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6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来,防御营地的人手就更显得不足了。
戴弗斯紧急调来几百名辎重营劳力协助救火,同时他还派来一百名宫廷卫士,作为营地防御的机动兵力,这才勉强应付住当前的局面。
攻城战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却仍然没有看到突破性的进展,戴弗斯坐在大帐之中,仍旧神情平静的看着参谋人员在地图上比划。
原本在一旁记录的赫尼波里斯此刻却显得有些焦躁了,在帐内来回走动。
戴弗斯不得不开口说道:“赫尼,赶紧坐下来,别走来走去的,让我眼晕。”
赫尼波里斯焦急的说道:“陛下,攻击营地的敌人越来越多,就连罗马城的东面也出现了敌人的援军,威胁到了第一军团的营地……现在我们的周围都是敌人的援军,营地里已经没有多余的部队可供调用,而各军团还被阻挡在城下,士兵们伤亡不少,再这样僵持下去,万一天黑之前无法攻下罗马城,我是担心……我是担心……”
戴弗斯等他发泄完心中的担忧,这才缓缓说道:“除了图里伊,罗马可说是这个半岛上最大的一座城市,即使它的主力部队不在这里,要想攻占它也不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们的各个军团并非没有取得进展,刚才你都听到了,第二军团利用攻城塔已经有一百多名士兵攻上了城头,并且站稳了脚跟;第三军团也占领了罗马椎桥南岸的桥头,正在扩大其攻击的范围;第四军团用攻城车击塌了城墙,士兵已经突入豁口,暂时被阻挡在城下……
我们与罗马人就像是在进行着拔河比赛,罗马人已经拼尽了全力,才勉强和我们处于相持,但是这种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不可能持久的,我们正在加大气力,一点点的将红绳拉过来,直到完全压倒罗马人的力量,到时他们必然会崩溃!”
戴弗斯握紧右拳,用力一挥,自信的说道:“至于那些罗马的援军——”
“陛下,好消息!埃皮忒尼斯大人率领4000名士兵赶到战场,配合托尔米德大人,彻底击溃西南方向的罗马援军,第一和第二骑兵军团正在追击溃兵,托尔米德和埃皮忒尼斯大人正率军赶来!”
“太好啦!”原来一脸愁容的赫尼波里斯现在是满心欢喜。
大帐内的参谋们也都纷纷鼓掌相庆。
戴弗斯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立刻去通知托尔米德和埃皮忒尼斯,让他们派出一个重步兵大队赶来防御营地,其他部队赶去第二军团的后方集合,等候我的命令!”
“是,陛下!”
阿西纳鲁斯迅速出帐通知传令兵,很快他又疾步的回到帐内,兴奋的说道:“陛下,侦骑回报,第六军团和第一军团的部分军队攻上了城头!”
……………………………………
从表面上看,第一军团和第六军团采取的都是常规的攻城方式,但是戴弗斯曾提议他们尝试一下用绳钩爬城。
绳钩爬城,这是戴弗斯最早发明的一种攻城方式,最初就是用这种办法夺取了阿门多拉腊,为雇佣兵们获得了在大希腊的立足之地。随着戴奥尼亚越来越强大,各种攻城器械相继被制造出来,攻城的办法也越来越完善,这个简单、却给予雇佣兵们巨大帮助的绳钩早已被遗忘到角落。
但是,戴弗斯却没有忘记,因为考虑到军队到了拉丁姆之后,可能会有不少的攻城战斗,所以特地派人从军械库的角落里将已经布满灰尘的几十套神钩拿了出来,重新打磨之后配上绳索,以做到有备无患。
阿明塔斯一向崇尚进攻,喜欢冒险,毫不迟疑的就接受了戴弗斯的建议。而第六军团长特洛提拉斯也是当年波斯远征雇佣军的成员,跟随戴弗斯一起来到的图里伊,从普通士兵一直成长为军团长,其战斗经验不可谓不丰富,其战功也不可谓不出色,他当然不会允许自己麾下的军团在这个意义重大的攻城战中表现平庸。
两人都很明白“绳钩爬城”要想成功,就必须要蒙蔽敌人的视线,进行突袭,否则一旦被发现,会增加很大的伤亡,所以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把绳钩爬城的地点定在了罗马城的东南角。
这里跟西南角一样,城墙向外突出了一段,但又和西南角不同的是,它折了几折,最终形成一个小尖角,偏偏它距离罗马的几个城门都比较远,曲折的城墙又便于遮挡视线,不易被发现。
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特洛提拉斯让第六军团士兵集中进攻埃斯奎里门和维弥纳门之间的墙段,这里距离东南角约有400米远。
阿明塔斯更狠,让第一军团士兵强攻卡皮托林山和奎里尔诺山之间的墙段,这里距离东南角足足有两里。
特洛提拉斯准备让他的轻甲兵大队来完成这一任务,毕竟它们较轻便的装束便于爬行,为此他还留下两个重步兵大队在大营。
尽管第一军团的营地远离中军大营,阿明塔斯却大胆的只留了一个重步兵大队在营地,并且让同时留在营中的700多名山岭侦查大队士兵执行这一任务。
但是,细心的特洛提拉斯在多次观察地形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东南角城墙虽然较为偏僻,但罗马的城墙很高,城上的士兵能够看到城下很远的地方,执行此任务的戴奥尼亚士兵要想靠近城墙,即使没有携带攻城器械,也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并加以防备,他经过思考之后,决定让士兵们这样做……
戴弗斯了解了特洛提拉斯的主意后,击节叫好,于是第六军团的绳钩爬城计划很快确立下来。
原本东南角城上是有守军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持续的猛烈进攻让负责防御的罗马将领感到兵力吃紧,不得不抽调其他墙段上的士兵以增强防御,东南角上一直无所事事的守军当然也在被抽调的范围之内。
没多久,附近城上的守军就望见:东南方向的远处有上百名罗马辅兵正在被戴奥尼亚士兵追击,惊慌的向着罗马城奔逃,虽然他们偶尔会有士兵被敌人追上、刺倒,但大多数的溃兵还是艰难的爬过了壕沟,来到东南角的城下,或许是怕被城上守军攻击,那几百名戴奥尼亚轻步兵停住了追击的脚步,却不甘心的在远处驻足凝望。
看到这一情形的守军士兵都在猜测这些罗马辅兵是来自哪一个拉丁城邦(罗马的辅助兵多是由拉丁盟邦公民担任)。
由于敌人正在攻城,守军士兵当然不可能允许这些溃兵进城,而且战事激烈,也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闲暇来关注这些盟友的生死,倒是这些溃兵的出现说明罗马的援军正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与敌人交战,这多少激励了守军的士气。
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罗马辅兵是由戴奥尼亚士兵所扮,他们穿上了两天前那一场会战胜利后打扫战场所获得的罗马士兵的盔甲和装备,从而骗过了守军的注意,成功来到东南角城下,他们避开守军的视线,将缠在身上的绳索接起来,套上钩头,几十个绳钩很快就做好了。
战事还在继续的进行着,罗马士兵艰难的抵御着敌人的进攻,渐渐淡忘了那些溃兵的存在,偶尔他们眼角的余光扫过东南角的城上,看到那里有几十名“罗马士兵”驻守,都以为是相邻的守军所派,并没有引起注意,即使是看到不断有戴奥尼亚轻步兵爬过壕沟,冲向东南角城下,他们也没有引起太大的警惕,毕竟他们没有携带任何攻城器械,何况城上还有士兵驻守。
但过了不久,他们发现情况不对:东南角的城上开始出现戴奥尼亚士兵,而且越来越多,那些“罗马士兵”竟然与敌人没有发生战斗!
马古斯。阿提利乌斯和巴尔布斯。法比亚两位守军将领得知这一坏消息,大吃一惊,情况万分紧急,尽管他们手中兵力吃紧,也紧急拼凑了一支部队,由两位将领亲自率领,从西、南两面先后赶往城墙东南角,誓要将敌人赶下城去。
。文学馆
第一百四十四章 强攻罗马城(十六)()
但罗马的救援部队很快尝到了他们所修建的这条弯曲城墙的苦头,因为他们无法加快速度。
而在城上的戴奥尼亚士兵见此情形,也催促城下的战友加快速度上城。
第六军团轻甲兵大队大队长凯尔库斯来自西里庭,并非是后来的移民,而是土生土长的西里庭人,十几年前他还是西里庭的一名普通公民,参加拉马托河会战,失败后他幸运的没有逃回西里庭,而是逃向了克罗托内,在南意战争中幸运的活下来,之后成为了戴奥尼亚公民,并成为第六军团军营中训练最刻苦的士兵之一,并且在征服阿普利亚地区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在被晋升为大队长之后,他曾经几次写信给军务部,要求调任到第八军团,军务部一直没有同意,就是担心这位对锡拉库萨人怀有深仇大恨的将领去了西西里之后,会与锡拉库扎人发生冲突。
而这一次他作为突袭行动的指挥官,看到罗马人从两面来袭并不担心,他立即命令:城上的士兵各派出两个分队,结成密集阵型,堵住城墙两端的走道。
罗马城上的走道并不宽,因此大西庇阿才能成功的将通过攻城塔、上到城头的戴奥尼亚士兵封锁住,而现在凯尔库斯也用这方法来为后继部队的上城争取时间,这还真是一报还一报。
即使轻甲兵大队和山岭侦查大队的一千多人全都上来,凯尔库斯也不准备从城墙上攻过去,因为走道狭窄并且漫长,要想攻破敌人,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他有更好的选择,因为在他面前就有一条下到城内的石梯。
正是因为东南角偏远,所以罗马人才在这里建了上城坡道,以方便士兵们能够快速到达,却没想到反而会成为被敌人利用的致命弱点。
马古斯和巴尔布斯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第一军团、第六军团这段时间攻势更急,显然是为了配合这支部队的偷袭,所以他们已经无兵可派。
巴尔布斯只好立刻派人去向大西庇阿求援。
而此时,已经战斗了很久、早已疲惫不堪的罗马士兵在“保卫家园”信念的激励下,沿着城墙走道,气势汹汹的朝着东南角才杀来。
但排列成密集阵型、之前又一直在养精蓄锐的戴奥尼亚士兵像两块巨石挡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
其他的戴奥尼亚士兵上城的速度很快,不光是因为那30条绳钩,还因为士兵们带了更多的绳索,上城之后,从身上解下来,结成长绳,绑在城垛上或者用手拉住,垂到城下,一次就有近百名士兵爬上城头,很快密密麻麻的戴奥尼亚士兵就将东南角城头挤得满满荡荡。
凯尔库斯一声令下,一千名轻甲兵和侦察士兵混合而成的部队迅速踩着石梯而下,终于进入了罗马城内。
在他们的面前有三条进攻路线:第一条,是沿着东北城墙,贴着奎里尔诺山,一直向北,或支援第一军团,或直击罗马城的中心——元老院,但这条路漫长而狭窄,容易遭到阻截;第二条路,是向西北方前进,穿过奎里尔诺山与维弥纳山之间的道路,直达罗马城中心,但同样道路狭窄,易受阻截,而且在不了解城内的情况下,孤军深入是禁忌;第三条路,是凯尔库斯的选择,沿着南面的城墙,急速向西行进,先协助第六军团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