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密宗的秘法甚多。各种咒术真的能千里之外取人性命。”忽必烈大汗兴致勃勃的说道。

    “真的?上帝保佑,罪过罪过。”察必皇后低声祷告。

    郝仁更加不解了。察必皇后这番的举动更像是一个聪慧的女人,可她为什么就跟没听明白忽必烈大汗的讽刺一样。

    “大汗。出家人当有慈悲之心,这种咒人致死的手段,还是不用的好。”察必皇后继续说道。

    忽必烈大汗点头表示赞同,“嗯嗯。该有用的时候就要有用,若是没用,还是不用的好。”

    “那大汗可否答应把全玖送回南边?”

    “郝仁,给皇后讲讲你续签了滑县条约之后宋国的应对。”

    郝仁没想到自己就被这么被拎出来。只能硬着头皮讲道:“皇后,宋国是铁了心要和我们打到底。我去年与宋国续签滑县条约。之后我们希望能够与宋国签署永久和平条约,宋国是坚决不肯。除了不肯之外,宋国官家此次国庆时还公开讲,宋国的目的是混一华夏。他所谓的华夏包括他们汉人曾经到过的土地,不管是汉代或者是唐代,只要汉人曾经到过的地方,都是华夏。还包括我们草原。”

    “那你们为何不就此事去质疑宋国官家?”察必皇后问道。

    “啊?”郝仁很是不解。他觉得这说法实在是太女人气。也许是最近沉迷于宋国的漫画,挠挠脑门,在郝仁万户脑海里就浮现出外交场景。

    蒙古使者身着蒙古服饰,率真的问道:宋国官家为什么要发表敌视大元的言论。

    宋国官员一脸不屑的回答:关你们屁事。

    蒙古官员怒道:宋国官家都草原都划到宋国地图里面啦!

    宋国官员:不喜欢听,就躲到墙角画圈圈去吧。

    蒙古官员:你这是要打仗么?

    宋国官员:打就打!谁怕谁!

    ……

    用力摇摇头,郝仁万户竭尽全力把这些不怎么正经的想象从脑海里驱逐出去。然后就听皇后继续问道:“为何摇头?”

    “皇后,若是直接问。还不如下令伐宋。”郝仁答道。

    “你们男人的心思真是奇怪。若是觉得宋国官家言辞不当,就直接派人问宋国为何不停了战争。便是要打仗,也让宋国知道想发动战争是宋国官家,而不是我们大元。宋国定然有许多人相打仗,也定然有许多人不想打仗。若是我们反对战争,何不让宋国人明白我们大元坚守和平。”

    郝仁觉得自己脑门上如同那些漫画里面出现了阴影和三条竖线,蒙古人坚守和平,这也就是皇后能够说出来的话。关键是这话你说出去没人信啊!

    “话说出去,也许有人信,也许没人信。但是不说出去,一定没人信。现在我大元可否说过这些?”

    “……皇后教训的是。”郝仁用敷衍的话术表达了拒绝。郝仁所知道的大元是一个上层非常想征服宋国的大元。现在不愿意动手只是因为没有获胜的把握。至于真心与宋国求和,在大元上层是根本没有的事情。所以皇后要说什么,就让皇后说。做决定的事情,乃是旁边的忽必烈大汗的任务。

    “大汗,不如就送全玖回南边?”察必皇后转头继续劝说忽必烈。

    “不行!”忽必烈爽快的拒绝了皇后的要求,“宋国必然得寸进尺。”

    “不送。宋国就不得寸进尺么?”

    看到老婆的坚持,忽必烈站起身说道:“全玖可以送回去,只是得把心留在我大元。郝仁,我们出去走走。”

    郝仁万户跟着大汗出了金殿,他以前没怎么接触过皇后,只是听说皇后很贤惠。这次见到之后,他个人很欣赏皇后。不过在方才的对话里面,他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于是郝仁问道:“陛下,那个做法是怎么回事?密宗说能够咒死赵嘉仁?”

    “哼!”忽必烈恨恨的应了一声,“那帮密宗若是做不到,早点实说不就好了。难倒还得令他们佩符入火么!”

    郝仁听了之后噗哧就笑出声来。随着藏传佛教的巴斯巴国师开始受命创造蒙古文字,藏传佛教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释教乘势要求朝廷追究曾经蒙哥禁断、但尚流行于世的道教伪经。忽必烈就在至元元年年初命释门诸僧、翰林院文臣偕正一天师张宗演、全真掌教祁志诚、大道掌教李德和等人,会集长春宫,考证道藏诸经真伪。释道辩论达数十日之久,结果除《道德经》外,其余道教经典悉被判为伪经。

    释教敦促朝廷再次下令焚经,忽必烈说:“道家经文,传论踵谬非一日矣。若遽焚之,其徒未必心服。彼言水火不能焚溺,可姑以是端试之。俟其不验,焚之未晚也”。

    针对道家对符箓的吹嘘,忽必烈大汗命令道教诸派各推一人“佩符入火,自试其术”。张宗演等人惊慌失措,承认“此皆诞妄之说。臣等入火,必为灰烬,实不敢试,但乞焚去道藏”。

    现在看,随着战事不利,忽必烈大汗已经开始需求怪力乱神的襄助。很明显,密宗并没有吸取之前道门的前车之鉴。而有病乱投医的忽必烈大汗却把密宗的把戏当成心灵慰藉。而结果很明显是密宗没有能够满足大汗的愿望。

    “大汗……那些怪力乱神的话,不可信。”郝仁忍不住劝道。

    “我命人拷问宋朝宗室,怎么听那些人说赵嘉仁就懂秘术。”

    “大汗,他们要是真知道这些,当年临安投降之前为何不跑去投奔赵嘉仁?”郝仁苦笑着答道。

    “或许是来不及?”忽必烈有些迟疑。

    “他们自己会说是因为来不及。其实哪里会来不及!他们那是为了少受刑,所以编出来的瞎话。宋国官员见到临安朝廷根本没救,都各自散了。那些临安城内的宗室若是想逃跑,定然能跑掉。”

    “嗯……”忽必烈沉吟起来。

    看着陷入封建会道门骗局的忽必烈,郝仁忍不住劝道:“陛下。我们蒙古打仗,虽然都有萨满做法。然而成吉思汗与……托雷,哪次打仗是听萨满指挥。他们侦查敌情,侦查战场。把敌人诱到他们不能出力之处,以我十成之力痛击只有一成之力的敌军。于是便能大胜。我军便是拐子马冲阵不行,也远没到不能与宋军作战的地步,只要……”

    “够了!”忽必烈大汗用恼怒的声音喝道。

    郝仁心中一凛。他没想到忽必烈大汗对于黄河战役还如此耿耿于怀。在战役最后,忽必烈与伯颜大帅都在关键时刻放出了人马都披甲的蒙古重骑兵。然后那数千重骑兵全军覆没,造成了几十年来蒙古征战中最惨痛的损失。

    难倒忽必烈大汗到了现在都没能找出破敌的办法么?郝仁不得不这么考虑。8)

第93章 新一任南昌知州() 
    在大宋320年5月20日。忽必烈大汗还是派出了使者,向大宋传递出‘可以商量归还全太后’的消息。

    这个消息先花了三天时间送到济南。接着顺济南的电报网传递向杭州。现在的蒙古已经知道大宋赵官家懂秘术,可以让消息一天一夜就传递到几千里之外。虽然不知道这秘术的门道,蒙古人并不会拒绝利用这样的秘术为他们服务。哪怕是支付更贵的费用也可以。与人马在路途上奔波半个月相比,这点费用在蒙古人看来非常划算。

    于是大宋情报部门比蒙古公使更早的知道了蒙古人的条件。因为这份文件是明码发送,刚从开封回到济南的刘宠判断,忽必烈这是准备直接向大宋传递谈判内容。未来的谈判有可能就会在济南进行。

    因为见识到了第一手资料,刘宠他们最后与开封情报处的商量决定,在河南边境线西北的朝歌建立一个交易点。在山东的德州对面,以及在入海口的营口建立另外两个交易点。大家定期互通情报,共同完善对大元河北府兵的调查。

    济南情报处的人员也比较赞同这个判断。对大元了解的越多,这些人就越看不起大元在河北平原上的实力。原本大家认为河北平原上应该聚集着至少十万以上的蒙古骑兵,更多情报证明,大元手下的部队基本都是汉军,负责监视镇压汉军的蒙古军和大汗亲军加起来也不过六七万。

    而且这六七万骨干部队在黄河战役中损失超过一万。便是经过补充,战斗力也不如以前那种百战之余的精锐。

    报告送到赵嘉仁面前,短短的内容下面有济南处的分析,‘蒙古人想拖住我们的想法很诚恳,其他的都不可信’。大宋情报总局在后面复议,认为蒙古的态度的确应该如此。

    赵官家看了之后没说啥,秘书就把文件分类到给礼部的部分里面。赵官家则迅速翻看其他文件,直到秘书禀报,“官家,文璋到了。”

    合上文件,赵嘉仁命道:“让他进来。”

    文璋走进赵嘉仁的办公室,看上去稍微有点拘束。赵嘉仁打量了一下这个青年,就见他已经减掉了发髻,留着三七分的普通头发。看着挺精神。现在大宋官员和干部们只有极少数留发髻的。吏部内部规定,这帮人便是没搞出什么问题,也得加倍考核内容。也就是说,剪短发的官员干部在一个职务上一个任期干三年,留发髻的这帮人就是干六年起。当下发髻党里面地位最高的,就是太上皇赵知拙。当然,对付太上皇,有陈太后就够了。

    带着点拘束,文璋立正站好,大声说道:“报告官家。南昌知州文璋报道。”

    “文璋同志,坐。”赵嘉仁对这位年轻的学社干部说道。

    等文璋坐下,赵嘉仁直接问道:“文璋同志,我听说有人对你的学历很质疑。认为你不过是边工作边上学,上了八年学。也就是初中毕业的水平。以这样的学历,在31岁出任南昌知州。很多人不服。”

    一听这个话题,文璋看着立刻就昂扬起来。之前的那点子拘束被战意驱散了,“官家。我先是在福建的县里干财务。后来调动到庆元府搞土改,之后到了淮西搞清理田亩,以及给清理运河搞后勤。每次考绩都是优等,而且在这八年里面,我挤出每一点时间学习。已经在培训班里面完成了大部分高中课程。我的学历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年龄,我31岁做知州,说明我现在年富力强。我本就是江西人,对于江西的情况更容易入手。李庭芝没有完成的土改,我一定会全力推动。”

    “嗯。”赵嘉仁简单的应了一声。现在选人是吏部的工作,这里面包括大量的平时考察。文璋能够被选出来,吏部本身也有给赵嘉仁说明。江西土改和两淮的土改是北伐的前提,这两地现在就是需要敢闯能闯的人去推动。

    见到赵官家如此冷淡,文璋继续说道:“官家,我见识到国家几乎破灭之后,加上这么久的工作,深知土改的重要性。打仗,搞建设,靠的就是有钱有粮。江西产粮,只要完成土改。便是税收没以前多,至少能征兵了。”

    “没以前多?”赵嘉仁抓住了里面的关键。

    “是的。根据土改的总结会议,土改之后的农村,出售的粮食普遍没有以前多。”文璋大声答道。

    听着有点心虚的回答,赵嘉仁心里面偷着乐。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很可爱。要是老油条,他们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先把对他们不利的内容说出来的。只有在赵嘉仁询问的时候,他们才会把之前的会议内容拿出来证明他们并非不努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