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楚怀王-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大王不介意我对楚国没有贡献,也不认为我老迈无用,打算将太子相托,这是老朽的荣幸···”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 
回到楚宫之后。

    环渊正式以臣子的礼节拜见后,开口道:“大王,臣在齐国多年,今日幸得大王相召,才能回返故国。老臣感激不尽,特意为大王准备了三份礼物,请大王笑纳。”

    熊槐一愣,自己还没来得及赏赐,臣子就率先献礼,这倒是少见。

    若是环渊是天下大贤,熊槐都以为他是在贿赂自己呢。

    不过这环渊会送什么给自己呢?

    难不成是献策!

    熊槐心中充满期待和好奇道:“不知先生有何物送与寡人。”

    环渊笑道:“老臣从齐国归来之时,什么也没有带,就是带回几大车典籍,所以老臣所献之物,也都是一些典籍罢了。”

    顿了顿,环渊见楚王面无异色,便道:“大王,老臣所献的第一件礼物,乃是先师与老臣根据老子言论以及著述整理而成的《老子》一书。”

    说着,就见李秋带着一群侍者奉上一堆书简。

    《老子》?

    莫非是《道德经》!

    熊槐翻开几策书籍,果然是道德经,但是有所不同,全书还包含了许多老子事迹和言论。

    就在放下书的一瞬间,熊槐就想到了这本书的价值,这绝对是一份重礼。

    其他的先不说,只要把这本书放在太学,对外说这是老子的亲传弟子所著的老子原文,那么楚国的那些在野的道家学派的人,肯定会沸腾起来的。

    想着,熊槐向环渊道:“重礼,先生这份礼物犹如泰山之重,寡人难以消受啊···”

    环渊顿时惊异不已,他想到了楚王可能会对这本书不重视,也想到了楚王可能会把这本书珍藏在楚宫中,唯独没想到楚王会认为自己承受不住。

    在环渊惊讶的时候,熊槐继续道:“老子乃是楚国先贤,我楚国一向都是以道治国,同样,道家学派在楚国也是广为流传,如此珍贵的典籍,若是寡人一人独享,这不见是对先贤的不敬,同样也是对楚国各个道家流派的不尊重。”

    “所以寡人打算摘抄一份副本放在楚宫之中,原本放在楚国的太学,让天下人都一睹老子的事迹和风采,而且,若是有人打算抄录此书,寡人免费提供竹简和刀笔,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这种传播道家学说的事情,环渊当然不会反对,立即笑道:“大王仁义,老臣佩服佩服。”

    收下第一份礼物后,熊槐期待的问道:“不知先生的第二份礼物是何物?寡人已经等不及了。”

    环渊笑道:“回大王,这第二份礼物乃是半部典籍,名唤《奢靡书》,乃是老臣好友接子、季子两人合著,可惜的是这本书还没有写完,他们便分道扬镳了。老臣觉得这本书尚可,特意将其献给大王。”

    《奢靡书》这是什么书?后世完全没有听说过啊!还有,这还没写完你就敢献给寡人,并且紧跟《道德经》之后,难道这也是一本神书,只不过后来被秦始皇烧掉了?

    熊槐好奇的翻开《奢靡书》,通篇都是管子的事迹,着重介绍管子奢靡治国的道理。

    一口气读完,熊槐感慨道:“想人之所不敢想,为人之所不敢为,管子果真是圣贤啊!”

    说着,熊槐莫名想起几天前从齐国那边得到的消息。

    难不成齐王在齐国运用奢靡书中策略?

    熊槐合上书简后愣了一会儿,突然问道:“敢问先生,不知接子、季子两位先生何在?”

    环渊笑着点了点头,道:“回大王,如今季子正在齐王哪里用事,而接子原本与老臣一起来楚国,只是到了楚国境内后,就与老臣分开了。”

    熊槐猛地惊坐起,急忙问道:“先生是说接子来楚国了?”

    “正是。”环渊确认道。

    “先生可知接子去了何处?”

    环渊摇头道:“这个接子未说,老臣也不知道。”

    熊槐犹如失力一般坐下到:“可惜可惜,寡人德行不足,竟未能与大贤一晤,这是寡人之失。”

    环渊见状笑而不语。

    好一会儿,熊槐才反应过来,接着看到李秋等人手上已经没有书简,便看着环渊问道:“先生这两份典籍寡人已经收到了,的确是国之神器,社稷重宝,不知先生的第三本典籍是?”

    环渊答非所问道:“大王,家师到了齐国后,收下了众多的门人弟子,并应齐候所请,将老子与上古的圣贤黄帝结合在一起,创建了齐国的黄老学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齐国接连两代人的努力,如今齐国的黄老学派已经成为与我楚国道家学派并驾齐驱的学说。”

    “而黄老学派其中一个流派,根据齐国宫中典藏的管子治国之道,夹杂道家学说后,整理改编而成的《管子》一书,老臣刚刚所献的《奢靡书》,如果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也算是《管子》一书的其中一篇。”

    “老臣的第三份礼物,便是齐国黄老学派两代人数十年的智慧结晶《管子》,算上这半部《奢靡》,一共为四十二篇。”

    “噗”的一声,熊槐发出一连串咳嗽声。

    刚刚他被环渊吓住了。

    《管子》一书熊槐也有所耳闻,这是许多人合著的书籍,许多年前就有谣言说齐国的稷下学宫的黄老学派中出现了一个专门研究管子的流派,专门编写管子的事迹。

    但是作为稷下学宫乃至齐国的精华之一,一直被齐国珍藏,他国之人只闻其名不见其书。甚至,即便是稷下学宫的先生,能一睹《管子》全貌的也寥寥无几。

    当然,稷下学宫号称黄老学派,自然还有专门论述黄帝老子的书籍,这才是稷下学宫的核心。

    熊槐顺了顺气,惊叹道:“难道先生将齐国的管子也带回楚国了?”

    环渊点点头。

    “敢问先生,现在此书在哪?”

    环渊闻言摇了摇头,接着指着自己的脑袋道:“回大王,老臣将书放在这里了。”

    熊槐咽了咽口水,诧异道:“先生把这本书全都记下了?”

    环渊点头道:“正是如此。”

    “老臣不才,承蒙家师不弃,早年被在楚游历的先师收为弟子,到了齐国后,先是与家师一起整理了《老子》,而后年纪大了,就与学宫的大贤一起评定学宫众多先生的著作,看的多了,评定的多了,难免就把齐国珍藏的《管子》一书给记下了。”

    熊槐:“···”

    迟疑了一瞬间后,熊槐斟酌道:“先生,寡人听说齐国的稷下学宫还有一本论述黄帝的《黄帝书》,不知寡人是否有幸一睹。”

    环渊笑着摇头道:“大王瞻仰圣贤,这自然是学宫的荣幸,不过老臣年迈,已经记不下那么多了。”

    被环渊婉拒后,熊槐自嘲笑道:“是寡人贪婪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县许行() 
环渊归楚的事情虽然在楚国的道家学派中引起了很大的波澜,但是环渊仅仅只是被楚王封为太子傅,加上环渊一心默写典籍,此事并没有在朝廷中掀起大的波澜。

    而关于面粉计划,由令尹景鲤局中调度,陈轸负责情报,斗由具体施行,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六月份开始,楚国各地的麦米收购价格开始上涨,并且迅速超过了粟米的价格。

    七月份麦米价格比粟米贵了一半。

    这一消息迅速在各国传开,并且广为人知,连带的各国的麦米价格也开始上涨。

    八月初,麦米的身价已经达到粟米的一倍。

    面对这一反常现象,顿时引起了各国的警惕。

    原本在麦米价格开始上涨的时候,各国在搞不清楚国用意的情况下,同样只能加强管控,各地关卡限制麦米离境。

    等到八月份,各国全都认为楚国疯了。

    即便如此,各国还是纷纷派出探子,前去楚国一探究竟。

    楚国要这么多麦米究竟是要干什么,舂制面粉?

    这话说出去就是侮辱智商,单是魏国送给楚国的麦米,就够楚国的百姓舂制十年有余,更别提其他的了。

    于是各国前往楚国的路上顿时充满了行人,不是去经商的,就是去访问旅游的。

    楚国淮南庸县。

    一群人看着即将收获的粟米,露出欣慰的笑容。

    其中一人笑道:“先生,看来今年又是一场丰收啊。”

    人群中的老农模样的许行赞同的点点头,脸上全是满意之色。

    自从滕国灭亡后,滕国的许多百姓全都沦为亡国之人,一夜之间被洗劫一番后,便从滕国人变成了宋国人。

    许行名声在外,宋军很识相的没有骚扰这伙人,甚至宋王还打算请许行出山相助,但是被许行拒绝了。

    许行虽然对滕文公并不怎么认可,但有感滕文公的收留之恩,不愿意做宋王的臣民,便带着自己的门人弟子离开了宋国。

    原本,许行一群人打算西去秦国。

    因为如今天下的各国,虽然都重视农业的生产,但是采用农家的学说的,也只有秦国了。

    秦国的耕战系统,其中许多内容都是农家的思想,而农家的先贤尸子曾经是商鞅的门客,后来更是成为了商鞅的老师,因此商鞅在设计秦法时,采纳了许多农家观点。

    所以许行认为如今的天下,如果有那个国家能接受自己的主张,那么一定就是秦国了。

    就在许行绕道楚国,打算经水路前往秦国的路上,得到楚国将在淮南免税送田的消息。

    许多并不想成为秦国百姓的人,比如说陈相兄弟俩这一对原本楚国的儒家子弟,就对秦国充满着恶感。

    得到这一消息,便劝说许行先留在淮南观望一下,毕竟自己这一群人大多数都是楚国人,既然楚国的不仅给田还免税,何必千里迢迢的赶去秦国种田呢!

    于是,一行人便来到了淮南,然后被安置在庸县。

    在从田里回去的路上,一人突然道:“先生,等我们种的这些粟米收获以后,我们接下来应该种什么?”

    众人闻言全都面带期待之色,等着许行答复。

    许行问道:“你们对麦米怎么看?”

    陈相答道:“很难吃,很难种。”

    陈幸补充道:“不过面粉倒是不错。”

    “不错,粟米好吃并且容易种植,天下的人全都喜爱吃粟米,所以天下间粟米的价格最贵。但是现在一斤麦米价值两斤粟米,你们认为这是何故?”

    一个追随者张口就道:“那是因为楚王疯了。”

    陈相驳斥道:“楚王疯了,难道楚国的群臣全都疯了吗?”

    顿了顿,陈相对许行道:“先生,此事非学生所能知,不过据学生所知,如今楚国各地的麦米价格已经固定在六十四钱,整个楚国都是这个价格,已经快赶上饥年时期上等粟米的价格了。”

    陈幸再次补充道:“而且现在整个楚国的粮价也统一起来了,由楚国设立在各地的粮店进行控制,很显然,麦米这里面有问题。”

    许行点头道:“同一种米同一种售价,这才是正道,我离开楚国多年,不想楚王变化真大。”

    陈相感慨道:“以前听说屈原在楚国进行变法,不想没多久屈原被驱逐了,本以为楚国又回到以前那个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