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唐锦绣-第9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父皇看看稚奴是否有长进。”

    李二陛下笑呵呵将字幅接过。

    虽然晋王李治已然大婚,不过李二陛下对这个最小的嫡子宠爱非常,几乎每天都要招进宫里来,称呼更是一如既往的唤其为“稚奴”,丝毫未曾因为成亲而有所改变。

    晋王李治面容仍旧青涩,喜滋滋的说道:“这是儿臣最喜欢的,是房俊姐夫所作,项羽的冲天霸气破釜沉舟,勾践的含辱隐忍卧薪尝胆,都是极励志的故事。”

    李二陛下正悠悠的念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嗯?”

    心中猛地一跳!

    这两句话他自然不是第一次听闻,以往读来的确觉得精诚所至励志非常,予人一种热血沸腾之感。可是此刻配合晋王李治的语气……李二陛下忽然觉得有些别扭。

    项羽霸气冲天,最终攻破秦关覆灭大汉,勾践含羞忍辱,最终反败为胜一举灭吴……即便李二陛下非是狭隘多疑之辈,可是身为帝王,以前曾经无比崇拜的项羽与勾践此等人物,后来亦是多有腹诽,此刻他心中不可遏止的涌起一个念头——

    房俊在写些这两句话的时候,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当然,少年人敬仰英雄无可厚非,也不能代表心中究竟就有着什么“大丈夫当如是”的念想。可如果有朝一日,有了那个一个机会,是否当真会效仿当年项羽之睥睨豪阔、勾践之反戈一击?

    想到这里,李二陛下忽地清醒!

    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

    怎地能这般多疑、诸多猜忌?

    若是猜忌,昔日战功冠于天下的李靖、宗室第一统帅的李孝恭、现如今天下兵吗尽归其调动的李绩,岂不是更应该猜忌?自己何以去猜忌年纪轻轻的一介纨绔房俊?

    若是但凡掌权之人尽皆猜忌,那朕身边尚有何人可信?

    念及此,李二陛下抬起眼眸,心思复杂的看了看他这个最小的嫡子。

    从来到此间要写一幅字,然后在给他品鉴之时又说出那番话……明显将他这个皇帝带进了一股猜疑的节奏。

    这究竟是巧合,亦或是刻意为之?

    若是前者便罢,若是后者……那就太高明了!

    这是稚奴自己做的,还是有谁指点?

    一时间,看着稚奴这张秀气青涩的小脸儿,李二陛下又是欣喜又是烦恼……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深意() 
    李二陛下面无异色,扭头看向一侧的太子李承乾,问道:“太子认为这幅字如何?”

    刚刚晋王李治伏案书写的时候,李承乾便在一旁观看,见到父皇问及,便颔首赞道:“稚奴虽然尚且年幼,但是笔力却颇为雄健,很是不错。房俊的这两句话也是极好的,豪迈雄浑之余,予人激励壮志之气概,只要能坚持、够努力,再是不可能之事亦能心想事成。”

    这本是几乎所有人对这两句话的评价,中规中矩,可是在此刻心中刚刚升起猜忌之心的李二陛下听来,却难免有些刺耳。

    心想事成么……

    身为太子,怕是也只有一个理想了吧。

    诚然,自己刚刚对房俊的猜忌之心实在没来由,对于房俊来说,只要他本身不犯下大错,一个宰辅之位是触目可及的,若是能够好生辅佐太子,待到他李二殡天之后太子登基,宰辅之首亦不是不能展望一下。

    总不会那小子还坐着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的春秋大梦吧?

    就算他想,也绝对不能成事,贞观一朝文臣如雨、武将如云,皆是与他李二风里雨里浴血奋战搏来的这个天下,岂能容得有人阴谋篡逆?侯君集等人之下场,前车可鉴。

    况且房俊既不是那等野心勃勃的性子,更没有那份操持政务呕心沥血的耐性。

    房俊没有野心,那么太子呢?

    太子固然纯孝仁厚,可是没有谁能比依靠政变逆尔篡位的李二陛下更明白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所谓的人性是如何的脆弱……

    岑文本看着面色有异的皇帝,心里微微一动,一丝不妙的感觉涌起,赶紧岔开话题道:“陛下,房俊卸任京兆尹,即将去兵部任职,那东市以及昆明池的建设,是否要尽数移交给马府尹?还有,自去冬开始便已然筹备的‘讲武堂’,是否还依旧由房俊主持?”

    马周苦笑告饶:“您老饶了下官吧,这还未曾赴任呢,哪里来的马府尹?恁地让人笑话。”

    岑文本打个哈哈:“迟早之事而已。”

    李二陛下觉得今天自己的状态有些不对劲……

    深吸口气,将这些莫名其妙的繁杂念头赶出脑海,说道:“东市以及昆明池的建设一直由京兆府负责,房俊既然调任,那么便由马周来接手吧,否则岂不是让那些京兆府的官员依旧听令于房俊?没这个规矩。”

    最主要的是让马周情何以堪?

    “至于‘讲武堂’的筹备……还是让房俊继续吧,一直以来这个‘讲武堂’都是房俊一心操持,朕直接授意,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统属权责也模糊不清,这不是好事。顺便便将‘讲武堂’划归兵部治下,今后承担训练军中低级军官之责,依旧是房俊全权负责。”

    自然无人提出异议。

    东市的翻建以及“讲武堂”的筹备建立,皆是房俊一手筹划,现在京兆尹的职位没了,东市这块大饼落入马周口袋,若是再将“讲武堂”这个桃子也给摘了,那也太不讲究。

    官场虽然自有规则,但是为人处事无外乎“情理”儿子,于情于理,这个时候都不能再让房俊太难堪。

    李二陛下瞅了瞅清秀稚气的晋王李治,又瞅了瞅一脸憨厚的太子李承乾,心中烦躁,挥手道:“今日便这样吧,朕有些乏了,去寝宫小睡一会儿。”

    众人告退。

    出了朱雀门,太子对岑文本邀请道:“孤近日得了一些江南的新茶,中书令若是公务不忙,可愿与孤一同品鉴?”

    岑文本眯着眼,看了一眼晋王李治渐渐远去的马车,缓缓摇头,意味深长道:“多谢殿下盛情,老臣昨日身体不适,积攒了不少公务,这会儿正急着回去处理,否则要耽搁了陛下的大事……不过说起饮茶之道,张玄素那个老倔驴倒是深谙此道,老臣所不及矣,殿下何妨请他一同品鉴?再者,太子詹事于志宁也不错。”

    李承乾一听这两个名字,顿时一阵头大……

    自从立储之后,李二陛下对李承乾这个嫡长子还是极其重视的,为了培养出一位合格的皇帝,李二陛下“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如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又令岑文本与马周时常去往东宫,与太子谈古论今、针砭时政。

    然而李二陛下忽略了一点,这些老臣固然各个才华横溢、人品忠直,却尽是一些铁骨铮铮之诤臣……

    既然是诤臣,脾气肯定皆是又臭又硬,教育方式便值得商榷。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就让李承乾苦不堪言,这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似乎不讲李承乾贬低得一无是处,不足以达到“鞭策”之目的。

    也就是这两年情况稍微好转一些,这种情况下,李承乾愿意见到这几位老师那才是奇了怪……

    见到李承乾不情不愿的蹙眉,岑文本心中叹息一声,说道:“这二位虽然性格刚硬了一些,殿下却也应当知道皆乃忠直之士,虽然有时候话说得难听,但忠言逆耳不是么?殿下好自为之吧,老臣暂且告退。”

    李承乾拱手相送,待见到岑文本的马车缓缓驶离,才慢慢的琢磨出一点味儿来……

    他又不是傻子,心中固然抵触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却也知道这些人是当真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每一个诤谏也都是为了他好。而且岑文本刚刚之言有些意犹未尽,自己却想不出内里究竟有何深意,也的确得找人好生请教一番。

    回身对心腹内侍吩咐道:“速去于府、张府,将于师、张师二位请来,便说孤心得了江南的上品新茶,请二位老师来东宫一同品鉴。”

    “喏。”

    那内侍应了一声,自去于府、张府请人。

    李承乾坐上马车,未等车夫驾车,却又下来,看了眼太极宫高大的宫墙、脚下宽阔平直的天街,说道:“好久未曾走动走动了,正巧今日春和日丽,孤走着回去东宫。还有,日后孤前来宫里给父皇昏晨定省请安问好,只要非是雨雪大风,便毋须置备马车,孤走着过来,走着回去,也好多多锻炼一下,最近感觉肚子上的赘肉似乎有增加了几份,着实令人着恼。”

    东宫内侍们一头雾水,这还是以往走一步路都嫌累的太子殿下?

    不过惊异归惊异,这到底是好事,太子殿下的身子愈发臃肿,已然渐渐有着向魏王殿下靠拢的趋势……

    两仪殿内。

    待到大臣和皇子尽皆退走,李二陛下将王德叫来低声吩咐几句,而后便坐在书案之后,沉默不语。

    半晌,王德才脚步轻快的回来。

    “启禀陛下,太子邀请岑中书前往东宫饮茶,但是岑中书以事务繁忙为由婉拒,不过却说太子右庶子张玄素以及太子詹事于志宁二人皆好此道,可以请这二位与太子一同品鉴新茶。”

    王德低声回禀。

    李二陛下面无表情,问道:“那太子怎么说?”

    “太子本不太请愿,但岑中书劝谏几句,便遣人前去请那二位……”

    李二陛下略感意外:“太子居然听得进去?”

    无论是张玄素、于志宁,亦或是魏徵、孔颖达等人,皆是当世一等一的清正忠直之士,但是为人过于刚直,见不得一丝半点的懈怠,动不动就跑到自己面前来告太子的状,搞得他也很无奈。

    太子对于这几位辅臣有多么抵触,他自然心知肚明,恨不得离得越远越好。非但是大臣相劝,自己便就此事说过他多少次?

    今日居然听了岑文本的劝……

    不过只要听得进去劝谏,那便是好事。

    王德又道:“太子还对左右言道,自今以后,若非雨雪大风,昏晨定省皆自东宫走来大内……”

    李二陛下默然,心中着实欣慰,又问道:“晋王呢?”

    “晋王殿下乘坐马车,去了赵国公府……”

    李二陛下目光幽深,默然不语。

    良久,方才轻叹一声,一脸苦恼:“辅机啊辅机,你这是给朕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抵押借贷() 
    武氏兄弟出了房府大门,不敢耽搁,当即来到河间郡王府,递上那封书信,求见郡王世子。

    未几,门子出来相迎,说是世子有请。

    两人跟着门子进了一侧的角门,但见郡王府中亭台水榭美轮美奂,屋宇连绵鳞次栉比,处处皆充盈着一股子富贵堂皇的味道,其奢靡华美,却是前所未见。

    兄弟两个虽则出身国公府中,但是父亲早逝,家道中落,比之一流的世家子弟在眼界之上差距何止一个等级?早已被这郡王府当中的富贵奢华震得晕晕忽忽,蹑手蹑脚……

    书房内,郡王世子接待了武氏兄弟。

    郡王世子李崇义二十许岁,体格魁梧相貌俊朗,一举一动都酷肖乃父,即便是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