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书童-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彭岳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头枕在手上,还翘起了二郎腿,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杨继思说完,又和紫菱东扯西扯,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见紫菱小脸蛋不时地红着,过了一会竟痴痴地笑了起来。

    就在彭岳躺在床上闭目养神的功夫,杨继思已经出去了。

    “起来啦。”耳旁响起了紫菱略带娇嗔的声音。

    彭岳睁开眼,瞧了瞧紫菱,又闭上了眼睛。

    “啪”得一声,彭岳感觉腿上被人拍了一下。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装病,你身上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对不对?”说罢,紫菱便在旁边得意地笑了起来。

    彭岳不禁“嘿嘿”干笑了俩声缓解尴尬。

    “我还以为你这个傻丫头看不出来了。”彭岳不好意思得挠了挠头。

    “说谁傻丫头呢,你才傻呢。”紫菱好像真的有些生气了,伸出手又想打彭岳。彭岳赶忙抓住她的手腕,嘻嘻笑了起来:菱儿妹妹,在下讨饶了。”

    “哎呀,我发现你自从摔了回来,人虽然聪明了,却变得那么坏!”紫菱抽出手,扬起小手又要打。

    屋子里不一会便响起了银铃般的笑声。

    突然,一个下人急匆匆地跑进了屋里:“诗韵,老爷叫你去书房。”

    正在和紫菱打闹的彭岳赶紧住了手:“还烦请您给带个路。”

    “哎,你身上的伤没事了吗,要不然我扶你去书房。”紫菱在身后关切地问道。

    “当然没事了,刚才你不是已经见了吗,哈哈。”彭岳狡黠一笑。

    “油嘴滑舌,懒得管你。”紫菱带着笑意说道。

    附注1。大礼议:发生在嘉靖年间的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在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起因是明世宗朱厚熜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生父尊号和谁为世宗皇考的问题与以杨廷和为首的武宗旧臣产生争论。实质上是明世宗朱厚熜通过礼议之争,打击杨廷和等先朝阁臣和言官,确立和巩固自身的统治,推行新政。此事历经三年,最终以世宗一方胜利结束。

第四章:终获垂青() 
“诗韵见过老爷。”彭岳打量着这个屋子,书房甚大,书柜摆放的整齐划一,上面整齐地堆满了各种书。空出俩张大大的书桌,一张办公,一张娱乐,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墙面上的字画比杨继思房中多多了。“看来这老头也没少贪啊。”彭岳心里暗道。

    “不用拘谨。”杨一清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杨一清好像不太睬他,忙着自己手里的公文。彭岳得了这个空细细打量起来了这个历经三朝,活跃政坛近六十年的能臣。只见他脸既黑又长,上面布了许多皱纹,眼睛却矍铄有神。“好一张马脸,挺丑。”彭岳赶紧收起了自己的笑容。

    这时候,杨一清抬起头来,直直地盯着彭岳,那眼神看得彭岳有些发怵。

    “老爷”彭岳显出一副怯怯的样子。

    突然,杨一清有一种异样之感,他有一种感觉,感觉眼前这个少年似与之前的诗韵有所不同。他的眼睛明明藏住了很多事情,不像之前那个和杨继思一同玩耍的那个天真淳朴的少年。

    杨一清转出一副笑脸:“上次思儿和我说了你那天晚上的想法”杨一清脸上的表情变得难以捉摸,“说实话,我很奇怪,你竟然有如此见地,这样吧,你就说说你对于“科道互纠”与“翰林院改革”的看法。”杨一清确实始终难以相信那天的话出自一个小小书童之口,决意考考他。

    彭岳也知道杨一清心中的想法,确实,谁能相信,一个小小书童能有那番见地。而且,他明白,这是一个机会,只有紧紧抓住,才能摆脱这一世书童的命运。彭岳整了整思路,慢条斯理地说道:“老爷,在诗韵看来,实行“科道互纠”,实在大有必要。因为监察系统内部**问题实在过于严重,因此对监察系统的改革整饬势在必行。”彭岳抬头看了看杨一清,只见他表情木然,好似什么都没听见。“真是个老狐狸。”彭岳心里暗骂道。

    “张璁大人所行之法确实大有效果。考选御史,不用新进出任之人,且御史须试值一年,方准实授,有利于从监察人员上进行查漏补缺。而严格巡按的考察委任,既防内部**,有可起外部监察的作用。御史巡按满一年而进行检查考核,也起到了很好的纠察作用。”彭岳眼见杨一清的眼神有些光亮,却又带着些许愤懑。“也许这老狐狸还对在此事中被打压耿耿于怀吧。”彭岳在心里打趣道。

    “但我认为“科道互纠”之所以能够成功,老爷实是功不可没。首先张璁的宪纲七条吸收了不少老爷的建议。而且在改革中“综核太过,触罚太频”等过激弊端不容忽视。毕竟人才难得,中人之资,将对此无所适从。老爷的做法对于破除这些弊端甚有裨益。”这时杨一清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虽然不易察觉,却还是被彭岳捕捉到了。

    “且“科道互纠”中,桂萼大人难说未曾包藏私心,挟私怨报复。而张璁大人也存打压异己,扩张势力的想法。”彭岳知道这话说到杨一清的心里去了。毕竟对于那俩人尤其是桂萼过河拆桥的行为确实气愤不已。

    “而“翰林院改革”却也有其必要性,翰林出身决定士人前途,而其中重文辞轻实践的大有人在。但张桂俩位大人对此过于急躁,恐怕也存着当年以皇帝“超擢”才得以进入翰林院,获得入阁机会而心存不满吧”彭岳就这样边不紧不慢地说着,边观察着杨一清的神色。他知道,自己句句说到了杨一清的心坎里。既提出杨一清对于改革之功,又道出杨一清心里认为的改革之弊,顺便还骂了一下张璁,桂萼那俩个小人。想到年自己的期末论文就是张璁新政,说起来当然是游刃有余了。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彭岳说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口干舌燥。而杨一清那个老头竟然一言未发。彭岳知道自己不能多说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彭岳心里叹道。

    杨一清露出了笑容,笑容中有疑惑,有欣慰,甚至还存在着一丝丝感动。

    “好了,诗韵,你去休息吧。你说的很好。”杨一清语气显得很柔和。

    “老爷,那我先下去了。”彭岳转过身,小步走了出去。关门的时候,杨一清轻轻说到:“好好养伤。”

    “嗯,谢谢老爷关心。”彭岳心里暗喜。“终于让这个杨老头满意了。”

    彭岳一路上思考着怎样能够继续取得杨一清的青睐,从而助自己摆脱现在这尴尬的地位,正思考的当口,便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房门。

    站在房门外,彭岳发现灯还亮着。进到屋里,才发现是紫菱那个小丫头睡在了自己床上。只见娇小玲珑的她半侧着身子,躺在床榻边上,在有些昏暗的灯光的映衬下,雪白的脸庞显得更加可爱。好像是不经意间睡着的,胳膊还枕在头下弯曲着。轻轻打着酣,不算丰满的胸部随之一起一伏。

    彭岳想要叫醒她,却有些不忍。已经抬起的手又随之放了下去。

    紫菱好像感觉到了有人站在身边,加上没有熟睡,便醒了过来。一睁眼,发现彭岳站在身边,不禁吓了一跳。站起身来,连忙用手捋了捋后面的发髻,整了整有些皱褶的衣服。生怕让人见了自己的窘态。

    “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在这?”彭岳笑吟吟地看着紫菱。

    “人家怕你有什么事情嘛,晚上突然被老爷叫走,那么晚才回来,你伤又没好人家有些担心你嘛!”说到后面,紫菱小脸一红,自己都快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了。

    “原来如此,那我在此谢过菱儿妹妹啦。”彭岳有些恶作剧似的盯着紫菱。

    紫菱发现彭岳眼神有些怪异,低头看去,原来是刚才睡觉不小心,把自己的粉红抹胸都露出来了:“你怎么那么讨厌,真坏!”紫菱脸红通通的,转身就要向外跑。

    “菱儿妹妹路上小心些。”彭岳在身后喊道,刚才被紫菱发现了自己不怀好意的眼神,自己也显得尴尬了。

    “人家才不要你管。”紫菱在门口小声嘟囔着,盈盈一笑,出门去了。

    第二日朝堂之上,朱厚熜宣布了张璁致仕的消息。紧接着,殿中约有一半的大臣皆称有事启奏。无非弹劾张璁平日跋扈专权,打压异己等劣迹。朱厚熜看着这些启奏大臣,脸上却显得很平静,只是推说张璁已离开朝堂,过往之事便不再追究了。众臣见朱厚熜如此表示,便也不再言语了。

    “臣有事启奏。”杨一清先是犹豫继而坚定地说了出来。

    “唔,杨爱卿有何事?”朱厚熜有些担心他再次提出弹劾张璁。

    “陛下,臣希望陛下能够开恩赦免了因大礼议事件而获罪的一干大臣,他们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况且其中不少人才干超群,可堪大用”杨一清言辞恳切,情绪有些激动。

    “你的意思是他们不让朕供奉献皇帝是为了江山社稷,连礼法都不知,谈何才干,杨大人不要说了,散朝!”朱厚熜气呼呼地走了,留下一班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明白杨一清为何要触这个霉头。

    “唉,看来想为旧臣再做些事情,也是不可能的了。”杨一清摇摇头,轻轻叹息道。

    却说散了朝后,朱厚熜也是气愤难当。他没想到杨一清竟会提出这样的请求。自己刚刚准了张璁的致仕请求,他便开始阻挠起了自己的改革之路。如果把那帮旧臣召回来,改革岂不是寸步难行?

    “这个杨一清,真是死性不改,上次递了个奏章,还以为他是改了主意,一心想着帮朕重开新政,可他心心念念还是想着那些旧臣!”说到气愤处,朱厚熜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把旁边的太监吓了一跳。

    “陛下息怒,那杨一清不识抬举,咱犯不着和他置那份闲气!”答话的正是站在他身旁的太监黄锦,黄锦本在朱厚熜年幼时便在身边侍奉,朱厚熜对他也很有感情,可鉴于武宗时期“八虎乱政”,来到京城后,不仅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太监召回来,训话的训话,处罚的处罚,就连对黄锦的态度也日益冷淡起来。虽然让他做了御前太监,可涉及朝政之事,休想插足。黄锦倒也知趣,加上为人老实,倒也还算本份,因此朱厚熜在平日还是很倚赖他的。

    “唉,放眼朝堂之上,竟鲜有可用之人。”朱厚熜不禁叹息道。可想起今日朝堂之上将近一半的大臣弹劾张璁,心里感到些许安慰。“幸好这步棋还没有走错,毕竟改革之事,还是要倚靠这帮礼议大臣啊!”

    杨一清回到府上,心里也是不舒服。他以为张璁已经走了,以自己现在在朝中的势力,将那些获罪旧臣召回来并不是不可能的。可没想到朱厚熜的态度竟然如此坚决。如此看来,朱厚熜必定不会真正舍弃张璁,张璁起复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

    “爹,听说您今日在朝堂之上触怒了皇上”杨继思还想接着说些什么,却又不知怎样开口,显然他也看出了杨一清此刻极度的忧虑。

    “嗯。”杨一清有些漫不经心地答道,“此事爹自有主张,你就不用担心了。”

    杨继思见杨一清不想提及此事,也只好乖乖闭口不言了,站在旁边竟有些不知所措。

    只见杨一清猛一抬头,若有所思:“思儿,你去替爹把诗韵叫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