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舌尖上的大宋-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慢茁壮生长起来。

    有了家的人,看待世界,看待感情会完全不同。这种恩情,在他们心里比养育和教授武功的恩情更加有意义。他们渐渐的开始觉得他们不仅仅是杨怀仁的属下,而更像是他的家将,值得把一生付托出去的哪一种。

    所以杨怀仁吩咐下来的事情,他们也都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办,从来都是尽心尽力,比如这一次不过是件送信的小任务,一百来号人都抢着卖这个力。

    送个信能需要多少人?就算为了保险起见,分两批送,每批两个人,总共四个人就足够了,再多不但不能提升效率,反而会拖慢了送信的速度。

    没被分派任务的人,在连子庚那里脸色就不好看了,侯爷的任务你不给我做,你是什么意思?看不起老子的本事吗?你姓连的不要以为是个百户长我就怕你。

    连子庚很无奈,心道你们娶了媳妇了都牛逼哄哄了是不,老子处男老子还骄傲呢,你们都破了功了,老子童子功这么牛叉,不是也没任务吗?

    连子庚能在内卫里当个小官,除了武功上比较突出之外,他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能审时度势,琢磨上官的心思。

    杨怀仁这个上官虽然另类了一点,总给人一种猜不透的感觉。但并不是一点心思都猜不透的,连子庚问明白陈天霸城里发生的事情,立即就明白他该怎么做了。

    送信是个小事,做好了也没多大功劳。不过侯爷家里生意上有了对手,他们在生意上帮不上忙,但是查探对手底细的事情他们可是本行,于是他挑选了二十几个精干的内卫探子,去查探聚园上上下下每一个人的底细。

    内卫们心中有了希望,莺儿和僧儿来了杨家庄子,那种吃惊的感觉,就更让她们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更加充满希望了。

    看着杨家庄子新盖起来的一大片青瓦白墙的房子,看着庄户们脸上发自内心的幸福表情,她们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身处天国。

    莺儿原本只觉得能找个男人嫁掉,自己的一生就满足了。见识了杨家庄子的一切,她又觉得自己的人生可以不那么碌碌无为,她不会农家活,但是她肚子里有许多墨水,她觉得,她可以给那些刚刚咿呀学语的孩子们当一个先生,教他们识字。

    当她脱下了华丽的罗裳换上了农户女儿家那样的素色的粗布衣衫,俨然一个清纯的少女模样。

    连子庚因此更痴迷了,寻了庄子里的管事说明了此事。李老头也知道侯爷重视这个,年前就请了先生在庄子里办了蒙学。

    可惜从城里请的先生们固执的很,只愿意收男娃娃去蒙学里读书识字,女娃娃人家不乐意教。这事要搁到以前,庄户们也不怎么在意,女儿家早晚是嫁出去的赔钱货,会读书写字有什么用?

    庄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他们开始发现附近庄子里的人都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他们,年轻人也愿意到杨家庄子来生活。

    媒婆们逮着庄子里有男娃的庄户去给说亲,好多才十二三岁的男娃娃,几年后的亲事都给定下了。男娃们说完了,又找有女娃的说亲,愿意上门入赘的好小伙子也有的是。

    庄子里有了个好东家,生活条件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好了,谁家也不乐意自己家的女娃嫁到外边去受苦,有人愿意入赘,他们自然求之不得。

    庄子里的作坊里妇女也能帮忙干活,领的工钱也不必男人少。更让他们能转变思想的,是杨家的大管家并不是个男人,而是个年轻的女子。

    既然王家小娘子都能成为侯爷家的大管家了,自己家的女娃要是能读书写字的话,说不定将来也能当个管事也说不定,所以现在有人主动要教女娃读书识字,他们心里也乐开了花。

    李老头觉得这件事侯爷肯定喜闻乐见,大手一挥就给莺儿另分了一个小院,成立了一个女子学堂。

第388章:时间的力量(下)() 
僧儿对大棚蔬菜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可是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这一天来也只好一直缠着柯小川要他陪她去大棚周围看看。

    柯小川也是第一次来杨家庄子,庄子里那么多人他也不认识,为了讨好僧儿,他就缠着玄参帮他和庄子里的人搞好关系。

    庄子里的管事们大都是以前南阳郡王府的人,都知道轻重的,从玄郎中口中知道这是侯爷老家新认的兄弟,也都对他十分客气。

    看蔬菜大棚没有问题,不过事先说明了,这些菜都是侯爷的宝贝,只要不损坏了这些蔬菜就行。

    僧儿这个福利可不单单是她自己的,那些廉家坡来的廉老先生的弟子们也对冬天能长出来的蔬菜十分感兴趣,几十号人就跟领导去农村视察一样把蔬菜大棚看了个仔细。

    如果以前他们还只是把廉希宗十分推崇的杨怀仁这个年轻侯爷当做一个厨艺精湛的厨子来看待的话,如今他们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了。

    这帮技术控们对于这种开天辟地式的创新简直当神迹一样看待,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大棚蔬菜的未来,是一件惠及天下所有百姓的大好事。

    以前他们从廉家父子那里学了不少新颖的知识,却从来没有实践过,如今来了杨家庄子,似乎感觉到他们毕生的所学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天霸弟弟还带着另一个重要的任务,他在庄子里的大宅里寻了一间靠近温泉出水口的背阴的房子,按照杨怀仁教给他的方式把房子稍微改造了一番,就成了一间阴暗的密室。

    豆腐作坊里也按照杨怀仁的要求赶制了一批豆腐,确切的说,不应该叫豆腐,而是把豆腐里的水分尽力挤压出来后的一种豆腐干。

    密室里因为临近这温泉出水口,地热充足,即便是初春,外头还是冰刚解冻的温度,密闭后的屋子里却有一种接近夏季的湿热。

    几排现成的庄户们晒菜干的木头架子摆放整齐,木架子上摆上扁平的大簸箩,簸箩上铺上干稻草杆,然后铺上切成两寸见方,半寸厚的豆腐干。

    豆腐干上按照豆腐干重量的大约十分之一撒一层盐巴,然后再盖上了一层干稻草杆,最后用笼布把整个簸箩给盖了起来。

    小花和闹腾做了半年豆腐,现在都是做豆腐的行家,可天霸弟弟这么搞,他们实在是没看懂。

    小花怕糟蹋了东西,就问道,“这新鲜的豆腐干就这么捂着,就不怕长了毛白瞎了吗?”

    天霸弟弟呵呵一笑,“洒家也不知道,都是按仁哥儿教的弄的,呵呵……对了,他说三天之后,让你俩来看看,要是豆腐长了一寸长的细毛,那就算成了,要是没长,就隔一天看一次。”

    小花和闹腾有点懵逼,这豆腐长了毛又酸又臭就不能吃了,这是干啥呢?

    天霸弟弟看着俩人摊了摊手,“洒家哪里知道,仁哥儿说这叫时间的味道,就怕豆腐不够臭呢。”

    小花和闹腾努着嘴说不出话来,不过既然这件事是侯爷吩咐下来的,他们也只能照办,当然,他们也想试一试啥叫时间的味道。

    弄完了这一切,太阳也渐渐西沉,天霸弟弟还要赶着回城,不过走的时候又带走了一车新摘的辣椒。

    那二十多个回城查探的内卫就顺便做了这一车辣椒的护卫,一起回到了东京城里。

    杨府里,杨怀仁草草吃过了晚饭,就要去收拾那一车天霸弟弟带回来的辣椒。

    杨府和随园里的人都忙活了起来,何之韵看着人家都忙,他却帮不上什么忙,心里干着急。

    杨怀仁看在了眼里,虽然去了小老婆,就更不能冷落的大老婆,处理这些辣椒的事情,就让她跟着一起帮忙。

    让杨怀仁十分庆幸的是,他带到大宋的那一包干辣椒,并不是只有一个品种。后世的农贸市场里自然是按照干辣椒的种类分别出售的。

    可是杨怀仁的老爹使用干辣椒有个习惯,就是多种类的干辣椒混合使用,复合的辣味,比单纯一种干辣椒的味道更加浓郁。

    所以当初杨怀仁采购的那一包干辣椒,包含了起码四五个种类,而且都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口碑比较好的品种。

    四、川的海天椒,贵、州的七星椒,湖、南的小米辣,还有新、疆的大个板椒这里边都有。

    不同的辣椒种类有不同的辣度和特有的风味,按照不同的配比制作出来的辣油或者辣酱,可以满足不同的食物搭配的要求。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辣椒烘干。现在庄子里辣椒的种植和育种都做的很好,眼下杨怀仁急着用辣椒,所以自然风干的方式就太慢了,既然没有了留种的要求,那就可以大胆的烘干。

    烘干辣椒的活虽然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累,杨怀仁只不过示范了一次,就放手给徒弟和仆子们去做,而自己做了监工。

    何之韵不肯放手,每一批她都身体力行,看着师母如此卖力,大家也就有了更大的干劲。杨怀仁劝了几句没有用,也就不再说话了。

    他心里明白韵儿虽然能接受他纳妾,但是一个女人,不论怎么样大度,看着自己的官人纳妾,心里不可能没有一点火气,随园的事情她帮不上忙,就更焦躁不安了。

    如今能帮杨怀仁亲手烘干辣椒,也算是变相的发泄一下自己的郁闷心情,人一忙活起来,就容易把烦恼抛诸脑后。

    杨怀仁觉得既然是两口子,并不需要说太多话去哄她高兴,时间自会证明他们的感情,当然,真爷们不光能动口,还要能动手。

    忙活到快半夜的时候,一车辣椒才全部烘干完成。杨怀仁觉得该做的准备他都做好了,不管聚园将来整出什么阴谋诡计,他都有办法应对。

    烘干辣椒的同时,炉子也没干烧,杨怀仁早吩咐大家同时烧了好多的热水,干完了活都出了一身汗,正好可以洗个热水澡解乏。

    何之韵刚走出门,杨怀仁就迫不及待地把她抱在了怀里,嗅了嗅她身上的香汗,在她耳边说了些什么。

    韵儿嗔怒道,“谁要你陪,妾身自己洗就好……”

第389章:牛肉断货了() 
杨怀仁猜到了耶律迪傲是个契丹人,却从没有想到他的背景实力那么深厚。

    内卫们打探回来的消息,确实让杨怀仁感到有些吃惊,这位大马脸的耶律迪傲,是辽使耶律迪迪的儿子。

    换句话说,杨怀仁以前只是认为耶律迪傲只不过是个来大宋做生意赚钱的契丹大商人罢了,他的影响力也只不过是能让契丹牛肉贩子们不卖牛肉给随园。

    可如今看来,杨怀仁想的有点简单。虽然耶律迪傲父子俩起了个兄弟俩的名字非常好笑,杨怀仁也没有心情笑话他们了。

    朝堂上的事情杨怀仁其实不怎么关注,反正也都是些瞎折腾的蛋疼事,倒是外交方面的事情他比较在意一些。

    比如这位耶律迪迪,是今年才来的一位新的辽使。他的身份可不一般,说起来他还是辽帝耶律洪基的堂弟,在辽国也是一位郡王级别的贵族,这么高的级别来当辽国使节,在宋辽外交史上还是头一个。

    今年年初宋辽两国都发生了一件比较巧合的事情,赵煦十六岁生日,马上将在四月份成亲,按照到处高太后的承诺,会还政给小皇帝。

    同样,这一年耶律洪基年满六十,辽帝膝下只有一子已过世,只留下一个今年才刚满十八岁的孙子耶律延禧,有传闻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