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舌尖上的大宋-第7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南就是大宋当前最大的糖霜市场,江南百姓喜欢吃糖,也是众所周知的。

    如果要继续向北,可以利用大运河航运,最北可以到东京城,再要想向西北和京东各地散货,就要再用陆运的方式了。

    杨怀仁想了想,这样的运输方式,虽然看起来很麻烦,但也已经是当下最实惠最实际的方法了。

    不过要是能走海上,便可以方便快捷的运送到江南,以及京东的登州,甚至可以直接运送到辽东半岛。

    同样的货物,走海路的话,几十艘大货船就可以了,运输成本几乎连前一个方法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时间还能减少一半,而且还不用担心路上的损耗问题。

    这么说来,杨怀仁忽然笑了,觉得自己在武德军里成立一支水军的想法还真是英明神武。

    有了自家的水军,连运费都省了,顺便可以去辽东弄些稀罕玩意回来大宋卖,人参、鹿茸、东珠、药材以及各色的山货,在大宋都有非常好的销路。

    他对莲儿道,“人工和将来运输的问题,你都不用过分操心,为夫已经心中有了计较。

    你记住一点就好,咱家们产的糖,先紧着辽国卖,要是不够还要从别的糖厂收了糖霜来往辽国卖。”

    之前杨怀仁打算卖糖给契丹人的时候,莲儿就担心他这么做会不会被人说是通番卖国,所以她提醒道,“如果咱家产的糖全往辽国卖,会不会出问题啊?

    要不咱们定个比例,往辽国卖一部分,然后在大宋卖一部分?这样别人指摘官人的时候,咱们也只说是正常的买卖,哪里赚钱往哪里卖嘛。”

    杨怀仁摆摆手,“不用。这个为夫将来自然会跟陛下说清楚的,陛下也一定会懂,所以不会在意别人说我什么闲话的。”

    莲儿见杨怀仁主意已定,虽然不明白官人为什么非要这么做,但她还是相信官人的决定。

    杨怀仁其实也不用瞒着王夏莲,自己的老婆,没什么可隐瞒的。

    “莲儿啊,官人告诉你为什么官人偏偏要把糖卖给契丹人。

    契丹人从咱们大宋买的货物,主要就是酒、糖、茶、铁、粮食、布匹和丝绸。咱们朝廷有规定,铁器和粮食,是禁止北卖的。

    朝廷这个国策呢,也是为了限制辽国的发展,可惜一开始的时候这么做有用,后来辽国慢慢发展,在盐、铁和粮食上限制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了效果。

    最近二三十年里,辽国已经完全不缺粮食,燕云十六州本就是粮食产地,后来契丹人又开发了辽东的辽河流域大片的平原,虽然不如咱们大宋产粮多,但人家早就不缺粮食了。

    盐嘛,就是海水晾晒出来的,辽国也有海岸,也有盐场,加上他们内陆还有盐矿,人家也根本不缺盐。

    铁器方面,契丹人在辽东发现了铁矿,产量非常大,他们又从西域和倭国那里请来了炼铁的工匠和铁器工匠,他们的铁器水平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虽然不如咱们大宋,可差距也已经不大了。

    看看这些年宋辽两国的贸易,主要以奢侈品为主,咱们大宋的糖酒,以及丝绸布帛,才是他们进口最多的东西。

    我去过辽国,也见识过辽国是个什么样子,契丹人虽然彪悍,但他们的老百姓过的日子,还不如咱们大宋的百姓,所以辽国的平民是买不起糖的。

    那些买糖酒和丝绸的,都是契丹人中的贵族和富人,他们和咱们大宋的王公贵族和有钱富贾们是一样的,都非常追求生活上的享受。

    在京城的时候,虽然咱们住在庄子里,但那些勋贵们去咱家送礼或者谈买卖的时候,他们是什么样子你也见过,你印象里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杨怀仁说着在自己肚子前边比划了一下,好像是说自己怀孕了似的好笑,莲儿忍不住掩嘴笑道,“他们都很富贵,嘻嘻。”

    “呵呵,”杨怀仁笑道,“对啊,就是胖呗,他们为什么胖啊?因为吃的太好了,平时里大鱼大肉的把自己喂着,好酒好菜的招呼着自己个儿,又不怎么运动,能不胖吗?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糖,人吃的糖多了,就容易胖,而且吃糖胖和吃肉胖还不同,吃糖胖起来的,肥肉都长得太扎实了,想减都减不下来。

    现在你明白为夫为什么专门卖糖给契丹人了吗?”

    。

第1429章:不得不做() 
莲儿还是有些疑惑,杨怀仁接着解释道,“辽队很多,战斗力也比我们大宋的军队强悍。

    但抛开兵卒不说,就说他们军队中的将校,可都是贵族大家的子弟,当然依靠军功当了将军的勇士也有,但真正身居高位的,依然是契丹贵族。

    打仗的时候,其实契丹人没有咱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为夫见识过,也许比一般的宋军士兵强,但和武德军比起来,除了马多之外,应该也没有什么优势。

    以前契丹人带兵打仗,都是武将身先士卒,所以他们的军卒们见将领勇敢,他们的胆子自然跟着也大,所以他们作战勇猛。

    可现在不同了,一帮野人用百余年时间过上了文明人生活,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勇气和作战本事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呢,就是卖糖,卖酒,卖很多好东西给他们,让他们沉迷享乐,把他们养的肥肥胖胖的,和猪一样最好了。”

    “啊?”

    王夏莲问道,“官人,这真的行吗?”

    杨怀仁早就知道辽国的那些贵族们是这样的结果,十多年后女真建国的时候,契丹人也曾派兵去打,可忽然间他们发现,一直以来被他们是做奴隶部族的女真人,已经不是那么轻易欺负了。

    一方面,女真人被契丹人压迫已久,自然知道自强,逐渐提高本族的战斗力,生育更多的人口,积累财富购买军械武装自己,所以他们在不断的变强。

    另一方面,就是契丹人自身不争气了,常年没有仗可打,新一代的武将和军卒也大多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一边倒的欺负那些北方的游牧,那可不算是战争。

    加上将领们大都出身贵族大家,生活安逸,也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耶律洪基坚持每年四季捺钵,就是想利用捺钵狩猎的机会,让麾下的武将和贵族子弟还能保持本民族马上建国时候的勇武。

    但如今他已经死了,不管是原本历史里他的废物孙子还是如今的耶律跋窝台,离耶律洪基的智慧都差的太远,所以那些贵族和武将们,只会一天比一天弱下去。

    这么一来,此消彼长之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只有区区百万人的女真人,能把千万人口的契丹人灭国了。

    杨怀仁笑道,“行,怎么不行?契丹人本来的饮食习惯就是牛羊肉为主,如今虽然也开始像咱们宋人一样把米饭和面食作为主食,但他们的饮食结构极其不健康。

    我这么说你可能觉得不够直观,但我说一件事,或许你能更容易理解,契丹人的平均寿命,比咱们宋人短了好多年。

    你想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来他们原本身处北方苦寒之地,生活条件恶劣,更谈不上医疗条件,所以普通的契丹百姓寿命都不长。

    就算贵族和那些大家族的人寿命长一些,也是因为他们南迁过上了农耕式的定居生活,他们学了咱们的礼仪,可生活细节上还是不如咱们宋人精致。

    二来就是他们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我给你说一个道理,人的寿命,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后天养的的,这也就是我常常跟你们说养生的道理。

    生命是要养的,越养的好,活得就越长。但这个养呢,也不是说逮着好吃的吃,逮着好喝的喝,什么活都不干。

    而是要合理的摄食,适量的运动,身体哪里不足,就补哪里,但也不能乱补,补溢便为毒的道理,不难理解的。

    但契丹人不懂这个,他们过上了安逸的好日子了,自然是有什么好东西都往身上穿,往嘴巴里塞。

    咱们呢,就是尽量供应给他们这些好东西,赚了他们的钱,还折了他们的寿命,对咱么你宋人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你想想,当某一天宋辽之间开战的时候,契丹带兵的那些将领们都是一个个的大胖子,马都驮不动他们了,还谈什么冲锋陷阵?

    他们麾下的军卒,见自家的将军都不充分陷阵给他们做榜样了,谁又会不惜命的往前冲杀呢?

    所以咱们家产的糖,尽量往辽国卖,卖的还要比以前辽国卖的便宜,让他们越来越多的人吃得起,而且还要天天吃。

    等回去我就去给老家写信,让学院里和咱家随园多开发点甜果蜜饯,然后故意把制作方法传到辽国去。

    这个应该不难,咱们随园的菜式,不光大宋的酒楼跟着学,契丹人也在模仿。

    这次咱们大大方方的,就说是安国公主的面子,主动教给他们,让他们回了辽国之后把甜果蜜饯卖的到处都是。

    人都是贪口的,那些没吃过好东西的契丹人就更是嘴馋的不行,有了好东西吃,不怕他们不趋之若鹜。

    之后呢,还要减少卖到辽国的茶叶的数量,一点点减少,让他们发觉不出来,等到十年后他们发觉情况不对的时候,早已经晚了。

    我现在就想看到辽国朝堂上一堆大胖子围着契丹皇帝的画面,特别是那些曾经的猛将和勇士们,一个个的大腹便便脑满肠肥,我最是高兴了。

    到时候都不一定要咱们大宋动手,随便鼓动鼓动女真人,蒙古人,室韦人,奚人,或者随便什么部族去和契丹人交恶,辽国就一定会大乱!

    咱们大宋便可以趁机收回燕云之地了,哈哈!”

    杨怀仁说的高兴,可后边渐渐都偏离了主题,莲儿也跟着杨怀仁高兴,“官人说的道理,莲儿懂了,只是后边的军国大事,不是妾身这等妇人能明白的。

    官人的办法肯定是好的,也肯定能成的,妾身在这里也希望官人说的这些事,将来真的能发生。

    只是……”

    莲儿有些犹豫,难为情的扭头瞅了一眼不远处也蹲在水塘边边带着孩子玩耍的鬼姐道,“洁惜也是契丹人,咱们这么对她的族人和爹爹,是不是有点……”

    杨怀仁也望了过去,鬼姐这会儿玩的很开心,脸上的笑容很纯真,早已经没了当初在辽国时候的那种诡谲。

    杨怀仁叹了一口气,“作为一个丈夫,这么做的确有些过分,不过作为一个宋人,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我不得不这么做!”

    。

第1430章:大师不懂了() 
杨怀仁从来没想过要在国家民族和家庭妻子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他只知道感情的事情很奇怪,有时候可以为了感情抛弃一切,有时候为了家国只能把感情放在第二位。

    其实如何选择都没有错,人生本来就是不断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既然时间从来不允许人回头,那么就坚定的顺着已经选好的路走下去就是了。

    或许只有这样,人才不容易烦恼。

    但杨怀仁还是会有烦恼的,鬼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不得一个纯粹的契丹人。

    这倒不是说她是一个混血儿,而是在她从小接受的教育里,国的概念似乎没有家的概念清晰,更没有那么重要。

    为了让父亲耶律跋窝台顺利登上契丹皇帝的位置,她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