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操作。
而韩昭侯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
申不害反对立法行私。认为国君既要掌握驾驭群臣的“术”,又要做到正直无私,这样臣下才能忠于职守。然而,《战国策》中却记述了这样一件事:申不害私下请求韩昭侯给自己的堂兄封一个官职,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面露怨色。韩昭侯说:“这可是从你那里学到的治国之策啊!你常教寡人要按功劳大小授以官职等级,如今又请求为没有建立功业的兄弟封官,我是答应你的请求而抛弃你的学说呢?还是推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申不害慌忙请罪,对韩昭侯说:“君王真是贤明君主,请您惩罚我吧!”
换个角度来说,君主真要是坑爹,不可能照搬原来的‘术’,需要改变策略,运用其他的手段。
商汤名相伊尹就有这样的表现。
传说,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成汤墓葬之地桐宫,他本人与诸大臣代为执政,史称共和执政。在伊尹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中,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自怨自艾,深刻反省,“处仁迁义”,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悔过反善。
当太甲有了改恶从善的表现后,伊尹便适时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继承成汤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现。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
而三国而言,诸葛亮相对就没这样的魄力,什么《出师表》的劝谏,根本就没什么卵用!
所以说,并不存在申不害的学说有问题,只是他既然选择以‘术’为本,那么能够选择出最为适应当前局势的‘术’来发展,就是他能力的有力证明!(未完待续。)
第121章 植入()
“韩国的?”鲍鸿疑惑道,“韩国的出来能跑哪去?那什么秦末六国复辟的韩国好像不咋的吧!”
陈胜首义,群雄并起之后,原山东六国中的楚、燕、齐、赵、魏纷纷宣告复国,唯有韩国迟迟没有复辟。
张良见项梁,劝说其求得韩公子横阳君成,立以为韩王,韩国复辟。韩成任命张良为韩国司徒,武事以韩信为太尉。这里的韩信不是兵仙韩信,而是后来的韩王信,乃是韩国国王韩襄王的庶孙。
六国复辟时期韩成是复辟韩国的国王,秦亡后,项羽把原战国时的韩国地区一分为二,继续封韩成为韩王,建都于阳翟,但不让韩成留在韩国执政,而是带着他东归到了彭城,后来杀了他。
而韩王信则是打败了项羽后任命的韩王郑昌,夺回原韩国城池之后,刘邦所立的诸侯王。
韩王信对刘邦感恩戴德,知恩图报,主动率领韩军配合汉军作战,以部将身份自居。刘邦对此非常满意,两个合作无间,关系非常亲密。
不过,最终结果自然不用多说,刘邦为了扫除异姓诸侯王的弊端,将那些诸侯王统统剿灭,韩王信自然也没有例外。
按照系统的提示,那边战场上主要是汉初被,刘邦灭掉的几个诸侯王,也就是说,和英布他们在一起的应该是韩王信。
韩王信雄壮勇武,属于将才,但在政治上面无疑并没有太大的能为,这样的领头人,或是在和平时期,正常发展情况下,只要麾下稍微靠谱一点,维持国家不衰败还是可以的。要说遇上对面各种雄才伟略的帝王,那就只能给跪了。
“不过话说回来,英布他们那伙人的确没有太多的政治人才,收拢人心的手段也只不过是比较普通的农民军的手段,短期之内虽然效果不错,但是不能形成制度的话,很容易就崩溃了!”鲍鸿笑道,“若是加上申不害这种政治家过去帮忙,这股义军的实力会得到不小的提升吧!”
“不过还好彭越被董卓拿下了,也算是断了这股义军的一只臂膀,否则更难对付!”系统也是笑道。
“你也知道他们难对付,难道就没有办法截留几个人才下来吗?”听到系统这话,鲍鸿忍不住开口说道。
“说得倒轻松!”系统无奈道,“乱入出来的这些都是著名的政治家,任何一个人投入到一方势力之中,都能给这个势力带来巨大的发展。你以为这么好控制啊?”
“说的也是,刘伯温这次爆表实在是太凶残了,弄出来的都是名相型的人物。本土之中就只有诸葛、荀彧等寥寥几人能达到这个水平,给他们发挥的机会,壮大一个势力简直就是轻而易举。”鲍鸿也是吐槽道。
要说对于一个势力来说,什么才是最根本的?
虽然演义为了描述精彩,侧重于战斗、战争,但是根本上来说,大家都明白,生产力才是第一要素。
人口、物资起来了,才有招兵买马,行军打仗的基础。
就像大秦一统天下,人们在提起大秦强盛由来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大秦有多少名将,有多少智者。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大多是商鞅变法给大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于另一个,则是大秦的军功制度。
而这些无疑表明了‘政治家’的重要性。
“谢安,身份为洛阳士子,新举孝廉。”
“高颎,身份为杨林兄弟的故友,已经在前来汇合的路上。”
“耶?还有留给我的?不错嘛!”鲍鸿笑道,“话说回来,开隋九老正好三个地方,一边三个,你就是这么打算的?”
“你不要我可以安排他去投靠别人啊!”系统不屑道,“矫情!”
“赵普为卢植学生,投靠了公孙瓒大军。”
“卧槽,那不就是直接送给刘备的意思吗?”鲍鸿闻言,忍不住吐槽道,“他们都要被大秦铁骑刷爆了,你再安排人过去干嘛!”
“赵普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燕云十六州,直接把他们送到那里,你不觉得很带感吗?”系统嘿嘿笑道。
“带感个毛线!纯粹的恶趣味啊!”听到系统这样的理由,鲍鸿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长孙无忌为洛阳人士,新举孝廉。”
“喂喂!干嘛给汉灵帝送那么多人?”鲍鸿见状,连忙开口,“连续两个新举孝廉了,几个意思?”
“没啥!感觉直接植入到谁的麾下没什么意思。反正没什么背景的人,就算是新举孝廉,能力出众,也不会有啥大的发展的。到时候再看他们会去投靠谁不是更好吗?”
“你真有够无聊的!”鲍鸿闻言,才知道系统居然是为了这个目的,实在是让人无力吐槽。
“刘墉为青州田齐势力幕僚!”
“我说你对齐国貌似也太好了吧?”鲍鸿一惊,连忙开口说道,“现在陈家底蕴不差,青州六国复辟的田齐国也非常强盛,那什么对面新朝十八路反王里面还有一个勇猛无比的田布,我这里还有晏子和田乞等等,这个齐国势力要都汇聚起来,岂不是要碉堡了?”
“战争哪会像你这样做做算数就行啦?”系统不屑道,“没有一个足够影响力的人发起号召,这群人凭什么聚集在一起?就算是有人威望很大,就能保证那些称王称霸的后人愿意追随吗?”
“就算不开打,至少也是比较靠谱的盟友。”鲍鸿笑道,“毕竟是一家人,相对来说展开合作要容易很多。这点总没错吧!”
“有关系的多了,血脉关系,归属关系之类的。也不能完全算成一伙的嘛!”系统解释道,“你看楚国那两个,别说合作了,不开战已经是以大局为重了。”
“再说前朝的那几个的安排!”系统继续说道。
“百里奚直接出现在扶苏那里。孙叔敖出现在楚熊心那里。至于申不害,当然是直接到韩王信那里,也就是汉初诸侯联军队伍里。”
“呃呵,孙叔敖给了楚怀王,这是要和项家军撕逼的节奏嘛?”鲍鸿笑道。
“当然直接给楚王嫡系。至于人家会怎么做,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系统笑道。
“什么人家会怎么做?难道还有什么变故吗?”鲍鸿疑惑道。(未完待续。)
第122章 辩()
“什么人家会怎么做?难道还有什么变故吗?”鲍鸿疑惑道。
“毕竟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国家的归属并不是非常强烈,哪国出身跑去别国效力的事情非常多。”系统笑道,“可以说他们就相当于是研究院的科学家,而列国就是他们的试验田。归属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实验自己的理论就行了。”
“这个我倒是知道,据说稷下学宫就是那个所谓的‘研究院’。”鲍鸿笑道,“那群人在稷下学宫阐述理论,相互辩论撕逼。”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百家争鸣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在此期间,学术著作相继问世。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今巳亡怯。另《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之士的参与。
当然,既然是争鸣,就不可能只是纯粹的交流,合作。辩论撕逼是无可避免的。尤其是一些辩题,可以说是数千年来依旧难以分辨高低的话题。
最经典的就属王霸之辩。
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所以孟子提倡王道,坚决反对霸道。
荀子则有所不同,他虽然崇尚王道,但面对当时盛行霸道的现实和对齐文化的吸收,也谈霸道。实际上他是主张在王霸井容的前提下,以王道为本。
相对于正统的儒学孟子来说,荀子则是承袭稷下道家的思想。荀子曾三出三进于稷下,历时数十载,并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的工作,形成为有别于邹鲁儒学的学说。稷下荀子远离了孔孟的传统而带有浓厚的黄老色彩。正由于此,所以历代儒者才那样冷遇荀子,把他排除于儒家道统之外,甚至认为荀子背离了孔孟儒学的真传而走入异端他途,垢弊他本于黄老帝王之术,融会礼法,创立自己的新学派。
不过,即便是如此,荀子也只是接受霸道的某些部分,根本崇尚的还是王道,以王道为本。
相对来说,他的弟子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甚至他们一脉也直接在秦国展开的实验,发挥出巨大的效用。
秦汉以后王霸并用。到宋代,王霸之辩更演为社会历史观的争论。朱熹和陈亮进行了数年的争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现在辩证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甚至能够相互转换的,绝对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所以,纯粹的说仁德王道或是蛮力霸道都不是完美的选择。没有霸道力量的支持,宋襄公的仁德简直就是笑话。而完全不施仁德,那正如孟子所说,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终将会出现反弹的一天。
相对来说,管仲学派与孟、荀的王霸论又有所异。管仲学派主张王霸并举,是实行王道还是实行霸道,要针对具体情况而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