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决战第三帝国-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军弹药充足而苏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却弹尽粮绝。

    另一方面,则是刻赤拥有地利就像之前所说的,刻赤位于高处拥有硬地,这意味着苏军要在泥泞中进攻。任谁都知道,这样的进攻除了增加伤亡外不会有任何意义。

    于是,苏军这三个集团军除了少量高级军官及士兵被运输船、军舰和潜艇带出去外,其余的绝大多数选择了投降。

    对于德军来说,他们就取得了一个十分惊人的胜利,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无法相信兵力、装备全面处于弱势的部队却在几天之内干脆、快速的击败了看似强大的对手,他们俘虏了17万苏军而自身伤亡只有7588人。

    这场一国倒的胜利一方面证明了德国人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和对苏军作战能力的蔑视,另一方面也再次证明了苏军部队是士气低落毫无组织的乌合之众。

    因此,在得到苏军三个集团军投降的那一刻,整个刻赤上空都响亮着德军士兵的欢呼声,秦川甚至还知道不久后曼施泰因会因此而晋升为元帅。

    不过秦川却认为这并不一定是好事。

    因为也恰恰是因为这场战役的胜利以及在哈尔科夫方向也同样取得一次胜利事实上,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似乎更大一些,因为德军在那里围歼了苏军26万人,而自只损失2万人。

    但如果从兵力比例来看,显然还是刻赤战役更能让人骄傲。

    在这两场胜利的背景下,希特勒就开始轻敌了,原本计划用钳形攻势一左一右进攻斯大林格勒(左翼b集团军、右翼a集团军),或者也可以说之前希特勒还在犹豫是否要兵分两路到这时他就不再犹豫了,毅然绝然的就下令a集团军转而进攻高加索地区。

    当然,现在的情形会有些不一样,因为秦川打算抢先一步闪击高加索地区。

    曼施泰因站在刻赤海峡这边,自信满满的望向只有几公里远的另一面的塔曼半岛,时不时的还举起望远镜望一望。

    “上尉,在你的帮助下,我获得了史上最值得自豪的胜利!”曼施泰因说:“谢谢你,还有所有参加这场战役的第一步兵团的士兵们!”

    “您不需要谢我,将军!”秦川回答:“这是我应该做的,另外,这的确是您史上最值得自豪的胜利,但或许并不是将来最值得自豪的!”

    说着,秦川的目光就投往了对面的塔曼半岛。

    曼施泰因明白秦川的意思,那就是像之前所说的打过刻赤海峡直指高加索地区。

    当然,这些不是在这种公众场合可以讨论的,周围到处都是刻赤百姓以及被控制着的俘虏。

    在曼施泰因的示意下,秦川和斯莱因上校跟着曼施泰因来到了他的指挥部。

    “上尉!”曼施泰因说:“你或许不知道两栖登陆作战有多困难!”

    “不,将军,我知道!”秦川回答:“我们在西西里岛成功抵挡过英国人和美国人的登陆作战!”

    “嗯哼!”曼施泰因说:“但那只是反登陆作战不是吗?而且,你应该知道英国人和美国人在那场登陆作战中投入了什么!”

    秦川当然知道。

    英、美联军在那场战斗中投入了大量的战机、军舰、运输船以及地面作战的部队、坦克和空降兵。

    曼施泰因这话的意思,就是英、美联军在这么强大的兵力和装备面前尚且登陆失败,德第11集团军又凭什么能取得两栖登陆战的胜利?

    “我得申明一点,上尉!”曼施泰因说:“这并不是我不信守诺言,而是在与你讨论进攻的可行性!”

    “我明白,将军!”秦川回答。

    秦川相信曼施泰因说的话也就是说,此时的曼施泰因已不像之前一样受缚于希特勒的命令,但如果进攻本身不可行,那么曼施泰因还是会拒绝进攻塔曼半岛,因为他必须为士兵的生命负责。

    “这是我们的侦察机拍到的!”曼施泰因给秦川递上了几张照片,说道:“敌人有军舰、有炮艇,并且还保留着数量庞大的飞机,沿岸还布置了防御工事,虽然这些工事十分粗糙,但这其中任何一点,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登陆的灾难!”

    秦川接过照片一看,是苏联的几艘1125型炮艇。

    事实上秦川无法确切的分辩这是哪一型的炮艇,因为苏联这时期的炮艇型号过于复杂了这与苏联的紧急动员和工业迁移有关系。

    因为工业迁移,所以苏军在前线的军工基本处于停滞或原始的状态,另一方面苏军却急需大量装备并将其投入到了战场上。

    于是苏军就胡乱的拼凑装备。

    比如这款1125型炮艇,就是将坦克炮塔搬到船上做主炮,有时甚至将喀秋莎火箭炮搬上去,于是就成为各型炮艇。

    当然,秦川没必要对其进行细分,只需要知道刻赤海峡有这种东西会对登陆造成威胁就可以了。

    “所以!”秦川看着照片说:“我相信苏军才会对我们的登陆没有准备!”

    “这点我认同!”曼施泰因回答。

    这可以从苏军在塔曼半岛沿岸粗糙的工事可以看得出来。

    不过这似乎也正常,拥有制海权的他们又怎么会相信德军会渡过海峡登陆作战呢?德军用什么渡?渔船?如果这么做的话,只会使德军葬身海底。

    曼施泰因接着说道:“可是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这一点不是吗?”

    “是的,将军!”秦川回答:“但它却可以让我们出奇不意!”

第五百八十九章 船() 
    “刻赤海峡最窄处只有4公里,将军!”秦川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炮兵将它封锁,南北两端各放置一支炮兵部队就可以为我们的登陆部队打出一个安全登陆段!”

    “这或许可以,可我们要怎么面对他们的飞机?”曼施泰因问。

    曼施泰因这个担心的确是必要的。

    诚然,德军可以派出战机争夺制空权,但塔曼半岛到处都是苏军的防空火炮……虽然苏联人比较粗心,但还是知道塔曼半岛的防御重点是什么:塔曼半岛与对面的刻赤半岛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海峡,那么他们基本不用担心敌人来陆地上的进攻。

    换句话说,只要能掌握制海权,德军几乎就无法渡过海峡,而掌握制海权首要就是制空权……然而,苏军又很清楚自己的战机不是德军的对手,于是他们就在塔曼半岛遍布防空火力以掩护自己的舰队。

    这样一来,如果德军打算横渡刻赤海峡的话,就会出现苏军防空炮对德军战机,而苏军战机却不顾一切的进攻登陆部队的状况。

    “我们不需要面对他们的飞机!”秦川回答:“因为我们会在夜里登陆!”

    “你疯了!”曼施泰因说:“要知道我们对塔曼半岛的地形一无所知,而你却想在夜里进攻!”

    因为希特勒的那道命令,曼施泰因得到的有关高加索地区的情报十分有限,塔曼半岛也不例外。

    “苏联人对我们也一无所知!”秦川回答:“比如两栖登陆船,比如两栖登陆坦克。他们所有的防御几乎都是建立在防空与海面作战的基础上的,而如果我们能出奇不意从陆地上发起进攻……”

    “将军!”斯莱因上校也表示赞同:“两栖登陆船在水上的时速有10公里,它渡过4公里宽的刻赤海峡只要二十几分钟,这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苏联人只要打个盹,我们就出现在他们面前了!”

    “两栖坦克只需要50分钟左右!”秦川补充道:“将军,苏联人不会想到我们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准备并开始横渡海峡的!”

    想了想,曼施泰因就点了点头,说道:“好吧,你们说服我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接下来要做的事其实很简单,归结为一个词就是运输。

    首先是弹药补给方面。

    虽然德军在占领刻赤港时在仓库里缴获了大量的苏式装备和弹药……刻赤港是苏军四个集团军在刻赤半岛最重要的补给基地,那里存储着足够四个集团军连续作战一个月的弹药和食物,这些东西可以说完全够德第11集团军打完整场横渡刻赤海峡的战役了。

    但重点是……第一步兵团使用的是中间威力弹,这子弹在这时是苏、德两军都没有,于是必须得特别从柏林调运。

    用火车运显然是来不及了,曼施泰因给冯。博克发了个电报,要求为第一步兵团紧急补给弹药。

    冯。博克或许是知道自己理亏,于是没有反驳马上就下令空运了一大批的中间威力弹至克里木岛,另外还在火车运输清单里加上了这种弹药。

    当天傍晚,装载弹药的飞机就在弗奥多西亚降落,然后再由汽车连夜装转至刻赤。

    但就算是这样,秦川还是建议第一步兵团熟悉苏军的武器装备。

    “我们这次作战很可能会深入敌人腹地!”秦川说:“在那种情况下想要补给弹药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我们一路进攻又能得到大批苏联人的装备和弹药,我们应该事先做好准备!”

    “说得对!”斯莱因上校说:“最好是能有几个会开苏联坦克的人!”

    斯莱因不知道的是,德国坦克兵中会开苏联坦克的大有人在,原因是苏军T34坦克性能优秀,德军将其缴获后往往喷上德军的标志就将它投入战场使用了……只不过就算这样,它还是常常被德军误以为是敌人的坦克。

    另一方面的运输,就是两栖登陆船和第1山地师。

    两栖登陆船要运起来可不容易,因为那可是有五百艘……装上汽车运输的话就需要五百辆汽车。

    而两栖登陆船的运输又需要保密,否则别人一看就知道德军是要横渡海峡了。

    同时,第1山地师要运到刻赤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想了想,秦川干脆就让第1山地师直接开着两栖登陆船赶到刻赤。

    “我们不是需要保密吗?”曼施泰因说:“这样一来不是让所有人都知道这种登陆船的存在了?”

    “谁会知道它是一艘船呢?”秦川说:“如果我们把后部螺旋推进器拆除而且只是让它开在陆地上的话,所有人都以为它是一辆车!”

    曼施泰因不由“哦”了一声,然后就同意了这个方案,螺旋推进器可以等到了刻赤再装上。

    事实证明秦川的想法是正确的……毕竟这时代既可以在水里游又可以在地上开的东西可以说太前卫了,就算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一时都很难接受。

    驾驶着这些两栖登陆船的第1山地师就上当了。

    当他们看到这辆又像船又像车的“汽车”后,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我从没见过这么丑的车!”第1山地师师长弗雷科少将打量着这“汽车”,讽刺道:“或许我应该称它为一艘船!”

    士兵们再次爆发出一片笑声。

    “他们为什么会把‘船’造得像汽车呢?”弗雷科少将又问。

    “将军!”副官普夫卢格上校回答道:“我猜,他们可能是希望这艘‘船’能装更多的东西!”

    弗雷科少将饶有兴趣的挑了挑眉,然后点头回答道:“说得对,上校!比起吉普车来,他的确能装更多的东西!不过我怀疑……他们同时缴获了苏联人的船和汽车底盘,为了能用上就把它们像现在这样拼在一起了!”

    但不管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