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宋-第8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议室里面沉默了片刻,就听赵嘉仁问道:“我并不想再天竺半岛上投放太多资源,既然短期内解决不了奴隶王朝,那就接受奴隶王朝存在。我们要尝试用经济手段进入奴隶王朝国内。”

    说完,赵嘉仁看向杨从容,几秒钟后与会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杨从容身上。杨从容只觉得心跳加速,他在回国这段时间里面接受了不少培训,已经能明白自己在大宋整个认识水平体系里面所处的位置。赵官家的目标不仅是打跑蒙古人,夺回所有华夏土地。他还进一步期望建成以大宋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从东欧司到欧罗巴行省,这条伟大航路已经开始串联起文明地区的经济。杨从容在十几年的辛苦中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竟然为如此伟大的计划贡献相当关键的力量。

    见众人看向自己,杨从容却有些迟疑,他思忖一下才说道:“我会尽力。”

    罗义仁笑道:“放心,我们理藩部不会那么不讲人情的将杨节度使送去天竺。”

    被说中了心事,杨从容干笑几声。他的确为自己的贡献感到骄傲与自豪,却再也不想前去海外。杨从容只想在大宋好好待着,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安定日子。等了片刻,见没人提出与罗义仁不同的意见,杨从容就开始自己撞钟的工作,“官家,如果奴隶王朝的确要与蒙古作战,如果他们胜了,我们就要小心四五年之后的事情。”

    “杨节度使认为蒙古会输?”赵谦有点意外。即便大宋早已经不畏惧蒙古骑兵,可蒙古会败给天竺的奴隶王朝,这个实在是有点超出赵谦对蒙古的印象。

    杨从容答道:“太子,若是蒙古人自己身够强,大宋这些年在阴山以北剿灭蛮夷应该无比艰苦才对。大宋在阴山以北剿灭蛮夷,每年至少杀几十万。远没有在阴山以南作战艰苦。蒙古当年是大宋的强敌,只是因为蒙古更会使用汉人来打大宋。自从赵官家彻底解决了北方的汉奸,蒙古就原形毕露,完全不堪一击。在海外的蒙古人也是如此,更何况伯颜与郝仁这两个蒙古朝廷中最能打人都脱离蒙古自立邦国。蒙古朝廷内部根本没有人才。”

    赵谦呆住了。他认为大宋在阴山以北纵横驰骋,是因为在阴山以南歼灭了蒙古军主力。可听了杨从容的话,赵谦突然发现他自己对蒙古军主力的理解有问题。仔细想想,真正歼灭蒙古人的战斗只有老爹亲自统帅的黄河战役。忽必烈与伯颜在朝歌附近派出包括蒙古重骑兵在内的蒙古骑兵与大宋决战。大宋那一战干掉了近两万蒙古骑兵,之后的战斗就是大宋利用河北汉人组建红巾军与蒙古军队作战。正如杨从容所讲,支撑起蒙古军战斗力的核心力量并非蒙古人,而是被视为三等人的北方汉人。当蒙古人没办法利用北方汉人对抗宋军之后,蒙古的战斗力就一落千丈。从事后看,这的确是事实。可这等观点与赵谦之前的看法截然不同。

    不管儿子怎么发呆,赵嘉仁自己很认同杨从容的看法。之前赵嘉仁只知道灭宋的主力是新附军,却很不唯物的认为作为主力的新附军并非发挥主要战斗力的部队。看到杨从容已经能够如此客观的看待问题,赵嘉仁很满的说道:“这件事就由理藩部来负责。外交部有什么看法?”

    卢柏风此时也有些发呆,他在这些人里面的年龄算是大的,杨从容的看法对他的冲击也格外大。过去三百年间,大宋逐渐形成了蛮族战斗力很强的顽固印象,卢柏风认为蛮族们战斗力强弱的标准是汉人的能力高低,要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完全承认这点,那就得先打破卢柏风心中早已经固化的观点。卢柏风此时对于其他人的谈论几乎听而不闻,直到旁边的理藩部部长罗义仁用力晃了晃他的肩膀,卢柏风的思维才被从混乱中唤回现实。

    “啊……官家说什么?”卢柏风有点浑浑噩噩的问。

    “我说,天竺奴隶王朝的事情由理藩部负责,外交部有什么看法?”赵嘉仁又重复了一次。

    “哦。奴隶王朝……”卢柏风尽力让思路回到之前的讨论。想了一阵,卢柏风突然想明白一件事,他连忙说道:“官家,如果官家承认奴隶王朝存在,那岂不是该由我们外交部负责么?”

    “呵呵。”听到这话的罗义仁忍不住笑了两声。

    被这笑声刺激,卢柏风也感觉不妥。突然就明白过来自己想错了,连忙说道:“官家,让杨节度使到我们外交部来工作吧。我们外交部与理藩部会组建一个联合工作组。”

    赵嘉仁看向杨从容,“你怎么想?理藩部还是外交部,选一个。”

    杨从容没想到这种选择竟然给他来做,他连忙说道:“官家,臣全凭官家安排。”

    赵嘉仁收起笑容,“我管的是让国政顺利营运,需要你们能够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干。至于哪边能发挥你的实力,你自己难道没有判断?”

    杨从容再不敢谦逊,连忙答道:“臣愿意去外交部。”

    “好。人事调动工作交给组织部。散会。”赵嘉仁下了最终命令。

    这边散会,卢柏风立刻就走。杨从容连忙叫住他,“卢部长,要不要大家一起去吃个饭?”

    “不行。我得回家。有事。”

    杨从容看向卢柏风,卢柏风当即应道:“我正好有点事情想和杨节度使谈谈。”

    两人看向赵谦,赵谦叹口气,“我还有份文件得看。下次吧。”

    众人就散了。赵谦回到办公室,拿起《关中平原以及黄淮平原土壤盐碱化问题研究》继续研读。作者团队的看法颇为冷彻,认为在现在的气候条件下,大宋产粮区规划只能放弃关中这个有着悠久粮仓历史的产地。大宋最北的粮食产区规划为黄淮平原,同时大力开发暹罗以及更南地区。

    因为主要研究方向不是这个方向,此方面的讲述到此为止。赵谦放下报告书,心里面乱糟糟的。大宋朝廷返回开封从政治上意义重大,大宋的政治中心再次回到中原地区,这就意味着大宋再不是江南化的大宋,而是华夏的大宋。可最近的气候就这么糟糕,老爹赵嘉仁早就讲述的小冰河气候并没有因为人类的政治活动而发生改变。

    小冰河气候下,广州每年都下雪,甚至是大雪。在淮河以北,小冰河气候最糟糕的地方就是每年都有旱灾,旱灾引发了植物稀疏,引发了蝗灾的威胁。一旦恶行连锁发展到蝗灾阶段,就会直接破坏淮河以北的良田。

    盐碱地这种存在本身就非常有利于孕育蝗灾。到现在为止,民间对老爹赵嘉仁的崇拜理由之一就是赵官家能让大河改道。从当年来看,这个行动也是必须。但是事务的两面性在此时就显露出来。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供应,淮河以北就没办法承受大宋一半的人口。没有大宋一半的人口,大宋的经济中心就没办法转移到淮河以北。这也是一种连锁反应。

    想来想去,赵谦实在是找不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坐下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写出来,确定没问题之后就去见老爹。

    听了儿子的讲述之后,赵嘉仁问赵谦:“你有没有想出什么解决办法?”

    赵谦说道:“办法也不是没有。只是这么做就得牺牲一部分河南的粮食产量,在水源供应上全力维护通济渠的运输能力。在歉收的时候利用通济渠运输更多粮食。”

    赵嘉仁点点头,这的确是以前历朝历代的看法。其实在唐宋时代汴梁就没办法完全依靠河南地区稳定的获取粮食,隋炀帝被后世称为‘为王前驱’,就是指隋炀帝建成的大运河解决了淮河以北的粮食供应问题,成为后世稳固河南路的关键。

    然后赵嘉仁就听赵谦遗憾的说道:“关键是黄河并不能稳定通航。若是黄河能够如长江一样稳定通航就好了。”

    赵嘉仁心中满意,至少赵谦已经认识到了运输的重要性。长江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至少不担心运输。黄淮平原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一旦遇到大灾,赤地千里,跑都没地方跑。赵嘉仁说道:“赵谦,我准备筹建铁道部,这件事就由你来负责。”

    说起铁路,赵谦第一时间就想起了马匹便溺的味道。现在的铁路是靠马匹拉动车厢,这种轨道交通的确好,以前运输军粮,千里之外十成能到一成就算是神一样管理水平。虽然粮车上的粮食看着没变,但是沿途运输的时候人吃马喂消耗却不被关注。实际运输到达的粮食平均只有5%。

    轨道交通让整个运输效率高许多,在最早大规模铺设铁轨的阴山地区做过测试,使用挽马拉的车辆行走五百里的道路消耗降低到15%。往返1000里的消耗降低到28%。也就是说70%的粮食都能运输到前线的交通枢纽。但这需要大量挽马,而每一条大量使用挽马的道路上都洋溢着马匹便溺的味道。闻过几次就永生难忘。

    “官家,这需要修多少铁路?”赵谦被自己的想象给吓住了。

    “赵谦,你有没有统计过车辆运输损坏状况?”赵嘉仁问。

    “……没有。”

    “那就去找资料研究一下。”赵嘉仁淡然答道。他曾经下令做过调查,虽然没看报告,却也能想出来。木质车辆很容易损坏,金属制车辆自身太重也没有后世的大量公路,根本不实用。如果不实用润滑油,车辆损坏更加严重。而车辆本身缺乏维修就会导致运输效率大大降低以及车辆损坏快速提高双重损失。这些都是没人关心的成本损耗。把这些都算进去,蒸汽动力火车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赵嘉仁虽然没看木质车辆损坏报告,却非常关注蒸汽车头的研发进度。按照他看到的局面,蒸汽火车距离完全实用化只剩下一年时间。

    “遵命。”赵谦应道。

    “另外你找农业部的人谈谈,做一个在铁路运输条件下的粮食运输模型。”

    “是。还有别的事情么?”

    “嗯……,你对杨从容关于蒙古人和汉人战斗力的评价有什么看法?”

    赵谦想了想,果断答道:“臣以为有点振聋发聩的意思。”

    “嗯。我也这么认为。那就针对这个问题做几期报纸内容。”赵嘉仁命道。

    赵谦受命而去。回来之后就开始召集秘书开始准备。看着秘书们都有点精神不济,赵谦又命道:“马上就是假期,要么大家伙提前几天休息,放个长假。”

    秘书们立刻有人欢呼起来,“太好了。多谢太子。”

    赵谦也不去责备这帮家伙懒惰。他知道自己这一年多来到底让这帮秘书们忙成这么模样。既然说放假,赵谦就立刻给大家放假。留在空荡荡的屋子里面,赵谦只觉得有些冷清。他很没型的把双腿放到桌面上,叼着根烟胡思乱想。

    当太子很容易,既然早就有立嫡立长的规矩,赵谦只要自己没有特别的问题就可以当太子。但是想成为老爹赵嘉仁这样的官家可是太难了,赵谦越是尽心竭力,越能感受到自己老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怪物。光是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赵谦就觉得自己这辈子都赶不上。

    赵谦曾经坚持了一个月,每天都把自己干了什么记录下来。越是翻看越是心惊,他一整天里面有半天时间都用在吃饭睡觉休息。剩下的一半时间又是用掉6小时在各种走路,看资料,以及了解自己遇到什么情况之上。剩余的六小时,则是各种见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