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5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等赵谦说出废话,赵嘉仁就先卡住谈话要点,“赵谦,你不用想那么多。你先把自己的工作干好,若是你都做不好工作,又岂能知道如何才能解决问题。好好回去工作。”

    打发走了儿子,赵嘉仁心中觉得挺疲惫。共和制度与帝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共和制是由那些有意愿的人经过诸多竞争后的优胜者担当最高权力者的地位。但是帝制就是赶鸭子上架。赵谦不是个坏孩子,也是个靠谱的家伙。但是指望二十来岁的孩子就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天份,这样的可能基本没有。所以赵嘉仁只能这么努力教育赵谦,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尽快成长起来。

    这次谈到了有关资本的问题,赵嘉仁心里面觉得有些沉重。工业化时代需要资本营运体系,因为资本没有感情,资本也是人人平等。不会因为赵嘉仁是皇帝,他手里的一块钱就和别人的一块钱有什么不同。资本让所有人都变得可以计算,赵嘉仁身为官家的地位,就可以折算为赵嘉仁作为官家而可以调动的资本数量。

    这个资本可以为生产力的发展而努力,也可以为资本家的利润而吞噬无数生命。资本自身并没有格外的倾向,它所需要的只有自我复制,自我增殖,自我升级。如果资本掌握者不能达成这个需求,资本就会抛弃这个所有者而去。

    正在感叹着自己儿子,赵嘉仁突然间灵光一闪。有关具体事务的思路竟然在纯理论的思考中豁然开朗。

    赵谦并不知道自己的讨论会让老爹想明白很多,如果他知道的话,大概会羡慕的两眼放光吧。此时赵谦还挺烦闷的,和老爹的谈话让他错过了和大伯的约定时间。等赵谦赶到学校的时候,得知大伯竟然离开了学校。问询之下才知道,大伯竟然去了码头送赵谦的二伯前往泉州。

    二伯去泉州肯定是护送爷爷奶奶的棺椁灵柩回杭州。赵谦发现自己貌似不太合适前往码头。赵谦决定先去寻找豆科专家询问一下技术工作,出门之际,却在报架上看到大宋日报头版上写着,在幽州找到埋葬宋理宗的墓地,打开之后发现宋理宗竟然被蒙古人切断头颅。

    赵谦本想继续离开,走到门口的时候却忍不住走回来。拿起报纸看了,赵谦眉头紧紧皱起,脸上也露出了怒意。原来大宋攻克幽州之后寻找那些被抓到幽州的大宋贵人。蒙古人在撤离幽州的时候带走大宋贵人,这番寻找当然找不到。之后终于找到了蒙古人埋葬宋理宗的地方。

    大宋军方得到了大宋官家的认同之后掘出宋理宗棺椁。发现蒙古人只给宋理宗用了一口薄皮棺材埋葬,棺材里不仅没有陪葬品,宋理宗还身首两处。被切下来的头颅的颅骨更被切掉。这下大宋军方大惊,赶紧进行调查。最后从那些选择留在大宋的道士那边得知,西夏妖僧杨琏真伽竟然用宋理宗的头骨做成了法器酒杯。这个酒杯又被蒙古和尚国师巴斯巴夺走。

    巴斯巴本就是吐蕃妖僧,现在更是跑了。至于是跑回吐蕃还是跟着忽必烈跑了,宋军也不清楚。

    赵谦握着报纸,气的整个人都要哆嗦起来。宋理宗在大宋的评价并不高,这个人得国不正,是奸臣史弥远矫诏谋害宁宗太子而扶植上位的官家。经过这么一番文化批判,大宋大概也就只剩下剥夺宋理宗的尊号。

    但是宋理宗得国不正,并不等于赵谦就能接受宋理宗的尸骨被如此蹂躏。赵谦只觉得无名火从脚底板直冲头顶。他从军的时候杀了许多人,其实内心还颇受自责。觉得自己未免杀人太多。现在赵谦只觉得自己当时杀的不够多。至少对于和尚庙杀的不够多。这帮妖僧的确是死有余辜。

第85章 遥远的碗(一)() 
“将中华全境图刊登在大宋日报上。”赵嘉仁对大宋日报的总编辑下令。

    总编辑拿着小本本记录,听完赵官家的命令后,总编辑问道:“官家,宋理宗的事情还要继续宣传么?”

    赵嘉仁微微摇头,“现在暂时不多宣传。什么时候进行大规模宣传,我会告诉你们。”

    “最近的主要宣传就是收复中华旧地?”总编辑尝试着确定。

    “没错。最近的主要宣传就在于此。什么是中华故地,中华故地一寸都不能丢失。最近先宣传这个。”

    送走了总编辑,赵嘉仁叫来总参谋长,询问起北方的最新局面。得到的消息还算正面,阴山以北的据点建立的颇为顺利。辽东那边的情况貌似是进展缓慢,没有人肯移民到那边是个大问题。

    听了现实问题,赵嘉仁心中也颇为感慨。现在的大宋并不具备新中国实施大规模人口调动的能力,别说遥远的辽东,就是向河南与河北进行移民都是个问题。如果不能移民,那就有可能招降当地人。这种招降就很可能让敌人混进大宋的人口里面。对这个问题,赵嘉仁只能告诉自己,坚持住。

    兵部前来作报告的大校并不知道赵官家的心思,他则兴冲冲的谈起继续在南方用兵的问题,“官家,现在云贵一带已经收复,我等要是从云贵出兵,自然可以恢复许多土地。”

    “能打下来,守不住,那就是浪费时间。”赵嘉仁答道。

    被浇了这么一头冷水,大校并不是特别服气,“我们宋军又岂是蒙古那些弱军。连蒙古军都挡不住我们宋军,可蒙古军在当地过的也不错。”

    如此比较在赵嘉仁听来十分无稽,大宋的确在云贵歼灭了驻守在当地的蒙古军,可在当地大量用兵本身就不对,这和蒙古人是不是驻扎在当地有什么关系。赵嘉仁懒得对这个问题多讨论,他说道:“既然已收复了云贵,下一步的重点就放在辽东。”

    大校愣了愣,这算是巨大的战略调整,他连忙问道:“真的要如此么?”

    “有了蒸汽车船之后,我大宋更多要海上航运。”

    “以后22式步枪都要供应给辽东?”大校关心的要点与赵嘉仁并不相同。之前为了战争,新式步枪都供给两广的军区。有了如此优质的武器,让战争进行的非常顺利。如果以后22式步枪变成只供给辽东军区,那就真正证明大宋的战略发生了变化。

    “以后22式步枪8成供给辽东军区,2成给燕云军区。”赵嘉仁给了明确的答案。李云那边每次发消息过来,都恳请增加新式步枪的供应。而在草原上,22式步枪倒是有更加广阔的使用空间。

    得到了赵官家的明确肯定,消息很快就送到了辽东与燕云。李云和朱洪武都很高兴,但是两人却没有单纯的沉浸在欢喜中,宋理宗的消息很震撼,两人都不敢等闲视之。

    想到宋理宗,李云就会想起赵官家。如果赵官家有朝一日遭到这样的命运……,只是想想这样的可能,李云就觉得浑身如同坠落火窟,痛苦不堪。父亲李鸿钧追随赵官家,李云自幼的理想就是如父亲一样追随赵官家,追随被赵官家高高举起的大宋旗帜。

    “河北所有寺庙统统关闭,和尚全部抓起来,送去工地。”李云下达了命令。

    在给赵官家送消息之前,河北和燕云等地小乘佛教寺院已经被彻底扫荡。那些仁波切已经被定为绝不释放的级别。只是暂时没有将他们发配工地而已。

    在辽东军区,朱洪武在向部队讲述这件事的时候极为气愤。从他那有些声嘶力竭的嗓音,从他幅度极大的动作中都能看出来。不过朱洪武却知道,他自己的愤怒有一半是真的。与李云相比,朱洪武与赵嘉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他对于异族的敌视完全来自于读过的书。作为文化人,朱洪武看不起那些夷狄,更看不起投靠夷狄的汉人。

    除了这发自内心的一半愤怒之外,另外一半却是某种欣喜。宋理宗的尸骨遭受的摧残展现了夷狄的信下限,这个下限以大宋的理念看来已经是罪不容赦。朱洪武希望能够彻底消灭辽东的女直人,但是当地女直人到现在还没有表现出夷狄该死的那面,这就让朱洪武感觉很不方便。有了宋理宗的事情,应该能够在不小程度上推动宋军对夷狄的敌视。

    至于宋理宗头盖骨制作成的嘎巴拉碗到底在哪里,赵嘉仁、李云、朱洪武三人其实并不真的在意。他们只是需要利用这件事而已。

    此时在遥远的金帐汗国东边边境的帐篷里,一位仁波切正在做法事。经过一番跑路,这位仁波切手边的东西已经很少,铺在桌案上的黄色丝绸看着还行,但是丝绸上面上面只放了简单的几件法器。在众多法器中比较显眼的就是一只嘎巴拉碗。

    对于热衷使用人类制作法器的藏传佛教,嘎巴拉碗本身拥有极大神圣性。那是高僧们的头盖骨制成的法器,本身就代表了强大的灵力。至于眼前的这支嘎巴拉碗更加珍贵,那是一只宋理宗嘎巴拉碗。

    能够把这样的法器被拿出来,能参加这次法事活动的人自然有不俗的身份。譬如那个看着不怎么虔诚的郝仁万户,现在是几十万人口的领导者。他的部下基本由汉奸与宋奸组成,从河北与山西撤出之后一路抵达这边。

    郝仁万户看着没啥精神,他来参加这次的仪式也是不得已。当地的一些贵族听闻郝仁万户的随行仁波切手里有嘎巴拉碗,就一定要让这位仁波切给大家做场法事。

    当年郝仁很清楚妖僧杨琏真伽是怎么被剿灭的,也知道这所谓的宋理宗嘎巴拉碗有好几只。当年杨琏真伽承诺将宋理宗嘎巴拉碗献给国师巴斯巴,换取巴斯巴国师的支持。结果杨琏真伽不愿意放手这件珍贵的宝具,就做了几只‘影宋理宗嘎巴拉碗’,将其中一只影碗献给巴斯巴。真碗与其他几只影碗留下来。巴斯巴国师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将杨琏真伽给灭了。

    眼前的这只宋理宗嘎巴拉碗虽然是诸多影碗之一,在仁波切眼中也有极大神圣性。可假货毕竟是假货,郝仁万户对真货尚且生不出丝毫的神圣感,就更不用说假货。当那些当地的蒙古贵人们认真的跟着仁波切祈祷之际,郝仁万户甚至偷偷用手掩住嘴,打了个哈欠。

    好不容易等到法事结束,郝仁万户从帐篷里出来,大大伸了个懒腰。就在那一瞬间,他看到了一个身影。尽管那个人很注意让自己看着并不醒目,郝仁万户依旧注意到了那人。看似很随便的叫过部下,吩咐了几句。郝仁万户随即自自然然向自己的卫队方向走去。

    没多久,营地里突然乱了起来。郝仁万户的卫队开始在这个临时聚集地对几个人围追堵截。那几个人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开始逃命。这里毕竟是郝仁万户的地盘,又是准备充分,逃脱者没多久便被抓住,送到了郝仁万户面前。

    郝仁对其中一个家伙笑道:“在德州一别,也有好些年。没想到大师还是如此健康。”

    那人见郝仁竟然认出自己,干脆就挺直了身体,爽快的笑道:“愿上帝保佑您,尊贵的殿下。却不知道殿下还需要买十字架么。”

    郝仁听了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对面这人现在穿的和普通牧民没啥区别,但是几年前在大都的时候可是穿了十字教的僧袍,身上挂满了各种十字架,在街头销售。

    ……新鲜出炉的掐丝珐琅十字架,烫手的,仁波切开过光。大家看这个十字架,八心八箭红宝石通透,自磨抛光,上口带三声道鹰犬哨,你按下宝石下面还弹出弹簧刀的……

    记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