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5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重臣的反应也没有好太多。虽然赵嘉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已经有太多太多不足,但是对于这帮宋代重臣来说,依旧是能让他们感觉到高山仰止的理论水平。这种理念把他们从一个唯心的思想体系中拉出来,提升到了唯物的境界。即便周围全部是陌生,也不会让他们再莫名恐慌。到了这帮人的程度,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这种高度。然而他们并有赵嘉仁的学识和见识,想爬到这个高度哪里那么容易。

    “官家,这个纺织品期货,我还是不明白。”户部尚书孙青提出了他觉得最要紧的问题。

    “期货说白了就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基于对现有情报的总结。这也要求有个很好的生产流程的管理。首先就是把生产流程分清楚,就是大家必须理解啥叫做生产资料,啥叫做生产力……”赵嘉仁继续讲述起来。这次的丝绸价格问题固然在某个程度上是一个货币供应的问题,但也不全是。所以赵嘉仁准备搞起期货市场,来进行调整。

    因为从理论上,期货市场远离的契约制本身不是邪恶。期货的原理就是农民们和购买方签订契约,先预支一部分生产资金,而期货的产品交割价格比之前的现货市场价大概会低些。这个契约之所以会达成,是因为农民若是借钱购买生产资料,雇佣劳动力,得给债主支付利息。采用期货的模式,就节省了这个利息支出。

    因为各种无法预测的原因,任何契约都有风险,除了天灾之外,人类本身面对诱惑的时候那真的是无比脆弱。期货市场的本意应该还不错,但是这个市场从建立起就和各种诈骗与邪恶共生。即便如此,赵嘉仁还是忍不住要把这个存在给放出来。

    听了介绍之后,听明白的就感叹这设计很好,或者对如何惩罚违约者很是担心。毕竟国家的公权力还是太弱。刘猛身为从龙之臣,对赵嘉仁更亲近,所以此时还是没忍住,说道:“若是熊尚书知道他的私人请求竟然引发出这么大的动静,不知道会怎么想。”

    上层里面消息速度可是快得很,加上聪明人多,熊裳私下请求赵官家帮他解决砸在手里的丝绸,很多人都知道了。赵嘉仁听了之后冷笑一声,“哼!官家无私事。”

    这话仿佛重重的敲在这帮人心上。便是慷慨豪迈如文天祥,也不敢接腔。从理论上,官家代表的是国家社稷,的确不该有私事。然而面对一个无私事的人类,大家本能的就感觉到了畏惧。

    沉默一阵,刘猛干笑两声,“呵呵,是我乱说话。”然而没人理他,刘猛也只能讪讪的不说话。

    文天祥趁机说道:“官家,这个期货只限于丝绸么?”

    赵嘉仁应道:“嗯。先限于丝绸吧,顶多把棉花也加进来。另外,还需要相对的商报配合。”

    “此事乃是我们户部的本份。”孙青马上出来表态。这里面的利益之大,孙尚书非常清楚。海事局掌握的《海事商报》每一期都能卖出去十万份,背后的各种情报更拥有巨大的价值。就孙青尚书所知,那帮海事局的家伙在此次丝绸价格暴跌的波动只有极少数人受到损失,大部分人都在比较高的价格上把手中的丝绸出光。至于少数受损的家伙,都是利用信息倒腾丝绸的家伙。倒腾者背后的大庄家更是赚的盆满钵满。想到这里,孙青就看向大宋总钱庄的主任齐叶。有很多谣传说,钱庄是各种倒腾的幕后大庄家。但是钱庄对此总是三缄其口。

    “可以。”赵嘉仁同意了孙青的请求。他接着说道:“这件事就先这么走着。我等就看今年长江以北的局面会到什么程度。”

第35章 河北镇暴战(一)() 
    后世被称为天津的直沽寨正热闹非凡,一群群脚上带着镣铐的人们在各个工地上忙碌。为了效率,所有铁镣套在脚上的部分都用布条包裹起来,还给这帮眯缝眼的蒙古人与各种色目以及回回们比较厚实的鞋。以防止无意义的磨损。

    监工们则分为两类,一类是地位较高,身材也比这帮俘虏高许多的宋人,一类是身材比俘虏矮小许多的倭国人。这帮倭国人为了每日的粮食,拿着木棒,瞪着眼睛,监督着俘虏们努力劳作。

    在道路上每隔一段,就悬挂了一些脑袋。旁边的大牌子上写着‘蒙古人’‘汉奸’的说明,任何尝试反抗的俘虏都会杀无赦。

    经过路上的李云上将对此视若无睹,他在上次黄河战役和不久前的陕西战役中从来不留俘虏。允许这些人活着,已经是李云上将对于缺乏劳力的妥协。他正在考虑过等攻下蒙古的征东行省之后掳掠几十万高丽人前来当苦力,眼前这些俘虏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昨天的时候他接到了电报,里面简短的讲述了赵官家对李云上将的赞赏。对高丽的小把戏稍加惩戒就能得到张管家的赞赏,这让李云上将格外打起了高丽的主意。

    马车抵达港口,就见一大队俘虏正在修建一个类似围海造田的玩意。那是一个类似六边形的东西,俘虏们一队队的扛着东西前去将这个玩意的外壁垒高,几架水车正在从里面往外排水。李云上将见过这个图纸,大概印象是要在这里建立一个深水码头。但是具体做法很复杂,他也不甚清楚。

    在这个重要的码头工地附近,已经有了一道由麻袋麻绳石块等垒起临时码头远远的深入大海,这个码头的外表看着破烂不堪,仿佛用了十几年甚至更久。可这个临时码头建成还不到三个月呢。

    有蒸汽车船停靠在临时码头附近,大量军人从船上下来。先登岸的军人已经在码头旁边的广场上集合。李云上将刚站定,就有两位少将跑了过来敬礼,“李司令,第二十三师师长杨铁心向你报道。”

    李云回礼,接着上前与杨铁心和旁边的师参谋长握手。这两人都是李云指挥过的部下,此次部队经过补充修整后再次派到前线。

    三人将此次路上的情况稍稍讨论了一下,杨铁心表示路上意外的顺利。有了蒸汽车船之后,航海对于风力的依赖大大降低,船只尽可能的走直线。除了船上活动空间比较小之外,晕船等问题是大大降低。

    讲完了这些,杨铁心问道:“司令,最近战况如何?有新的解救名单么?”

    李云年龄和杨铁心差不多,对于这位兄弟的情况很是同情。自从确定他妻子被掳走之后,杨铁心就一直没有放弃找回妻子的努力。李云答道:“这个我们还在查,有消息就会立刻告诉你。倒是战况比我想的还要激烈些。”

    师参谋长连忙问道:“蒙古有胆量和我们野战?”

    李云摇摇头,“野战倒是谈不上,我只是不知道这帮河北的地主到底在想什么。”

    “比陕西的地主还顽固?”杨铁心问。

    “咱们先去营地看看。”李云对两位部下说道。

    直沽寨街上的局面并没有让杨铁心等人感到意外,倒是全新的城市规模让两人觉得有些讶异。这些人不久前到过杭州这种人口超过两百万的大都会,之前在战争中也曾经攻克过开封、洛阳、长安等名城。当然也见识过北方的城池。现在的直沽寨只是用草袋装土的方式垒在城市外的交通要道上草草垒起些警戒点,在这帮老军人眼里,一看分部,就知道直沽寨现在的城市规模比他们想的更大。

    刚到外围的一个警戒点,就见大队人马经过道路。将军们站到了路边,看着这支大概有一个营的队伍打了绑腿,背着行军包裹出发。看着他们走远,杨铁心颇感兴趣的说道:“这就是红巾军吧。”

    “嗯。里面据说有不少枪术高手。”李云对杨家枪的传人杨铁心说道。

    杨铁心远远看着部队辎重车上的大量铠甲和长枪,下意识的微微点点头。

    此次出发的部队乃是红巾军的一个营,一连长秦莫欢就是枪术高手,二连长李芳芳一手梨花枪在军中罕逢敌手。他们受命前去剿灭直沽寨南边的地主势力。

    现在新的宋军里面基本没有了长枪兵,红巾军的军队编制已经和宋军一样,却是几年前的宋军编制。火枪手与长枪手各占一半,加上六门十斤野战青铜炮组成的炮兵部队。红巾军也已经开始迅速转变成正规军。

    五十年前蒙古攻入河北之后,这里就已经地广人稀。在蒙古主力撤出河北之后更是如此,广袤的河北大地上看着一片荒芜,林木杂草茂盛,走近那些平整的草地,就能看到是荒芜的田地。

    远处有些隐约的村落模样,宋军也没有丝毫靠近的打算。在地图的标识上,那些村落大多数都没有人。蒙古人不会留下任何不肯跟着他们走的人。

    在兵站处休息过夜,部队第二天再次前进。到了中午时分,已经到了直沽寨南边六十几里,绿色的平整田亩终于出现在眼前。从望远镜看去,那些田亩外圈修了高高的望台,此时望台上的人正拼命挥动旗帜。在田地里劳作的农夫则快速逃向更远处的田庄。

    部队原本是一级警戒队列,此时先停下来给长枪手们顶盔掼甲,接着就排成战斗队形开始进发。没多久,部队抵达庄外。

    宋军有人开始叫阵,“朱员外,你的主子已经被我们打出了河北,你还是赶紧举家出来投降吧。我们宋军会绕你们一命。若是继续负隅顽抗,那就定然不饶。”

    “放你娘的屁!”田庄墙头传来了回骂之声,“谁不知道你们宋军比蒙古人杀人更凶。我们落到你们手里怎么会活下去。有卵子的,你们就打进来,让我们投降那是想都别想。”

    朱员外如此冥顽不灵,宋军也没别的办法。部队先布好阵列,十斤野战炮推倒距离朱家大门六七十米的地方。虽然田庄的墙头上也有人不断射箭,对于炮兵根本没有影响。

    没多多久,就听到一声炮响,田庄的墙上登时被打出好大一个凹坑。这下墙上的人再没有敢射箭,整个战场上登时消停许多。

    秦莫欢忍不住咋舌。他早就知道宋军火器厉害,却不知道厉害到如此地步。要是这么一个打法,光用炮就能打垮朱家庄的外墙。然后秦莫欢就听到炮兵排长骂骂咧咧的喊道:“奶奶的,没想到这边一个乡下腌泼才,竟然把墙修的这么厚。”

    这下秦莫欢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听这位炮兵排长的意思,竟然是认为可以一炮就将外墙给轰塌才对。

    不过骂归骂,炮兵们继续麻溜的干活。稍加调整,又是一炮过去,这次炮弹准确的命中了六七十米外的庄门。这木质大门明显没有围墙乃大,随着一声剧烈的响动,木屑飞溅之时,门上已经被打出了一个大洞。

    秦莫欢心里感叹。他虽然擅长枪术,却不擅长弓箭。听人说三分的时候,有讲道三国吕布极为英武,能够辕门射戟。若是让秦莫欢射箭,他真没信心两箭就准确射中木门。

    宋军炮兵继续发炮,接下来的三发炮弹都准确击中庄门。厚实的木门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第四发炮弹命中之后,庄门发出悲惨的声响,竟然摇摇晃晃的倒下,砸起冲天的尘土。

    “一连长,准备进庄。”营长喊道。

    秦莫欢连忙召集部队,他的部下都是长枪甲士,早已经有所准备。很快,骑兵探马前去倒了大门的庄口跑了一趟,回来报告,“报告营长,庄门口没人阻拦。”

    “一连,出发!”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