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有毒-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俩先等等!一日,给溪团练使写一份公文,允许他带本族蕃兵入城。你回去召集本族勇士,只要能作战的不管有没有兵甲马匹都得来,去府库里领取装备,每人一套。然后把南北两座城门接管,没有我的亲笔命令,一个人也不要放出去。谁不听命,不管官职大小马上射杀,一个字都不用多说,包括大宋禁军的军官,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说话间,堂外急匆匆走来了苗魁和刘松。远远看到洪涛坐在堂上,两人脚下立马又快了几分。但洪涛没搭理他们,只是伸出手示意不要进来,自顾自的先和溪罗撒安排着。
“大人您这是要?”溪罗撒听是听懂了,但不太敢相信。什么时候蕃兵可以入城领取禁军的装备了,还可以随便射杀不听话的禁军,这尼玛还是大宋嘛。
“我记得和你说过,在本官眼中没有宋人和蕃人,只有敌人和自己人。你听命于本官就是自己人,那些不听命于本官的就是敌人。对待敌人,你认为本官该如何处置?”这次洪涛不是低声了,坐直身体像是在回答溪罗撒的问题,其实眼睛正看着堂外候着的苗魁和刘松。
“遵命!别让我碰到那个姓钱的,先一箭弄死他!”
溪罗撒乐了,笑得很开心,他觉得自己没跟错人。不管什么族,男人就得有血性。你打我一下我就砍你一刀,你伤我族人我就弄死你。这是天经地义,哪儿有那么多讲究,杀完再讲理不迟。
“大人不可轻率从事,若是禁军和蕃兵起了冲突,你我都难辞其咎,还望大人三思!”洪涛和溪罗撒之前说什么了苗魁没听见,但后面的话听的真真切切,立刻就知道这是要做什么。
他并不赞同这么做,官场是个体系,军队里也一样,此事完全可以用更稳妥的方式解决,干嘛非这么着急呢。
“三思?是不是大人我先写奏章给陛下,三个月之后朝廷下旨申斥钱指挥使,罚俸、罚铜再调职,此事就算平息,王大头那只手也就白废了,对吧?”
洪涛歪着头,斜楞着苗魁和刘松。这两个人的神态表情略有不同,苗魁是真着急,脑门上汗都下来了。刘松则像老僧入定一般,只是眨巴眼的速度有点快。
“朝廷自由律法,如钱铜有罪,有朝廷审理,大人怎可因小失大。”苗魁依旧不松口,他的本意倒不是向着钱指挥使,只是不想让驸马再得罪更多人,或者因此被人抓到小辫子搞下台。
驸马弄的那些新政虽然有的确实激进了些,但核心内容是好的,他做为皇帝的亲军,自然希望看到军容整齐,但方式方法和驸马有别。
“苗魁接旨……从现在起,你的亲从官指挥使降为副使,本官带领正职。去把所有亲从官集合到堂外,马上!”
洪涛能说服苗魁吗?能,但需要时间。可目前最缺的就是时间,溪罗撒那边已经要动手了,要是不想让他们和当地禁军、厢军变成混战,必须安排亲从官出面。
这样蕃兵就成了亲从官的帮手,谁敢反抗就是和亲从官做对,也就是等于造反,这从法理上完全是两种结果。
但苗魁看样子短时间内是说不服了,没有他就调动不了亲从官部队吗?必须不是,洪涛有皇帝给的中旨,上面并没说谁可以除外。所以拿出来指挥亲从官也是合情合理的,谁不遵命照样算造反。
“臣领旨……”苗魁还真不含糊,上前单腿跪地接过中旨,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这才恭恭敬敬交还给洪涛,面无表情的出去了。
“大人为何没有责备末将……”苗魁走了之后,洪涛就半趴在堂案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刘松,直到把他看毛主动说话为止。
“因为本官还摸不透你是怎么想的,这件事儿你没什么责任,手下无一兵一卒,我不会责备你为何不拿着刀去和不听命的人拼命,那样没道理。你大概是想看看本官会如何处置,然后再决定是否跟着本官干。这样也好,心里要是总不踏实,以后的工作也干不好。但站队的机会只有一次,以后若再是这样站在墙头观望内外,可别怪本官下手不留情面。不用解释,进来随意坐下,睁开眼慢慢看吧。”
对于刘松这种老军人,还是被排挤了很久,到老才捞上个厢役指挥使的老军人,洪涛大致能理解他们的难处。
不敢乱站队啊,人越是老、越是见多识广胆子就越小、负担的就重。这算缺点吗?不算,这是一种自保的本能。
自己并没有让他看到太多希望,还搅了人家苦心经营好几年的差事,此时他能不站到自己对立面,就算比较厚道了。
亲从官禁军来的很快,而且都已经全副武装到牙齿,以随时能上战场的姿态集合到了院中。
洪涛布置下去的工作很简单,湟州一共就两个城门,一南一北。也别分了,南门三十、北门三十,任务和蕃兵一样,许进不许出,任何人!
“苗大人,你带三十名士卒,去把这位宣武下军的都指挥使和当日聚众闹事、当街行凶之人都绑来,一个不能少,可用本官带着中旨与大人同行?”
剩下的四十名亲从官洪涛也没打算都留在州衙看家,光堵住城门不一定能抓到人,湟州城的禁军不是都驻扎在城内,城外也有营寨,所以还得让苗魁跑一趟。
“末将不敢……”这次苗魁没有废话,因为现在驸马说的每句话都是皇帝的意思,就算再不合理也得执行。
乱套了,湟州城乱套了。天子亲军带着近千蕃兵把城给封了,只要进来,不管有什么理由都出不去。
刚开始还有人不太服气,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天子亲军是什么样的,仗着自己也是禁军,身边兄弟不少,城里还有军营,打算玩硬的,结果当场就被射杀了一排。
254 乱!()
亲从官这个部队还是很傲气的,狠起来也挺不是人的。光射杀了第一排还不成,因为他们接到了驸马转达的皇命,只要是敢反抗的人那就都是反贼。
对于反贼那必须一个不留啊,于是还得追着杀,差点没从北门一直杀到州衙门口,满街都是尸首,没一百也有八十。
南门那边本来也挺乱的,但他们命好,还没做出什么激烈举动,北门的杀声就传过来了。
大家一看,这是什么情况?怎么比夏人打进来还惨烈啊。赶紧跑吧,先回军营报告长官再说,起起哄可以,真丢了命就太不值了。
但跑到军营门口大家又傻眼了,如果说街道上是地狱,军营门口也强不到哪儿去,横七竖八的躺着好几个禁军士卒的尸体,身上最少得插着三根弩箭,连当值的都头也被射死了。
军营里面倒是没血腥,可是场面也挺吓人的。几十个穿着明晃晃金色铠甲的军人正四处抓捕人呢,抓到一个就地审问,谁被供出来谁就是下一个被绑的。
现在已经绑了十多个,其中就有湟州禁军最高长官指挥使大人,剩下的也多是中下级军官。
这些人被绑着也没老实,一个比一个骂的欢。可惜那些金甲禁军根本不听,该干嘛还干嘛,就和聋子似的。
抓捕行动一直持续到了晚饭时分依旧没完毕,有些参与者并不是湟州附近的驻军,他们已经返回驻地去了。
但这没关系,帅司大人又下令了,所有寨堡都头以上的官员自接到通知后四日内必须到马步兵总管衙门报道,逾期不到者按军法处置。
这可不是安抚使的召唤,而是湟州军方最高领导的命令,真的是军令,不来和来晚了都可以直接砍头。
除了这些人之外,洪涛还给溪罗撒写了一纸公文,让他拿着去找湟州各族首领也来州城报道。
公文上明明白白的写了,没别的事儿,就是新任父母官想宴请大家,顺便聊聊大家以后该如何相处。不来就是不给父母官面子,也就是打朝廷的脸,有什么后果自己琢磨。
最终抓了多少军官呢?连大带小总共三十二位,都是当日在州衙门口聚众的人。最高官职是军都指挥使,最低也是个副都头,大部分来自湟州城附近的禁军,只有少数几个人是寨堡的守将,其中也包括那个挥刀砍伤王大头手的指挥使。
军都指挥使和指挥使不一样,宋朝禁军和厢军的编制都差不多,最大的单位是厢,人员在二万到三万之间。厢的最高长官叫都指挥使,不过这种职务只在上四军中名义上存在,真正用于作战的单位叫做军。
军的兵力在三千人以下,最高长官叫军都指挥使,副官叫做都虞候,洪涛那个挂名的禁军都虞候就是这个职务。
每个军下面还有五个营,兵力在500人左右,最高长官叫指挥使,王冠、刘松的就是这种军衔。
同时营这个单位也是宋军中用的最多的实战单位,一般布置兵力都是多少个营,赶上规模很大的战役,才会用军来做单位。
这个叫钱云的人就是禁军一个营的指挥使,听了他的姓氏再看到他的岁数,洪涛就知道这孙子大概什么来头。
不用问,肯定是那位军都指挥使钱铜的亲戚呗,否则这么年轻就能独领一个营,不科学。恐怕他也就是仗着上面有军都指挥使罩着,才会这么凶狠,动不动就抽刀伤人。
“给大人打扮精神点,听溪罗撒讲今天可来了不少人,这是本官第一次在全州百姓面前露面,光风流倜谠不够,还得神武英俊才好。”
今天是抓捕行动的第四天,也是洪涛宣布要公开审理此案的日子。一大早溪罗撒就跑来了,说是能来的、不能来的蕃人首领都来了。但他们不愿进城,只在城外扎营,何时进城拜见还需定下来。
洪涛压根儿也没打算宴请这些蕃人首领,叫他们来不是吃饭喝酒的,而是要让他们见证一下新来的父母官魄力够不够足,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威慑。
莲儿和紫菊一大早也起来,翻箱倒柜的帮驸马找最光鲜的官服。结果翻了半天全是无用功,驸马锻炼完身体回来洗了个澡,文官和武将的官服都没选,而是找了一身迷彩服穿上了,外面还配上了全副渭桥镇铠甲,连头盔都是捧在手里。只是让两人在头发上多动动脑子,剪得尽可能整齐,最好能贴着脑瓜皮剪。
“官人不穿这劳什子衣服就神武英俊了……”莲儿对这身衣服一点好感都没有,和尚一般的头型更看不上。但她肯定拗不过驸马,一边剪还一边撅着嘴嘟嘟囔囔。
“不光官人我要穿,你们俩同样要穿。今日不比往常,一旦发生兵变就得杀条血路冲出去。刀箭不长眼,难不成你们真以为神武英俊能挡住利箭?”
洪涛并不是打算给古人来一场时装表演,他这么穿是有目的的。虽然说苗魁已经把禁军官员抓了大半,但谁能保证没有隐藏更深的敌人呢。就算他们不敢兵变,找人远远的给自己来几弩也受不了啊。
所以必须全副武装,宋朝那些盔甲自己不放心,还是穿这个安全系数比较高。另外穿着大袍子也不好跑,真到了关键时刻,能快一秒就快一秒,其它都是扯淡。
“王大,你们可准备好了?”穿成这样的还不止莲儿和紫菊,州衙前院已经整整齐齐的排了两队儿童团,她们也是一模一样的打扮,只是在腰带上还挂着一把尺许长的匕首,或者叫短刀。
“为了大宋!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