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在传令过后,阎兴一边在指挥士卒防御的同时,内心也一直在悬着。

    他不知道,督战的士卒,能否驱使这些良莠不齐的精壮,为城中挡住这一轮的进攻?

    阎兴还不知道,在大批城中丁壮登上城头的同时,还有一队不在编制之中的军士,也趁着攻防鏖战中的混乱,汇入到了上城督战的士卒之中,也登上了城头。

    外侧城墙上。

    不断有凶悍的西凉兵翻过城头,企图夺取城墙,而骤然上城的这一批城中精壮,确实是在短时间内,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成功击杀、打退了城头上人数不多的西凉兵。

    可是随着时间慢慢推移,这一批上城的精壮很快就暴露出致命的缺陷来。

    他们防守作战的技艺生疏,仅仅是凭着一股血气、斗志在厮杀,在一阵短暂的厮杀过后,随着伤亡的逐渐增加,以及自身体力的消耗,上城伊始的那些顽强抵抗的意志也在慢慢衰弱。

    渐渐地,人数众多的精壮反而被少量翻上城墙的西凉兵杀得连连后退,他们人数虽多,却慌乱不堪,加上各怀心思,已经隐隐有了溃败逃窜的迹象。

    城上督战的士卒人数太少,加上激战之中折损不小,左支右绌之下,伤亡也在不断增加。

    “贼寇屠城灭众,安邑至此危矣,二三子若不死战,城中家眷焉有活路乎?”

    一名衣甲鲜明的军士纵声高呼,但他的声音须臾之间就被战场上厮杀的声音覆盖,丝毫起不到作用。

    所幸,他们也不仅仅高呼而已,一名军士已经越过队伍,冲上前去,将两名退得最快的刑徒、奴仆砍倒在地,他当即俯身砍下了一名刑徒的头颅,提着那个鲜血淋漓的头颅,又在城上划出了一道血线,状若凶神,向后退中的精壮震慑喊道:

    “军争之地,有进无退,有死无生。退过此线者死!”

    说话之间,已经有另外一名军士带着一队兵卒,越过混乱的人群,向前连连击杀了翻上城头、向前冲杀的西凉悍卒。

    后方是被砍下来的血淋淋的头颅,前面是又重新稳住局面的城墙,这一些被逼停后退的精壮愣了愣之后,仿佛重新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又再次呐喊着向前,冲向了面前的城墙。

    城头上惨烈的短兵相接,还在持续,而在这一队突然出现的军士的带领下,城头守卒又摧毁、推倒了攻城敌军的多具云梯,使得局面曾一度好转,只是不甘心失败的西凉兵又发动了新的一轮进攻,然后城头又再次陷入到了僵持之中。

    远远望去,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像是一个个小黑影一样,在城头上慢慢地移动,前进后退,后退前进,周而复始,循环反复。

    直到日头西斜明显,进攻瓮城的最后一台冲车早已经被瓮城守卒焚毁,箭矢四面俱下的瓮城,使得进攻失利的郭汜大军不得不遗恨放弃,退到了城外。

    而外侧城墙,尽管伍习指挥兵卒轮番进攻,也还没能够夺取城墙,而云梯被推倒、击毁多轮后,也是损毁殆尽,大军进攻的势头也慢慢疲软下来。

    最终,郭汜大军的阵中,不得不响起了撤军的鸣金声,中军遗憾传令全军,放弃攻城,尽数撤退。

    而经过了一天激战,成功在郭汜大军凌厉的攻势之下守住城池的守卒,在欢呼一阵之后,就不得不停止了耗费力气的行为,就地歇息,以求尽快恢复体力。

    在歇息的一众守卒中,那些之前在城头上奋勇作战的特殊军士很快就吸引了其他守卒的注意,因为他们之间一些人在脱下了兜帽之后,就露出了一头秀丽的青丝,而洗去血污的脸庞也显得白皙光洁,声音听起来也与常人不同。

    原来刚刚守城战中,那一群奋勇作战的军士里面,竟然有女子的存在。

    这不由得让守城的兵卒震惊起来,但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其中这些女子的身份,竟然是由平北将军之妹,还有一些郡府中操习兵甲的婢女。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刚刚最初喊话的是阎琬,杀人威慑的是董黛,率军冲杀的是马云鹭。

    但这并不妨碍守城吏士对于这些奋勇杀敌的女子的既敬且畏,特别是冲杀在前的马云鹭,死在她手中的西凉悍卒也有五六个,当被她那冷若冰霜的目光扫过之后,就连是刀头舔血的汉子也不禁要打一个寒颤。

    众人下意识,都觉得这个身上带着杀伐之气的女子,应当就是将军之妹。

    于是,在第一日守城战后,将军之妹,阎琬在城头上奋勇杀敌的名气在守卒之中慢慢传开了。

    入夜,阎兴指挥士卒轮值城防、视察伤卒,犒劳今日英勇作战的士卒,郡丞严授、府君夫人裴姝相继驱车来到城墙、兵营,察看城防和慰劳士卒。

    郭汜大军兵临城下之初,城中人心惶惶,以为大祸临头,就连郡府之中,也有一些吏员,认为敌来势大,安邑城中兵力微弱,为了避免重蹈解县覆辙,不如护送府君家眷,退往闻喜乃至北境的临汾、平阳等地。

    但严授听完之后,却毫不留情地当堂呵斥了这种变相的弃城逃跑之论。试想一下,当城中的府君、吏士家眷,还有郡府掾史纷纷出奔,逃亡北境临汾等城,这安邑城中的士卒、大姓、民众作何想法。

    人心不固,就算有城池有金汤之固,只怕也难以支撑住半天。到时候,被连战连胜的西凉骑兵追及,只怕这些断言安邑不可守,退往北境城邑方有一线生机的吏员,同样难逃覆灭的下场。

    所以,严授联合郡府的裴徽、孙资等人,动员城中的大姓,征召精壮入役,大力支持都尉阎兴加固城防、增设武备的备战事宜,做好坚壁清野、固守安邑的诸项准备。

    如今,守城战虽然只过了一天,但这些天加强的城防武备显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全力进攻的郭汜大军虽然今日轮番攻城,还一度攻破了城门,却没有能够取得其他任何大的进展,在守城士卒的奋力抗击下,凶名昭著的西凉兵,也不得不铩羽而归。

    这一次防御成功,成功鼓舞了守城的全体吏民、军士的士气,让城中之人对接下来的固守城池,增添了一定的信心。

    严授等郡府掾吏,就需要借此机会,趁热打铁,以巩固守城吏士的信心。

    而裴姝怀有身孕,却还特地驱车,则是为了阎琬等人而来的。

    只是在慰问守城吏士期间,听到了士卒、精壮口中称赞的府君之妹在城头上英勇杀敌的事迹之后,她想了想,最后改变了主意,没有去将违命出府、混入守卒的阎琬等人带回去。

    只是在叮嘱了赶来的阎兴几句,又留下了原本被严授、阎兴特意派去守卫将军家眷的典韦一队精锐军士后,裴姝就又悄然上车,没有惊动太多人,驱车返回府中。

    坐在马车上,有诸多琐事缠身的裴姝调整气息,闭目养神。

    她虽是妇人,却有着不逊于男儿的智慧和魄力。

    安邑城中,虽然成功防守住了郭汜大军的进攻,但这也仅仅是过去了一天而已。

    接下来的守城战中,战况只会更加凶险艰难。

    因此守城的吏士、精壮需要不断被激励,而阎琬以将军之妹的尊贵,以一介女流之身,上城浴血搏杀的行为,恰恰好能够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激发大多数守城吏士、城中精壮的斗志。

    所以,严授、阎兴等人虽然看出来了,却没有刻意地阻拦,也没有刻意去宣扬,裴姝自然也不能够在这个时候,去和坚守抗敌的留守文武作出相反的决定。

    轻轻摩挲着自己腹中的生命,静坐中的裴姝露出了一丝笑容,她仿佛感觉到了阎行与自己的生命在无声中,继续延续着。

    但愿,这一切,都能够慢慢转好。

    skbshge

第440章 神弩万钧摧敌酋(上)() 
在第一日大军压上,都没有攻下兵力薄弱的安邑之后,郭汜大军接下来的攻势,依旧不太顺利。

    首先是第一日郭汜的急于求成,将攻城器械、大部步卒都尽数压上,不计伤亡,不计器械,以求速破城池,而最终没有破城的结果,就是接下来两日中攻势的持续疲软。

    不是碍于攻城器械缺乏,就是麾下的士卒作战不力,接连几日,郭汜的大军除了多增添了千余人的伤亡,在其他方面还是没能够取得明显的进展。

    其次,到了第四、第五日,更是出现了其他方面的坏消息。

    原本作为灭蝗使者的贾逵,在汇集了赵鸿的盐铁兵后,在河东盐监的小城邑外伏击了一部扫荡抄掠的西凉兵。

    尔后,贾逵更是率军换上了郭汜兵马的衣甲,频频出动,围歼郭汜大军派出去剽掠粮谷的小股兵马,扰得郭汜大军的侧翼日夜不宁。

    可等到郭汜派出夏育一部兵马,前往进攻河东盐监的时候,贾逵却早已率军撤往虞城,将一座空城邑留给了夏育。

    虽然没有扑灭贾逵这支河东游兵,但至少还是将他驱逐远去,护住了大军的侧翼,夏育鉴于贾逵游兵的反复骚扰,也就留下了一支兵马驻扎在盐监,作为大军的监视,自己率部返回了安邑城下,准备继续会攻安邑。

    结果,夏育的兵马刚走,贾逵很快又率军杀将回来,并且还带来了从河南地渡河北上的翟郝的援军,凭借兵力的优势,围困盐监的那支兵马,再次频频骚扰大军侧翼。

    河内的援军由马蔺率领,已经出现在了闻喜境内,虽然没有像贾逵那样频频取得战果,但马蔺也率军和西凉军遮蔽战场的一部骑兵在野外打了一场硬仗。

    双方互有伤亡,马蔺慎重起见,撤回了闻喜城内,而郭汜大军的骑兵,在进入闻喜境内时,也不得小心翼翼起来,以防止被熟识地形的敌军伏击。

    当然,这些小股援军的兵力都不够强大,仅仅能够起到骚扰侧翼,分担安邑城压力的效果,还远远达不到威胁郭汜大军的程度。

    所以,这些坏消息中最严重的,莫过于驻扎在汾阴的一部西凉兵快马传来的消息:

    有一部河东兵马,已经从北屈南下进入到了皮氏境内,隐隐有南下的趋势。

    也不知道是身处蒲子、北屈的卫觊、牛嵩等人指挥的兵事,还是传言已经在西河郡大获全胜的平北将军的主力大军,已经驰援返回到了河东境内。

    如果只是卫觊、牛嵩等人指挥的小股企图救援安邑的援军,那郭汜随随便便派出一部兵马,就能够将他们重新撵回北屈城,可要是真是阎行的大军已经赶到,那么郭汜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在河东战场的局面了。

    为此,郭汜军中近日,诸将也在为当前局势争议不休。

    按照伍习等将的意思,既然安邑城池坚固,短时间内攻不下来,那还不如围而不攻,抽出优势兵力扫荡周边的其他城邑,趁机各个击破河东的援军。

    就算最终阎行的主力兵马回援,己方大军也攻不下安邑,那他们的兵马在河东剽掠一番,聚敛了诸多粮谷、财货,也不算是吃了败仗,大不了率众撤回西河之地,重新和河东隔河对峙,等待时机,伺时再与阎行大军决战。

    这是军中多数将领的想法,也符合他们各部兵马的实际利益。

    但是李儒、张济、张绣等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以为,郭汜率领大军劳师动众,为的是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