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5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月4日。联合军队在塞浦路斯登陆。此时统治塞浦路斯岛的乃是鲁西格南王朝。1191年英国国王理查一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侵途中占领塞浦路斯岛,掠夺搜刮后将塞浦路斯经耶路撒冷的圣殿骑士团转卖耶路撒冷前国王、法兰克人盖伊德鲁西格南。盖伊遂统治塞岛,还起了一个超级霸气的名字拉丁帝国。大有自己当皇帝的意思。这个所谓的拉丁帝国就是鲁西格南王朝。

    在东岸的法马古斯塔湾登陆之后,联合部队立刻向着岛上的核心地区法马古斯塔城出发。这岛上也就是几万人口,还分散在岛上各地。法马古斯塔城的居民还没来得及明白怎么回事,联军就杀到城下。

    守军立刻关闭城门,准备固守。宋军也不废话,立刻让被俘的人们砍树,组建攻城设备。蒙古人的回回炮虽然有诸多缺点,但是有着方便建造,能够投掷巨大石块的优点。大宋的两斤炮,五斤炮,能在野战中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在攻城战中并不能与发射一二百斤大石头的回回炮相比。

    在联军对城堡发动进攻之前,海上有船只看完了联军的船队之后开始向北行驶。当天,发现有船队进攻塞浦路斯的消息就沿着蒙古帝国大汗直属领地的官道直奔大汗金帐所在的巴格达而去。

    夏日的巴格达气温很高,然而巴格达这里气候干燥,忽必烈大汗在阴凉的宫殿中,感受着扇子带来的凉风,还觉得很惬意。最近忽必烈已经越来越习惯这个温暖的地方,与零下二三十度的蒙古高原冬天相比,巴格达的冬天简直是温暖如春。至于夏季,也不会让蒙古大汗感觉有什么不能接受。

    不过此时的忽必烈大汗眉头微皱,摊在他面前的奏章是关于郝仁的内容。这个曾经被认为是蒙古汉人的孛儿只斤家的万户,此时正领了几十万汉人在耕地。更离谱的是,他曾经的领地在窝阔台与察合台汗国北部,现在郝仁跑去了金帐汗国的东北部耕地。让术赤家的后人感受大了强大的压力。

    现在的奏折就是向忽必烈哭诉郝仁万户到底有多可怕。术赤家族建立的汗国,到现在也就是十万蒙古人。还分散在各地。几十万汉人集结在一片地区,其中还有好几万是跟着郝仁曾经征服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的汉人府兵。战斗力之强,让术赤的后人们感觉非常不安。

    放下了奏章,忽必烈并没有立刻下决定。郝仁虽然在肆意妄为,却不等于忽必烈就要站在郝仁对立面上。蒙古大汗有些怀疑在这背后是不是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在搞什么鬼。可不能便宜了敌人。u

第119章 防疫合作(五)() 
忽必烈大汗拿起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每次看一阵奏折,他都感觉很累。这种疲惫与骑马远征的疲惫不同,身体上劳累只需要好好睡一觉就能消除,看奏折的疲劳往往让忽必烈根本睡不着。

    闭上眼睛靠在椅子背上,忽必烈忍不住考虑是不是采取以往蒙古大汗的手段。包括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大汗时代,各种奏事都是使者用唱曲的方式向大汗奏报。如此活泼的形式能让枯燥的政务变得有趣一些。

    感觉精神稍微恢复了一些,忽必烈大汗睁开了眼睛。奏折的模式虽然繁杂,还是比那种唱诵要方便的多。然后大汗就看到在奏折旁边放了一副眼镜。转头看向自己的侍卫长王东陆,忽必烈大汗先是斥责了两句,最后还是不情不愿的戴上眼镜。

    任何能够让他感受到大宋强大先进的东西都能引发这位大汗的不快,特别是身在距离大宋万里之外的现在。然而眼镜的确能够帮助到忽必烈大汗,眼前的文字变得清晰起来之后,大汗阅读速度加快了。

    钦察汗国的术赤子孙哭诉奏折下是郝仁的奏折。看到忽必烈拿起奏折,王东陆心里面松了口气。郝仁与王东陆都是郝经的弟子,光是这份交情,王东陆就要照顾师弟郝仁一下。

    忽必烈打开折子,看到清秀的汉字,随即想起自己曾经最信赖的汉臣郝经也是这么一笔好字。郝经几年前去世,他曾经向忽必烈打开过汉学的大门。想到物是人非,忽必烈忍不住眼圈都红了一下。

    感伤片刻,忽必烈再次看起了奏折。看完后忍不住冷笑道:“这小子又在耍奸猾!”王东陆听在耳朵里面,心里面也只能为师弟祈福。也不知道郝仁是怎么讲的,竟然让忽必烈忍不住骂出声。

    随着脚步声,侍卫进来禀报,“大汗,兵部尚书贴尔贴求见。”

    放下奏折,忽必烈命道:“让他进来。”

    贴尔贴进来先给忽必烈行礼,接着禀报,“大汗,一支宋军登上塞浦路斯岛,看来要攻打塞浦路斯。”

    忽必烈并不喜欢新领地上的陌生名词,看了塞浦路斯在地图上的位置,他才明白兵部尚书为何专门跑一趟。忽必烈看着兵部尚书贴尔贴,不快的问道:“兵部准备怎么做?”

    “兵部想出动二十艘船,五千兵马。”贴尔贴紧张的答道。

    “五千人够么?”忽必烈冷冷的问。

    贴尔贴低下头,蒙古水军几十年来都没办法在大宋水军面前讨到丝毫便宜,赵嘉仁麾下的水军总能把蒙古水军吊起来打。

    “兵部就没想出获胜的手段?”忽必烈大汗声音更冷。

    “兵部里面其实有人不想战,臣以为不能任由宋人这么猖狂。我们还是要出兵和他们打。”贴尔贴尚书很艰难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忽必烈大汗眼中的恼怒消退了一些。兵部尚书是一年前恢复的官职,与兵部尚书同时恢复的还有大元曾经的文官体系。这个新的体系与大都时代最大不同就在于没剩下几个汉人官员。看着自己的兵部尚书这难以决断的表情,忽必烈心中回想起郝经对汉制的讲述。

    郝经认为,前线将军们建功立业靠的是奋力杀敌,尚书级别的官员建立功业靠的是他们制定的计划和政策。如果兵部尚书都出现在第一线,说明这个制度已经完蛋。兵部尚书的任务是制定作战的方略,前线将校负责执行这个方略。

    忽必烈最初的时候对此并不认同,这么多年来蒙古打仗都是先决定是不是要作战,在战斗当中寻求胜利的机会。直到赵嘉仁统领的宋军崛起。此时看着兵部尚书那患得患失的模样,忽必烈很想问他,可否有战胜宋军的把握?不过忽必烈不想因为刁难这个蠢货,让自己的军队蒙受损失。在实力决定一切的蒙古,军队的损失就意味着忽必烈大汗实力的损失。

    “你们,再商议一下。”忽必烈命道。此时他更忍不住怀念郝经,郝经在具体执行上的能力相对有限,在对制度的理解让忽必烈非常满意。汉制就在于让体系帮助忽必烈大汗完成军政的处置。如果并不不能拿出让大汗满意的决定,他们就继续干下去,直到能够满足忽必烈大汗的期待,或者干到被撤换为止。

    兵部尚书下去之后,忽必烈大汗感觉更加疲惫。然后礼部尚书前来禀报,“大汗,教皇国的使者前来。”

    “让侍者进来。”忽必烈大汗边说边摘下眼镜。对于一位七十一岁的老人,即便是蒙古的政务也是很沉重的压力。见见使者也算是一种调剂。

    来的乃是一位罗马教廷的主教,谦卑的给大汗跪倒行礼之后,主教讲述了自己此行的使命,希望忽必烈大汗能够接受罗马教廷的洗礼。

    “大汗,欧洲所有君主都接受了洗礼,接受洗礼的国家都是基督教兄弟国家。”主教说起这话的时候态度谦卑,又充满了激情。如果能让强大的蒙古大汗成为基督徒,就等于拥有了整个世界。

    忽必烈心情很轻松,他问道:“却不知道信了这教有什么好处?你们的神有什么灵异之处。”

    “信上帝,得永生!死后会在上帝的天堂里面得到永远的幸福。”

    “活着的时候呢?”

    “这……人有原罪,活着的时候就是通过坚定信仰,得到救赎。”

    “就是说,只有死后才能得到好处。活着的时候只有奉献?”

    “基督教徒都是兄弟姐妹,都是亲人。信教之后,大家就可以从这个家庭里面得到支持。”

    “我们蒙古与宋国乃是敌国,如果我信教,基督教各国会联合起来进攻宋国么?”

    主教沉默下来。他们也知道宋国,那是一个在遥远东方的强大国家。根据大宋驻东罗马的使馆想欧洲讲述的消息,大宋能够击败蒙古,将蒙古撵出大宋的领土。不管教皇多牛,都不可能对如此强大的国家发动战争。

    想来想去,主教答道:“大汗,您难道就没有感到过迷惑么?这个世界是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不迷惑。我们蒙古人都是长生天的子民,被长生天创造,又归于长生天的怀抱。”忽必烈回答的非常淡然,这也是一个蒙古人的信仰。

    “那你怎么知道长生天不是上帝?”

    “因为我们信奉长生天的时候,征服了几乎整个世界。这就是长生天的恩赐。”

    “在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是长生天的决定么?”

    “当然。”忽必烈回答的时候,神色已经有些不友好起来。

    “那么我能确定,您是一个虔诚的人。您知道自己的神乃是主宰。但是您难倒没想过,长生天也许只是上帝的另一个身份。在每一个地方,对神的称呼都完全不同,但是神只有一个,祂创造了世间的一切。只是因为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所以才会认为神是不同的。”主教声音虔诚,

    忽必烈对这种瞎咧咧根本没兴趣。他抬起手阻止主教继续说下去,“我们蒙古消灭了几十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他们信奉的神。他们在被我们灭亡之前,也都用他们的神的名义诅咒我们必将灭亡。呵呵,倒是宋国并不信神。”

    看到主教已经忍不住要为神辩解两句,忽必烈大汗摆摆手,“我不是要和你讨论哪个神更有用的问题。你回去告诉教皇,不信神的宋人已经派兵入侵塞浦路斯,你们如果想让蒙古信奉你们的神,就先证明你们能够解决塞浦路斯岛上的宋人。如果可以,咱们就能继续谈。如果不行,就没什么好讲。”

    主教离开巴格达的时候是第二天上午,骑着骆驼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主教有些不甘的扭头回来。他此次使命已经失败,并没有能够让蒙古人接受洗礼。看得出,强大的蒙古帝国并不希望向弱小者低头。

    巴格达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高大的城墙,宽阔的街道。在明亮的夏日阳光下,这座城市在视线中格外宏伟。转回头,主教心中决定要让蒙古帝国的皇帝知道,教皇并非没有力量。也许基督教世界没有能力对遥远的宋国发动进攻,但是一个地中海里的塞浦路斯岛,欧洲一定有能力解决它。

    在天亮的时候,忽必烈大汗又起身准备看奏折。他的手在厚厚的奏折上停住了,积累起来的痛苦感让忽必烈大汗觉得自己受够了。他很希望将一切掌握在手里,但是掌握这一切要付出太多的力气。

    终于抽回手,忽必烈对王东陆命道:“你去把太子叫来。”

    王东陆连忙受命而去。没多久,太子真金跟着王东陆回到了忽必烈面前。等真金行礼完毕,忽必烈指着那些奏折对真金说道:“从今天起,由你来处理这些。每天下午,你要把处理的事情告诉我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