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武天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没有不快,他也认为宋诚所为太过吧?御史们感到前途一片光明,若是能用一张嘴,一百多封奏折,把新上任的指挥使和北镇抚司镇抚使拉下马,救出王都御史,以后百官谁见了都察院敢有二话?御史们在京城还不是横着走?正在滔滔不绝的御史越想越兴奋,声音也洪亮了很多。

    今天上朝的御史特别多,足足有五十多人。御史不用每天上朝,有事上奏才上朝,他们单独列一队,今天这一队排得老长,特别拉风。

    到巳时,才十几个御史说完,后面还有很多人呢。朱祁镇厌烦了,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意思,只是用词稍有不同而已。宋卿昨晚救了你们,免得你们冻死在午门外,你们怎么不说?

    “退朝,宋卿随朕进宫。”朱祁镇打断滔滔不绝的御史,突兀地来这么一句。

第85章 别冻昏() 
正在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的御史风中凌乱中,皇帝啊,您有没有听我说话?为什么别人说你不打断不退朝,我说到关键处,你就打断,就退朝呢?

    朝臣们表面不动声色,其实内心狂喜,都察院和锦衣卫,一个像疯子,成天捕风捉影乱弹劾,让他们胆战心惊;一个如同阎王勾命,只要进了诏狱,那是有死无生啊。

    现在他们掐上,真是苍天有眼,最好他们掐个没完,最后同归于尽,都察院再也不能像疯狗一样乱咬,锦衣卫再也不能绮骑四出,随意捉拿朝臣了。

    皇帝也希望他们掐下去吗?朝臣们觉得,有人要倒霉了,不管哪边,他们都是乐见其成的。

    “恭送皇上。”他们很有默契地道。

    俞士悦刚要说话,冷不防一片“恭送皇上”的声浪响起,把他的话给堵了回去,就见朱祁镇起身,走下御座,在旗手卫的簇拥下扬长而去。

    宋诚跟上。

    “这”他有点傻眼,昨晚散了是不假,可都察院的骨干并没有回府,而是去他的府邸,大家开了个碰头会。很多直接回府的御史,却是吃过饭,缓过劲,马上磨墨写奏折。

    都察院自有都察院的流程,如果以为一只羊腿就把他们收买了,那也太天真了,这一晚,除了那位昏倒被救醒的老御史外,几乎人人连夜写奏折,今早赶来上朝的,除了住得比较近,时间上来得及的,便是激进份子了。

    他们也傻眼了,皇帝这是什么意思?然后,他们立即把视线投向他们的上司,等待俞大人进一步的指示。

    宋诚进太和殿,曹吉祥刚好把漆盘上的点心一碟碟放在御桌上。皇帝下朝,照例会用些点心,毕竟半夜起来上朝,到现在日上三竿,早就饿得很了。

    “宋卿坐下一起吃。”朱祁镇随意招呼着,让曹吉祥去端茶。

    曹吉祥很不情愿,又不敢说什么,只好低低应了一声,不一会儿端了茶来。

    宋诚谢恩坐下,见曹吉祥不情不愿的样子,很怀疑死太监会在茶中吐口水,故意伸手去接,假装失手,茶洒了他一手。

    “烫着没有?”朱祁镇关心,又责怪曹吉祥:“你年纪不小了,怎么毛毛糙糙的?”

    曹吉祥心里这个恨啊,你小子不过立了些微功劳,就故意这样害我,当我是吃干饭的吗?偏偏他不敢说实话,只好道:“奴婢该死。”

    “下去吧。”朱祁镇道:“这里不用你侍候。”

    曹吉祥含恨退下,走没几步,就听朱祁镇关心地问:“可烫着没有?”

    宋诚已掏出帕子拭了手,道:“没事,天气冷,不太烫。”

    朱祁镇看宋诚的的手,皮肤上有点红,并没有起泡,也就不再说什么。

    两人把四碟点心吃光了,拭了嘴,朱祁镇道:“王千之招了没有?”

    “没有。”

    “当日此獠当着群臣的面诬朕非真龙,满朝文武只有王卿为朕说话,实在让朕寒心。卿好好查查,此论从何而来,他可有同党。”

    朱祁镇难得生气,要知道当时如果不是王直有良知,肯站出来直言,说不定群臣为王文所惑,如果朱祁钰再机灵点,以假冒之名,喝令金吾卫把他抓起来

    当时,从土木堡带来的两万多三大营精锐全留在宫门口,他身边只有宋诚、张辅等几人,岂不是自投罗网?

    可见王文恶毒,这样的人,不仅不能留着,还要查出同党。

    宋诚道:“是。臣定会详查。”

    这时,曹吉祥在殿口禀道:“皇上,俞大人率都察院的诸位大人又在宫门外静坐了。”

    出了宫,俞士悦就在午门前坐下了,一起上朝的五十多个御史,一个不落坐在他身后。俞士悦昨天说过明天再来的话,住处离皇宫远,昨天回得晚,赶不及上朝的御史们天亮后也陆续赶来,全聚在午门外,这时也坐下。

    雪已经停了,地上的积雪却很厚,这次,御史们有准备,有带垫子的,有带蒲团的,用手扫开地上积雪,铺下垫子,就坐下了。几乎人人自备食物。

    朱祁镇不理殿门口的曹吉祥,问宋诚:“都察院没查出什么吗?”

    “还在查。”一百多人,每一个都要细查,没有几天时间,怕是办不到。

    朱祁镇就不说话了。

    宋诚道:“臣告退。”

    “去吧。放心去做,不要怕。”朱祁镇不忘叮嘱。他担心宋诚年轻,勇气不足,被都察院的御史们一吓,退缩了。这事一定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宋诚应着,出了宫。

    午门口,百官还没有散去,很多人故意磨磨蹭蹭,就想看今天都察院的御史们会不会静坐,果然,他们还没磨蹭多久呢,一群人呼啦啦地就坐下了。

    这是不死不休之局啊。

    有人在旁边站着,只是微笑。

    王直看着不是事,刚要求见朱祁镇,就见宋诚从宫门出来,赶紧拉住他,道:“王大人到底犯了何罪?”

    他不相信王文无缘无故下诏狱,可是犯什么事了?再一个,朱祁镇回京没几天,先是把喜宁凌迟了,喜宁是阉党,大家就当看热闹,可王文是左都御史,是文官,是读书人,大家不免后背凉嗖嗖的,担心王文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宋诚这孩子本性不坏,人人说他是小霸王,也没见他欺男霸女,只是喜欢找手无缚鸡之力的官二代打架。这样的人,做事有分寸。

    “王大人难道忘了当日之事?”宋诚道:“当日多亏王大人仗义执言。”

    当日之事?当日什么事?一点印象也没有哇。

    实在是朱祁镇兵临城下,在德胜门口不肯进城,大家又惊慌又无措,精神高度紧张,只想应该如何善后,反而没有把王文说过的话当回事。

    其实不仅是王直,朝臣们也大多忘了这一茬。

    王直愣神的功夫,宋诚已走过金水桥,来到午门前,扫了御史们一眼,很好,官袍鼓鼓胀胀,普遍多穿几件衣服。

    “这天气,怕是还会下雪,诸位大人带伞没有?”宋诚一句话差点没把御史们气死。

    俞士悦皱眉,道:“宋大人此话何意?”

    “别冻昏过去啊。”宋诚说话,施施然走了。

第86章 原来如此() 
他走了!他竟然走了!御史们愤怒,有人仰天悲呼:“苍天啊!”怎么不把这货收了呢。

    这人声音太大了,走出一段距离的宋诚听到,回头望了那个方位一眼,把那个方位的人吓得一哆嗦,只觉天气更冷几分。

    王文披头散发坐在地上,身边很多刑具,对面是一个记录的番子,待他写完,按上手印,番子毕恭毕敬把供词拿给顾淳看。

    顾淳很满意,道:“真是聪明人。”

    昨晚下大雪,气温陡降,王文差点冻死,今早顾淳一来,他就招了。顾淳正要带人去拿陈循,宋诚来了,看了供词,点头道:“去吧。”

    午门前很多朝臣三三两两站着说话,聊的不外乎看样子又要下雪了,今冬第一场雪下得早了些之类的话,陈循跟户部几个同僚站在金水桥边,一个同僚指着飞马而来的锦衣卫,兴灾乐祸道:“宋大人到底年轻,按捺不住性子了。”

    “可不是,总得拿几个御史杀鸡儆猴嘛。”另一个同僚满脸的笑意藏也藏不住,看两大机构撕逼真爽啊。

    陈循微笑道:“两位,慎言。”

    “怎么朝这边来了?”

    来的足有五六人,行动如飞,下马后直冲他们这边走来,当先一个少年,长相俊朗,飞鱼服更衬得他齿红唇白,可不正是顾淳。

    看清来人是顾淳的朝臣脸色变了,顾淳亲自来,可见倒霉蛋级别不低。

    有人奇道:“怎么不是冲都察院去?”

    顾淳当先而行,后面一群番子紧随其后,却是直冲金水桥这边来。站在这里的三四拨人大惊,不由自主地退开。陈循这一拨四五人也很有默契地走开。转眼间,金水桥畔一个人也没有。

    御史们以为锦衣卫又要来拿他们,满腔悲愤之余,有硬气的反而大声道:“我等进诏狱陪伴王大人又有何妨?”

    这话一出,同僚人人怒目而视,你当诏狱是闹市吗?去逛逛就回?

    “不是冲我们来的。”见顾淳朝金水桥去,御史们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只要倒霉的不是自己就好。

    “怎么朝我们这里来了?”有放心的,自然就有脸上变色的。跟陈循站一块儿的三四人见顾淳折向东,貌似冲他们来,不由大惊。

    朝臣们也发现似乎是冲这几人来的,离他们不远的两拨人赶紧跟避瘟疫似的避了开去。

    “那是户部几位吧?”有人不解,王文曾无数次弹劾宋诚,说是遭报复也解释得通,怎么现在又要拿户部的人?

    “听说前几天宋大人曾去户部为三大营催饷。”有消息灵通人士爆猛料。

    也有人猜测:“难道是为土木堡大捷的军功迟迟没有落实?”

    皇帝封赏的只有救驾的宋诚、顾淳等四人,以及在瓦剌营共患者的袁彬,连张辅都没有封赏,因为军功还在勘验中。

    “这”有人惊悚,若真是这样,宋诚也太丧气病狂了,堪验军功是兵部的事,怎么不找兵部的麻烦,反而对户部下手?

    有人猜测:“于大人有防护京城之功。”

    “哦。”众人恍然大悟,看来皇帝暂时不想动于谦,宋诚才手下留情。

    朝臣们低声议论的功夫,顾淳来到陈循面前,道:“陈大人,请吧。”

    陈循面如死灰,心胆俱寒,强撑着才没有倒下,勉强道:“为了何事?”

    “王文说,当日诬皇上非真龙之言,乃是从你这里听说。”顾淳面无表情地道:“跟我到诏狱走一趟吧。”

    “诬皇上非真龙!”跟陈循站一块儿的同僚惊呆了,陈大人,你好死不死,乱嚼什么舌根?这话也是我们身为臣子能说的?

    陈循怒道:“是王千之告诉我的。王千之诬我。”

    早知道这事不能善了,没想到今日才事发。

    顾淳道:“到诏狱说吧。”两个番子架起陈循就走。

    锦衣卫来得快,去得也快,可消息却像飞一样传开了。

    “原来是为当日之事。”不少人想起当日早朝时,王文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德胜门外那人举止粗俗,非太上皇。”大冷的天,汗涮的就下来了,万幸啊,当时没有嘴快,要是附和一句,此时死无葬身之地。

    有人看到王直,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