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江山争雄-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

    好在他得知大姐要来长安居住,这样可以让她陪着母后。

    罗昭云趁此机会,打量着萧后,她的身材、面容还如三十四五间,看上去成熟高贵,风韵犹存,肌肤充满弹性,比实际岁数年轻十岁。

    那一晚,极尽风流,一切尽在不言中。

    聊了一会,气氛尴尬,如意找借口说犯困,拉着陛下回去午休了。

    随着年关来临,大华朝堂机构运转越来越娴熟,文武官员各尽其责,国力蒸蒸日上。

    几大学院也在扩招人才,并且公布明年开春,要进行大华第一轮的科举,名额非常多。

    隋代虽然有科举,但是名额非常少,二十多人,明经科选拔后,最后也没有被重用,因为门阀还掌握着仕途的绝大多数路径,隋文帝要改变那种状态,很难做到,后期干脆就废掉许多地方学院,中断了科举。

    到了杨广登基之后,搬迁洛阳,就要打断关拢门阀的垄断,动摇他们的根基,恢复了科举,可是没过两年,又因为隋炀帝各种大业和北巡、征讨辽东而耽误了科举选士。

    罗昭云在隋代基础上,加大了取士名额,以及取士的范围,趁着关拢门阀遭遇打击和重创,趁机扶持一批新秀起来,打破旧贵的仕途垄断。

    这段时间,长孙无忌等人颁布求才令,四处挖掘、拉拢、招募名士。

    而长安城附件军械库、冶炼坊、黑炭矿、千山铁矿开采等的一些大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年关前,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吐蕃遭遇重大雪灾,因为以前被大华重创,元气大伤,内部有分裂趋势,所以派使者来到大华,西能能够缔结盟约,不再相互敌对、讨伐。

    这也暂时符合罗昭云的利益,所以认真思考,起草了一部关于大华与吐蕃签订的合约的事,平等互助,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互不讨伐,休战十年,不许相互侵入、自扰。

    二是建立通商城池,选择在吐蕃与大华边界间,双方共同出资,大华负责建造设计,吐蕃出部分劳动力,共同完成,城内贸易兽皮、粮食、海盐、兵器等等,商旅利润抽取一成做赋税,税收吐蕃与大华平分。

    三是吐蕃要为大华饲养战马,每年不低于两万匹,大华按照草原市价的八成来进行收购。

    四是大华在通商城邑中开设学堂,教授中原文字,以及四书五经,为草原传播文明和知识。

    五是通商城邑要有城主,负责管理城邑,包括建设、道路规划、宏观调控等,正城主必须是大华派往的官吏,副城主设立两人,吐蕃与大华各占一人。

    第六条、第七条……

    罗昭云把自己能想到的细节,都写入其中,看上去公平公正,吐蕃会很欣然答应,因为他们有了跟中原人学习的机会,而罗昭云目的却是用这种文化炮弹彻底同化吐蕃,然后利用为以后的统一西南,打好基础。

    试想如果在隋唐时期,能把吐蕃同化,交给吐蕃人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明智保身,中庸之道这些封建的思想,来腐蚀那些青海高原上的凶狼,温顺他们的性格,不再野蛮粗暴,不是没有文明和原始,或许数十年后,游牧部落那股四处杀伐抢夺,无规无矩的行为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退耕还林,圈地耕种,走上文艺道路,发展旅游业,把吐蕃之地早一些纳入中华版图。

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华学刊() 
年关即将到来,大华的改革仍在进行中,朝廷机构有效地运作起来,三省六部以及文武百官各行其责,地方政务、军方整编、官员升调、安置流民、赋税征收、招募新军、监察机构都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和组建。

    与此同时,改版后的《关中周报》,以及首印的《大华学刊》也诞生了。

    罗昭云仔细翻阅这份朝廷权威性报纸,分有七八个版块,大部分按照现代报纸的样式和版面,分有若干专栏,新闻标题、特别报道、百姓生活、国家大事等,紧紧围绕朝廷中央周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宣传关中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大华国君的事迹和功绩进行夸大宣传。

    同时把各地政绩,改革后取得的进展,以及中原地区百姓如何劳苦艰辛,边疆的敏感问题都有选择地报道出来,导向群众的思想。

    “非常好!”罗昭云看着报纸上的标题,大笑不止,上面写着的不是关中大丰收,无一百姓被饿死,就是清减赋税、安置流民等等,简直就是翻版的人民日报啊!

    罗昭云笑毕,对着御史台内史道:“传本王口谕,命新设的翰林院大量印刷,明日全关中城印刷发行,另外告诉翰林院的,可以在报纸上做些广告,为朝廷的一些作坊做宣传,生意更加火爆。”

    “陛下英明!”内史官一脸恭维拍着马屁。

    罗昭云放下报纸,拿起了第一期太学院的学术刊物,上面有理学、算学、力学、医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改变士子们完全苦读死书,只会做诗赋的导向,把一些小知识,小科普印在了学刊上,都是些表面的道理,却句句惊世骇俗,如世间存在万有引力,世人生活的空间不是天圆地方等等,逐渐改变世人的思想。

    审核过后,交由御史出宫传圣谕,准备印刷发行。

    两日后《关中周报》和《大华学刊》果真在王城市面上销售流通起来,关中王城内各大显赫家族、各行各业的商贾富贵和百姓佃农、酒肆茶坊、客栈车行等等三教九流人都在忙着购买周报,价格只有一贯钱,而学刊却较贵一些,毕竟能有兴趣读学术的人,也非是普通百姓家,要价在一两银子。

    “我大华重新安置的流民竟达上百万众……”

    “呀,函谷关以及被我军控制劳苦,防止中原乱军入关中!”

    “喔,河西走廊重启,元宵节时候,胡族商人即将大举前来长安贸易!”

    “还不止啊,。”

    “那李唐,效仿刘武周,要称臣突厥,其心可诛!”

    一时间大城小巷,客栈、酒肆、青楼、商舍、作坊、豪门贵族……各个阶层都在争相购买报纸,了解着关中发生的大事,以及天下局势。

    这一日,罗昭云亲自接见了一位老将军,张镇周。

    这位老将军本是隋朝官吏,年轻时候任武将,参与过平陈战争,后来大隋到了太平盛世,他被任命了刺史,在地方政绩突出,非常善于安民,清正廉洁。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军,军、政都精擅,若是放任在长安城卸甲归田,闲居下来就太浪费了。

    张镇周自己不愿意再领兵出战了,因为本已经卸任多年,被李渊降尊请他出山,结果兵败投降,感觉是自己晚节不保,有些耻辱,于是,自觉无脸面再出来。

    但是,大华皇帝盛邀,他托辞两次后,第三次使节上门,他只能硬着头皮来到皇宫面圣了。

    因为再不出来,他的家人都担惊受怕得不行,得罪皇帝陛下,很可能被满门抄斩,即便皇帝仁厚,不做计较,但他的族人想要进入仕途,也会千难万难,所以,张镇周在全家人的劝解下,终于还是入宫来了。

    “参见陛下。”

    “给老将军赐座!”

    “谢陛下。”张镇周拱手施礼后,坐下来,目光瞧向这位年轻有为的君王,充满传奇色彩的大华开国皇帝,顿时觉得二十七八岁的罗昭云,充满了一种威严和气势,双目烁烁,如金灯一般明亮,黄袍在身,仿佛有一种紫气鸿运,很有帝王之相。

    张镇周心想,难怪此人能从当初小卒开始做起,达到今日之高度,果然是文韬武略的英伟人物。

    “张将军文武双全,老当益壮,在家里闲置,实在是朝廷的损失,大华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不妨再出山,为朝廷效力如何?”罗昭云开门见山地询问。

    张镇周起身拱手道:“能得陛下垂青看重,是草民张镇周的荣幸,只是张某人年岁已高,恐怕不堪大任了。”

    “张将军不必过谦。”

    张镇周解释道:“上一次被唐国君李渊委任出征,结果败于陛下之下,张某人心服口服,自己水平有限,岁数年迈,实在不堪重用了,希望陛下收回成命,让草民在家安度晚年。再者,陛下圣明,广开言路,发布求贤令,使得天下士子趋之若鹜入关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目前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实在不需要草民的微薄之力。”

    罗昭云微微一笑道:“张将军先别着急拒绝,这次想要重新启用张将军,可不是为了东征,去讨伐中原诸侯!”

    “哦,那是”张镇周一下子变得好奇起来。

    罗昭云早就猜到对方心思,所以上来含糊其辞,没有说清楚干什么,使得张镇周一口否认,拒绝复出受启用,以自己老迈、能力有限为借口,拒绝带兵东征。

    可是罗昭云话锋一转,根本没想过派他东征,反而使得张镇周变得不解,好奇起来。

    这时候,罗昭云才解释道:“张将军年岁已高,朕都知晓,也不忍心派将军带兵出函谷关去打仗了,那应该留给年轻人去热血冲杀,建功立业,李靖、侯君集、薛万仞等都是不错人选,但有一处地盘,却需要张将军这种安民贤者过去,才能救济更多的百姓。”

    张镇周一听不是打仗,而是救济百姓,顿时勾起了浓烈的好奇,还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犹豫一下问:“请陛下明示,究竟是什么地方,需要去赈灾救济?”

    罗昭云见他上钩,说道:“巴蜀!那里的百姓落后,经过地方盗匪横行,地方土司恶霸欺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朝廷开春时曾派去了程名振等人向巴蜀之地进发,占据一些城池后,接近巴蜀核心之地,却举步维艰,许多土司抗衡,盗匪需要剿灭,百姓需要安置,灾民需要救济,没有文物双全的贤者,很难胜任,程名振等人,毕竟太年前了,处理不好这些复杂的事,张将军曾在舒州、寿州做过刺史,把两地治理井井有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堪为大隋州县典范,若是张将军前往巴蜀腹地,相信那里的匪患、顽固土司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张镇周沉吟一下,脸色犹豫,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下来,不为立功,只为当地受灾的百姓,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那里难民的命运。
90887 。
9088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