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报行天下-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也不是陆珊珊认识的那个陆冲了。只是面子上稍不如意,他就掳走了萧靖还差点害死他;他将临州屠得血流成河,又设计要害夏晗雪,想借此挑起北胡和大瑞的全面战争

    如果需要,陆珊珊也可以杀伐决断,但她骨子里是个善良温和的人,不仅极为珍惜身边的伙伴,也不愿见到天下生灵涂炭。

    这样的女子又怎么可能喜欢陆冲那般乖戾的人呢?

    她对陆冲就算没有恨,也绝对不会像十年前那样亲近了。

    陆珊珊以沉默表明了态度。莫劼汗见状冷然道:“你既无意,那就好办了。想娶我的女儿?那车舍里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真以为我老了就好欺负了?”

    说着,他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起来。

    王者毕竟是王者。就算雄鹰老去,也仍然拥有利爪!

    可能是为了宽慰陆珊珊,他又自嘲地道:“说实话,我当年定下这门亲事既是希望我的部族能长治久安,也是想给你寻个合适的去处。车舍里的势头不错,陆冲没准就是下一个大汗,若你嫁给了他,这辈子就保定了荣华富贵。哎,是父汗不好啊。”

    陆珊珊连忙道:“父汗不必自责,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和族人。若我是大汗,也要定下这亲事的。”

    政治婚姻在草原上同样常见,如果涉及了族群的生存,谁还拿女儿当回事,更何况这女儿还不是亲生的?

    可莫劼汗偏偏就决意为了陆珊珊回绝强大的车舍里。父女之情,可见一斑。

    唏嘘了片刻后,莫劼汗笑道:“我记得以前和你说过,若在中原遇到了喜欢的人,就带回来给我看看。就算是汉人也没关系,只要配得上我的女儿,我就做主办了亲事,顺便也好回绝了车舍里。不知琪琪格有喜欢的人了吗?”

    陆珊珊摇了摇头。

    尽管她的动作很快,但莫劼汗还是从中看出了一刹那的迟疑。

    莫劼汗知道丰州的事,也知道女儿和某个男人有些瓜葛,甚至知道她为了他在车舍里和中原做了什么。身为父亲,他对那男人十分好奇,可陆珊珊不愿提起,他也不能逼迫得太紧。

    于是,他呵呵笑道:“若还没有,那就算了。按南人的话讲,我女儿是万里挑一的,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又岂会那么简单。只不过”

    莫劼汗故意顿了顿,才道:“如果将来这个人敢欺负你,便是辱了映月公主,王庭必不会善罢甘休。”

    父汗明显话里有话啊!

    终于,在陆珊珊那张看似云淡风轻的脸上,一丝红晕稍纵即逝

    外面的雪已经停了。

    才走出暖帐,锋锐如刀的北风就吹在了陆珊珊的脸上。

    她抬起头仰望着天上的明月,似乎想向皎洁的月光寻求答案。

    那个人到底算什么?

    一开始,陆珊珊只是对报纸感到好奇,加入报社也是为了刺探消息。

    她对萧大社长并没有任何特别的感情,即便把萧靖带去丰州时,最多也就是没有喜欢但并不讨厌的状态。

    如果车舍里或父汗催得急了,那么陆珊珊不在乎假戏真做,反正在她看来嫁谁都好过跟陆冲过上一辈子。

    当然,她顺手考验过萧靖,得出的结论是:这人虽然迂腐又呆板,却是个难得的好人;映月公主委身下嫁是有点便宜他,但周围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想到这些,陆珊珊的心里就平衡了。

    谁知后来,情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你欠了我一条命,我又欠了你天大的人情;两人就这么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中了解了彼此,也在越走越近的路上把彼此的命运编织成了一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网。

    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

    陆珊珊忽而一笑,接着便踏雪而去,只在雪地上留下了一排有些纷乱的脚印。

    下一刻,厚重的云再次飘来,雪花又从天上降到了人间。

第三百六十四章 沸腾() 
    比起草原的清冷,如今的瑞都可以说热闹非凡。

    孟善人和张善人的事持续发酵,早已闹得满城风雨。继各地的豪绅之后,许多利益相关的人士也挽起袖子上阵了,当然,这些人之中的绝大多数是支持镜报的。

    有几家没什么名气的小报倒是倒向了明报这边试图蹭热点,可没过多久,就传来了它们被抄没的消息。和士绅唱对台戏哪有那么容易,想像明报似的神出鬼没?对不起,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狂风暴雨中,舆论在不经意间有了小小的转向。

    某天,镜报忽然刊出了一篇谈论此事的文章。和以往不同,这篇洋洋洒洒的长文虽然有为孟、张两家开脱的意思,却也坦诚地谈及了地方士绅可能存在的问题。

    文章甚至还言明,作者相信孟氏和张氏不存在明报所说的问题,但假如明报的指责是真的,那么两家人理应受到谴责。士绅是国家的基石,也应是天下人的表率,怎可做出危害地方的事来?

    言外之意:那不是给这个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抹黑么?

    此文一出,众人都斯巴达了。

    说好的大家一起奋战到底呢?

    因为撰文的人是匿名的,所以谁都不知道作者到底是何方神圣。有心急的人跑到报社质问萧靖,他也只是摊手笑道:“文章自然是别人送来的,可萧某和大家一样,对此人是谁一无所知,还请回吧。”

    还有人想质疑镜报为啥要刊出这样的文章,可后来想想,镜报一直以来不都是不偏不倚地体现双方观点的么?这次它已站在了士绅一边,若不适当地做做样子,只怕就要被许多读者唾弃,原来的风骨也就保不住了。

    人都有自保之心,就算镜报被人怼了之后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但该有的姿态还是要有的。

    因此,心中有些不爽的人们也没再纠缠下去。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几天后,被人认为是“跑路了”的明报又刊出了消息,这次的内容更加劲爆:有苦主受到舆论的鼓励想趁热打铁地跑到官府去告张家,结果却被张家人截住一顿毒打,最终只能放弃了告状的想法远走他乡。

    实在欺人太甚!

    这年头底层民众的态度并没有什么用处,可事情既然闹到民怨沸腾的地步,却也没人敢忽视他们的声音。

    俗话说物伤其类,谁都怕类似的事有一天发生在自己身上。

    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的都是这些豪绅如何如何可恶,有人偷偷写了文章声讨,有人干脆将恶绅的故事编成了话本,借着说书的机会指桑骂槐地痛斥了一番。

    那些尚未被波及的豪绅也隐约察觉到了什么。他们的佃户表面上依然很是恭顺,但背地里却经常聚在一处嘀嘀咕咕的,不知在说什么。

    很快,就有各种流言蜚语飘了来,让还算云淡风轻的他们也坐不住了。

    人言可畏啊,在当下这个环境里要是太高调,鬼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明报的下一个目标?

    之后,镜报上护短的声音明显少了许多,甚至有人开始实名撰稿,附和之前那篇稿件的腔调。

    反正孟、张两家只是刚刚跨过士绅这个门槛的小虾米,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这锅就由他们背了吧。

    渐渐的,这个态势竟然变成了风潮,继而掀起了新一轮的论战。

    乍一看舆论的形势很乱,但总体来说其实还是可控的。大家嚷嚷一通,高的就是调门而已,只要官府没动作,事情还不至于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此时,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故事的全部,但这只是开始。

    眼见着大家吵累了也吵不出个结果了,沉寂很久的明报最后一次面世了。

    是的,这个报纸划上了一个句号,此后它就成为了江湖传闻,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过,它的最后一条消息极具冲击力,算是用最后的生命绽放出了最灿烂的光芒:

    曹州的袁家坏事做尽,其恶行罄竹难书,天理不容!

    文章最后是这样一段评论:

    “总有人以为作恶不要紧,只要手脚干净、下手毒辣,事情自然无人知晓。不过,举头三尺有神明,怙恶不悛者莫要自鸣得意,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道义公理存于人心,总有人会揭开一切遮掩,将真相置于光天化日之下。到时,便是尔等认罪伏法日子……”

    正气凛然的短文后面紧跟着的就是袁家的罪状。无数的条目足足印满了好几个版面,每一条都写着苦主的名字、时间、地点、事件,极其详尽地列出了袁家的累累恶行。

    在后面的版面上,明报又刊登了几封据称是苦主所写的书信,其内容可谓字字泣血,任何人看了恐怕都会怒发冲冠、拍案而起。

    最后的最后,明报写道:“本报终结于此日,的确令人不胜唏嘘,可若如此便能让名为‘公义’之萌芽破土而出,那么明报即便做了花肥,亦无半点遗憾。本报斗胆断言:不出一月,便会有人手持凭据向袁家讨还公道,将一干恶贼绳之以法,诸公不妨拭目以待……”

    收笔的时候,报纸还卖了个关子。看得出来,明报的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他们却遮遮掩掩地欲言又止,摆明了就是要勾起别人的胃口呀。

    这份报纸一现身,瑞都那锅本已煮得滚烫却一直都没能沸腾的水终于开锅了。

    现在看来,孟善人和张善人的劣迹不过是小打小闹,跟袁家比起来简直是渣渣。

    于是,袁家代替他们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京城之中不管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突然关心起这个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家族来。

    由此,新的问题出现了:之前鼓唇弄舌地为孟家和张家张目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按理说,袁家是士绅集团的一员,而且还是颇有地位的,至少也算个鸡头凤尾。大家同气连枝、都在一条船上,互相照应一下也是应该的。

    但是……没有人这么做。

第三百六十五章 千夫所指() 
    为什么没人为袁家说话?道理很简单。

    经过前两件事,明报的公信力已达到了巅峰,人们对它上面刊载的内容深信不疑;之前的论战中,坊间就有人抖出了更多的黑幕,一些好事者甚至通过查探印证了明报的部分结论。

    如今,明报将最后一期的全部内容都“献给”了袁家,又如此言之凿凿地提供了更多的故事和细节,还在生命的尽头赌咒发誓地说针对袁家的证据很快就会出现……

    如此耿直的媒体用这般悲壮的方式讲出来的故事,大多数人看到消息就先信了九成。

    而后,袁家成了千夫所指的唾骂对象,说是过街老鼠都不过分。

    如果说后世的“吃饭、睡觉、打豆豆”是句玩笑话,那么“吃饭、睡觉、骂袁家”在此刻的瑞都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还有谁敢跳出来支持袁家?

    一旦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违,那么别人肯定会想:好啊,恶人都烂成这样了,你还为这窝人神共愤的畜生狡辩,你到底是什么居心?莫不是你跟这恶人蛇鼠一窝,才和他们沆瀣一气的?

    因此,许多士绅都选择了沉默。

    另一些人则更加激进。事情爆出来没两天,就有不少实名的稿子投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