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偷天改宋-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人,而是那个身份特殊的王家小少爷,王怀恩。
“爷爷,是那个韩振汉的手下。。。。。。”
王仁当然也看了出来,但是民不与官斗,就算是官方再软弱,匪天生也都是怕官的,更不用说,官船足足有十几艘之多,大船固然有大船的优势,但是小船也同样有小船的特点。如果真的要动起手来,吃亏的一方肯定是老范他们这边。
无论从人数上,还是在船只数量上,更重要的就是水战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水文的因素,这个水文实际就是水下的地形,在没有主动动力的情况下,船只都是靠自然界的力量带动自己。内陆水战尤为如此。
其中一个是风向,因为山川地貌的走势,导致靠近一些山川附近的水域,会有一些不同的风向。这个风向可能只集中在某一个位置上,另外就是水文,水下的地形不同,会导致水下的暗流有会有不同的走向和变化,时快时慢如果将船只摆到暗流的位置,自然会得到速度上的提升,如果走近了什么涌洞附近,导致船只打晃,严重的都会打起转来。
“我看到了,他在官船上你能有什么办法,并且这也就是个小头目,弄死他只会打草惊蛇。”
“那个在船头上骂人的小孩是谁啊?”
这句话还是王仁说的,只不过不是跟他的孙子说,而是问他们带队的那个年轻人,
“王长老有所不知,那“李”字认旗,是我们鄱阳湖水匪祖宗旗,我们能经历这近百年不倒,第一靠的是我们行侠仗义,第二靠的实际上是我们纪律严明,而这纪律就是那旗子里留下的,您入伙以后不久就去了运城所以不知道也不奇怪。”
退走的鄱阳湖水匪,和前进的官船船队完全是两个气氛,
——
和灰溜溜走掉的水匪不同,在官船的旗舰上的李赛宝,气哼哼的在船上各种暴走,他老师王坚也不说,也不管,只是喝着茶看着风景,而边上的老范,不无担心的看着那个四处暴走的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该劝一劝。
看着老范一脸的担忧,王坚最后也忍不住开口劝了老范一番,
“这鄱阳湖的水匪,就是当初岳家军的水军,因为气不过秦桧这等奸佞害死了岳元帅,所以就在此落草为寇,太平年景就在鄱阳湖洞庭湖周围打鱼为生,动乱的年月就开始化民为匪,但却从不为祸乡里,那里有水匪响马,他们还会去主动剿灭收编了对方,加上这洞庭湖,水道复杂,没有详细水图的人想找到他们的老巢都难。”
“哦,想不到这水匪还有跟李兄弟一样的来头,哦,怪不得李兄弟那旗子一扬,这伙人都统统的走掉了。。。。。。那是祖师爷的旗子啊。。。。。。”
这王坚解释一番,老范自然也就听的懂了,原来同根上是一家人,只是一个为官一个为匪。李赛宝生气的也可能是因为这伙水匪跟自己老祖宗的也渊源而生气,所以才会有如此表现,所以才有一声骂,喝退数千匪徒这样的原因。
“他们老李家,自岳元帅西去之后,就开始隐世不出,也要求子孙不得外出,原本也不是小户,生活还算是富足,赛宝这小子,他爹本是文人,但是心中却是惦念国朝,胸有抱负,但是无奈他爹抱着家规认死理,所以就找到了我,把他这个宝贝儿子,送到了我手里,这赛宝,赛的就是李宝的“宝”啊。。。。。。”
这样的话今天这间事情的原由就有了合理的解释,整支船队驶进了鄂州城后简单的补充之后将会改道北上,随后的下一个大城市就将是整只船队的目的地,襄阳城,并且从运城到襄阳的距离来看,老范他们到达的时间,跟走陆路过来的队伍的速度应该是接近的。
只是最后的这一段路程却是非常的不好走,倒不是说这路有多难走,主要是因为,这一路都是北上的路程,并且水流的速度一点也不慢,如果没有纤夫想走上去只能等到大风天气,并且还是刮北风才行,这个初春的集结不刮南风就不错了,还苛求能刮上北风实在是太难了。
这个问题在老范的面前跟本就不是问题,真正财大气粗的人,早就算好了这段路的难度和阻碍,所以老范没有废话,直接让人把十几个箱子抬到了李赛宝的船舱里面。
几日相处下来王坚早就相信了,老范的话,就在刚刚进到鄂州的时候,老范就那出这么多的钱财,这回王坚更是兴奋了,这个老范口中的团长,办事周全,滴水不漏,推断判定更是准确详细,算无遗策。现在又展现出富有的财力,还有果决的手段,这个人当真是越发的让王坚想要认识。
在鄂州雇佣了一千多名纤夫,三百多匹骡马,使得北上的船队没有任何的减速,反而还遇到了几天顺风顺水的天气,这使得一向喜欢节俭的王坚大呼浪费钱,经过了六天的时间,船队就到达了百里之外的襄阳。
那两千名壮丁,早就在三天前就已经到达。并且都驻扎了下来。带着这两千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管理整个兄弟会,运城现在民间的大财神乔志勇,看到乔志勇老范表现的十分的亲切,俩人在乔志勇的帐篷里面聊了快一个时辰的时间,才依依惜别。
乔志勇可以说是整个新一团到了这个世界之后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现在也早就变成了“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不涉及太大问题的事情,老范都跟乔志勇叨咕了一遍,尤其将了顺子出糗,被下放到炊事班的事情。
乔志勇也把运城现在的状况都跟老范说了一下,分别之前,乔志勇还悄悄的问了一句,什么时候会开始再次南下,他不想一直待在运城那个地方。
老范并没有对乔志勇这样的表现感到疑惑只是,对乔志勇安慰,让他放心,扔了谁也不会扔下他的,不然白老板会第一个不干的,没了乔志勇,记账算钱的事可就都扔到他白老板一个人身上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 支援到达()
乔志勇目送这整个船队离开,带着送人来的车队驶进了襄阳城中,不光是贼不走空,商人也是不会浪费资源的,一百多辆马车,骡车,空车跑回运城固然是快很多,但是搜集一些紧俏的货品回到运城那可是会大赚一笔的。
随着春季的到来,整个运城又再次活了起来,而重新洗牌之后的运城,大力的整治了那些地痞盐枭,所以对于商人来说,运城民乱之后反而是一个更加适合经商的地方,一时间运城一屋难求,而拥有运城最多房屋的人,并不是韩振汉而是运城的城主拜住。
乔志勇这次不光给韩振汉送去了两千名壮劳力,并且同时还跟人一起给韩振汉送去了几十万钱的盈余,韩振汉离开两个多月的时间,韩振汉在运城的布局开始大规模的产生效益,无论是从羊毛获利,还是从韩振汉弄出来的那些小东西,哪一样消耗品都是人们眼中的抢手货。乔志勇现在赚钱赚的已经感觉像是拿桶接钱一般。
钱交给老范的时候,老范还不太明白,当乔志勇给老范解释一番之后,本以为老范会吃惊不已,但是让乔志勇失望的是,老范觉得这太理所当然了。
但是老范却并没有把,韩振汉打算进入大理的想法告诉乔志勇,因为乔志勇离拜住实在是太近了,倒不是说怕乔志勇告密,而是担心乔志勇在拜住的面前表现出什么忌惮,被拜住发现。虽然拜住是个清闲王爷,但也不代表他会对自己的国家坐视不理。
来时的路难行,但是回去的路却是一路南下,只用了两天的时间,整个船队就到达了鄂州境内,这次进入鄂州水域,王坚在一路上就开始安排,需要在哪里补给,在哪里不要停留等等。而鄂州正好就是王坚安排的不用停留的地方,不过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插曲。
就是船队驶出鄂州的时候,那种百料的明轮快船又出现在了船队的后面。并且一跟就跟了一百余里。但是对方却只是相距几里远远的跟着,也不靠近。当进入到了江陵地界之后就撤走了队伍。
这个消息传到王坚的耳中之后,王坚临时改变了停靠补给的地点,依靠穿上的食物,再加上撒网捕鱼,一路直奔夔州,不在江陵停留。
这样的把戏在王坚眼中实在是太小儿科了,自古官匪勾结的事情绝对不少,而远交近攻的道理早在宋朝前的几百年前就已经被华夏大陆作为外交的一种规则。
正所谓有心算无心,那伙水匪里面肯定是有人想要算计船队,并且他们应该也探知到了穿上运了什么东西,打不过你给你找点麻烦还真不是什么难事。鄱阳湖水匪在鄂州境内,但是叫好江陵府的官府,水军却能使得他们进退有度。
如果有一天官家想要整只他们,肯定是禁军加上鄂州当地的官员和水军过去参与围剿,这个时候能有人敢放水的绝对是临近的江陵府,而不会是被人重重关注的鄂州官员。
而说回来就是老范他们穿上运输的两千人,两千民男丁,法理上他们可都不是宋国人,恰恰相反他们可都是敌国的人,训练有素整齐划一,这不是里通敌国的罪名吗。谁背上都不会好受,所以这一招是着实的狠毒。
而及时的改变了停靠的线路,就算在河面上遇到有江陵府的人想要查船,在不靠岸的情况下,要知道李赛宝老范的船队上可是有近三千之重,就算摇橹划船,也比他们空船追赶都要快上很多。
果然过了江陵府没出一百里,一队官船就出现在了老范他们的身后,好在的是,过了江陵一百五十里处就有一段逆水的路段,这段水路到不是完全的逆流而上,只是水流的流速相对开始减缓。所有的船速如果在没有外力的因素下都会行驶缓慢。
这个时候,就看到了人多的力量,任凭后面追赶的船只怎么叫喊,怎么打旗语,相隔数里的距离就是让后面的船只追赶不上。
老范所在的旗舰作为最大的船只,从摇橹的孔洞中伸出的船橹足有四百多支,从旗舰上扔下的绳子带着后面两条民船商船,渐渐的将后面追赶的船队拉开了更远的距离。
脱离了船队后面的追赶的江陵官船之后,王坚就放心了大半,但是一通快速的前进,加上大量的摇橹,船舱里面已经没法再待人了。
不是因为出汗或者怎样,原本就有少量晕船的晋西汉子,在一通运动加上船只颠簸摇晃,整个船舱里面只有一个声音。不论是听着还是闻着都让人胃里翻滚。
整个船队有惊无险的经过了五天的时间就到达了重庆府,倒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众人的晕船,导致食物消耗非常的少,原本设计好补给的地方都根本不用停留,到了重庆府。
重庆府,那就是到了王坚的地盘,找到了一处隐秘的港口,让所有的丁壮们下船休息了一整天后,终于在第三天的下午,船队到达了泸州,不过泸州港并不是他们的终点,因为终点是在泸州西南方向八十里的军港。
终于饿着几乎全船的丁壮都面色不太好看,但是心情却是不错的到达了,他们兄弟会在江南的驻地。但是这个驻地却跟他们心中所想的高墙大院不同,这里只有刚刚搭建的木墙布篷的小房子。而且空气还很潮湿。古人因为体质原因还有医疗水平,和生活卫生的不注意使得水土不服的人非常的多。
好在韩振汉随行的军医里面,有好几个都是他花重金挖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