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探秘-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都相继离世,此时只剩下了畸笏叟孤零零的一个,故而从内心发出了“宁不痛杀”的感慨和悲叹。

    如果说没有出现后面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畸笏叟这个批语的真实性,从而做出他们并非一个人的判断。但是,让你没有想到的是,被畸笏叟在丁亥(1767年)已经宣布“别去”的脂砚斋,居然在甲午(1774年)又出现了,而且还是出现在一个极为关键,极为醒目的地方。可以说,正是脂砚斋的这一次复出,让畸笏叟的这个批语露出了马脚,变成了欲盖弥彰的谎言。

    那么,脂砚斋的这条批语出现在哪里呢?就出现在第一回的曹雪芹自题一绝之后。这个地方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其内容是作者对读者的表白,每一个解读《红楼梦》的人对它不是一般的熟悉,它经成了作者和读者进行沟通的桥梁,进行时空对话的渠道,所以没有人不知道它,没有人不熟悉它。这个绝句的内容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脂砚斋的批语就写在最后一句“谁解其中味”之后,落款的时间是:“甲午八月”。也就是说,它写于丁亥年之后的甲午年,这正是其不可思议的地方。一个早在1767年就被宣布死亡的人,怎么可能在1774年又出现了呢?难道他会变戏法,从1767年穿越到1774年吗?宣布他死亡的畸笏叟此时又在哪里呢?这个现象颇为令人费解,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合理解释。这个让脂砚斋死而复生的批语,我们也再熟悉不过,它就是笔者多次提到的“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的那个著名批语。这个批语虽然没有署名,但从内容上看,出自脂砚斋之手无疑。因为它在最后一段话中,明确透露了这样的信息,他说: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亦。

    很显然,“一芹一脂”和“余二人”是一回事,“余”是第一人称,是自己对自己的称呼。也就是说,说这个话的人不是曹雪芹就是脂砚斋,不可能是第三者。但一开始它就交待“芹为泪尽而逝”,这样一来,曹雪芹的可能性被彻底排除,最后只剩下了脂砚斋一种可能性。这个批语写在“甲午八月”,也就是1774年的8月,这就说明脂砚斋那个时候依然健在,与畸笏叟的说法完全不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的现象呢?笔者认为,不外乎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畸笏叟在说谎,要么是“甲午八月”的记载有误。从分析上来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畸笏叟为什么要说谎呢?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脂砚斋被死亡的原因与曹雪芹被死亡的原因是一样的,是某种意义的象征,与一个人的生理死亡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名称的死亡,不是一个人的死亡,通过名称的死亡来表明,一种状态或一个阶段的结束。这其实是作者惯用的“狡猾之笔”,在《红楼梦》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比如尤二姐、尤三姐、晴雯之死,都带有这种性质。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要有很强的鉴别能力,不能稀里糊涂的被它带入歧途,带入迷宫,带入泥潭之中。

    从署年上看,甲午批语应该是脂砚斋留在书中的最后一个批语,此后再没有出现比它更晚的了。这个批语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直接表明胤祯在1755年没有死,在1767年也没有死,在1774年的8月依然活着,此时他已是86岁的高龄,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老神仙”了。这个时间与官方的记载整整相差了十九年,可以说它改写了胤祯在世的时间,也改写了清史的记载,更改写了人们对《红楼梦》作者的认识。那么,在这漫长的十九年里,他是怎样淡出人们的视线,又是怎样度过自己余生的呢?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有待破解的一个特大谜团。

    不过,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这就是关于胤祯死亡的时间,他的孙子永忠的记载与官方的记载也不一致。虽说二者的出入没那么大,但问题是出现这样的错误太不应该,令人颇为费解。要知道,这个错误还是侯堮发现的,他在整理永忠的诗集、手稿等资料时,发现永忠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对其祖父允禵(胤祯)去世的记录是这样写的:

    正月初二日,王祖允禵病。

    初六日,王祖允禵薨。

    另外,永忠还在他的《诗题及注》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乙亥(即乾隆二十年——笔者注)正月六日,王祖薨。上年二十二日,犹命坐谈佛理。腊月二十八日,忠自黄华山回,犹倚杖立谈数语。岂期开年以正月二日病,初六日遂不起耶!

    落款是“孙永忠泣识”。

    可见,关于胤祯死亡的时间,官方的记载是1755年的6月,而永忠的记载却是1755年的正月,二者之间相差了整整半年。为此,侯堮在他整理的《觉罗诗人永忠年谱》的叙言中无不感慨的写道:

    清史稿一书,疏漏尤甚!今以永忠残集为证,如允禵释放,实在雍正十三年冬高宗即位之时,不在“乾隆元年”。其逝世在乾隆二十年乙亥正月初六日,不在“六月”。(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30章 、胤祯卒年之谜(3)() 
官方的这个失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连侯堮都感到不可思议,表示十分惊讶。按理说,清史稿不可能有错,因为胤祯在乾隆父辈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与乾隆血缘最近,关系最为密切,他的逝世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一件大事,怎么可能把时间弄错了呢?而且一错就是半年。但永忠的记载更不应该有错,毕竟胤祯是他的亲祖父,他是胤祯的亲孙子,而且常年生活在一起。我们看到,就在胤祯去世的前几天,他们还面对面的叙谈过,如此亲密的关系,怎么可能记错时间呢?这种可能性在永忠身上几乎等于零。

    然而,在我们面前偏偏就出现了看上去都很权威,都很可靠的两个版本,两种说法。这两个版本,两种说法孰对孰错,外人几乎无法评判,更难以得出结论。不过,对我们来说,问题的关键恐怕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这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胤祯在乾隆二十年根本没有死,他依然健在,只是放弃了官爵、王位、族籍,隐姓埋名出家归隐,打算在民间度过余生。他的“死”只是一种象征意义,象征着他从皇族退出,从王位退出,从官方舞台退出,将自己隐身于民间,隐身于江湖,隐身于草莽之中。既然是归隐,当然要秘而不宣,当然要从人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因此朝廷只好以“死亡”的方式结束他的历史。永忠的记载只能与官方的记载保持一致,这就造成了胤祯在1755年去世的假象。

    可是,既然要保持一致,为什么又留下了不一致的记录呢?笔者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清廷和永忠之间对胤祯“死亡”的具体时间并没有达成默契,以至于出现了各自表述,相互矛盾的说法;第二种,永忠在主观上根本不想与官方保持绝对一致,有意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破绽,想以此为契机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从而去探究原委,发现真相。因此,在胤祯去世的时间上,他比官史的记载整整提前了半年,这个差别足以说明,胤祯的“死”非同寻常,里面大有文章。

    胤祯1755年出家归隐的事实,并非笔者的妄加猜测,而是根据《红楼梦》主人公的归宿推断出来的。宝玉的判词说的很明白:“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作者把归隐山林,再续“前缘”,将历史真相昭告天下当作自己余生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故而早早做出了归隐的决定,并将其隐藏在了《红楼梦》中,隐藏在了主人公的归宿中。“归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放弃高官厚禄,放弃优越的贵族生活,放弃家庭的天伦之乐,把自己变成一个毫无政治背景的平头百姓,在清贫中渡过余生。可不想要小看了这两个字,它不仅代表一个政治人物在最高舞台上的消失,还代表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使命感,没有毅力,没有博大的胸怀,很难做到这一点。惜春的“缁衣顿改昔年妆”,说的就是这件事。所以,笔者认为,官方记载胤祯死亡的时间,就是他出家归隐的时间,就是他从庙堂走向江湖的标志。也就是说,他在1755年的6月之后,彻底摆脱了庙堂的角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江湖野客。

    他为什么要选择在1755年归隐呢?根据清史记载:胤祯于乾隆元年开释(这个记载与永忠的记载也不相符),二年封奉恩辅国公,十二年封多罗贝勒,十三年封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二十年去世。其实,在进行《红楼梦》创作的十年时间里(大约1745年——1754年),胤祯就已经是在半仕半隐的状态下生活,《红楼梦》的诞生地,西山的“黄叶村”,就是他经常出入的地方。当这本书于1754年定稿之后,马上面临问世的问题,这个环节既关键又有一定的风险。也许,正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他决定在这个时候改变自己的身份,让自己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这样他才能放开手脚,一心一意的完成“问世传奇”的心愿。

    胤祯被乾隆开释到他最终归隐,期间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他与乾隆的关系十分融洽,我们从侯堮根据永忠的诗稿等资料编写的《觉罗诗人永忠年谱》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比如乾隆十七年(1752年),永忠有这样的记载:

    秋,王祖允禵扈跸圣驾驻热河。

    乾隆十九年(1754年),他又这样写道:

    十月,王祖允禵接驾,面奉温旨慰谕,兼有万金之锡。

    虽然这些记载只有寥寥数语,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乾隆对这位叔父尊敬有加,而胤祯对这位皇帝更是呵护备至,倾力扶持。所以,永忠在挽王祖允禵的一首诗后面特别加注了这样一段话:

    我王祖对皇上之忠诚恳爱,勤勤惓惓,难以笔墨形容也!皇上施隆恩异数,亦与诸王异。

    这就足以说明,二人的关系是多么的亲密,多么的不一般,其他诸王与之根本无法相比。可以说,这种关系远远超出了君臣关系,也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亲情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胤祯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乾隆顾全大局的远见卓识。

    想想看,雍正在毫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去世,乾隆仓促之间登上皇位,从未理过朝政的他,在纷繁复杂的国事面前能指望谁,又能依靠谁呢?环顾四周恐怕也只有胤祯了,毕竟这是他的亲叔叔,而且曾经手握兵权,立下过赫赫战功,是康熙朝的一位股肱重臣,在父辈诸王中最能干,最忠诚,最有远见。更何况,在世的父辈已是寥寥,可依赖者更是绝无仅有,所以二人建立起非同寻常的关系,自然在情理之中。(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31章 、胤祯卒年之谜(4)() 
可是,在胤祯去世的1755年,乾隆反而没有任何表示,起码在永忠的记载中没有这方面的信息,这不能不令人生疑。虽然官史有乾隆赏治丧银一万两,赐谥“勤”的记载,但这只是例行公事而已,看不出有任何“与诸王异”的个人情感方面的东西。也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