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厦将倾,人心思变。

    而李傕、郭汜等人的凶残,在攻陷长安之后,裴辑已经见识过了。父亲在李、郭等人权势滔天的这个当口上,暗中派遣自己前来拜谒这位阎将军,并且邀其入城赴宴,临行时还跟自己叮嘱再三,再加上府中日前来府中拜访的那几名老臣,这几桩事情联系起来,心思缜密的裴辑也大致猜测出了这场宴会的目的所在了。

    只是不知道,一向韬光养晦的父亲,此次置身其中,起到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作用。

    裴辑心绪千回百转,脸上的表情随之变幻。对面席位上周良没敢在涉及裴姝事情上给阎行暗示,但却也一直关注着这位年轻的裴家君子脸上的表情,此时看到裴辑脸上的变化,心中也猜想到了这次裴府的宴席并不简单。

    对面席位上的戏志才同样也发现了裴辑神情的变化,暗道终究是少年心性,虽然聪慧,但终究还达不到姜桂之性,他斟酌了一下,选择开声试探。

    “我观裴君脸色,莫非还有难言之隐?”

    裴辑被戏志才的话声警醒,他连忙聚敛精神,暗道惭愧,自己虽然猜出了父亲等人的心思,但却没能够把持住自己的心态,为心事所累,反倒被外人轻易一眼看穿。

    若是以往,裴辑见此事不成,定然会选择行礼告辞,早早脱离是非之地,只是此事终究是攸关朝堂、时局的大事,又是牵扯到了裴家的前程上,窥察出父亲和朝中老臣们用意的裴辑躬逢此等大事,终究还是有些不甘心,使命不成后,就草草告辞离去。

    故而此时被戏志才点破心思后,他反而撇去了犹豫不决的处境,心神也稳定起来,隐隐有了几分临大事而不慌的姿态,看着戏志才笑道:

    “非也,在下只是听闻将军即日就要赶赴河东,念及当下,料想将军定是忧心时局,方有此举。一时失态,倒是让军谋史见笑了。”

    说完这话,神态恢复正常的裴辑看向戏志才时,也变得更加谨慎起来,他原本以为这位阎将军以英勇善战闻名,帐下必多勇猛之士,不料这帐中就坐着目光如炬的智谋之士,只怕刚刚这人,就是这位阎将军身边的智谋、谋主一类的人物。

    而阎行听到裴辑“忧心时局”的话语,他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了这一方面上来,他看着文质彬彬的裴辑,脸上换了严肃的表情,郑重问道。

    “本将忠于国事,不敢懈怠,此乃为臣之本,文秀此言,忧从何来?”

    “辑斗胆试言,将军忧心的,乃是河东的王太守,卫、范等大半姓,以及如今正在京都的李将军、郭将军等人。”

    “裴君还请慎言!”

    陪坐在侧的周良,刚刚看到阎行脸色严肃,心中也多了几分凛然,此时听到裴辑说出这等忌讳之言,当即开口喝止。

    裴辑面对周良的喝止,却不见慌张,脸色如常,也没有了之前变幻不定的神色。

    他既然下定决心要替自家父亲试探出阎行的心意,探明形势,免得最后牵扯裴家上下,重蹈王允等人的覆辙,此时自然意志坚定,不避斧钺。

    阎行看着裴辑淡定的神情,他略一思索,也哈哈一笑,摆摆手,示意周良说道:

    “元善莫要如此,裴君乃是我河东才俊,此言定有深意。”

    周良见到阎行表态,心知阎行另有所谋,当即不再开言。裴辑见到阎行并不恼怒,也在内心想到了自己刚刚所言,正是切中了阎行的心思,他身边的幕僚和这位阎将军才会有如此反应,当即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

    “在下浅薄之见,以为将军赴任河东,安邑卫、范等大姓必定多加阻扰,毕竟前番将军平定白波之时,与彼辈多有构隙,此事小子身居京都,尚且获知,况河东之人乎。至于李将军、郭将军之属,在下深知将军韬略在胸,无需小子多言。”

    “哈哈,文秀言已至此,何不趁势与我分说,也好获知所谓的韬略一二啊。”

    阎行看到裴辑有意试探,以退为进,他也不恼,呵然一笑,就出言让裴辑继续说下去。

    “将军平定河东白波之乱,功在社稷,乃是汉家之忠臣。先前也自言忠于国事,且在廷殿上目睹李、郭等将军的跋扈之行,岂能无忧国忧君之虑乎!”

    “裴君今日以忠君之言相问,那我也要问,巨光公之宴,也是为此而设么?”

    被阎行一问,裴辑顿时噎言。只是他骑虎难下,也不愿示弱,索性大胆地与阎行对视。

    “阎君还没告诉在下呢!”

    阎行见到裴辑盯着自己,不肯放松,他转动目光,与戏志才、周良等人对视一眼后,霍然起身,来到帐中,向朝长安城行了一礼,这才慨然出声说道:

    “我于河东为国家讨贼,摧锋陷阵,甘冒锋镝,虽碎首糜躯,不敢有辞,秉此赤心,可昭天日。奈何之前屡次派遣使者入京,乞求赦令,朝中诸公却视我等如贼寇叛逆,不予理睬。”

    “我空怀忠君之心,却报国无门,眼见社稷蒙难,以至于此,忧心如焚,虽饮冰不足解其灼,区区言辞,岂能诉清。”

    说到这里,阎行脸上悲愤交加,他扼腕叹息,空怀报国之志。裴辑看在眼里,也叹了一口气,朝中当时以司徒王允为主,对待凉州众将处置失当,是剿是抚,诸公议了许久,也没能够定下,军政要务拖延时日,最后才酿成了李傕、郭汜等人举兵进攻长安的祸事。

    他也跟着起身,向阎行行礼说道:

    “将军赤诚报国之心,辑实感佩,惟愿将军此番东向,能安抚河东,克平贼寇。如此,则国家之幸,君上之幸!”

    阎行转身看了看同样动容的裴辑,他趁热打铁,连忙问道:

    “文秀知我,却不知巨光公之邀,乃是为了——”

    此时,裴辑自认已经试探出了阎行对李傕、郭汜等人的态度,他也不再忌讳,爽直答道:

    “家父虽未对辑明言,但辑心知,定是为了如今长安之局势,朝中诸公忧心于此,实不在少数,今日能得将军坦诚相告,虽无宴席,然得交心,辑也算不辱使命,能够回府向家君交代了。”

    阎行闻言点点头,裴辑虽然聪慧,但终究年少,这种庙堂之事,绝不是他能够置喙的,他这样说,反而让阎行又信了几分。

    这种波谲云诡的庙堂争斗,虽因阎行心系河东,不愿于此时涉足其中,但能够借此事在朝堂之中得一二盟友,并在这种凶险程度不逊于战阵的暗斗中,寻求己方的最大利益,却也是获益匪浅之举。

    故而阎行脸色凝重,正色地对裴辑说道:

    “巨光公乃国之重臣,忠君之心,艳亦钦佩。只是此事,攸关天子、朝堂诸公,子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文秀既已涉足,还需谨慎处之啊!”

    “辑当谨记!”

    裴辑恭敬地应答,阎行闻言颔首,又让戏志才取来一枚符信,叮嘱裴辑说道:

    “此乃我营中密使之符信,还请转交令尊之手,河东长安相隔数百里,若京都有事,可派遣使者持此符来见,我定亲自接见,此事攸关大局,慎之慎之!”

    裴辑脸色严肃,连忙应诺,他接过了阎行手中的符信,然后再向阎行等人告辞,匆匆离去。

    待裴辑走后,周良走到阎行身边。

    “主公高谋,我等佩服!”

    skbshge

第361章 无题() 
裴辑也跟着起身,向阎行行礼说道:

    “将军赤诚报国之心,辑实感佩,惟愿将军此番东向,能安抚河东,克平贼寇。如此,则国家之幸,君上之幸!”

    阎行转身看了看同样动容的裴辑,他趁热打铁,连忙问道:

    “文秀知我,却不知巨光公之邀,乃是为了——”

    此时,裴辑自认已经试探出了阎行对李傕、郭汜等人的态度,他也不再忌讳,爽直答道:

    “家父虽未对辑明言,但辑心知,定是为了如今长安之局势,朝中诸公忧心于此,实不在少数,今日能得将军坦诚相告,虽无宴席,然得交心,辑也算不辱使命,能够回府向家君交代了。”

    阎行闻言点点头,裴辑虽然聪慧,但终究年少,这种庙堂之事,绝不是他能够置喙的,他这样说,反而让阎行又信了几分。

    这种波谲云诡的庙堂争斗,虽因阎行心系河东,不愿于此时涉足其中,但能够借此事在朝堂之中得一二盟友,并在这种凶险程度不逊于战阵的暗斗中寻求最大利益,却也是获益匪浅之举。

    故而阎行脸色凝重,正色地对裴辑说道:

    “巨光公乃国之重臣,忠君之心,艳亦钦佩。只是此事,攸关天子、朝堂诸公,子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文秀既已涉足,还需谨慎处之啊!”

    “辑当谨记!”

    裴辑恭敬地应答,阎行闻言颔首,又让戏志才取来一枚符信,叮嘱裴辑说道:

    “此乃我营中密使之符信,还请转交令尊之手,河东长安相隔数百里,若京都有事,可派遣使者持此符来见,我定亲自接见,此事攸关大局,慎之慎之!”

    裴辑脸色严肃,连忙应诺,他接过了阎行手中的符信,然后再向阎行等人告辞,匆匆离去。

    待裴辑走后,周良走到阎行身边。

    “不过是闲处的一记落子,谈何高谋。”

    阎行没有任何欣喜之色,神情淡然,回了周良一句。

    周良愣了一愣,诧然说道:

    “主公以一枚符信,换得朝中多位强援,只言片语,又令屡番试探的裴文秀俯首折腰。今日我等虽远赴河东以避李、郭等人之势,可有此朝中内应,来日旌旗西指,关中之地定能一战而定啊!”

    说到末尾,周良言语之间也难掩兴奋之情,一想到阎行里应外合,击败如今的最大强敌的李傕、郭汜,然后他们这些人也跟着一同入主长安,他的内心就激动得颤动起来。

    “内应?呵,我等以其为内应,焉知朝中诸公,又不是暗中将我当成吕布,一武夫,一刺客,岂是我所望乎!”

    被阎行这么一说,周良心中的兴奋也消散大半,而戏志才面露沉思,却没有出言,此前阎行对长安剧变的预测甚是准确,这给戏志才一种感觉,若是论及对闻喜裴家,对朝中局势的了解,阎行显然要比他们要看清的多。

    阎行按剑而立,没有去看旁边戏、周两人,他沉浸于思索,不喜为其他人打扰。

    这枚符信能换来多少朝臣内应、得力盟友,阎行并不期待,他只知道,它能够让自己这股即将入主河东的外来势力,又与河东本土的裴家多了一层联系。

    至于庙堂上汉室老臣和西凉军之争,裴茂历经多番朝堂剧变,依然屹立不倒,又能够独善其身,自然是有一套自保之术的。

    阎行还记得,裴潜在河东暗中襄助自己时,也未曾听闻他有与卫、范等大姓为敌交恶,他斡旋两股势力之中,游刃有余,儿子尚且如此,老谋深算的父亲又怎会失算。

    故而,主持图谋铲除李、郭,匡扶汉室的,不可能是朝中的裴茂,闻喜裴家也还没有这番势力和声望,在关中之地的长安城中,做出这样一番大事来。

    就如同阎行自知自己眼下的实力,还不可能成为一股抗衡李、郭的势力存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