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墨唐-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对,就是多余六套,其中两套已经损坏,应该还有四套是完好的。”刘世明如数家珍的张口报来,显然是已经盯上很久了。

    “四套!”李世民不由得沉吟起来。

    大唐说到底还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一次官府借助旱灾,已经最大限度的照顾了小农的利益,如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照顾一下地主利益也不是不可以。

    想到此处,李世民大手一挥道:“四套设备,一分为二,两套可以卖给地多的地主,另外两套就地组织青壮继续打井。吩咐将作监继续制造打井工具,以后多余的工具就按这个方案执行。”

    “皇上英明!”程咬金点头道,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了打井队伍继续壮大,又兼顾了地主的利益。

    “皇上!”

    刘世明心头一颤,几乎瘫软在地,他没有想到眼前之人竟然是当今皇上。

    “关中大难!还请老人家和朕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李世民实在是天生的政治家,短短几句话,就让刘世明感动得热泪盈眶,之前因为无法灌溉心底的埋怨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就是李世民的政治智慧,平衡之道用的是炉火纯青。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战胜旱灾() 
随着抗旱就进行,墨家村和将作监生产出开来的打井工具的不断增多,再加上当地官府组织青壮配合官兵打井。打井的速度立即大增。

    田地灌溉面积越来越大,饥渴的庄稼疯狂的吸收着来之不易的水分,充足的水分和光合作用很快变得绿油油的,长势极好。

    关中百姓每一户至少保住了十亩田地收成,看着自家的刚刚浇过的田地,一脸凄苦的关中百姓也渐渐有了笑容,至少今年这场灾难是度过去了。

    不!不只是度过今年这场灾难,有了这些深井,从此以后,就是遇到再大的旱灾,只要井水不枯竭,也不用再惧怕了。

    不少有心思活泛的百姓,已经有计划的筹划着,等这次旱灾之后,继续打井,直接的将剩下的土地全部打上井,一旦有天旱的迹象,日夜灌溉,未尝不能将家里的永业田全部浇灌一遍吗。

    而且充足的水分保证,每年的庄稼肯定增产三成以上,这可是都是可以预期的收益。

    照这么算来,这场旱灾也算是因祸得福了,虽然不少的土地今年注定减产,就凭这些水井,这点损失也值了。

    老百姓心中都有杆秤,利益得失都一清二楚。

    “轰!”

    就在旱灾发生的第二十天,一声春震动了关中的大地,

    一大片乌云从西北铺天盖地而来,瞬间笼罩整个关中大地。

    这一次老天爷没有调人胃口,一阵春雷滚过,

    “啪啪啪!”

    豆大的雨点像是不要钱似的从天而降,砸在饥渴的土地上,大雨如帘,似乎要将亏欠的雨一次下个够。

    “哦!下雨了!”

    “老天保佑,旱灾终于结束了!”

    “龙王……呸!龙王早就被陛下斩了!”

    “有这些井!谁还信龙王!”

    关中大地一片欢腾,大批的百姓的冲出屋外,贪婪地吸收着久违的雨水,任由雨滴打湿衣服。

    一个个熊孩子在雨中戏耍,将衣服弄得脏兮兮的,然而大人却一点责怪的意思也没有。

    一个个笑嘻嘻的看着。

    旱灾结束了,更多的百姓心中一阵庆幸,幸亏官府抗旱及时,要不然今年肯定会闹饥荒。

    现在有了十多亩地的收成,其他田地多少收点,这个灾年算是挺过去了。

    一个个官兵松开手中的把手,一屁股坐在地上,任由雨水冲刷着自己身上的泥浆,连续奋战了二十多天的抗旱救灾终于结束了。

    秦怀玉四人坐在地上,相互看着对方狼狈的样子,不由得放声大笑,这一次抗旱之旅,给他们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从身体到心灵都是一层洗礼。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秦怀玉不由自主的念起这首悯农诗,以前的他们仅仅觉得墨顿诗写得好,但是经过这次抗旱,平时不知民间疾苦的他们第一次感受到普通百姓的的不易,四人才真正体会到他们所吃的粮食,每一滴都是如此珍贵。

    太极宫,

    李世民带领满朝文臣看着殿外磅礴的大雨,心里面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场旱灾终于结束了。

    这场大雨虽然来的晚,但是总好过不来。其实在墨顿看来,如果不是关中到处浇水,水分大量蒸发,这场雨说不定什么时候下呢,甚至下不下也是两可。

    “陛下洪福齐天,这场旱灾终于渡过,真是天佑大唐!”长孙无忌满脸欣喜道

    “恭喜皇上!”

    满朝文武纷纷恭贺道。

    李世民哈哈大笑,得意至极,嘴上却谦虚的说道:“朕可不敢居功,这可是全赖大唐军民上下齐心,这才战胜这场旱灾。”

    在这场危机中,李世民把危机转化为机遇,不仅为抵抗旱灾找到了一条明路,还尽收关中百姓之心,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启禀陛下,眼下旱灾已经解除,十六卫的官兵可否还朝,毕竟长安空虚,长久下去恐怕不妥。”长孙无忌建议道,

    李世民沉吟一下,点了点头道:“还是辅机想的周到,朕这就召集这些救灾功臣回朝,到时候定会论功行赏。”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能够深受李世民信任,是因为不单单是因为他是李世民的妻舅,长孙无忌的政治智慧才是根本原因,一个小小的建议即能向军方卖好,又能在李世民面前表现。

    房玄龄也是心中一喜,满朝文臣之中,就他家的傻儿子从军,毕竟离开了近一个月,干的又是粗活,当然心疼的很。

    “陛下,这次抗旱十六卫手中有大批的打井工具,不知如何处置。”房玄龄出列道。

    短时间集中整个关中之力,一下子生产出很多的打井工具,眼下旱灾已经解除,打井的工作完全可以慢慢来,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打井设备。

    李世民想了想,这的确是一个难题,这些打进设备可以花了朝廷大价钱,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打造出来,

    光是支付铁料的费用,差点没有掏空户部,毕竟在这个时代,铁可以战略物质,价格昂贵的很。

    而且打井工具和压井对大唐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整个运用的好,大唐的农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中各县每个县留下一百套打井设备,由县令组织青壮继续打井。其余的平均分发到大唐各道,普及关中抗旱之法。”李世民心头滴血道,这些打井工具怎么说也有上万套,那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呀!不过为了长远的打算,这些投资也是值得的。

    房玄龄眼睛一亮,普及关中抗旱之法,那不是就是按户轮流打井的方法,这样最大程度保证了大多数百姓的利益。

    “是!”房玄龄领命道。

    “恭喜陛下,有此良方利器在,大唐再也不惧旱灾之害。”群臣齐声贺道。整个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一个是旱,一个是涝,其中危害最大,而且最频繁的正是旱灾,而现在旱灾再也不可能给大唐造成危害了。

    “哈哈哈!”

    李世民心中激动万分,这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战胜天灾,是在他李世民的统治之下实现的,

第一百一十九章 论功行赏() 
“少爷!少爷!”

    墨顿迷迷糊糊的翻了身,拉了拉被子蒙住脑袋,不理会外面的吵闹。

    “少爷!起床了,今天是你上早朝的时候!”房间外紫衣的声音锲而不舍,砰砰砰!将房门拍的直摇晃。

    “上朝!”

    墨顿猛然一个激灵,猛然之间从床上一跃而起,再也没有一丝睡意。

    今天可是抗旱救灾论功行赏的日子,早在昨天就有太监通知墨顿要上早朝。

    这可是墨顿第一次接近大唐权力中心,说实话,好奇之心绝对要大于激动。

    吱呀一声,墨顿打着哈欠,随意的披着一件衣服打开房门。

    “天都亮了,糟糕要晚了!”墨顿看着外面已经蒙蒙亮的天空,大惊失色。

    这可是他第一次上朝,要是迟到了,那他可就死定了。

    “少爷,一点也不晚,早朝是在辰时,从现在出发到皇宫,时间足够。”紫衣连忙拉住往外窜的墨顿。

    辰时!

    墨顿顿时闹了一个大红脸,这才发现自己深受后世清宫剧的毒害,还以为所有的朝代都是卯时上朝,幸好李世民不是那变态的雍正帝。

    墨顿换好朝服,简单的吃了个便饭,不慌不忙的赶到皇城下,才发现众臣才来没有几个,墨顿到来之后,这才陆陆续续的到来。

    墨顿看着泾渭分明的文武两列,自觉的排到了武将的最后面。

    排在他前面正是墨顿熟悉的一个人,李君羡,不过李君羡古板的很,根本不理会墨顿的搭讪,墨顿讨了一个没趣,尴尬的站在最后。

    够资格上朝朝臣不多,来来往往都认识,突然之间多出了一个新面孔,立即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墨家子!”

    不少朝臣心头恍然,最后几个月墨家子如同彗星一般在长安城崛起,现在竟然成长到和他们并列朝堂之上了。

    再想想自家的孩子,不由得升起生子当如墨家子的感慨。

    “墨烈真是好福气!”不少军方之人感慨道,他们曾经和墨烈很是熟悉,曾经对早逝的墨烈遗憾至极,现在却羡慕不已。

    “轰隆!”

    皇城大门打开!

    墨顿跟随众臣一众鱼贯而入,踏入朱雀大道,进入皇城。

    相比于前两次墨顿进入皇城,墨顿这次的心情可是再也没有前两次那么忐忑,走在最后面还有闲心四下张望。

    “修建皇城的一定是一个算学大家!”墨顿心中暗道,因为他发现整个皇城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称。

    整个皇城沿着朱雀大道的对称体,只要是朱雀大道左边有的,右边必定有一个与之对称。

    走到朱雀大道的尽头,一个巍峨的建筑出现在墨顿面前。这是整个大唐权力中心太极殿!

    墨顿第一次上朝根本摸不着东西南北,不过他有一个绝招,就是跟着李君羡,果然在李君羡的长桌旁边,墨顿发现了自己的位置。

    “呼!”

    墨顿松了一口气,幸亏找到了,要不然墨顿就准备不管李君羡同不同意,就和他挤在一起了,谁让墨顿来之前,他的在满朝武将中职位最低呢?

    现在他荣升为倒数第二,难道不应该付出一些代价么?

    “皇上驾到!”

    伴随庞德尖锐的声音,李世民出现在龙椅上,早朝开始。

    贞观时期的效率很高,一件件的政事很快处理完毕。

    很快,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案牍,看向朝臣。

    所有朝臣也纷纷放下手中的政务,都知道是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房爱卿!各地打井工具分发的如何了。”龙椅之上,李世民朗声问道。

    “回禀陛下,长安周围各道都已经分发完毕,纷纷组织打井,其他的北方各道正在派送,至于南方诸道由于位置遥远,发生旱灾的可能性较低,微臣只是将图纸送过去,责令其在当地自行打造,其他北方各道也照例进行。”房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