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军侯-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后来又想起时,也就觉得解缙不再适合,遂将其放弃,留待朱允炆将来自己做出选择便是。
随后朱元璋便又给朱允炆物色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也就是目前在四川布政司汉中府做教授的方孝孺。
此人父亲原本便是朝廷官吏,可当初‘空印案’闹得满城风雨,朱元璋是大为震怒。
这一怒之下免不了要牵连甚多,方孝孺的老父方克勤,便是这被牵连甚多当中的一员。
不过方孝孺也并没有因此说什么记恨大明朝廷,记恨朱元璋一说,反倒十分尊重朝廷的判决,更是认为礼法不可逾越,自己的父亲死得其所。
后来朱元璋把他下方到汉中教书,等的就是自己百年之后,再将其提拔回京,作为皇长孙朱允炆的一大助力。
那时朱元璋便已是看中了他的才学,也看中了他的人品德行,认为方孝孺是足以担当辅政朝臣之人,自然是作为他留给朱允炆的倚重人选之一。
而现在,朱元璋突然昏迷方才苏醒,正是准备要动用这些后手的时候,也会到了不得不动用的时候。
因为朱元璋也不能确定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
趁着现在难得的清醒过来,当要做好一切准备,将这些年他所暗中布下的手段等等全都一应实施,为将来皇长孙朱允炆登基做好充足的准备。
是的,朱元璋已经做足了准备,也做好了迎接死亡的那一刻。
现在的他在见到这一个月来朱允炆的表现之后,心中早就没有了什么遗憾,只需要在最后将他做应当做的全都做完,便可以安然的与世长辞
第605章 垂垂老朽,总在回忆之中()
朱元璋心中一直担忧挂念的是什么,是自己的长孙朱允炆能否有足够的担当,肩负起他身上大明天子的重担;是对大明,这个他一手建立得国家未来的景象和昌隆。
但是现在,皇长孙朱允炆凭借自己过人的天赋,以及这几年来朱元璋言传身教每日敦敦教诲的积淀,成功在短短一个月零七天的时间内做到了极大的进步。
其成长之迅速,处理事务之能力强度,均是让朱元璋大为感慨,心中赞叹不已,破天荒的对朱允炆给予甚高的评价,这也是朱允炆继承储君大位以来朱元璋唯一的一次高评价。
要知道在朱元璋此人的认知当中,只有在他自己那里过了关,才能真正得到他的欣赏和认同。
虽然朱允炆初时表现出来的天赋确实令人亮眼,但还没有达到能让朱元璋直接满意的地步。
只有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验学习的积累,在一个月时间里亲身上手,监国理政,敢于放手而为之后,放得以飞速的成长和进步,也正式在朱元璋心中达到了合格的底线。
这才给予他‘很好’的评价,也代表着朱元璋对其十分满意,可以放手将整个大明全部交给朱允炆了。
而另一方面,国之天子有朱允炆继承,大明江山也需要继续成长发展。
对于朝堂,对于天下,也许正是需要朱允炆这样一个主君来引领他们继续发扬壮大下去。
与其说朱元璋是对大明未来的一种期许,还不如说他这是一份心中永远不会改变的野望。
古时大周前后八百余年,强汉四百华夏,盛唐亦有近三百年的风光,那他的大明又为什么不能和大周,强汉,盛唐等辉煌一世的朝代相提并论呢。
大明有什么不能与汉,与唐同调,都是汉家天下,都是中原大地,朱元璋自问并不比哪个开国君王差什么,也并不认为大明这个新生的国家就没有继续延存下去的理由。
汉唐盛世,大明亦可为之。
虽古朝辉煌于史书之上,但今朝亦才刚刚开始,未尝不会于后世人一个大明天朝之盛世。
也就是这两个一直在朱元璋心中挂着,只不过现在朱允炆的问题基本上算是圆满解决了,他心里最后的一块心病也被去除掉了。
至于对未来的期许,这是心中埋藏的,也是他生时所看不到的一幕,但朱元璋相信自己死后在天之灵,定能保佑大明万事荣昌天下安定祥和。
那么对于基本上已经无牵无挂,心中再无什么担忧之事的朱元璋而言,活着于死亡,其实差别已经不大了。
就算他现在苟延残喘的活着,却也只是一个病入膏肓垂垂老暮的废人罢了。
就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甚至很多时候只能依靠着辇架出行。
饮水吃饭也需要侍女尽心服侍,因为朱元璋的双手已然无力,有时还伴随着异常剧烈的抖动,根本做不到拿起杯盏,抓起筷子了。
如此费力的活着,其实已经和死了没有什么区别。
但朱元璋恰恰正是感到一生最放松,也最舒坦的时候。
就好像这瘫软无力的身躯竟然给自己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无力颤抖的双手虽然不稳,可却再也不用紧紧地握住刀柄,也不用在拿起笔杆书写。
此时朱元璋被动的放下了一切,因为身体的缘故让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每日躺着货卧着,静静地享受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安详时刻。
也许死亡之后的永眠才是最长久的安详,但对于朱元璋而言,死亡虽然并不可怕,他很早之前就已经将个人的生死忘却在脑后了。
可人活一世,能够继续在蓝天白云青山绿草之间活着,还能继续呼吸,还能口吐人言,也能喝着美酒享受美食,这总好过未知的死亡吧。
不怕却不代表喜欢,虽然不畏惧却也并不欢迎。
没有人能够希望自己真正迎来死亡的那一天,虽然可以坦然的去面对,可却终究要在人世间最极端的两面上,从生走到了死。
无牵无挂也好,心中担忧也罢,这都是一个人自己的心念,也是自己个人的想法。
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纵有天大的心愿没有完成,就算将所有的担忧都挂在心头,当你面临死亡的时候,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现在的朱元璋就很坦然,积极地享受着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
也享受着他这辈子真真正正什么都不需要考虑的一段时光。
小的时候,朱元璋还在放牛之时,便知道元人的可恶,便知道自己家中的贫困凄惨,心中早已想着要改变这一切。
长大了以后,朱元璋明白了很多,却也多了很多迷茫的东西。
当他正被自己的师傅送寺庙中赶出要独自化缘求生的时候,这正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转折点。
红巾军的出现,来自儿时同乡好友汤和的邀请,朱元璋做出了自己这辈子认为最正确的一次选择。
也正是这次选择,让他见到了自己一辈子最爱的女人。
人生大起大落,如波涛,如云卷。
朱元璋有辉煌过,也有落魄了,但是他都坚持了下来,一直走到了今天,走到了如今的地位。
也真正实现了他自己当年喊出的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虽然在救济斯民上还略有不足,但朱元璋已经觉得自己做的足够了,也并没有亏欠什么。
天下黎民苍生何其多,他这一辈子三十一年的皇帝做不到改变整个大明,也做不到完全救济斯民的地步。
可是大明有续,有自己的皇长孙朱允炆在,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朱姓皇帝。
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这四个字终究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等到那时,也许朱元璋这十六个字的纲领也就不再重要了吧。
人生一世长如客,约到老了越思旧。
朱元璋结束自己这段时间以来不知多少次的沉思会议,看着窗外正是日出之时的景象,便命人将自己抬出去,去见一见这在天上不曾有过丝毫改变的大日
第606章 生前死后(上)()
太阳到底是什么,很多学问大家亦曾有过探究。
有的人对大日报以极度的尊崇,认为任何对其不敬的事情或者态度都乃逆天不到的行为。
可对于朱元璋而言,他自己就是天子,当为世间第一人,大日随于天上悬挂,却从来未曾降临人世,便显得异常神秘而遥远,也未必就真的那般难以探究。
虽然朱元璋也对太阳的丰功伟绩十分尊敬,却并不认为这就是什么神明之流。
带来了光明,带来了萌芽,也带来了生命,这犹如母爱一般的滋味,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而神呢,朱元璋很清楚,若是真有神的话,那天下何至于如此,何至于出现饿殍万里浮尸满地的场景,当人易子相食,当人们陷入深深的绝望时,他们所敬仰所祈祷的神又在何处呢。
所以在朱元璋的眼里,他只敬畏那些真正为黎民苍生带来益处的事务,但却并非带有什么无比崇敬的疯狂迷信。
这种观念要是被其他人听到,尤其是礼部乃至朝廷里那些老学究等等,必定要大为惊骇,甚至感到惶恐。
但就算朱元璋自名为天子,却深知这不过是皇权之下的衍生罢了,是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君王为了自己的正统性,为了朝代在时间的统治力,所编下的一个弥天大谎。
所谓天子,乃上天之子,是天生注定的皇者。
可朱元璋清楚的很,哪有什么天生皇者是出生在贫苦的农家,是从小需要放牛张大,青年无依无靠家中父母先手逝去,不得已竟然还要入寺庙为僧的下场。
甚至就算朱元璋加入了义军,成为了掌握一方兵权之人,可也是时时面临险境,有很多的敌人,也有很多次生死之间的危机。
其实能活到现在,朱元璋自己都觉得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但如果说他是什么天子,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哪有这样的亡命天子,哪有如此历经艰辛万苦的天子。如果说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话,那何至于才给朱元璋一点仅有的小小幸运作为依靠呢。
甚至这点幸运都不如说是来自他那些老兄弟们的坚持更为恰当一些。
所以虽然自己被天下人称为真龙天子,被所有人尊称为皇帝陛下,可朱元璋明白的很,统治者往往需要一些神话色彩的渲染,来使得自己的皇位能够得天顺命,为天下正统皇朝世代。
所以什么狗屁天子,他就是一个放牛娃张大的皇帝,自己清楚很,这一点朱元璋不隐瞒,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丢脸的地方。
古往今来能够做到朱元璋这样地步的人当是为数不多。
想一想,天下第一朝暴秦,其乃是战国七雄前身,先后不知有多少代的秦王为大秦付出了心血,才成就了始皇帝嬴政千古一帝的名声。
而秦后即出的强汉,开国君主大汉高祖帝,虽然说是一区区亭长而,但实际上呢,刘邦可是掌握了一地治安的人,更是秦国正统的官员阶级,可百姓一流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再后的晋朝,司马家历经东汉曹魏,乃是世代大家;隋文帝杨坚,那是贵族出身,更是国公之后;唐高祖李渊,亦是北周贵族家室,更为前朝国公,手中权力之大可谓天下少有,虽然其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更为令人传诵,将其彻底碾压,但却也是建立在其父李渊的建国为唐的基础之上才行。
紧接着的宋太祖赵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