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8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确道路的情况下,位于山西、陕西一带的夏朝,没有可能穿越当时的秦岭跑去当时还受到海潮影响的大云梦泽那边治水。这从物理上就讲不通。

    吃完饭,休息一阵,一行人继续沿着春日的道路向陕西前进。一天只走0里,隔三天还休息一天。赵官家和老家伙们和中年人讲述他的理论,为秦始皇之后第二次中国政治制度天翻地覆的大改革做思想准备。

    队伍抵达长安,这帮人里面大概只有李云和赵谦到过长安,赵嘉仁在大宋时代也是第一次到这里。长安对中国人来讲就是汉人的旗帜,‘汉子’‘老汉’在大宋是很不尊敬的称呼,但是‘大汉’却不是。当年席卷华夏大地的战争风暴吹过之后,被允许活在大宋土地上除了宋人就只有汉人。

    高大的城墙,整齐的街坊。都让这些人忘记了旅行的疲惫,走在宽阔的街道上,这些人都忍不住感叹。不少人甚至激动的表示,亲眼见到长安之后才知道自己早就该来看看。

    在长安修整一番,赵谦忍不住去找了老爹,“官家,咱们若是出了长安,可就只剩下寻九尾狐。”

    “嗯。到时候就得辛苦你了。”

    听了老爹的话,赵谦不安的说道:“爹,留在长安休息一阵,回开封还来得及。”

    “嗯,这也是个办法。你怕了么?”

    对老爹的话,赵谦大为气结。他这些天是越想越不对,传说中,九尾白狐是大禹的老婆。那岂不是说,夏的后人都有狐狸血统么?那就不用再找到九尾狐,找到大禹的后人就行了啊。所以他爽快的说道:“爹,我不信有九尾狐。”

    “呵呵。没文化,真可怕。”赵嘉仁轻松的答道。

    这是第一次有人用没文化来形容赵谦,赵谦已经气得说不出话。见老爹如此笃定,赵谦也没办法,只能转身就走。就听老爹在背后说道:“赵谦,能不能遇到九尾狐是看天意的,你有没有那个命,我可不敢确定。”

    老爹老糊涂了!赵谦心里面生出悲哀的想法。

    但是大宋官家的命令很难不去执行,便是大臣们嘴上大骂宋理宗把官妓招入皇宫游乐,他们也阻止不了。其实私下那些人还花费重金去睡官家睡过的官妓。貌似见识官家战斗过的地方,让他们也能沾染点什么特别的气场。

    赵嘉仁这种官家更是大臣们无法抗拒的存在,他的命令必须执行。而且在长安休息了一阵的高官中间也有不少人想赶紧离开长安。民政部长就是其中最想走的人。部长公开催促大家去‘寻九尾狐’之后,就开始准备行装。

    正准备着,文天祥来了。见到老上司,部长也没有强行挤出笑脸,他实在是笑不出来。刚听到‘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部长还很喜欢,他以为这是要把仁政定为今后的制度。也就是说仁慈的皇帝垂拱而治,大臣们在仁政的理念下团结起来,为国效力。

    然而这个美好的想象随着一步步的解释被戳破,就如那些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纷纷破裂。赵官家最新的比方让部长尤其受不了。

    “是不是生气了?”文天祥笑道。他知道民政部长的愤怒理由,赵官家是个不和人有隔阂的家伙,他的手段就是说实话。譬如最近的比方,让猪学会爬树的方法。

    方案一,远景激励:给猪美好愿景,告诉它你就是猴子。

    方案二,绩效考核:告诉猪如果上不去,晚上就摆全猪宴。

    方案三,责任落实:把任务分解,具体每只猪什么时间,爬那棵树,规定时间爬不上去怎么杀法都有时间进度表。

    方案四,山寨效果:把树砍倒,让猪趴在树上绘图留念

    通常朝廷选择第一种方案,各路里选择第二种方案,各府则选择第三种方案,但实际上基层往往选择第四种方案!

    作为吏部尚书,文天祥觉得这话未免太辛辣了。把大宋许多进士出身的官员描述的惟妙惟肖。在这背后的,是赵官家准备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府体系的决心。这么讲是在告诉官员们,别想着哄骗官家。

    民政部长根本不想和文天祥交谈,他冷冷的说道:“既然官家说有九尾狐,我们就去见识一下。今年倒春寒,我们赶紧去看了,就回开封。开封暖和。”

    文天祥看劝不动,只能先离开。他知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怕很多人都想看赵官家的笑话。然而赵官家却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明显不怕。事情想解决,貌似只剩下去寻九尾狐。不管见到见不到,先把这件事了结再说。

    第二天队伍继续西进,这次速度就快了许多。西北的气候可比开封冷多了。

第107章 狼之战(九)() 
秦玉贞从来不知道春天还能冷成这样。皮裤里面套了两层绒衣,上身是厚厚的棉袄。皮毛、围巾、口罩、手套都装备上。骑在马上依旧感受到寒意。更重要的是单调枯燥,走过一条条路,翻过一座座山,穿过一片片丛林。队伍中没人说话,也没机会说话。

    现在的西北已经是安全的大宋疆土,如果是在战争状态下,队伍还得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当年在后方的时候,秦玉贞感觉自己在战争期间备受折磨。却没想到只是安全的行军已经比后方艰苦许多倍。

    秦玉贞很想思考,却没有精力让她能够思考。身体的不适,心情的不适都让大宋的皇后烦躁又麻木。大概一半前来‘度假’的高官都没带家属,前来的女性家属都选择留在长安。支撑秦玉贞前来的最大理由自然是因为她想看看结果。如果此次出行遇不到九尾狐,秦玉贞的至亲都会遭受很大的挫败。另一个理由则是秦玉贞也想亲身体会一下她英明神武的丈夫和年纪轻轻都投身战争的儿子到底经历过什么。

    现在,她终于体会到了战争的痛苦。秦玉贞内心下了决定,再也不会轻视战争,一定要对守卫边疆的军人保持敬意。那些踏过征程的人都有值得尊敬的地方。

    此时大宋高官们的关注点与大宋皇后完全不同,高官们很自然的分成了两派。以民政部长为首的一群跟在文天祥身后,在休息的时候就会交流着各自看法,逐渐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观点。

    “丞相,官家这是用酷吏的手段治国。”民政部长讲述着他的看法:“酷吏手段治国,只求结果,不顾仁义。如此下来,朝廷定然奸臣当道!”

    文天祥静静的听着,这种套话对于进士而言不过是基本修养。哪怕喝的酩酊大醉,也能张口就来。没这点本事,怎么能在官场上混。他感觉庆幸的是,部长和其他部长级高级官员好歹没有把新党拎出来批判。以前凡是酷吏,就往往把新党揪出来痛批。然而赵官家却是支持新党,否定旧党。文官们看风使舵的功夫让他们能够控制自己。

    听着这让的陈诉,想着最近淮河以北由文官主导的清除蛮夷行动。文天祥连抨击这些人的冲动都没了,大宋军人清除蛮夷的时候标准明确,说理简介。这帮文人可没有那样的爽快。他们用了大量的文笔描述他们自己是多么的忠君爱国,满纸都是邀功的味道。与之相比,军人报告书上洋溢的杀气腾腾之下,反倒是忠于赵官家的情绪。

    韩非说:现在君主对于臣下的言论,喜欢悦耳动听而不管是否恰当;对于臣下的行事,仅欣赏他的名声而不责求做出成效。因此天下很多人说起话来总是花言巧语,却根本不切合实用,结果弄得称颂先王、高谈仁义的人充满朝廷,而政局仍不免于混乱;立身处世的人竞相标榜清高,不去为国家建功立业。结果有才智的人隐居山林,推辞俸禄而不接受,而兵力仍不免于削弱,政局不免于混乱,这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因为民众所称赞的,君主所优待的,都是些使国家混乱的做法。

    现在全国的民众都在谈论如何治国,每家每户都藏有商鞅和管仲的法典,国家却越来越穷,原因就在于空谈耕作的人太多,而真正拿起农具种地的人太少。全国的民众都在谈论如何打仗,每家每户都藏有孙子和吴起的兵书,国家的兵力却越来越弱;原因就在于空谈打仗的人太多,而真正穿起铠甲上阵的人太少。所以明君只使用民众的力量,不听信高谈阔论;奖赏人们的功劳,坚决禁止那些无用的言行。这样民众就会拼命为君主出力。

    耕种是需要花费气力吃苦耐劳的事情。而民众却愿意去干,因为他们认为可以由此得到富足;打仗是十外危险的事情,而民众却愿意去干,因为他们认为可以因此获得显贵。如今只要擅长文章学术,能说会道,无需有耕种的劳苦就可以获得富足的实惠,无需冒打仗的危险便可以得到尊贵的官爵,那么人们谁不乐意这样干呢?结果就出现了一百个人从事于智力活动,却只有一个人致力于耕战事业的状况。从事于智力活动的人多了,法治就要遭到破坏;致力于耕战事业的人少了,国家就会变得贫穷。这就是社会所以混乱的原因。

    《五蠹》中的言辞极为犀利辛辣,然而几千年最优秀的头脑所讲的事情,几千年后依旧指出社会现实。文天祥原本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还有点不安,觉得赵官家未免步子太大,有可能扯到蛋。可不这么做,华夏还会继续限于之前的循环。眼前的这帮文官们说赵官家是‘酷吏治国’,没有赵官家‘酷吏治国’的手段,只怕现在这帮人已经当了亡国奴,跪舔自己的新主子了吧。

    看着眼前这帮文官的表现,文天祥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支持赵官家再来一次堪比秦始皇的政治制度改革。

    与文官团伙很自然分开的是理工男集团。司法部的丁飞虽然不是理工男,年纪也比赵谦他们大了一些,却也和这些年轻人混在一起。他们正在就九尾狐以及衍生问题进行讨论。之前众人已经说了一阵子现代民族国家,都觉得新制度下工作会非常艰苦。理工男们接受到的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要具体做啥,所以他们每一个人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能完成任务。有关九尾狐的讨论大大缓和了众人的情绪。

    “难道禹贡这本书写错了么?我总觉得涂山应该在淮南西路。”交通部长不爱读古书,说起这个挺有兴趣。

    赵谦从小在老娘爱的棒击罚跪罚站罚抄书的教育下有很完备的古书阅读量,边解释道:“商朝自称东夷,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关东地区的地方土著。怎么也不会跑去淮河以南才对。”

    这里的关东不是倭国那个关东,也不是清代时候所说的关东。而是秦国所说的关东。以潼关以西算是关中地区,潼关以东算是关东。

    “以前关中地区都是平原,土地广阔。那时候人类活动也没有大量排泄含盐量高的废弃物,关中非常适合人类居住。我倒是觉得,关中的败坏未必是战乱问题,而是自然环境承受不住那么多的人口压力,以及土地盐碱化。在们刚从长安经过,长安本地许多水井出来的乃是咸水、苦水。人类能喝的甜水井没多少。”

    身为理工男的水利部长听了这话立刻表示赞同,“没上学之前,我觉得随地便溺不是啥问题。上了学,亲自去不少地方考察实验,才发现一定得有上水下水系统。喝了那么多年脏水,我竟然不理解这些。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自然环境修复,并不是简单问题。”

    “天地灵气被破坏,九尾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