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四世沧桑-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先吃一些,剩下的中午给大家熬点汤喝,还能补补身子骨呢!”李长荣说。

    这句话提醒了大个子,于是喊来小李,说:“你把这两只熟鸡拿到食堂去,让炊事班中午给大家熬一些鸡汤喝。”

    通讯员小李走后,李春海说:“党代表,你想得真周到,我就没想到这一点。”

    “起初,我也没往这方面想,可大叔说‘熬点汤喝还能补补身子骨’这句话提示了我。”大个子笑着看着李春荣说:“队员们训练很辛苦,喝点鸡汤补补身子骨也能起点作用。”

    “对啊,队员们身体健壮,训练时才能吃得消啊!这一点我也没想到。”李春海看着大个子有些自责地说。

    “大叔,你这次来,在游击大队里一定要多住几天。你上次来,这里的条件不好,住得地方也很拥挤,也没好意思让你在这住,现在你也看见了,条件比那时好多了。我们游击大队的四合大院,除了正房以外,又建好几栋简易房,虽说条件不如家里,但只要灶坑里的火烧得旺盛,还挺暖和的。大叔,就在这里多住几天吧,反正这大冬天也没什么事。”大个子有意避开刚才的话题说。

    “你们真是了不起啊,在这不到三个月的日子里,把这山里的样子就给改变了……如果不知底细的人来了,还以为这里是个村落呢。”李长荣夸奖道。“不过,这次我确实不能在这里住。如果我在这里住下了,家里那帮长着嘴的活物不都活活饿死了呀,你们今后再想吃鸡肉连门都没有,这次要不是为了那帮小青年的事情,这大冬天的,我也不可能上山来跑这一趟腿啊!”

    大个子故意瞥了一眼李春海,然后对李长荣笑着说:“大叔,你这次到山里来,不是搂草打兔子——当捎带来看看儿子吧!这么长时间没跟儿子见面了,要说不想那不是真话,这是人知常情。”

    李长荣笑了,说:“要说不想那是假话,不过,要想打垮小鼻子,想归想,心里却高兴。古人说得好:好儿女志在四方。何况小鼻子现在骑在我们头上拉屎,年青人都不组织起来跟他们斗,那将来我们可要真正成为亡国奴了,再说我们家离这儿也不算远,什么时候想你们了,我就多走几步路,到你们这里来看一看……说句心里话,这支队伍由党代表你挂帅,春海在这支队伍里,我一百个放心。虽说我儿子念过几年私塾,认识几个大字,但是跟党代表你相比,至少还差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党代表,平时你对他要多指导、多点化,他有毛病你尽管批评他,有可能当时他接受不了,这不打紧,当时他接受不了就接受不了,甭理他,我的儿子有什么禀性我清楚,生谁的气不超过一天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怨不得老人古语说:‘知儿莫过父’。”大个子笑起来,然后接着说:“大叔,这么长时间光咱俩聊了,大队长也没插上嘴。好啦,剩下的时间你们爷俩推心置腹地聊一聊吧,我不在这打扰你俩喽。”

    “党代表,看你说哪去了,我们爷俩没什么可聊的,就是有什么聊的话,也不能背着党代表你呀!”李长荣微微一笑说。

    “春海,你跟老爸好长时间没见面了,在这里你就跟老人家聊一会儿吧,我到训练场去看看。”大个子说完走出了指挥部。

    训练场练兵依旧。在这干旱的冬天里,训练场上不时地扬起灰尘。大个子走出四合大院,看到队员们在这恶劣的条件下刻苦练习,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他站在训练场旁一个台阶上,观察各组队员的训练情况。观察了一会儿,他把目光移到政委张士礼身上。只见张士礼在不时地指点,有时做着各种示范动作。在训练场边,有几个队员正在练习拼刺刀,刀刀刺中稻草人身上,嘴里还不时地喊着“杀”字,动作有些不规范。张士礼看见后走过去进行纠正,直到动作正确后在去别的地方进行指导。这时,张士礼发现了党代表站在训练场边,马上跑了过来。

    “党代表,你看见了吧,队员们大练基本功的劲头十足,照这样下去,不出几个月,跟正规部队相比,我想也逊色不哪去。”张士礼跑到大个子跟前,带着喜悦的心情开口说话了。

    大个子看着张士礼的脸冻得发红,便走几步上前迎过去说:“政委,我在这儿观察好一阵子了,虽说这天气干冷,但队员们练得确实刻苦……从刚才大家在训练的过程中看,我想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现在的枪支太少了,在瞄准练习过程中只能相互轮换,这样就白白浪费不少时间——我想找个机会还得弄一批枪支弹药;二是还要增加我们队员的人数,口子里这边适龄青年如果第二批要是上来的话,我们这支队伍的人数能达到二百余人是不成问题的,这还是个保守的数字。我想,在过几天,你回三家子一趟,顺便回家看看张大叔和弟妹,更主要的是借助这个机会,将三家子、李家沟、一面山和张家堡等地的青年人动员起来,来参加我们游击大队。你呢,在这一带还有一些威望,我相信你一定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党代表,你放心吧,我回去后一定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张士礼胸有成竹地说。

    “不过,参加我们游击大队得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按照自愿的原则,千万不能强迫。常言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强扭下来了,那么到了我们游击大队之后不安心工作,这样会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带来一些不应有的麻烦,到时候就不好处理了。你回去以后,在这方面一定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做张大叔的工作,让他老人家知道你参加了游击大队,并从心里支持你的工作。”

第十四章 祈盼儿子接香火() 
寒冬的夜晚,西北风还在不停地刮着,树枝沙沙作响,搅得凤凰山脚下三家子睡觉的人们失去了睡意,尽管人们竭力控制着自己,想方设法进入睡眠状态,但还是睡不着。在这干燥寒冷的冬天里,一旦离开了那暖烘烘的被窝,再想热乎起来那可就难了。张宝发没有这个福气,这些天来他总是睡不好觉,每天不到午夜就钻出热乎乎的被窝,今天更是如此。

    自从老伴去世以后,张宝发就养成了这个不良的习惯,儿子张士礼离家出门,他这个习惯就愈加厉害。他时时刻刻惦记着儿子,特别是儿子出门近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没回来,也没给家里捎个信来,何况儿子又是他们张家三代单传的独生子——对当时封建思想统治下的中国农民家庭来说,这种挂念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虽说儿子临走时与大女儿张迎春打了招呼,张迎春将此事告诉了他,这次出门的时间要长一些,那也不能近一个月了不回来啊!他顺手将旱烟袋拿到手中,然后慢腾腾装上一烟斗老旱烟,燃着一根洋火,盘腿坐在炕上,“吧嗒吧嗒”抽了起来,烟雾在眼前缕缕缭绕。

    过了一会儿,也可能是感觉到冷了,张宝发把棉衣前襟紧紧裹了几下,然后自言自语地叹息道:“咳,要是老伴活着多好啊!像现在这样睡不着觉,俩人面对面坐着还能唠唠嗑儿,说说体己话,可现在有话跟谁说呢?”也可能是坐得太久了,也可能是屋子里有些冷,也可能是年岁大了不抗冻的原因,他的身体在不时地发抖,嘴唇有些发紫,上下牙齿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像谁也不服谁似的直打架。他干脆下地穿上了鞋,到外屋灶坑烧起火煮起猪食来。他一边往灶坑里放柴草一边烤着火,几袋烟抽完,锅里猪食沸腾了,灶坑里的火炭渐渐旺了起来,他浑身上下的温度也升高了,感觉自己全身上下热乎乎的。

    “爸——,你起来这么早干什么?”儿媳高荣丽披着衣服从西屋走过来说。

    张宝发仿佛从梦中刚醒过来一样,然后转过头来说:“噢,你起来啦!天还没亮,你起来这么早干什么,赶快回里屋去,小心着了凉。”

    “爸,没事。”高荣丽微笑着说。

    “什么没事没事的,赶快回里屋去,女人的身子骨不禁着凉,着凉了容易生病……”张宝发表面装作生气的样子,心里却关心地说。

    是啊,张宝发能不关心儿媳吗?他们张家传宗接代的大事就落在她身上,张家的香火能否旺盛,能否延续下去,跟她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他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无时无刻不在他脑海里萦绕,儿子张士礼跟她结婚近两年了,一直没发现她的肚子发生变化,特别是刚才那一瞬间,他特别注视她的腹部——这是他不愿做得事情,让人看出来肯定会说他老不正经,但是祈盼孙子心切,也没有别的办法呀——她的身体还是那样婀娜多姿,跟从前没有两样,这就是他的一块心病。要是老伴还活着的话,那该有多好啊!可以让老伴跟她说说女人之间的悄悄话,可是自己是个男人,而且还是个老公公,那些话在儿媳面前没法开口。

    天蒙蒙亮了,张宝发盛满了猪食桶,拎着走出了院子,到大门口猪舍开始喂猪。如果儿子在家的话,这头猪早就该宰了。在东北的农村,特别是凤凰山脚下的三家子,有一种祖辈流传下来的习惯,每年的冬腊月,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头猪,如果哪家不杀猪的话,说明这家人懒得要命,那是被人家笑话掉大牙的,谁家有姑娘说死也不会嫁给这样的人家,哪怕是生活再困难,也要养活一头猪,因为这是一家人一年的油水。猪的板油炼成荤油,其余脂肪厚的部分可以腌制成腊肉,这是家家户户必做得,其余的就要根据自家的条件了。生活稍微好一点的留着过春节享用,一直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生活条件差一些的,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一些换一点钱,有的用这些钱买些过年用得东西,有的用这些钱给老婆孩子添置些衣服之类的东西,有的用这些钱用于平时置办些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过日子吗,都要细水长流。

    “哎呀,我说老亲家,大清早起来就喂猪啊!”不知什么时候高长福走了过来,没等张宝发发现他,他先开口说了话。紧接着高长福三步并做两步来到猪圈旁,乐哈哈地说:“我说老亲家,这头猪让你侍候得体肥膘壮,来年的油水可没什么问题了。哈哈哈……”

    高长福的性格生来就开朗,不管心里有多大愁事,在外人面前总是说说笑笑。张宝发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寡语,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带些文人气质,干什么都专心致志,倘若读过一些书的话,说不定能写出一些象样的东西来呢——张士礼说话的语调和气质跟张宝发的语调和气质没有两样。

    张宝发听到高长福的声音忙不迭转过身来,但没有吱声,直到高长福走到他近前说完上面的话之后,张宝发用手指着正在吃食的那头猪对高长福说:“这猪长得不算大、也不算肥,成天给它这些东西吃,想让它肥起来恐怕也难肥起来,好歹我们家人口少……宰了以后,一年的油水还不成问题。”

    “这还不肥呀?”高长福竖起大拇指说:“在咱们三家子来讲,不,在咱们凤凰山脚下这些村子里来讲,也是屈指可数的。”

    “拉倒吧,老亲家,你说话就能玄乎,别人不清楚我还不清楚吗?”张宝发笑着说。

    “我说得是实情。”高长福陪着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