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明朝读书的日子-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两位郑家贤侄今日到访,真是稀客啊!老夫本想亲自过去接见二位,只是临时有时缠身只得让李师爷代为接待,怠慢之处还请担待啊!”
郑彦卿等人刚走进大厅,就见一个三四十岁,面色儒雅、髭下蓄须的中年男子从上首的座椅上起身迎了出来。
“咳咳,张叔父言重了。倒是今日雁鸣携幼弟不请自来到贵府讨饶,还请张县爷担待才是呢!”郑雁鸣忙出列上前施礼说道。
“哈哈,雁鸣贤侄莫要如此,在我张某人这里直管当作自己的家就是,不要拘谨、随性就是,省得子谦兄日后见了我又说我怠慢了贤侄!来、来,咱们还是先坐下再叙话吧!”张县爷十分亲热地招待郑彦卿等人坐下。
“既然张叔父这般说了,侄儿便恭敬不如从命了!”郑彦鸣也不再客套,施了一礼就施施然地做了下去。
郑彦卿虽然不大认识这个张县爷,但从他与堂兄的对话中听出二人是相熟的,便跟着堂兄行了一礼,也安坐了下去。
众人坐倒后,张县爷又安排了下人给众人准备妥当茶水,才问道:“雁鸣贤侄,不知子谦兄近来身子可好些了?这次有没有同贤侄一道过来啊?”
“告知张叔父,家父的身子却是比以前好些了,只是大夫嘱托仍不能劳累,唯恐再犯旧疾。这次家父并未虽侄儿一到回来,不过临行时家父嘱咐小侄一定要到张叔父这里拜访问安。这不侄儿昨个刚到家,就马不停蹄的来叔父这讨饶了不是!”郑雁鸣玩笑似的说道。
张县爷神情有些落寞地点了点头,“子谦兄是念旧情的,这么多年了还是没把我这个昔日的同窗给忘掉啊!只是,唉!苍天何其不公啊!想我子谦兄那般文采风流的人物,竟落得这般境地,直教人唏嘘不已啊!”
“唉!”郑雁鸣心中亦是为父亲感到不愤,但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只好强打笑容说道:“叔父有心了!只是这些年,家父也早已经看开了,一切解释命数,半分也怨不得人。这些年家父虽说看不见东西,但也落得清静,再也不用为功名利禄忧心犯难了,每日只须听听戏文打发寂寞,过得倒也还好!”
“如此就好!”张县爷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接着又有些不甘的说道:“贤侄虽说话是如此,但是老夫还是为子谦兄有些不值。当初子谦兄考中举人时风华正茂,人生最得意的时候,我二人曾指榜相约来年共赴京城考中金榜。唉!可谁能想到仅仅一个风寒小疾,竟熬坏了子谦兄一双慧眼,也断送了他一生的功名!不过好在子谦兄素来豁达,还能想得开,这要是换了叔父,却不知道能不能像子谦兄过的那般潇洒呢!”
郑雁卿听到这才知道,原来这姓张的县太爷以前是和自己的伯父是同窗好友,难怪他会这么优待自己一行人。
郑雁鸣听到张县爷这番感慨,心里着实不是滋味,要知道自己的父亲当年文采风流、相貌儒雅远不是这张华年之辈能比拟的,如今这姓张的倒是考中进士名录副榜,还做了汝阴县的太爷;而自己的父亲却只能蜗居在庐州的一个草庐里自哀自怜。
郑雁鸣实在不想再与外人议论自己的父亲,只得勉强一笑,岔开话题说道:“那些个都是陈念往事了,叔父莫要再为这事伤神了。今个侄儿上门讨饶可不是找您叙旧的,侄儿还有要事相托,请您看在与家父相交数年的份上,帮侄儿一帮吧!”
“哦?雁鸣贤侄快快说来,若是不违反大明律法,老夫又能力所能及的,叔父一定助你!”张县爷与一旁陪坐的李师爷相顾一视,笑呵呵地说道。
郑雁鸣一听,连忙起身施礼,“叔父说笑了,侄儿向来遵纪守法,哪里会求您老那些晦事。这事说来简单,在叔父看来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郑雁鸣一脸讨好地说道,接着他又用手指向郑彦卿说道:“侄儿只是想求您能看在家父的面子上与那普济寺的僧人好好说道说道,莫要寻我家兄弟去那庙里做烧火的童子也就罢了!”
第三十二章,落井下石()
张县爷听到郑雁鸣的恳求后,没有当即回应,只是默默地打量起一旁陪坐的郑彦卿。
他早就听说自己辖内的郑家出了个神童,据说他一岁能言、两岁识文、三岁通背全篇《弟子规》、《千字文》之类小儿发蒙的书籍,四岁更是填的一手好词,五岁就敢作诗等等。虽说张县爷大都认为是下人们以讹传讹胡诌滥造的谣言,但是人家前段时间毕竟是写了个叫做《西游》的话本。他可是囫囵地通读过的,虽然文笔不够冼炼、辞藻不够华美,但胜在构思巧妙、语句通顺,而且里面还附有不少定篇诗词,现在想来着实是一本打发寂寞的好书。
在衙役向自己禀告有两个郑家少爷登门拜访时,他就已经留了心眼。他是知道的,郑家如今能称得上少爷的只有两人,一是子谦年兄之子,一是子谦年兄之侄子。所以这二人一进门,张县爷就开始刻意冷落那名素未谋面的稚子,想以此观察此子之脾性。是真的如传言所说的那般不凡,还只是一个跳脱浮夸的徒有虚名之辈。
果然,在自己刻意之下一边与其族兄相谈甚欢,一边故意对他不闻不问。他竟然仍能神色如常,毫无波澜,张县爷就断定此子不说其他但说心性就已超出同龄人数筹了。后来,其族兄与自己相求此子切身之事,他除了一开始的一丝惊诧外,竟又能回复一贯的淡然、不为所动,张县爷这才又重新打量了盛名之下的神童。
“嗯!”张县爷心下盘算一番,不禁暗暗点头,“噢?竟有此事!却不知雁鸣贤侄又如何断定那普济寺的僧人欲要带令弟出家为僧呢?”
郑雁鸣先是恭敬一礼,才施施然地说道:“叔父不知,吾家幼弟素来聪慧异常,前些时日他又不幸落水患病,在本县神医王焕老先生的救治之下才险些保住性命。却不知被那些个有心人,以讹传讹地胡诌吾弟是什么身死还阳,更有不甚者,前些时日那普济寺的知客大僧慧广大和尚更是亲自临门说吾弟乃是他们佛家遗落凡间的佛陀,还非要度了吾弟出家为僧。叔父也是知道的,那慧广其人本就是咱们汝阴县一等一的有德僧侣,再加上他师从慈航老禅师,一般人家哪敢驳了他的意愿,也亏得是我郑家有祖父撑腰才敢当场弗了他的意思。可是没想到此人竟痴心不绝,竟找到吾弟的岳家,信口胡说挑拨我们两家的情谊。也多亏吾弟的岳丈也是读了经年诗书的秀才老爷,能持守清明、不信有他,若是一般的迂腐人家估摸着这会早就同我郑家闹上了!侄儿家中长辈实在被这普济寺的僧人烦的不胜其扰,但家祖又不愿仗势欺人,后来听说叔父与那慧广颇有交情,这才上门求助,敢情叔父能看在家父家祖的面上作个中人,为我等从中调停妥当,我郑家定感激不尽、铭记叔父之恩德!”
“啧啧!”张县爷有些不信地看了看郑雁鸣,又仔细端详了下郑彦卿见二人神色坦然、不似作假,只得勉强说道:“慧广么?那人我还是知道的,虽说肚子里每多少墨水,但总算行事有序、谈吐得体,倒也是个八面玲珑之人。贤侄也是知道的叔父之母笃信佛法,是故叔父也多少陪家慈去过几次菩提寺进香,一来二往的倒也与那慧广博个面熟,至于贤侄说的交好倒也还谈不上!”
郑雁鸣见张县爷有些面色不愉,忙说道:“叔父说的极是,是侄儿一时不察,言辞不够妥当。只是此事还请叔父倾力相助,我郑家必感激不尽!”
“咳咳,贤侄说笑了。此事不过小事尔,既然是子谦兄相托,贤侄亲自登门相求,叔父自当尽力就是!何必再说什么感激的,凭你我两家的交情,再是这般客套,可就凭地显得生分了!”
张县爷见郑雁鸣十分上道,马屁拍的舒坦,便顺势应了下来。只是他还没与郑雁鸣说上几句客套话,就话锋一转,“贤侄且待,老夫时常听闻辖内郑氏除了雁鸣侄儿外,又出了一匹千里良驹。说他此人虽小但却识文断字、通晓诗书,且填的一手好词,却不知此人可是如今坐在雁鸣一旁的这位面生的小侄儿否?”
“额,禀叔父。若世人所传不假,便如叔父所言一般,那名神童正是吾身旁幼弟雁卿是也!只是雁卿虽说年少聪慧,也只是比一般的同龄稚子早慧些罢了,倒称不上神童之说,叔父过誉了!”郑雁鸣恭敬答道。
“噢?!竟真是此子?哈哈!老夫早就听说雁卿贤侄不仅写了一本脍炙人口的《西游》话本,还从友人那得知贤侄最善填词,不知当不得真?”张县爷满是欢喜的看着一旁无辜的郑彦卿问道。
郑彦卿知道自己不能再待在堂兄的庇护之下装傻充愣了,忙起身施礼回道:“叔父缪赞了,侄儿不过**岁的稚子,这才堪堪蒙学,又哪里会什么作诗填词的,定是外人们信口胡诌的将侄儿说的神了,叔父辖治一方,英明果决自是能甄别真伪,不会妄信这般谣传的!”
“呵呵,雁卿贤侄的口才好生伶俐,颇得令尊子厚兄的真传啊!”张县爷笑呵呵地将郑彦卿扶起身来,“雁卿贤侄莫要拘谨,须当向你族兄学学,随性些自把叔父这当作自己家一般。叔父可不是外人,吾与汝父子厚兄也是极熟识的,你这般拘谨模样若是被令尊看到,面憨口利如汝父说不得又要埋怨我吓唬他的爱子了!”
郑彦卿也不好拒绝,只得任由张县爷将自己扶起,“谢过叔父体恤哦,只是家祖时常教导雁卿,礼仪脉脉相传,不可半分怠慢,雁卿虽是年幼,亦是不敢不尊,还请叔父体谅则个!”
张县爷闻言不禁点头认同,“好!说的好!雁卿侄儿这般年纪竟能秉持古礼而不怠慢,着实难能可贵!”接着又话锋一转,“不过雁卿贤侄,如今咱们礼仪也施过了,是否该与叔父好生说道下你的诗词之才呢?叔父可是听你父传出来的那阙《清平乐》了,婉约清丽一点都不比宋人作的差呢!”
郑彦卿实在没有想到,竟是被父亲把自己给卖了,头疼的暗暗扶额,只得委委屈屈的解释道:“回禀叔父,那阙《清平乐》虽说是侄儿信手添的,但以叔父这般锦绣才气,亦是知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侄儿当初不过是听岳丈诉说思念家乡之苦楚,一时身临其境有感而发罢了!可不是侄儿似前人李白一般才气纵横,随意便能作出盛传不休的诗词的!还请叔父宽恕,体谅侄儿愚钝!”
“噢?!”张县爷闻言不禁有些失望,看着郑彦卿皱眉不语起来。
正在这时,“哎,既然雁卿少爷能在听了令岳家思恋家乡后感同身受,有感而发作出《清平乐》这般清丽婉约之词,料想也能在听完我家县爷思恋家乡之情后亦能作出不差的诗词的!既然这般,县爷又何必苦恼呢!”一直墨声作陪的李师爷竟然帮着张县爷给郑彦卿挖了一口大坑!直让张县爷乐得眉开眼笑,却把郑彦卿恼得气郁难当!
“没错!雁卿贤侄既然能听了你岳丈思念家乡后,作出诗词;定然亦能在听完叔父的思乡之情后身受渲染的。如此一来,那诗词定然不在话下了!”张县爷落井下石地说道。
“啊?!还能这样?”郑彦卿无语地问道。
张县爷眼睛一瞪、胡子一吹,“如何不能,贤侄也是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