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决战第三帝国-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3人是NKVD的士兵……NKVD本身是执法者,这是绝不能饶恕的,于是没有去“惩戒营”的机会,在渡口一群被扣留的士兵面前直接枪毙。

    另外10人被认定是间谍……间谍有一部份也许是勃兰登堡部队的德军士兵,有一部份或许是冤枉的,还有一些是查实的。

    其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就像之前所说的,苏军官兵被俘后由于没有回头路,于是往往会死心塌地的为德军卖命。

    德军就隐藏了这些官兵被俘的消息让他们重新回到苏军部队为德军搜集情报。

    德军这一着很高明,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这些苏军官兵被俘乃至招供时的所有证据,这些证据随时都会提供给苏联内务部。因此,这些苏军官兵即便是回到苏军部队依旧不敢背叛德军,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为德军提供情报。

    于是最终只有163名,与罗季姆采夫要求的500人还有些距离。

    正好从东岸又增援来了几船新兵……新兵反正也没多少价值,大多都是上阵不到几天就牺牲的,就随便挑了些凑足五百人送到罗季姆采夫那去。

    秦川这边并不知道罗季姆采夫搞了什么手段,此时的他们正应付着苏联人从空中抛下来的传单……这是苏联人的一种宣传手段,他们总是乘着夜里敌人飞机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用低速双翼飞机朝敌人抛洒宣传物。

    秦川随手捡起了一份,上面用德文写着:

    “阅读并转交给您的战友

    第21装甲师的士兵们!几个月来,你们的上级一直妄想夺取斯大林格勒,这个企图使你们付出了阵亡80000人的代价,目的却未能实现。

    这个企图永远不会实现!也绝不会实现!

    因为苏联红军将继续保卫自己的家园,这座城市四周的防线将继续成为敌人的坟墓……”

    再往下秦川就不想看了,苏联人的宣传手法十分拙劣,他们居然在给德国人看的传单上都使用假数据、并且强调他们有多英勇,这首先就无法取得德军士兵们的信任,就算有心思投降也会被这种欺骗手段给吓到九宵云外了。

    果然,捡着传单看的德军士兵们很快就发现一片嘲笑声:

    “哦,我们已经阵亡八万人了么?我怎么不知道?”

    “他们是把被他们枪毙的‘祖国的叛徒’也算在我们头上了吧!”

    “那也不会有八万人!”

    “会的!你难以想像‘祖国的叛徒’会有多少!”

    接着士兵们就哈哈大笑起来。

    要知道此时德军的投入到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部队总共才只有十余万人,如果阵亡八万人,那就应该死伤大半才对,难怪这数据会成为德军士兵的笑柄。

    不过战争的残酷却一点也没有因此而减少。

    当天色朦朦亮的时候,苏军进攻马马耶夫岗的炮声就再次响了起来。

    此时的德军士兵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个个猫着腰躲在战壕里等着敌人炮火停下来的那一刻。

    这次苏军的炮火准备只进行了五分钟,或许是因为他们知道炮火准备起不到什么作用。

    然后,随着秦川一声令下,德军士兵们就在已方炮火的掩护下冲上高地。

    秦川没有跟着士兵们一起冲锋,他躲在一个小土坡后用望远镜观看战局……这个小土坡的位置偏南,使秦川可以看到大约三分之一的马马耶夫岗南坡。

    一望之下秦川很快就感到不对劲,冲锋兵力没什么问题,大约三百多人,但比起昨天冲锋时井然有序的队形,今天苏军的队伍可以说十分混乱,他们之间基本没有互相掩护,甚至还有相当一部份士兵没有战术动作不知道掩藏自己。

    再看看苏军的后方,几挺马克泌机枪在后头掩体里架着,一名苏军军官手里拿着手枪正推搡着几名苏军士兵加入了冲锋的阵营。

    “‘惩戒营’!”秦川突然明白了什么,然后大声对埃伯哈德叫道:“快,把他们叫回来!”

    “什么?”埃伯哈德不由一愣,他不明白秦川为什么会选择这时候撤退,现在撤退也就意味着把阵地让给了苏联人也就无法控制封锁中央渡口了。

    “撤退!”秦川命令:“下令撤退!”

    “是,少校!”埃伯哈德应了声,马上就通过步话机下达了命令。

    接着埃伯哈德很快就明白了,几秒钟后,苏军的炮火就成片成片的涌上了马马耶夫岗,一路追着撤退的德军士兵在高地上爆炸。

    “上帝!”埃伯哈德不由目瞪口呆:“他们怎么能开炮?为什么?上面也有他们的人!”

    “因为他们是‘惩戒营’!”秦川回答:“苏联人根本就不在乎他们的生死!”

    闻言埃伯哈德就明白了,但还是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摇了摇头,似乎不敢相信苏联人会这么做。

    但事实摆在眼前,他却又不得不信。

    从某方面来说,苏联人这么做似乎并没有什么错,因为这就是战争,不使用这种方法就有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士兵甚至是精锐死在马马耶夫岗上,甚至还无法取得胜利。

    现在,他们能以这么小的代价就能换取对他们如此重要的战略要点,何乐而不为呢?!

第六百八十七章 多拉() 
    苏军果然就轻松的占领了马马耶夫岗。

    此时的形势对德军来说相当尴尬,他们冲锋也不是,不冲锋也不是。

    冲锋。

    苏军守在马马耶夫岗上的都是“惩戒营”的部队,就像斯大林说的,这些部队是“用鲜血来洗刷对祖国犯下的罪行”,所以苏军根本就不会在乎他们的死活。

    其结果就是德第1步兵团的精锐冲上去,一阵炮火过来就与那些“炮灰”同归于尽了。

    不冲锋。

    就意味着德军失去了马马耶夫岗这个战略要地。

    “怎么回事?”斯莱因上校一个电话打到秦川这里,问:“阵地怎么丢了?”

    “上校!”秦川回答:“上面是‘惩戒营’!”

    “‘惩戒营’难道不是更容易击退吗?”但话还没说完,斯莱因上校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因为它之后的话语气已经变弱了。

    顿了下,斯莱因上校就对秦川说道:“我会把这个问题向将军报告的,你们不能再后退了!”

    “是,上校!”秦川回答。

    秦川倒是不担心这一点,因为在马马耶夫岗下德军已经构筑了完备的野战工事,不是苏军用“惩戒营”做炮灰再用炮轰就能解决问题的。否则的话,苏军用“惩戒营”就能为所欲为了。

    斯莱因上校很快就把问题向斯特莱克将军报告。

    斯特莱克将军在获知这些情报时也很无奈。

    “这群混蛋!”斯特莱克将军骂道:“他们居然完全无视士兵的生命!这简直就是军队的耻辱!”

    其实,斯特莱克将军会这么骂只是德国还没到这时候。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处在一片胜利的呼声中,而且军队兵员的素质相当不错,所以叛逃的人数并不多,41年只有九千多人,42年只有一万多人。

    一整年只有一万多人的逃兵,这数量是相当少的。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有些做逃兵的士兵得到了长官的原谅并没有上报或是处分,之前第1步兵团就发生过类似的事。

    德军对这些逃兵的处分,要么是就地枪毙或实施绞刑,要么就是把他们送加国内的军事法庭……这些人对此时的德军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这一方面是因为人数太少了,另一方面是德军注重军队素质,而将逃兵编入部队会对素质造成影响。

    但是。

    当战局发生变化之后,也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尤其是库尔斯克战役失败后,德军对能赢得战争普遍失去了信心,于是逃兵激增,到43年就有六万多人,44年更是超过了二十万。

    同时,德军的整体素质也急剧下降,于是在逃兵的再利用方面就有了价值。很自然的,德军也有了类似“惩戒营”的部队……感化营(或称缓刑营),

    如果德军此时有这样的部队的话,那就不需要考虑了,把这些感化部队送上去,也可以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问题就在于现在德军没有这样的部队。

    正在斯特莱克将军犹豫的时候,参谋就给了个建议:“将军,我们可不可以派罗马尼亚部队或是意大利部队……”

    参谋还没说完斯特莱克将军就举手制止了参谋的话。

    这个想法斯特莱克将军也有想过,但很快就被他否定了。

    原因很简单,仆从国的军队是有“脾气”的,这其中尤其是意大利和罗马尼亚

    前者因为在非洲的殖民地利比亚被盟军占领甚至本土还有被盟军进攻的危险,国内“选边站”的声音甚嚣尘上,如果德军再拿意大利军队做炮灰……就给这些人找到了借口在政治上对德国十分不利。

    类似的还有罗马尼亚、匈牙利等等,这些仆从国加入这场战争的意愿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投机或是不想得罪德国的心理,国内反对的声音一直都存在,斯特莱克可不想因为马马耶夫岗而影响到“盟国”的“友谊”。

    想了想,斯特莱克将军就问了声:“‘多拉’部队准备好没有?”

    “‘卡尔’准备好了!”参谋回答:“但是‘多拉’还需要几天时间!”

    斯特莱克将军点了点头,说道:“让他们等几天!”

    传到第1步兵团那的命令就不是“等几天”这么简单,而是让他们利用所有的工具构筑更坚固的工事,尤其是通往二线的交通壕。

    “他们这是要做什么?”埃伯哈德听到这个命令不由疑惑的问了声:“构筑坚固的工事,还有通往二线的交通壕?这不是矛盾的吗?”

    这表面看起来的确是矛盾的,构筑坚固的工事是为了就地防御,通往二线的交通壕则是为了撤退。

    但秦川却明白这命令中隐含的意思。

    “多拉!”秦川只说了两个字。

    埃伯哈德不由“哦”了一声。

    应该说这个策略是正确的,如果说“多拉”巨炮用于摧毁斯大林格勒的建筑或是密如蛛网的地道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话,那么轰炸马马耶夫岗显然更有意义,无论是在战术还是战略方面。

    当然,德军是不会把这个准备过早的暴露在苏联人面前的。所以,时不时的德军炮兵还会朝马马耶夫岗上打一排炮弹,或是偶尔还会有几架“斯图卡”战机俯冲下来朝马马耶夫岗投弹。

    但显然苏军就乘着这个时候加强了马马耶夫岗的防御。

    这里说的防御指的不仅是苏军在马马耶夫岗上构筑工事,更是苏军在附近增加了防空火力。

    这些防空火力大多是布置在伏尔加河东岸……确切的说不是东岸而是位于伏尔加河上的沙洲。

    伏尔加河的特点就是落差小水流平缓,一条长3692公里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总落差只有190米。

    水流平缓的结果就是河流中有许多由流沙沉积形成的沙洲甚至可以说是面积相当大的岛。

    斯大林格勒与东岸之间就有几个这样的小岛,苏军将大量的防空装备和部队布设在这些小岛上为他们运输物资提供防空掩护。

第六百八十八章 勒希林() 
    在此之前,苏联人的防空部队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