老婆这里寻求安慰。正月十五日,郝仁万户就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返回大都。

    回到大都,就有人送上信。伯颜大帅要郝仁万户在正月十六日前往火器局。光是看到伯颜大帅的签名,郝仁就觉得一阵阵的无名火。然而气过之后,郝仁也只能听命。

    第二天一大早,郝仁就到了火器局,伯颜大帅的马车几乎是同时到的。伯颜大帅平日里本就冷淡,郝仁更是没有说话的打算,两人沉默的走进火器局。火器局的管事给两人跪下行礼,爬起来之后一溜小跑的在前面引路。

    到了试验场,郝仁就见到试验场的靶子前六十步的地方插了许多木杆。这些木杆下端包铁,插进土里,上端有个铁质的丫字型分叉。等伯颜与郝仁坐下,管事立刻下令。几名壮汉马上跑了过来,人人肩头扛着粗大的火枪。

    郝仁看得目瞪口呆,这玩意的外形与大宋的火绳枪别无二致。区别就在于这个体积,稍稍一看,就觉得这种火枪的枪管粗大许多。到了木杆旁边,壮汉把肩头的火枪架在木杆上端的丫字型里面。沉重的火枪与铁质丫字型铁叉间碰撞出沉闷的声音。

    除了体积与份量之外,火枪从装药要射击之间与宋国火枪并没有不同。壮汉们连着发射了三轮火枪,试验场已经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道。等他们停下来,郝仁与伯颜大帅几乎是同时站起身,向前走去。

    管事连忙在前面引着,郝仁对火器非常熟悉。他拿出一块棉布手帕裹在指头上,轻轻按住枪管,很快就从指尖上感受到高热。郝仁暗自数着数,手指坚持到有些忍耐不住,才移开火烫的手指。他用高热的手指捏住耳垂,不久之后才放下来。

    伯颜大帅没有郝仁这些经验,便是见到了郝仁的做法,大帅还是忍不住用手指直接接触枪管。被烫的手一哆嗦,连忙收手回来。

    “大帅,这个的确比较烫。”管事连忙抱歉的说道。

    看到伯颜受了这么点小罪,郝仁心里面倒是有些轻松。在火枪枪管冷却到比较合适的温度之前,郝仁前后来回走,同时吩咐道:“拿一支宋国火枪过来!”

    便是没有拿到宋国火枪,郝仁也大概能看出差距。面前的火枪口径有宋国火枪的两倍还多点。所以装药多,声音大,喷出的白烟更浓。子弹打到靶子上或者靶子后面的墙上,有更大的动静。

    拿来宋国火枪之后,郝仁一比较,数据果然如此。宋国的火枪枪口大概是10毫米,眼前的蒙古火枪的枪口得有25毫米左右。宋朝火枪的铁质枪管差不多都是整个塞进去。再看两种火枪的子弹,宋国的子弹比鸽子蛋小许多,蒙古的不仅比鸽子蛋大,甚至都有小个鸡蛋大小,体积大概是宋国子弹的两倍。对这样巨大的玩意,郝仁忍不住咋舌。

    伯颜大帅比较之后开口问道:“造这么大的东西,会不会更贵?”

    “若是说用铁,那定然是多了些。可以前我们一个老手,一个月就是做一两根枪管。我们学宋国的双层套管。现在便是刚招收的匠户,只要有气力,一个人一个月也能做出四五根内枪管。外面的管子用铁条绕,一个人一个月造出几十根。”

    “哦?”“真的?”

    伯颜与郝仁同声说道。看着面露自豪笑容的管事,郝仁心中非常惊喜。21年前,蒙古军是在鄂州接触到赵嘉仁使用的火器。当然,在此之前,蒙古人已经开始学习使用从金国以及宋国学来的火器。在西征中,这些火器开始比较大规模的使用。然而真正进入管状火器,则是从鄂州之战开始的。

    之后蒙古这边一刻不落后的努力紧追宋军火器的发展,令蒙古最痛苦的不是宋军那些精巧的火器,而是双方天差地别的生产效率。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