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宋做农民-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林又道:“咱养猪场的猪最近繁殖了四百多头小猪了,还有一百头母猪快生了,到时候就是一千好几百头育肥猪、野菜、麸皮、高粱、豆饼消耗挺厉害,少主、总管是不是考虑卖掉一批小猪呢。”
朱安道:“不卖,小猪不值钱,现在野菜四处都是,再说咱们种了很多的南瓜过不了多久猪就有的吃了,虽然长的慢了,但是一年时间总能长二百斤吧。”
朱明那个汗啊,这吃野菜野草为主的猪长的果然慢啊,等秋收了粮食就多了,主要是猪饲料里蛋白质含量低啊。
第五十章:香料鱼粉()
“李林,在饲料里适当加些鱼粉是不是猪的生长速度会快些?”朱明问。
李林道:“少主说的鱼粉可是把鱼晒干粉碎了制成的鱼粉吗?”
“当然。”
“我感觉肯定能长的更快,考虑价格,一头育肥猪一天加一两鱼粉就可以了,保证能提前出栏。”李林道。
朱安笑道:“少主是想起来金沙湖的小鱼了吧,只是小鱼晒干是个问题,苍蝇太多,容易腐烂。”
“我们没必要晒啊,可以烘干啊。”朱明神秘的说。
“如何烘干?”
“可以用砖头修建一个狭窄的房子,宽一米长三米,下面是烧火的地方,中间放置一层铁板或者石板。在上面分层放置小鱼,里面温度很高,小鱼用不了一天就会干了,然后用石碾子粉碎,鱼粉不就成了吗?每天产量也不用多大,几百斤就够了。”朱明道。
朱安立刻就明白了朱明的设计,绝对可行,更何况他是个老生意人,对这个商机很敏感的,当即道,“那就让阮英在石碣村开个水产加工,加工鱼粉、鱼干类的。”
李林对鱼粉饲养猪很满意,高兴的走了,现在养猪场很大了,二百头母猪,一千多头小猪,还有二百头育肥猪,可谓是整个济州府也没这么大的养猪场了,想想都有成就感啊。
“鱼类加工作坊需要的设备并不复杂,烘干房、石头碾子、小鱼。除了小鱼,其他的几乎都不用花多少钱,说办就办,人手招募也容易。还有个香料作坊,旬叔感觉安排给谁管理合适。”朱明道。
朱安道:“鱼粉加工作坊安排到阮英负责,目前鱼粉基本还是自用,加工鱼干外销也有百货商行负责,石碣村那收小鱼还是很容易的。你说的香料作坊可是加工熏香类的香料。”
“不是,是做调料的五香粉,孜然粉。往北面大辽国、大金国、蒙古草原销售的。”
朱安想了想,道:“这个香料作坊就由我直接负责吧,如果大规模贸易的话还需要培养原来产地啊。”
五香粉这类东西在大宋国的酒肆饭店厨师很常用,就连普通人家也有用的,价格不便宜,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到了草原上价格就贵了去了,草原人多以牛羊肉为主,味道欠佳,需要五香粉、孜然粉调节,尤其是是烤肉加上孜然粉味道才美呢。
五香粉配料以花椒、大料、小茴香、干姜等,其中主要是花椒粉。花椒树在山东广泛种植,但是属于小农经济,没有走向商品化的种植模式,因此朱安说需要培养原料来源地,花椒树容易育苗,种子脱脂后秋季种植,翌年春天就发芽成长,三年时候就能丰产。
朱明和朱安定下了发展方向,朱家庄这个机器快速运转。阮英在石碣村安排修建烘干房、找石匠打造石头碾子,招募人手兴建鱼类加工作坊。朱家村的香料作坊需要的东西就更简单了,几口大锅,几台石碾子,把花椒大料等等放锅里炒,然后用石头碾子粉碎,最后装到精装小瓷器瓶里密封就算完成了。当然了按照朱明的要求,外面还贴了一张纸标,上面大大的写上五香粉,旁边有小字,朱记。
这些琐事的事情主要有朱安、阮英两人操办,朱明只过问了烘干室的设计,安排铁器坊铸造了五六块大铁板。烘干房建筑还是很棒的,为了便于操作,长三米八,宽一米四,高两米五,内部长三米,宽一米,高两米二,燃烧室上方铺上铁板。下面架上木材或者煤炭加热,烧热下面的铁板后烘干室的温度能达到七八十度,烘干时可把小鱼放在放在三四层的铁架子上面烘干,如果做鱼片时也可以直接把切片的鱼肉直接放在铁板上面,铁板温度高达上百度完全可以把鱼片烤熟,这也是个技术活,工人需要掌握火候,不过没什么太高深的技巧,阮英安排工人研究了。
郓城的旱情稍微的缓解了,下两场不大的雨,干渴的土地得以滋润,老百姓刚刚放下的心又被蝗虫给惊了一身冷汗,陆续的整个郓城县境的村子都发现了成群的小蝗虫,作为资深农民大家都清楚,这东西长的最快,别看现在还小,还不会飞,最多一个月就能铺天盖地了。
一个个的农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去年青州蝗虫灾害的惨状大家虽然没有看到,但是都看到流浪过来的灾民,一个个面黄肌瘦的。青州境内半年时间多出了三座土匪山,二龙山、桃花山、清风山三处匪穴。普通百姓没办法,只好去找各自村里的族长、村长、保正。这些人一商量蝗灾是大事,又不敢组织人打,因为老百姓都迷信,深信蝗虫越打越多。大家伙一商量去找蔡县令了,结果县令可不好见,如狼似虎的衙役膀大腰圆的站在县衙门口,拿着水火棍挎着腰刀,直接让人哄走了,没多久税吏们还说要提前征收夏粮税,每亩小麦三斗麦子,没麦子也行,按照一斗三十文交钱。这下可要了亲命了,有些人已经在考虑卖哪个孩子好了。
这时候有人道:“你们没听说吗,朱家村、吴家村、石碣村、那没有蝗虫了,他们那有几万只鸡鸭放牧,把蝗虫吃光了,那鸡都下双黄蛋呢。”
旁边立刻有人白了他一眼:“你这是屁孩,等于没说啊。谁都知道鸡鸭吃蝗虫,问题是咱们村能有多少鸡鸭,一个村最多千多只,不顶多大用。”
“我们为什么不去找朱明呢”又一人说。
“找朱明去,找朱明去。”众多村长纷纷表态。大家一看行,就这么定了,凑钱买了两头肥猪,去了朱家村。
朱明刚好正和朱安正研究五香粉的配方呢,还有一批小贩送来了大量的花椒。庄客来报,说附近的村长保正都来了,要求见朱明。
朱明和朱安来到村口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少说有一百多人吧,要知道整个郓城县不过一百五六十个村长,加上县城里的人也不过小十万人的规模。
“各位叔叔伯伯们,要见我朱明有何事呢。”朱明道。
众村长推举了一个白胡子长者,给朱明说,朱明把众人领进村,家里也坐不开,索性坐到树下。
白胡子长者道:“最近年月不太平,先是旱灾,现在又是蝗虫来了。我们听说朱明组织了数万只鸡鸭把你们村子附近的蝗虫都吃了个干干净净的,这不我们过来希望少主能派些鸡鸭过去帮助我们消灭蝗虫啊。”
朱明摸着下巴,思索着,道:“这个吗,”
白胡子长者急眼了,道:“少主急公好义,我们求求您了。”说着白胡子长者带人要给朱明跪下。
朱明一把就把他扶起来了,道:“老人家这不是折我寿啊,既然大家看得起我朱明,我自然义不容辞,不过我也有几点要求。目前我村有成年鸡鸭一共四万只,孵化一个多月的鸡鸭一共六万只,一共十万只都可以进行放牧。只是小鸡小鸭的损耗肯定会有,只是希望不论到了哪个村,各村都能组织几十人晚上帮着看守鸡鸭,白天协助放牧,做些零活。”
“没问题,没问题。这些一点点问题都没有,只要能把蝗虫治住了,少主的鸡鸭损耗,我们会做些补偿的。”众人纷纷答应。
“好,众位都回去吧,最近几天我就陆续的开始安排,按照远近派出鸡鸭进行灭蝗。”朱明道。
其实朱明最近也着急了,鸡鸭灭蝗虫的效果只是在初期,也就是对付小蝗虫的效果才好,一旦蝗虫满天飞了鸡鸭灭蝗虫那就笑谈,没有机械化喷射农药根本不可能灭蝗虫。朱明立刻安排李林,明日里就先派出鸡鸭开始全县放牧灭蝗虫。
朱明则回到了训练营。
营地里正热火朝天的训练,各排、各班辛苦练习,没人胆敢偷懒。
李逵最近进步很快,原来拳脚上打不过朱刚,很容易让朱刚用技巧打倒,慢慢的李逵也领悟了这些技巧,这下不得了,同样的一拳,李逵打的威力比朱刚强很多,再配合上李逵的皮粗肉厚扛揍的特点,完败朱刚。不过朱刚和朱军一样,属于均衡发展型的,基本的队列、队形非常扎实,练兵技能、枪棒、弓箭、读书写字等都比李逵要强不少,李逵的优点就在于拳脚和斧头,至于射箭、练兵完全一窍不通。
吴用回来的时候朱明刚刚练习完金龙吞天戟,刚刚想要休息一下吴用就来了,一脸的高兴。
“哥哥,事情办成了,回屋里说。”吴用道。
帐篷里,朱明道:“你这一去十多天啊,事情办成了。”
吴用笑道:“虽然距离济州府城近在咫尺,不到一百多里路,可是到了城里我是两眼一抹黑啊,装着钱找不到人送,多方探听,才结识了两位有实权的人物,一个是济州府总捕头何涛。另外一个是济州团练使黄安。”
“居然是他们。”朱明也有些吃惊,这可是两个冤家。
第五十一章:朱团教()
吴用看朱明有些走神,问道:“哥哥认识这两个人?”
“听说过,不熟悉,你接着说。”朱明道。
吴用说:“这两人每人收了一百两银子,答应引荐给知府许昌。我见了许知府,说了一些情况,没想到这个许知府居然知道哥哥的名声,没怎么想就答应任命你为郓城团练使,归黄安节制。除了一身团练使的铠甲外还有印信、文书都给办了,还破天荒的给了给了五百个芦叶枪头,还声称要三个月后检查你练兵的成果,如果有成果还有追加物资。”
朱明一撇嘴:“有官服、印信就行了,至于枪头一个用不了半斤铁。”
“苍蝇虽然小,可也是肉。更何况许知府这是在向你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他需要你这个助力,济州府四个县城,一个府城,加起来人口不过六七十万,因为水运便利河道众多算得上鱼米之乡,可是不受朝廷重视,偌大一个府居然没有派兵防守,只有黄安一个团练使有一千多乡兵。”吴用解释说。
朱明思考了一会道:“应该是他这个知府仕途不顺畅,或者岌岌可危了,不然怎么会那么轻易的给我一个村长级别的人封官。”
“别考虑那么远了,你相信的是手中的刀。再给你说个事情,这次去济州我遇到你的本家,也就是许知府的恩师,朱补之。”吴用道。
“哦,有点印象,我小时候经常听家里人说过,他老师是苏东坡,但是具体不记得了,听说在京城当大官的。”
“前几年的事情了,吏部的一个大官,具体不清楚了。今年才五十七岁,背上生疮,济州的大夫纷纷说治不了,很可能不行了,他儿子朱文是个进士出身,但是一直没有外放为官,在家伺候老爹呢。他家在济阳城外有两万亩薄田,原本是荒滩改建的,佃户到期了,租不出去,让我帮忙联系租赁户呢。”吴用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