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章完)

第505章 大明碾压奥斯曼() 
在奥斯曼军阵的后边,五万草原骑兵发起了进攻,五万奥斯曼步兵慌忙用火绳枪和弓箭还击。

    大明的中亚草原骑兵用连珠手铳向奥斯曼步兵射击,但是他们被密集的子弹和箭雨射了回来。

    草原骑兵的进攻没能成功,但是增加了奥斯曼军阵中的恐慌。

    大明正面的骑兵全面压上,终于奥斯曼骑兵开始了大规模的崩溃。

    那些掉头逃跑的奥斯曼骑兵,被苏莱曼一世的督战队用火绳枪和弓箭射了回来。

    但他们刚一回头,就被大明的骑兵用连珠手铳打得抬不起头来。

    明军三十万骑兵将五万奥斯曼瞬间吞没,然后直冲奥斯曼人的阵地,急躁的奥斯曼军队立刻迎击。不料,大明骑兵忽然从中间散开,他们开始进攻奥斯曼人的两翼。

    奥斯曼人的右翼承受不住大明骑兵的压力,当十万骑兵铺天盖地而来时,虽然他们的炮灰步兵用弓箭和火绳枪拼命还价。然而,明军骑兵的拼命冲击,和他们手中连珠火铳的射击,让这些来自阿尔巴尼亚的步兵们纷纷倒地。

    看着身边的伙伴一个个倒下,阿尔巴尼亚步兵的双手开始颤抖。

    明军放出了十万骑兵预备队,他们穿插到奥斯曼人的后面,与五万大明中亚骑兵会师,之后再次对奥斯曼人的防御发起了攻击。

    这次,奥斯曼人终于阻止不住大明军队了。三倍的兵力,优势的武器和火力,这一切都让奥斯曼步兵头疼不已。

    苏莱曼一世见自己后方出现了混乱,他只得调动前面的十万大军去后面稳住阵地。

    大明骑兵趁机用奥斯曼语高喊:“苏丹已死,快些投降。”

    其实,苏莱曼一世活得好好的,他毫发无伤,但是大明军队的呐喊,大大动摇了奥斯曼军队的信心。

    不得已,苏莱曼一世不得不巡视全军,以稳住阵脚。这时,担任先锋的大明骑兵部队策马前进,他们想趁乱将奥斯曼苏丹杀死。

    但在他们完成自己的目标之前,苏丹的近卫军们冲了出来。他们在大明士兵的攻击之前,毫无惧色,这些人向大明骑兵部队冲去。

    三万近卫军,在面对马上射击的大明骑兵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落后的火绳枪硬生生的将苏莱曼一世护送到了安全的营帐之中。

    明军骑兵数次冲击,都被这些悍不畏死的近卫军们挡了回去。但是,每次明军的冲击都让他们像冰雪一样消融一大块。

    明军骑兵见硬攻不下,就掉头来与奥斯曼骑兵作战。五万奥斯曼骑兵经过大明的射击与砍杀,已经剩下不到两万人了。

    在大明骑兵的前后夹击之下,人数越来越少。奥斯曼骑兵被分成无数股,他们都被明军包围,无处可逃。

    大明骑兵将奥斯曼近卫军的位置报告给了明军炮兵,嘉靖皇帝下令用重炮轰击。奥斯曼近卫军的血肉之躯,在大明的炮弹面前不断化为肉块。

    看着自己的兄弟袍泽不断飞上天空,精锐的奥斯曼近卫军们也感到了阵阵恐慌。

    这时,在大明骑兵的打击下,奥斯曼骑兵只剩下不到万人。随着大明骑兵的怒吼,和不断劝降,走投无路的奥斯曼骑兵纷纷投降。

    五万奥斯曼骑兵战死四万多人,被俘八千。称雄欧洲和西亚地区一时的奥斯曼骑兵从此销声匿迹。

    明军的重炮与野战炮向着奥斯曼人的主阵地猛轰,嘉靖皇帝说:“给我狠狠的打,将他们炸毁石器时代。让这些野蛮人回到草原上做牧马的奴隶。”

    得到嘉靖皇帝吩咐,大明的炮兵们射击的更带劲了。

    明军士兵将四千架榴弹发射器,拖到了奥斯曼人阵地的后面。

    十五万骑兵,加上四千架榴弹发射器从后面忽然开火,奥斯曼的军阵终于开始崩溃。

    奥斯曼军队左翼的阿尔巴尼亚士兵在大明骑兵的打击下,也开始溃逃。

    奥斯曼军人唯一能奋勇作战的正面战场,却被大明的重炮压得抬不起头来。

    明军骑兵开始冲锋,他们将逃跑的奥斯曼军人用马刀砍倒,那些顽强抵抗的士兵则被他们用连珠手铳潦倒。

    这时,明军出动了十万大军攻击奥斯曼军队的正面。苏莱曼一世的近卫军再次站出来,不过这次他们已经筋疲力尽。面对大明骑兵的射击和砍杀,他们束手无策。

    终于,逃生的欲望战胜了长期的枯燥训练形成的条件发射。曾经不可一世的苏丹近卫军乱了,他们开始四散奔逃。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比机器还可靠的近卫军居然崩溃了。

    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近卫军被砍杀,他泪流满面。

    近卫军的溃败,引起了正面战场的沦陷。大明的波斯铁骑首先追击,大明的阿富汗铁骑们则将剩余的奥斯曼参军包围。

    来自奥斯曼各地的领主和骑士,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队伍,他们纷纷跪地投降。

    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的卫队长基弗拉克满脸鲜血,他指挥着少数仍然效忠于苏丹的近卫军奋勇拼杀。

    苏莱曼一世的贴身卫士阿赫梅特带着五百名骑兵将苏丹拖走,苏莱曼一世呆呆的仍由他们行动。

    他们刚走了不到五百米,就被一阵密集的射击打了回来。

    苏丹的卫队与一股奥斯曼帝国的败兵搅合在了一起,这些败兵阻挡了苏丹的去路。

    正在这时,大明装备精良的皇家骁骑兵冲上前来收割败兵的性命。

    在明军的射击下,奥斯曼败兵纷纷倒地。阿赫梅特抓住这个机会,带领骑兵将苏莱曼一世护送出了战场。

    明军骑兵在背后不断追击,奥斯曼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战士们用自己性命抵抗着追兵。

    大明骑兵开始打扫战场,整个奥斯曼的三十万大军经过这些天的对峙与战斗,已经不复存在。

    大明军队在嘉靖大帝的亲自指挥下,俘获了九万大军,歼灭了二十余万奥斯曼军队。

    其中,有不到四千名奥斯曼溃兵藏匿起来,其中的大半,在当地老百姓帮助下,被明军俘虏。

    奥斯曼帝国最强大的一支武装,被大明军队彻底碾压。

    (本章完)

第506章 进军巴格达() 
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与嘉靖皇帝的对决,以嘉靖皇帝的胜利而告终。

    苏莱曼一世,在手下的掩护下,一路奔逃,他们逃到了伊刺克与叙利亚交界处。

    这时,苏莱曼一世身边只剩下不到两百名骑兵了。

    贴身卫士阿赫梅特依旧对苏莱曼一世忠心耿耿,他替苏莱曼一世找到叙利亚的当地官员,重新召集军队,为苏莱曼一世募集了一支近两千人的队伍。

    后来,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又进入大马士革,收编了当地的两万军队,有了士兵,苏莱曼一世的腰杆子也硬了许多。

    苏莱曼一世对手下的士兵发表演讲,他说;“你们以为我们奥斯曼帝国完了,其实我们没有完。我们还有埃及,还有北非的大量军队,我们可以在沙漠里作战。我们将在群山中作战,当大明军队口渴时,我们将拧断他们的脖子,真神是保佑我们的,否则大明早就并吞天下了,不会等到今天。”

    大马士革的士兵多是头脑简单的武夫,他们愣愣的,不明白苏丹大人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见有些冷场,阿赫梅特连忙向混杂在人群中近卫军们使眼色。

    那些近卫军们明白过来,纷纷鼓起掌来,还一起高喊:“真神保佑!”其余士兵们也跟着鼓掌,他们总算把气氛搞起来了。

    大明的中亚骑兵早就包围了巴格达,不过章项阳对这里是围而不攻,他带领五万骑兵南下,进入了沙特阿拉伯地区。

    章项阳知道圣城麦加和麦地拉非常重要,所以他带军围困了这两座城市。

    至于伊刺克首都巴格达,他准备留给嘉靖皇帝去解决。

    巴格达是伊刺克首都,巴格达省省会,世界名城。巴格达这个名称来自于波斯语,含义为“神的赠赐。巴格达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处于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这里向北通往叙利亚和小亚细亚,向南延伸至波斯湾。

    巴格达市区主要部分在河东,称为“鲁萨法”,河西部分称为“卡尔赫”,东西两岸之间由渡船沟通。

    5000年前,这里是一马平川,那里曾屹立着一座无比壮观的巨塔——“巴别通天塔”。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灭掉犹太国,拆毁犹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烧掉神庙,将国王连同近万名臣民掳掠到巴比伦,只留下少数最穷的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

    这座塔的规模十分宏大。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对这座已经受损的塔仍是青睐有加。根据他的记载,通天塔建在许多层巨大的高台上,这些高台共有8层,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马尔杜克神庙。墙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阶梯,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塔梯的中腰设有座位,可供歇息。塔基每边长大约90米,塔高约90米。

    巴格达亭建在波斯皇帝的花园中,位置最适宜眺望城市和海峡景观。建筑基本上成为平面对称形,中央穹顶的直径9米,三面有门,在四面布置有四个突出的空间。除中央的穹顶外,建筑的屋顶相当平缓,形成很深的挑檐,由围廊的22根圆柱支撑。伸出屋顶的尖塔实际上是暖炉的烟筒。建筑的内部用彩釉面砖、贝壳和象牙等材料装修,品质尊贵,是同类建筑中的精品。

    在公元前18世纪的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就提到了巴格达为一重镇。

    在大明史籍中,被称为“黑衣大食”的阿拉伯阿巴斯王朝于750年建立,于1258年被蒙古人灭亡。

    它最初定都在安巴尔,这个王朝的第二位哈里发曼苏尔754年即位后,认为安巴尔不适合作京都。于是亲自勘察,选中了位于底格里斯河右岸一个叫巴格达的小镇,决定在这里建立新都。经过4年施工,新都建成,命名“麦地那?阿萨拉姆”,即“和平之城”,作为阿拉伯帝国都城。城为圆形,故有“团城”之称。城分外城、内城和紫禁城3层,有3道城墙。以紫禁城为圆心,城墙构成3个同心圆。城墙各有等距离的4道城门,4条大街从中心区伸向城门,形似车轮辐条。紫禁城内有皇宫、官邸、寺庙、图书馆、花园等。

    公元773年,曼苏尔又在城郊另建1座宫殿“永恒宫”,并在河东岸为皇太子建营垒、府邸和寺庙,河东西两岸用浮桥连接,互为犄角之势。8世纪中期至9世纪,在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和马蒙执政时,扩建巴格达城,广建寺庙、宗教学校、图书馆、天文台、客栈、驿馆、市场、澡堂及市政交通设施,使该城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哈里发帝国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和宗教中心。经济繁荣,交通四通八达,商贾辐凑云集,市场店铺林立,并设有专卖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的市场。学者荟萃,文化昌盛。

    830年,哈里发马蒙在巴格达创建国家学术研究机构“智慧馆”,聚集不同民族及宗教信仰的著名学者,将希腊、波斯、印度等国的古典著作加以收藏、整理并翻译成阿拉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