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644-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州县的库银,基本都被用于赈灾,别说购置武器,连官办企业都无法建立起来了。”戚红英委屈地哭穷。
清军南下,杀了大批反抗者,剩余的原住民,除了早期举家南迁的商人外,剩下有能力的,也在清军撤退的时候,一起裹挟北上了,只有那些老弱妇孺,清军抢劫完财务后,便将其仍在江北,留给南明头疼。
“经济方面,貌似不需要你管吧。”李鸿飞提醒道。
戚红英只是负责军事,完全可以要求朝廷拨款。
“谁知道朝廷的拨款,什么时候能下来,而且最近与满清接壤的几处地界,屡屡遭到清军骑兵袭扰,锦衣卫那边传来的情报显示,满清在半年的时间内,扩充了五十万大军,我们若不抓紧时间整军备战,到时候满清再次南下,我手下军队怕是连武器装备都没配齐。”戚红英说道。
清军占据大半个华夏,人口众多,扩军速度自然飞快,南明想要与之抗衡,那就必须在武器装备上面,占据绝对优势。
而且有情报显示,清军增开了好几座军器局,开始大规模生产火器,一旦武器装备到位,相信清军不会再给南明喘息的机会了。
朱由检现在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与士大夫妥协,全力扩军备战,如此一来,先前的改革作废,士大夫从此捏住了朝廷的命门,逐渐掌握话语权,甚至连朱由检本人,都有可能被架空。
这不是危言耸听,明朝已经形成了资本主义萌芽,内阁制相当完善,要不是这次有戚家军与苏州新军力挺朱由检,朱由检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力,明朝后期皇帝的作用真的十分有限。
而朱由检的第二个选择,那就是将改革坚持到底,毕竟有苏州这个先例,只要运用得好,在改革的同时,未必不能弄出几支强大的军队来。
届时只要军队打了胜仗,他朱由检的权威,便再也无人能撼动。
“去年前往西洋的商船已经返航,并带来了洋芋种子,苏州的农业官员,通过研究发现,其产量比稻子高许多,适合大规模种植,你可以让人去找吴浩,借一些洋芋种子,等到收获之后,在还给吴浩就行。”李鸿飞一边品着香茶,一边慢条斯理地说道。
马铃薯在这个没有农药化肥,跟杂交水稻的年代,无论适应力,还是产量,都远超一般粮食太多了。
加上它的易管理特性,使得即便是老人与妇孺,都能进行种植,这对因为常年兵祸,青壮损失严重的地区,无疑是一大福音。
江北地区想要发展,首先当地老百姓得填饱肚子才行,否则别说扩充军队,不发生暴乱就谢天谢地了。
“既然这种子能借,那武器装备也借我一点呗,到时候等朝廷拨款了,我再还你。”戚红英打蛇随棍上。
“噗。。。。。。。。。”
李鸿飞一口茶还没咽下去,又喷了出来,赶紧放下茶杯,整理了一番衣物后,这才说道:“洋芋种子才多少钱?而且是官府弄来的种子,支援一下江北,也是应该的。可十万人的武器,要花费多少钱,你比我更清楚,苏州重工说是官办企业,事实上官府入股仅仅两成,就算有心支援,怕也没有那个能力,毕竟周福仁办重工业,是为了赚钱,你这没有现款的买卖,他可贴不起。”
为了装备自己的军队,李鸿飞早就找周福仁赊走了大量武器,要不是郑成功与黄德功等人的武器定金,以及吴浩用去年苏州重工的税务抵账,周福仁的工厂,怕是连基本的运转都难以维持了,这时候还怎么可能继续赊账。
当初李鸿飞之所以仅仅让官府入股两成,为的就是让其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免得被官府当成自己的企业,从中指手画脚不说,还会以朝廷的名义,大肆赊借,导致工厂无法正常运转。
“夫君,你就想办法帮帮红英妹妹吧。”陈圆圆在一旁帮忙吹枕边风。
她本不想参与这些国家大事,可戚红英一直拽着不放,既然戚红英都要求陈圆圆旁听,想来也不算什么机密。
而且听到现在,陈圆圆也算是明白过来,戚红英负责的区域,如今十分缺粮,缺钱,这次是来找李鸿飞帮忙来了,所以到了这关键的时候,陈圆圆觉得有必要帮忙说点什么。
“办法不是没有,不过需要当地官府同意,你有把握说服他们吗?”李鸿飞对戚红英说道。
既然陈圆圆都开口了,李鸿飞也不好再继续拿捏,赊武器肯定不行,但帮助江北快速振兴经济,倒不是什么难事。
“这你就放心吧,扬州等地官员,担心满清再次南下,对于强军一事,都是积极配合,只要办法可行,他们定然不会反对。”戚红英打包票道。
扬州等地,如今可是最前线,在这里任职的官员,一个个都以戚家军马首是瞻,毕竟戚家军越强大,他们的脑袋才越发安全。
这也是戚红英亲自过问江北经济的原因,地方官员一个个没有主见,她不操心谁操心?
“你先前不是说,江北青壮流失严重,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吗?让各地官府重新统计耕地,没有地契的,一律收归朝廷,无论这些人南逃还是北上,连家业都不要了,那就别怪当地官府了,等这些土地收回后。。。。。。。。。。”
李鸿飞开始给戚红英出谋划策,大致说了三点。
第一:将那些无主的耕地收归朝廷,并转卖出去,收获现银应对眼前经济危机。
江北本地人,多为难民与老弱妇孺,可能没多少能力购置土地,但别忘了,江南各地,尤其是最先改革的苏州地区,可是拥有大量富农的。
土地对华人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先前苏州的改革,让不少富农看到了机遇,只是苏州的土地大多都有主,唯一的几块,也是供不应求。
只要江北能大规模抛售土地,外省不少家有积蓄的百姓,定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至于满清的威胁,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有戚家军镇守,根本不用担心。
第一条是售卖田地,第二条则是售卖矿产。
田地因为每户不得超过百亩的原因,严重限制了大地主的购买需求,即使全部售出,能来到江北的,也不过是些富农而已,官府的经济可能会因此暴涨一小段时间,但要不了多久,又会打回原形。
但是售卖矿产不一样,开矿赚钱,这是所有富商都明白的道理,矿产可不是一次性买卖,商人们花费大价钱买下一座矿山,自然得进行采矿。
如此一来,就必须雇佣大量矿工,甚至为了将矿石运出去卖钱,还得在周边兴修道路,只要运作得当,一座矿产的开发,最后甚至能在周边带动起一座城市。
而且有能力开矿的,无不是商界巨贾,他们的到来,将对振兴江北的经济,起到决定性作用。
前两条都是出售江北本地的不可再生资源,短时间内换取大量资金,有点杀鸡取卵的意思,毕竟将来的农业税收十分有限,而矿业税收,在前期一两年内,也得不到多少利润。
于是李鸿飞又提出了第三条:招商引资,让苏州的暴利企业,去江北开设分厂。
由于现如今交通工具缺乏的原因,就拿曹宏的火柴厂来说,苏州一盒火柴,在本地不过五文钱(一两银子大约值一千文),然而运抵外省后,最低也要十文,在满清统治的地区,最高甚至炒到了五十文的天价。
建造火柴厂,最重要的是技术问题,只要有这种火药配方,厂房随便在哪里都能建立起来,所以就近建厂的好处,便体现出来了。
而且苏州本地不仅是火柴厂,连食品厂,香烟厂都用于出口海外,根本供不应求,李鸿飞也早有在外地开办分厂的打算了。
让这些暴利企业,去扬州地区开办分厂,不说一盒火柴卖到十文那么离谱,就算只卖七八文,也比在苏州的利润更高。
减少了运输成本,既实惠了百姓,也让前去投资的商人赚到了更多钱财,这种双赢的好事,李鸿飞当然要大力推广。
卖田,卖矿,招商引资,三大政策下来,既保证了江北地区短时间内的经济焕发,又做到了持续发展,只要有了余钱,戚红英的第二集团军,也能很快进行换装了。
PS:4000字,二合一今天只有这一章。
第一二二章洋人()
戚红英得到了想要的,也不在缠着李鸿飞,而是匆匆乘船去往江北,让江北等地的父母官,亲自前来与吴浩讨论这些计划。
“看来今后宝山也不安静了,我还是去别的地方躲清静吧。”戚红英走后,李鸿飞自言自语道。
他拍板了在江北开设分工厂的计划,这要是被其他省份的大佬知道,还不一个个都找过来?
如今是产能严重不足,在扬州等地开设分工厂,刚好能解决这一尴尬境地,同时利用扬州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将苏州的商品销往各地,这是双赢的好事。
可若是在各地同时开设分厂,李鸿飞还没这样的觉悟。
俗话说:奇货可居。
什么东西数量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对不起,是妾身让夫君为难了。”陈圆圆小声说道。
在她看来,李鸿飞是碍于她在旁边,所以不好拒绝戚红英。
“没你的事,戚红英以前帮过我大忙,就算你不说,我也肯定会帮她的,我这次除了躲清静之外,还有其它重要的事情要解决。”李鸿飞不想陈圆圆有太多心里负担。
“你去哪,我就去哪。”陈圆圆说道。
她害怕李鸿飞又丢下她。。。。。。。。。。。。
第二日,李鸿飞携陈圆圆,以及十多名随从,轻装简从,秘密乘船沿江而下,仅一日光景,便来到了上海县城。
“长官,需要通知姚县令吗?”随行的领队,小声询问道。
“不用,先去蕃坊看看。”李鸿飞说道。
“蕃坊”乃是华夏古代供外国人居住的地方,明朝中后期,在北京、南京、以及沿海港口城市,都设立有蕃坊,用于接纳那些海外朝贡的使臣。
自从苏州实行改革以来,上海的蕃坊格外热闹,不少海外小国的商人,为了能第一时间拿到苏州地区的货物,甚至派遣专人,常驻在港口附近。
“这些人样子好奇怪,眼睛竟然是蓝色的!”陈圆圆透过马车,看着往来的行人,忍不住惊讶道。
蕃坊除了南洋各地的亚洲人,也有从西洋过来的欧洲人,其中主要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居多。
这些人身着古怪的服饰,白皙的皮肤,棕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看起来就像是书中描写的鬼怪,别说陈圆圆了,就连身旁训练有素的士兵,也对这些西洋人十分好奇。
如今的大明虽然没落,但在这些欧洲人的眼中,却是货真价实的“天朝上国”,一众洋人在这里做生意,都十分规矩,甚至遭遇地痞流氓的欺压,也是唯唯诺诺,不敢多说什么。
洋人在蕃坊的地位,可不像后世租借那般牛逼,洋人在这里,几乎没有人权可言,每天死几个洋人,那是常有的事,当地官府根本懒得追查这些案件。
可要是有大明的百姓,死在蕃坊中,那这里的洋人就要倒霉了,即使不是这些洋人干的,那也得拿出大量钱财,摆平这件事。
与其说是官府为大明百姓讨公道,倒不如说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