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情的发展的确如伯颜大帅所料,他在耶路撒冷等待了半个月时间,蒙古大汗才发来命令要伯颜返回巴格达。告别了玛利亚公主,伯颜大帅踏上了返回王庭的道路。

    刚回到巴格达,真金太子就先于忽必烈见了伯颜。简单介绍了忽必烈大汗扣下大宋使者的事情,真金太子表示这做法不符合蒙古的传统。伯颜大帅心想,真金成为太子也不符合蒙古的传统。但是他却根本没有说出这么糟糕的话。

    “太子,这是大汗的命令。我们身为臣子,必须听从。”伯颜大帅表达了他的立场。

    “我总觉得这么做会出什么事情。”真金表示了他的担忧。

    伯颜觉得真金的能力大概不如忽必烈,但是听了这个判断,伯颜倒是比较认同真金的看法。扣押大宋使者本身没什么问题,忽必烈大汗在蒙古的地盘上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但是大宋绝不会任由使者被扣押。

    想了想,伯颜问道:“太子是想和宋国议和么?”

    真金一惊,他从来没和自己贴身亲信之外的人谈过这个问题。对于那些人,真金反复交代决不许外泄。现在蒙古朝廷里面不乏那种吆喝着养精蓄锐杀回河北的言论。听伯颜如此坦率的问题,真金沉默片刻,然后试探着问道:“伯颜大帅,你以为真的可以议和么?”

    “大概是不行。便是我们蒙古愿意议和,可宋国却不会就此罢手。他们一定会继续和我们打仗。直到他们打不下去的时候才会议和。”伯颜坦率的讲出了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虽然没有亲自见到过大宋的皇帝赵嘉仁,伯颜却能够对赵嘉仁有判断。若是赵嘉仁如同那些宋国的汉人一样软弱,他当年只怕就会满足于‘滑县和议’的条约。并不会对河北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既然蒙古连河北都守不住,之后的局面更加不用考虑。宋军一定会继续对蒙古发动战争。

    真金心中一阵失落。他成为太子之后,最希望的就是能够保住现在蒙古的江山。要是能够停止与周边的战争,他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做太子,进而成为新一任蒙古大汗。如果战争继续爆发,真金实在是感受到了过于强大的压力。

    伯颜趁机继续答道:“太子,臣以为的确应该放了宋国使者。我大蒙古没必要因为扣留使者而被嘲笑。”

    听到伯颜赞同自己的看法,真金太子面露微笑,“我也觉得应该如此。”

    表示了对真金太子的有限支持之后,伯颜大帅就前去见忽必烈大汗。一路之上伯颜神色淡然,心中却在判断局面。不少人都知道,真金太子在撤离河北的时候带兵干掉了他的宿敌阿合马。却没人讲说此事。忽必烈大汗也是如此,他根本不提阿合马,仿佛这个人从来没有存在过。

    太子如此狠辣,伯颜可不想让太子觉得自己是敌人。伯颜与真金太子不过相差几岁年纪,忽必烈大汗一死,真金太子大权在握,大概是要狠狠收拾他一直不顺眼的家伙。

    见到了忽必烈,忽必烈开门见山的问道:“伯颜,你觉得我们接下来是进军天竺好,还是向西进军?”

    “大汗,我们接下来还是继续攻略埃及为好。即便是想进军西方诸国,最好的路线反倒是拿下埃及,进而向西夺取的黎波里。拿下的黎波里之后,我们可以乘船前往西西里,之后就可以进军罗马。这一路除了海路之外就是平地。若是走陆路,就得在山间经过。”当年伯颜出使欧罗巴各国的时候,对于地理非常清楚。此时讲述起来,更是切中肯綮。

    忽必烈接着问了些问题,伯颜一一回答。此次会面从头到尾,忽必烈都没提过大宋使者的事情,伯颜也根本不多嘴。向太子承诺是一回事,具体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出来之后,伯颜大帅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整个事情与伯颜大帅想的差不多,宋国长时间联络不上使者,就传了消息回去。半个月之后,赵嘉仁得知自己的使者被蒙古扣下。赵官家下达了命令,“给辽东军区增派兵力,我们越海进攻高丽,收复朝鲜。”

第93章 收复朝鲜(二)() 
海事局后勤补给处供水管理科的新任科长神色严肃,看完了命令的他再次确认了一下,“文件上写的没错么?”

    “你是认为朝廷要消遣大家?”后勤处处长的声音里满是恶意。

    科长听了之后也觉得自己所说的太不靠谱,现在朝廷的公文是说明文,早就不是以前进士当道之时的议论文或者抒情散文。说明文的要求在于真实,朝廷公文公开撒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马上就去执行。”科长低头表示赞同。

    等出了处长办公室,科长的脸上自然而然的浮现出难以隐藏的欢喜。一路快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科长往椅子里一坐,将文公放在桌上,只是再看一遍标题,他脸上就全是笑容。最后忍耐不住欢喜,科长干脆靠在椅子上哈哈笑出声。就见红色的公文标题写着‘关于开始全面淘汰风帆船只以及针对蒸汽车船开水供应设备的安排’。

    蒸汽车船的锅炉提供的热量可以烧开水,开水是比什么都更有效的杀菌方式。蒸汽车船的引用水储水箱里面可不再需要银片这样的杀菌设备。没有了银片,只有陶瓷类水箱,大概只有神经病才回去偷。

    科长也觉得自己这么笑出声的样子很不体面,他站起身来回走动几趟,终于压制住了自己高兴的心情。严格的检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监管检查人员同样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这份公文做出釜底抽薪的决定,白银杀菌就将彻底成为历史,烧开水就成为新时代的标准配置。之前纠结的案子带来的压力自然越来越低,直到成为零。

    高兴也就仅仅这么一件事。海事局的工作很多,最近有大批船只向北调动。光是把这些人的事情搞好,就需要很多精力。科长收起摆脱麻烦的欢喜,转而开始操起工作的心思。

    北上的不仅仅是船队,军队,装备,后勤补给,好些部门都在为这件事努力。负责此次作战的新建朝鲜军区司令朱洪武正在他的层次烦恼,未来大宋与高丽的边境应该在什么经纬度。

    中华很早就在朝鲜半岛设置行政机构,相对于大宋24年的现在,商代遗民建立的箕子朝鲜已经是两千多年的事情。后来是汉四郡,再后来是唐代三韩。三韩的地盘在汉江以南,到底有多么南,就没办法确定。毕竟自从唐末契丹崛起,汉人就失去了对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控制。就在去年,汉人的军队才在600年后再次抵达阴山以北。朱洪武也是读书人,看到报纸的评论,他当时就潸然泪下。

    讨论此事的并非只有朱洪武一个,辽东军区司令部的参谋们也没办法从历史的故纸堆里头找出具体内容,就劝道:“朱司令,到时候打到哪里算哪里。总之给高丽人留点地,我们自己不吃亏,这就行了。”

    “官家如此英明,咱们这么敷衍,只怕会惹官家不快。”朱洪武对于恢复汉家旧地的赵官家是无限尊敬。

    参谋们互相看了看,为首的副参谋长答道:“朱司令,我觉得以官家的细致,若是他真的知道具体如何划界,定然发文件过来。我们从来没听说官家装模作样。若是你不信,那就给官家发一封电报问问。官家对咱们可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被大家这么讲,朱洪武思路也被打开。赵嘉仁的确不是故弄玄虚之辈,他没有说明的事情,基本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如果赵官家自己都不知道,自然就该下属为官家效力。朱洪武当即说道:“我等就为华夏收复旧地。”

    辽东军区现在的所在地乃是被赵官家命名为旅顺的城市,也就是辽东半岛南端的一个港口。这里是非常好的深水港,已经有船只和部队在此集结。大宋24年7月日,朱洪武没有等后续部队全部集结,自己先带着一个师的部队乘船出发。

    船队的目的地乃是朝鲜半岛上的名城平壤,这里因为是箕子朝鲜的首都,也叫做箕城。平壤一直以来都是朝鲜重要的城市,蒙古的征东行省南边是高丽王旧地,所以高丽王的征东行省丞相府就在南边。蒙古真正的统治中心在平壤。

    平壤城有条江大同江入海,宋军船队的蒸汽车船在江口放下四艘宋军曾经的20桨位风帆战船,这些小型战船便前进便测量,大船跟在后面逆流而上。有这么大动静,岸边早有人注意到。但是装备了火炮的军舰根本不在乎敌人的反应,就是这么大大咧咧前进。

    两天后,一个小城平壤终于出现在望远镜里。船只靠岸,军队下船。等陆军谨慎靠近平壤城,就发现城内的蒙古军以及蒙古人全部跑光。仔细搜索,城里果然没有什么蒙古人。抓了在城里的人询问,这帮人服装发型都是汉人。问他们话,明显能听出这帮人的言语和北方汉话相差不多。

    问起蒙古人到底去了哪里,被吓得不轻的当地人赶紧回应,“一天多前,那些蒙古人突然就收拾东西跑了,我们只知道他们往北去。具体到了哪里却不知道。”

    从平壤向北自然是要前往辽东。进入辽东就可以向漠北的和林逃窜,和林乃是蒙古都城,也是朱洪武心中的蒙古老巢。朱洪武只能派遣部队在附近搜索,同时派遣船只在江上测量水深。如果船队能够直接开到平壤登陆,倒能省下不少气力。

    三天后,又有一支船队抵达平壤,下船的乃是一位师长,把指挥部队的事情交给参谋长,师长立刻就前来见朱洪武。本想见面之后说点客套话,师长却把客套话咽回肚子里,试探着问道:“朱司令,遇到什么情况了?”

    朱洪武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眉头紧皱,他此时满心都是不解,正好遇到人可以讲述,他就让师长坐下,然后指着地图说道:“我们向周围派出探马,见到的村落竟然多数都是被蒙古人劫掠过的。越向南边去,人就越少。虽然听闻蒙古人在高丽大肆掠夺人口,却没想到高丽人口竟然损失如此之大。”

    “如此之大是多大?”师长尝试搞明白。

    “这平壤以及附近马匹跑一天的地界内,人口竟然不到一万。”朱洪武给了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

    大宋的师长们都到过杭州的大宋陆军学院进修过,在此时的大宋大概有十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一半都在长江中下游,这些城市不仅人口密集,周围的城镇同样非常多,马跑一天的路程内,无论如何都有十几万乃是几十万人。在平壤城以及附近马跑一天的地界上人口居然不到一万,的确让师长大为惊讶。便是大宋并不富裕的地方,只要是个县城,也不至于如此。

    “朱司令的意思是?”师长问的就很谨慎。

    “若是高丽真的不剩什么人口,我们也许就方便处置。”朱洪武眉头依旧不展。

    “朱司令觉得人少不好么?”师长尝试着试探出朱洪武不快的原因。

    “人少不好做事。”朱洪武的确是在担心这个。在辽东的时候就遇到这样的问题,虽然朱洪武本想杀光那些女直,可投奔大宋的女直们还算是勤快,能有些用处。反对动手屠灭的人居然占了多数。

    师长听了这话,忍不住笑道:“这里人少,土地想来是多的。若是多给咱们部队的战士们讲讲,迁移到这里可以多分土地,也许他们肯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