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决战第三帝国-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达尔朗看着这一幕就越发显得沉重……他似乎认识到了一点,法国海军的耻辱会存在很久,不但会存在很久还会因为德国海军取得的胜利不断放大。

    这当然不是达尔朗希望看到的,但他却对此无可奈何。

    “元帅!”正在雷德尔和军官们举着望远镜观看演习时,一名参谋就风风火火的跑上来报告道:“刚刚得到的消息,西西里岛方向发现敌人机群!”

    雷德尔不由一愣,马上就带着军官们走回指挥部,然后对着地图问:“位置!”

    “在这!”参谋指着一个点回答道:“科莱奥内上空!”

    雷德尔不由吃惊的望向参谋:“科莱奥内上空?上帝,英国人机群飞到科莱奥内上空意大利人才发现它们?”

    也难怪雷德尔如此吃惊,科莱奥内是西西里岛的腹地……

    正常的情况,应该是西西里岛的意大利第6集团军在收到警告后就派出军舰、潜艇和侦察机前出侦察,这样一来,英军机群只要刚刚升空甚至还没集结就会被意大利军队发现并报告给德军。

    但实际情况却显然不是这样的。

    英军一个庞大的机群穿过了意大利侦察机搜索区,再穿过潜艇、军舰的侦察区,穿过西西里岛海防线,直至科莱奥内上空才被发现并报告给德军!

    “上帝!”雷德尔瞄了秦川一眼,摇头说道:“我错得太离谱了,我居然会希望意大利人能挡住英国机群,现在看来……我们应该无视这些意大利人的存在!”

    “元帅!”斯莱因上校说:“你会习惯这一切的!”

    “幸运的是!”一名参谋说道:“我们及时改变了方案纠正了这个错误,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雷德尔问:“敌机还要多久到达我们上空?”

    “半小时!”参谋回答:“敌机没有以最高速度飞行,估计是暂时失去了我们的准确位置!”

    这是海空作战经常发生的事……机群出动是不能说上百架战机一窝蜂的去寻找敌人军舰的,万一找不到那就白搭了。

    而潜艇因为航速慢,舰群只要开足马力很容易就会把敌人侦察潜艇远远甩在后头。

    于是,敌人应该派出几架侦察机先行侦察,按潜艇得到的位置以及敌舰的航速航向侦察跟踪,之后才让机群以最快速度飞向敌舰。

    雷德尔点了点头,松了一口气道:“我们只需要二十分钟就能与第二舰队汇合了!”

    这时又有一名参谋拿着电报报告道:“元帅,发现敌人侦察机!”

    气氛立时就紧张起来,发现敌人侦察机也就意味着侦察机也发现了舰队,也就是英国机群已经确定了目标的位置,那么机群很可能会在三十分钟内就赶到舰群上空。

    “做好战斗准备!”雷德尔想也不想就下达了命令。

    “战斗准备!”

    “战斗准备!”

    ……

    一个个命令传达下去,这一回可是真枪实弹不是演习了。

    不过因为之前的演习,德国海军实际上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不同的是要为各种武器装上实弹。

    “是否要通知空军?”参谋问了声。

    一般情况下,这是要通知航空联队让他们赶来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的,但雷德尔想了想,就摇头说道:“不,等他们赶来战斗已经结束了,他们帮不上什么忙!”

    也就是这个正确的命令,彻底的改变了这场战斗的结果。

    十几分钟后,一名瞭望员在高处大喊:“我看到它们了,第二舰队!”

    军官们举起望远镜朝瞭望员比划的方向望去,果然朦胧的海面上就出现一艘艘军舰的影子,为首的正是第二舰队的旗舰“黎塞留”号。

    几乎与此同时,又有人叫道:“飞机,英国人的机群!”

    英军战机几乎与第二舰队同时赶到。

第三百一十五章 轰炸() 
英军机群黑压压的朝舰队掩来,有战斗机也有轰炸机,但主要是轰炸机,毕竟战斗机主要是用于空战并为轰炸机护航的,对军舰没有多大的破坏力。

    这机群至少有五十余架不过秦川知道这只是第一波,飞机这玩意是要在跑道上一架架起飞然后在空中集结的,为了不至于有些飞机在空中等太久消耗过多的燃料,陆基起飞的一般五十架一个批次,航母起飞的则需看情况,像美国、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一批次出动三十架,那都是在航母较为先进且调度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的,此时英国的“鹰”号航母甚至只能搭载21架舰载机。

    “呜”刺耳的防空警报很快就响了起来,但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时本应该马上开火的德军舰却显得十分安静。

    这说明之前定下的方案和演习起作用了。

    因为情况正如之前秦川分析的那样,英军机群是从高空接近舰队这个高度在130mm副炮的射程之外,开炮基本无法命中,何况德海军所使用的“近炸引信炮弹”成本较高,浪费炮弹是没有必要的。

    德海军就乘着这个时间进行调整,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互相间隔两公里左右并排前进。

    并排前进是必须的。

    “并排”是为了更能发挥火力,军舰用侧面对着友军的上空,就意味着舰首、舰尾的炮火能同时发挥作用。

    “前进”,则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做规避动作静止不动会是敌人战机很好的靶子。

    接着,英军机群乘着追逐舰群的时机就降低高度朝舰群俯冲下来。

    “先生们!”雷德尔对秦川等人说道:“我想你们该回舱里了!”

    这话应该是主要对达尔朗说的,雷德尔让他上舰主要是为了能向他炫耀,如果达尔朗有个三长两短,雷德尔的心思也就白费了。

    “不!”达尔朗回答:“元帅,这是我的军舰,我希望看看它们会有怎样的战斗力!”

    雷德尔愣了下,然后就点了点头,接着朝两名警卫扬了下头,两名警卫会意,一左一右的站在达尔朗身边这当然不是担心达尔朗逃跑,军舰上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想逃都没地方逃。

    雷德尔这是担心达尔朗受伤或是借机自杀什么的,但这些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因为此时的达尔朗比任何人都想知道法国军舰的性能。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他不希望德军能赢,但又希望军舰能赢,同时又希望军舰被炸沉总之就是一种五味杂陈。

    指挥这批英军机群的进攻的安格斯上校,他对着话筒下令道:“a组,是你们表演的时候了,注意利用炮火死角!”

    “收到,上校!”

    a组是轻型轰炸机,主要由“蚊式”轰炸机和“布伦海姆”式轰炸机组成一般情况下这两款轰炸机是不会编在一起执行任务的,原因是“蚊式”轰炸机的速度要比“布伦海姆”式快得多。

    由此可知,英国人为了这次进攻可以说是把所有能搬上战场的东西都派出来了。

    轻型轰炸机的特点就是比较灵活能够迅速降低高度朝目标实施攻击,于是在一阵马达的呼啸声中,二十架轻轰就从天而降。

    “元帅!”参谋报告:“敌机已经进入炮火射界!”

    “再等等!”雷德尔说。

    雷德尔的选择当然是正确的,刚刚进入射界就开火,会使炮火没有瞄准的弹性空间。

    但雷德尔也仅仅只等了几秒这是由于敌机速度很快,几秒的时间已达到了雷德尔的要求。

    于是随着雷德尔一声令下:“开火!”

    震天的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这时开火的正是130mm口径的副炮,这口径的炮在法国军舰在上大量装备它在战列舰上是副炮,在轻巡和驱逐舰上就作为主炮使用,只不过因为这炮死角以及小口径防空炮口径小射速慢等问题,使法国舰队防空一直是弱项。

    但是

    采用不同的战术后这显然已经不是它的弱项了,尤其此时的舰队还用上了“近炸引信炮弹”。

    只听一阵“轰轰”乱响,秦川等人都能清晰的感觉到火炮击发时带来船体的震动,接着一排排炮弹带着汽线直奔敌机方向而去这是因为雨水刚停空气的湿度很大,高温的炮弹一路蒸发水汽而形成了一条若有若无的弹道。

    接着,这些炮弹就像是长了眼睛似的在目标战机周围炸开。

    这是130mm口径的炮弹,炸开后立时就爆出一团黑雾,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就是弹片乱飞。

    而轻型轰炸机又是十分脆弱的,这其中尤其是木质结构的“蚊式”,于是当场就有三架“蚊式”被炸得在空中解体飞机分成十几块碎片,就像天女散花似的从天上零零散散往海面掉。

    “布伦海姆”式轰炸机或许会好些,但对于战机来说,是碎成十几块还是两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区别就在于有些被击伤的“布伦海姆”还能在空中坚持一会儿,这给了飞行员一点宝贵的跳伞时间。

    “发生了什么?”安格斯上校问:“注意利用死角,清楚了吗?注意利用死角!”

    “可是”话筒里传来部下紧张的回答:“我们的确是利用死角,但他们似乎没有死角!”

    安格斯上校有些不相信这个回答,难道德国人已经换上了新型我舰炮?

    想了想,安格斯上校就操控着战机倒飞,这使他能清楚的看到整个战场。

    接着他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德国人的舰炮不是朝自己上空射击,而是朝友军上空射击。

    更让安格斯上校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管英军轻型战机怎么机动怎么变换高度,高射炮的炮弹总能准确的在战机附近爆炸。

    这在平时是不可能的,原因是战机飞行速度快,炮手根本就来不及调整炮弹的延时时间,这也是这时代军舰防空能力较弱的原因之一。

    但是不可能的事就确确实实的发生在眼前。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战果() 
接着安格斯就下了一个让他后悔的命令:“b组,动手!”

    b组是中型和重型轰炸机,安格斯会让它们投入战场是因为以为轻型轰炸机吸引了敌人舰炮的注意力,这样中型、重型轰炸机就能乘隙而入。

    另一方面,则是第二批次的机群也要赶到了,安格斯认为这时投入轰炸也正好为第二批次提供掩护。

    接着,安格斯又下令道:“c组掩护!”

    c组是战斗机编队,虽然这时英军没有碰到敌人的空军,但战斗机还是可以压制敌人的小口径防空炮和高射机枪,这样就可以为中型、重型轰炸机提供更多的机会。

    但安格斯没想到的是……德军舰炮对英军的轻型轰炸机绰绰有余,许多军舰甚至都没开炮。

    德军有三艘战列舰,这些战列舰有12门四联装另加4门双联装的副炮,再加上巡洋舰、驱逐舰,总数只怕都有上百门火炮。

    如果按美军使用“近炸引信炮弹”的命中率,平均500发炮弹就能击落一架飞机,那几乎可以说齐射五发炮弹的时间就能击毁一架飞机……安格斯带领的五十余架飞机不用几分钟就会被打光了。

    安格斯当然不知道这一点,他一压自己的机头就朝下方的“黎塞留”号冲去。

    安格斯之前参加过“弩炮计划”,很碰巧的是上次正是他带领的部队击伤了“黎塞留”号,所以他一眼就能将它认出来并很清楚其高射机枪的位置。

    没过多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