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墨唐-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朝中几个重臣没有表态以来,几乎大半文臣齐声控诉墨顿。
这一幕就连李世民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的文官集合在一起的力量,哪怕是他不仅要慎重对待。
然而墨顿却面不改色,向李世民躬身道:“微臣请为自辩。”
李世民脸色凝重,郑重道:“准!”
墨顿得令,顿时身体一个立正!以左脚跟为轴,左脚跟和和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扭转九十度,双脚迅速靠拢。
在转身的过程中,两腿挺直,上身保持立正姿势,如此新颖的动作,不仅让武将眼前一亮,就连李世民也不禁为之喝彩,不得不说墨顿这一套动作下来,简直是太帅了。
而此刻,老狐狸一般的高士廉早就悄无声息的退到了一文官的前列,而整个朝堂顿时形成墨顿一人独自面对一众文官的场面。
而此刻的墨顿犹如一个慷慨赴死的小兵一般,单枪匹马冲向千军万马的敌军阵地,顿时一股悲壮的气氛在朝廷中弥漫。
第六百一十一章 舌战群儒()
“今日我等乃是采用名家之法,来辩一辩何为孝!”墨顿朝着一众文官郑重道。
对于名家之法,孔颖达自然不陌生,此法自从被墨顿带来国子监之后,在一众学子之中极为盛行。
“理越辩越明!大唐以孝治国,朕也想听听儒墨两家关于孝义的理解。”李世民哈哈一笑道,他虽然看似公平,却实则给了墨顿自辩的机会。
孔颖达冷哼一声道:“何为孝!夫孝,德之本也!孝字,上为老、下为子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极为孝也!”
“孔祭酒所言在理,子曰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义乃是国之根本,乃是我华夏文明的根基,又岂能任人肆意践踏,定然共愤之。”权万纪冷然道。
……………………
一众文官纷纷附和,顿时墨顿成为千夫所指。
“好了,现在轮到反方发言!”李世民饶有兴趣的当起了裁判。
一众文官这才意犹未尽停下,一个个怒视墨顿。
面对群臣激愤的压力,墨顿深吸一口气道:“墨家崇尚兼相爱,自然也提倡孝道!”
“原来大名鼎鼎的墨家子,也会说一套做一套!”孔颖达冷哼道。
顿时整个大殿一阵哄笑,弹劾墨顿的文官顿时一个个都用讥讽的眼神看着墨顿。
墨顿毫无愧色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墨某父母早亡,未能尽孝乃是人生一大遗憾,然而在孝道人伦在心而不在形,但以发型来判断孝和不孝,恐怕乃是天下的笑话。”
孔颖达反驳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连头发都肆意毁坏,连这点孝义都做不好,谈何大孝,弹劾忠君报国!”
墨顿正色的看着孔颖达道:“墨某想问孔夫子,您是否剪过头发,理过胡须,以你的理论,你是不是不孝,整个天下,恐怕都乃不孝之徒!”
朝堂之上,百官顿时一阵难堪,自古以来谁能不剪发,不理胡须,
孔颖达顿时呼吸一滞,硬着头皮反驳道:“老夫乃是小修小剪,并未损毁发饰,可不像墨侯一般,毁我华夏数千年礼仪!”
墨顿摇摇头道:“古人须发一来是认为头发乃是生命的延续,二来,古人缺少御寒之物,头发乃是难得的保暖之物,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这才有了我华夏文明的发饰礼仪。此乃和孝与不孝的并无关系!而如今医家已经声明,头发和指甲一般,都是人体外生之物,剪之不痛不痒,和人体无害,不剪则行为不便,虫病横生,小子请问孔祭酒,指甲是不是受之父母,为何能剪,而头发为何不能剪,既然受之父母都不能剪,那剪指甲是不是都不孝!”
孔颖达顿时语结,其他儒官也是眼神一阵闪躲,一个人不剪指甲,将会极为不便,手不能提,连吃饭都困难,众人都习惯性的剪去指甲,百官竟然忽略这个致命的问题。
“孔圣乃是至圣先师,其言微言大义,尤其是你黄毛小子能够亵渎的。”权万纪见到孔颖达败退,立即出声支援道。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小子承认孔圣之伟大,但是为了死板的发饰,却不顾天下百姓的健康,小子认为,这定然不是孔圣的本意。”墨顿反驳道。
墨顿此言顿时,让李世民心中微微点头,作为帝王,所奉行的乃是外儒内法,霸王道杂之,区区儒家孝经中的一句话,自然不能和天下百姓的健康相比。
“孝经乃是我大唐孝道的根基,更是我儒家的圣典!岂容你一个墨家子弟肆意解读。”孔颖达气急败坏道。
墨顿郑重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那小子就以此句来辩,那请问孔祭酒如果是父母亲自为儿子剃发根治头虱是否是违背孝义!或者!如果一人父母早逝,其剪发是不是违反孝义。”
孔颖达顿时愣在那里,顿时冷汗直流。
墨顿乘胜追击道:“既然孔祭酒答不上来,那小子就替你说了,那是因为,真正将头发和孝道联系在一起的乃是《孝经》出现之后,所以,孔祭酒你所竭力维护的并不是我华夏数千年的发饰传统,而是你们孔家的《孝经》的正统性!你的立场从一开始,就偏了!”
“你!”孔颖达只觉得一口逆血上涌,他自认为大义凌然,却被墨顿无情的戳穿心中的伪装,将其的私心裸的暴露在朝堂之中。
“髡发乃是蛮夷之辈发饰,因为你墨家子带头,天下百姓争先效仿,我华夏发饰文明毁于一旦,你墨顿和墨家将是我华夏最大的罪人!”权万纪喝道。
不少文官顿时重新燃起了斗志,墨顿的道理就是再多,然而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断发在大唐乃是髡刑的一种,是对人的一种羞辱,墨顿此举乃是让天下百姓效仿,让华夏数千年的传统毁于一旦。
墨顿反驳道:“先秦时期南越人髡发,中原蓄发,以小子认为,最大的问题实乃南越终年炎热,头发乃是最为保暖之物,而南越不需要罢了,这才髡发,此乃无关礼仪,而是方便而已,恐怕在南越人眼中,我汉人头蓄长发,恐怕才是难以理解!”
墨顿这句话对于其他人来说,自然是对牛弹琴,但是对于曾经在南方为官之人来说,却是深有体会,南方酷热,一到漫长的夏季,长发恐怕是最大的累赘。
尤其是冯智戴来说,他最是赞同墨顿的观点,他在高州的时候,就是因为天气太热,直接将头发剪断,直到长安城之后,这才蓄起长发,但是每到夏季的时候,都是他最为难熬的时刻。
当然此刻的冯智戴自然不会帮助墨顿,反而落井下石道:“一派胡言,如今南人也以蓄发为荣,此乃我华夏礼仪教化之功,墨侯此举让中原百姓髡发,效仿蛮夷之辈。假以时日,南方不稳,你墨顿将是最大的罪人!”
墨顿怡然不惧道:“孔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赵武灵王时期胡服骑射,恐怕也如今日髡发一般,众人皆为反对,我华夏文明昌盛至今,所依靠的乃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而不是固步自封。”
对于胡服骑射的故事,恐怕朝堂之中,百官最为清楚不过,当初赵国国势衰落,经常此败仗,赵武灵王胸怀大略,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
就决定效仿胡人服饰和作战方法,赵武灵王在邯郸城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却遭遇了极大地阻碍!百官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胡服,
“古今异利,远近易用!此乃赵灵武王说服赵人之严,而如今髡发根治头虱,百姓健康,实乃南北易用也!”墨顿喝道。
墨顿引经据典,孔孟之说拈手即来,又引经据典舌战群儒却丝毫不落下风。
第六百一十二章 真正的孝()
有了胡服骑射的例子在前,墨顿髡发治虱立即有了说服力,就连李世民也不禁心中被说服了几分,大唐本来就是极为开放,髡发的有利之处用目共睹,一时之间不少人抵触减少了许多。
“墨祭酒今日我等的辩题乃是何为孝?墨祭酒恐怕有偏题的嫌疑了。”权万纪一看势头不对,立即扭转话题道。
墨顿见到效果已经达到,并未在这个话题再多的纠缠!而是重新辩论起孝义道:“孝在意而不在形,然而我等却本末倒置,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乃是汉朝时,察孝廉极为盛行,当时不少文人为了当官,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彰显其孝以求做官,小子认为,其目的乃是为官并非为孝!更有人为做官而弄虚作假,道家高人葛洪的《抱朴子》曾经讽刺此现象,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以至于东汉末年,战乱连绵,国家社稷动荡不安,以至于我朝科举制盛行,这才遏制此风!”
孔颖达等人的脸色顿时黑了,察孝廉制度恐怕乃是孝道最大的黑点,将孝道的弊端尽展人前。
“察孝廉固然弊端颇深,但是却大大提倡了孝道,让天下百姓以孝为先,弊大于利。”权万纪强辩道。
墨顿反驳道:“孝敬父母,自然可敬,但是在墨某看来,孝可以分为孝顺和愚孝,二者一个是孝顺,一个则是愚蠢,而为了所谓的孝,而不顾满头虫病,恐怕是天底下最大的愚孝。
“愚孝!”
墨顿将愚孝的观念提出了之后,犹如一声惊雷一般在朝堂上炸响,自古以来,孝乃是让人尊敬,受朝廷赞扬的故事,然而在墨家子的口中,竟然还有愚孝之说。
“简直是无法无天,臣等恳请陛下严惩此不忠不孝之徒!”
一时之间,众臣群情激奋,犹如被戳中逆鳞一般,满朝愤然。
李世民顿时头痛的看着墨顿,这小子还真会惹事,当下只好打着圆场道:“墨顿,今日你若没有一个解释,朕定饶你不得。”
权万纪冷哼道:“孝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从虞舜孝感动天,周郯子鹿乳奉亲,仲由百里负米,历朝历代都有孝感动天之人,微臣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愚孝之说。”
墨顿冷笑道:“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却不知听没有听说过郭巨埋儿奉母。”
“埋儿奉母!”
顿时一众文官犹如一个个被捏住脖子的鸭子一般说不出声来。
郭巨埋儿奉母发生在晋代,相传郭巨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幸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墨顿冷眼看了看一众沉默的文官道:“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此孝就是愚孝!”
“愚孝!”
此时,就连李世民也不禁沉默下来。
“此乃前人杜撰而已,再说怎么这么巧,还能挖出一坛金子!”权万纪矢口否认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